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公主的小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12 圖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 圖強

二人只是靜靜的相擁。

不知道皇帝陛下的心思,也不知道多少人進讒言了。

沈三問心裡難免生出一些悲涼。

人們總是習慣將美好的一面展現給人看,將冷酷的一面深藏。所以越到危難時刻,情感和現實的反差就越大。

公主這句話讓沈三問很難受。

兩人若是能同甘共苦,自然是無需擔心的。

只有放手的那個人才會擔心掉隊的人先行離開。

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大家。

沈三問決定用憤怒掩蓋悲傷的情緒,讓自己不再觸及這些不快。

馬車裡度日如年,馬車外風馳電掣。

沈三問到來的那一刻,武則天退了所有人,只留下他二人。

沈三問則是直接將公主也勸出去了。

既然皇帝想要單獨談談這件事,有些話沒必要讓公主聽見,他也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武則天對他此舉很是欣賞。

“陛下有何吩咐?”沈三問面無表情語氣鎮定。

“朕想問問你,教育改革之事由你總領,你可願意承擔此事相關的責任?”

沈三問立刻面色和氣的笑道,“教育改革之事乃是陛下倡導,欲要讓天下不再有白丁,乃是曠古絕今的改革,臣總領此事榮幸之至。但不敢居功,一切以陛下馬首是瞻。”

武則天又道,“昔日衛鞅變法反死於車裂之刑,漢晁錯變法引發七王之亂,雖目光長遠,功在千秋,亦難免災禍,世人愚昧,著實可嘆。”

沈三問對答道,“孝文公圖強奮進,衛鞅得以一展所學,奠定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秦始皇遂成千古一帝。惠王昏庸,景帝懦弱,所以令親者痛仇者快,留下笑柄,都是昏君所為。吾觀陛下絕非昏君。”

武則天大笑,以往君臣奏對都是她用豐富的歷史知識折服一眾臣下,向沈三問這樣直言反駁的少見,沈三問的性子也不是這般強硬,看來這次他是已經有了主意。

“你打算如何?若民情洶湧,朕沒有明君手腕,不如退位讓賢以慰天下?”

雖然她是笑著說出來的,但在沈三問聽來猶如索命之言,從來沒有帝王願意主動退位讓賢的。權力是沒有解藥的劇毒,中毒的人只能飲鴆止渴。

“陛下多慮了,遇難退位那是昏君所為,臣觀陛下乃是前無古人的明君。改革也並不是一定要流血,秦始皇改分封為郡縣,漢武帝設推恩令,不就沒有大難發生?

秦始皇焚書坑儒,下場在前,無人敢反對,漢武帝軍權在握,藩王無力抵抗只能接受現實。

君強臣弱,臣強君弱,大周如今君強有為,無需擔憂。

內臣外將之亂皆無大患,陛下何懼之有?只要帝心如鐵,天下誰敢冒犯?

陛下能讓世家陷入如今的境地,他們還能翻天不成?”

武則天收起臉上的笑容,向他扔了一個冊子,嚴肅的說道,“整個天下早就沒有朕的對手,世家早就不足為懼,只是如今寒門與世家聯合起來,百姓又相信謠言,財政吃緊十分棘手,朕不得不做好最壞的打算而已。”

這最壞的打算就是把我推出去?多不公平啊!

沈三問趕忙說道,“寒門都是小戶人家,沒那麼足的底氣,改革跟他們也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只是看到平民都反對,所以人云亦云,給世家助長士氣而已。

臣已經有辦法讓天下人看到世家的險惡嘴臉,籌備差不多妥當了。”

武則天問道,“你最近收了三個弟子?”

沈三問忙擺手否認,“談不上弟子,讓他們給我辦事罷了。”

“你教了些什麼?”

沈三問回道,“教他們如何將教育改革的事情告訴天下人,讓每個人都知道陛下的聖明,他們每到一處,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武則天神色一怔,原來如此啊,“你可知道為何此次攻擊你的聲音如此來勢洶洶?”

