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公主的小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19 好心小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9 好心小二

臺下又開始議論紛紛。

好心是對的。

但是為難別人的好心?誰都討厭啊!

舉個栗子,本來有水商從山腳挑水到山上賣,累得汗流浹背手腳抽筋,晚上失眠多夢的,就為了高昂的回報,給妻女一份好生活,有錯嗎?

可是你偏要說水不該收錢,不該賣的貴,山下買兩文,山上賣五文,甚至在對面開了加水鋪免費供應茶水,你想水商怎麼想?

那絕對是侮辱他的勞動,斷他的財路,讓他痛恨的啊。

無緣無故你個小二給南商這麼大好處,不懂事的人定然認為這是理所當然,這不是為難其他人?

臺下議論紛紛,但很少為小二說話的,因為他破壞了規則,將一碗普通茶水換成了熱騰騰的茶水,提高了服務卻沒有加價,顯得其他人的貨物價值低而價格高。

沈三問覺得有點意思,吳勝宇看問題的角度果然很不一樣。

這事小二說來定然不是這樣,沈三問用腳趾頭都想得到,小二肯定說他不過早上幾刻茶水,結果收到了同行的排擠,晚上幾刻茶水,又得罪了顧客。

在一般人看來,鐵定是一個刁民奸商欺壓良善。可是吳勝宇一開始就從根本解釋了這個問題,小二先為難了別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普通人自然渴望低價購買更好的服務,但是涉及到自身的時候,就相反了。就像對百姓來說,有人低價賣谷,他們會作何感想?

所以吳勝宇一開始就讓百姓代入其他商戶的角色,說明他們的難處,讓他們產生了危機感。

結果也很成功,民意隨著人視角的不同完全朝他靠攏。

吳勝宇再次示意臺下安靜,“可能有人要問這與師道有什麼關係,吳某便給大家解釋一二。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言傳身教,讓學生明白如何為人處事,與人為善,遇事能心態和睦,協商解決。

教授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能夠學有所成,有一技之長,做一行便有一行的經驗,不用反覆試錯。

解惑,鼓勵學生將自己不能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將自己不能理解和認可的知識問出來,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思考和學習,甚至質疑權威探尋真理。

這便是真正的為師之道。

若小二學習過商業的構成,知道區分成本和利潤,而不是一味的犧牲自己,他一個月的工錢能有三百文,憑藉更好的服務,顧客更滿意的態度,他還能成為茶館爭相聘請的茶館第一小二。

而不是被同行忌憚,進入一行,卻成為大家敵視的物件。

墨子說過一句話,若他讀過書,自然知道。那便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商人,是以賺錢為目的提供社會服務的,與鄰里間的有愛親善不同。

這些,便是讀書識字的好處,是經過老師教導的好處,同樣也是師道最重要的核心。

為人師者,就是要教育育人,讓每個人學會獨立自主的思考,這樣才能活的更加輕鬆幸福,過得更好。

未經授業,無從學習道理,疑惑終歸只能是疑惑,甚至一輩子都想不明白。

師道,培養的是思維的方式,與人相處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話音戛然而止。

吳勝宇將面對百姓的目光重新移回高臺,“不知李公子覺得如何?”

“甘拜下風。”李衝十分有風度的回應。

吳勝宇看似講師道,說小二,其實都在說學習的好處,教師的重要性都是一句帶過的,這又什麼好辯的。

誰不是吃飯長大的,從小到大怎麼可能不與人有些摩擦,現在吳勝宇告訴他