沈三問恭敬行了一禮,“請陛下指教。”

以往買文房四寶都好好的,他去了趟吐蕃回來都沒這次這麼嚴重,不知道這些人花了多少錢宣傳。

武則天笑道,“朕的密報,你那個姓王的屬下召集家奴說了些話,這些人突然慌了,只一天,你就臭名昭著人人喊打了。”

“他們是忌憚臣的手段了,所以先下手為強。”沈三問解釋道。

武則天詢問道,“具體是什麼樣的手段,朕倒是想見識一下。”

沈三問答道,“臣需要一些觀眾,就像聽戲一樣,可以召集一些有子女的農人來。”

“還挺神秘,你確定你的法子有效?那為何不敢承擔責任,啊?”武則天語氣溫和的問道。

沈三問毫不慌張的回道,“因為臣在做好事,就算出了紕漏事與願違,也是為了大周能更好更強,臣要是心甘情願的接了懲罰,那誰還敢進言獻策。

好人,應該有好報才對。”

武則天被他這句話逗笑了,好人,哈哈,小孩子才分好人壞人。

“若你的法子有效,朕認可了,無論多大的事,朕都給你壓下來。若是不行……”

沈三問接道,“也請陛下給我壓下來。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行不幹就是了,臣以後絕口不提,臣的小命還請陛下務必保著,就當是為了公主。”

武則天冷哼一聲,“貪生怕死。”

沈三問摸了摸頭上的冷汗,人死了就沒了,螻蟻尚且偷生,他想活著沒毛病啊。

不過嘴上卻是說道,“臣放心不下陛下和公主。”還有兩個兒子。

武則天不再多言,保個人還是沒問題的,她召來人讓召集些有子嗣的農人,然後吩咐沈三問,“準備下,待會就開始吧。”

本來演講之事,歐陽林等人還差些火候,不過現在世家先一步出招,他只能接著,提前一步將這個計劃放出來。

“之前國內有巡遊的官吏,核查各地辦案,嚴懲貪官汙吏,臣要做的,也是命令這三個人巡遊天下,不過主要的是變成了演講,跟戲班子差不多,到哪裡,就說上一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內容也由玩樂性質變成了鼓舞人上進勸學之語,臣還潛心研究過內裡的門道,如何最大限度的調動農人參學的積極性。

等這些人都識字之後,還有文部的小說,各種上進成才的故事,鼓舞後進。”

人到齊後,沈三問親自上陣。其他人差些火候,在皇宮重地,也不可能有他這個常客淡定。

沈三問說了一段,聽講座的三十農民熱血沸騰。

武則天撫掌大笑,“好!好!好!”

三個好字將皇帝心中的欣喜道盡。

公主今日很沉默,一直一言不發,只是耐心的當觀眾,看著種種轉折。

他上臺之時,公主悄悄的請求武則天,無論發生何事,一定保沈三問平安。

武則天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假裝一直認真聽演講。

最後武則天甚至都沒有檢查王成、歐陽林等人的水平,直接讓沈三問放手去幹,早日辦成。若是手下都是不頂用的膿包,親自上場最佳了。

一場演講有時候能圈粉一個皇帝。

沈三問對王成他們要求不高,一場能忽悠幾個人到十幾個人就行,能行吧?

沈三問沒有與一些朝官對峙,又不是聯邦制的鬆散聯盟,做主的只是皇帝一個人而已,何況是武則天這樣集權十分成功的人。

他很忙,時間很寶貴,不想浪費口水。

本想將此事還壓一段時間,不料有人趕鴨子上架。

那就看誰更厲害唄。

洛陽的謠言傳的沸沸揚揚,人們盯著沈三問的眼神壓抑著不善的心思。

文部沈三問寫的書,一些明顯能猜到他是作者的銷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這給其他書更多的機會,當然同期銷量增加最多的也是他寫的,但是筆名不一樣的書。

沈三問嗤之以鼻,你就算不看我寫的這本書,你總要看另一本的,老子不慌。

沈三問沒想著在風頭澄清,教育改革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事,只要它一天不來,世家無論如何造勢,平頭老百姓都不會有太大的動作。

只要刀沒架脖子上,他們都不會動的。

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只要能活著。

你總不敢朝廷的皇榜都沒貼出來,就去挨家挨戶收教育稅吧?

真當律法不頂用?還是老百姓們傻?

所有人都在等。

一個星期後,風波平靜了不少,一首歌謠小朋友也唱膩了。

心頭雖有畏懼恐慌,但是真要他們與皇親國戚對著幹,也是不敢的。

公主府貼出了告示,在已往殺頭用的菜市口,如今有人要去授課,去聽的人一人發十文錢,持續三天。

三天,就是三十文,夠吃幾頓大米飯了。

重要的是,講課的人,就算學不到東西,也能當著其他同鄉的面前炫耀一番,那可是太平公主府的先生。

來的人很多。就算不缺三十文的人也來了。

菜市口列兵很容易,位置充足,因為殺頭的時候為了讓更多人觀看,也為了阻攔憤怒的群眾衝擊。

高臺雅座、圓形舞臺、護衛站崗區、vip觀眾區、普通高個子區,應有盡有。

如果現場秩序不好,周圍太嘈雜聽不清,沒辦法成功,下次就改蹴鞠臺吧,沈三問想好了。

到了約定的那一天,許多人早早的將舞臺圍好,畢竟這可是十文錢的事,不能不著急些。

現場工作人員給他們挨個登記,等到結束的時候就能領錢了。

到了約定的時間,沈三問站上去,旁邊還站著八個護衛,負責看清八方的情況,保護好他。

人很多,一個人站在高臺之上說話,下面的人鐵定沒辦法聽清。

沈三問忘記發明擴音器了。

不過古人也有自己的辦法,人工擴音。

他說一句,臺下近的人一起重複一遍,稍遠一些的人再重複一遍。

只是這樣,語氣難免有些變味,還得考慮儘量用些簡短、押韻、好複述的詞。

沈三問開口,“想不想頓頓吃肉?”

臺下四個士兵開始重複,“想不想頓頓吃肉?肉!肉!”

配合的不錯,還用到了尾音故意拉長增加氣勢的小手段。

以下省略一萬字演講稿。

沈三問講的很激情,士兵複述的人很嗓子疼,太長了……

至於臺下的人,聽了個大概吧,也不是很激動的樣子。

一些世家前來調查的人心裡好受點,這事不容易吧?幾句話就像罵醒人,自己先清醒點吧。

沈三問覺得還是有用的,臺下一直比較安靜,大家至少都是在聽他說話的,那就夠了。

你們總能聽點有用的吧?

“接下來,我問三個問題,願意回答的我問完之後舉手,我會隨機選人回答。第一個能回答上來的賞銀二十文,只有京郊農戶可以答題,其他人一律不許舉手喧譁。”沈三問高聲道。

場下一時喧譁起來,答題二十文,駙馬爺是來給他們發錢的嘛!

好人啊!

好吧,這火熱程度……

果然只有切實的利益更打動他們。

沈三問略微示意,四個士兵高吼,“安靜!”

場下立刻安靜下來。

沈三問問出了第一個問題,“總結一下,我說了那些內容,全部的重點,舉手吧。”

場下稀稀落落的舉了三十只手。

許多人只恨自己沒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沒有記下全部的重點。

世家一些人也開始回憶他說了些啥,沒帶筆具體的記不清了,聽這些人說正好有個提示,大致說了那些理一理,待會回去向族老彙報。

沈三問隨機點了個中年漢子,方正的五官,一雙還算有神的眼睛,黝黑的面龐,眼角略微有些皺紋,一看就是老老實實的莊稼漢。看著有力氣,聲音也應該夠大。

他舉著手,一直沒敢放下,大聲吼道,“駙馬爺說了三處。

教育是國家出錢的,只需要家庭自備些紙張,好好監督娃學習。

要送娃去讀書,有個好前程,不然想種地都學習不到好經驗,沒別人種得好。

只要有夢想,做什麼事都一定能成功。”

臺下想起一陣叫好聲,不知道是為了他的總結,還是為了沈三問的政策和說明。

大體是把他說過的總結出來了,沈三問很滿意,“答的好,賞二十文。”

臺下也放了幾隻手。

不過仍然有些人舉著手,很想說話的樣子,沈三問有些不解,這是在為下個回答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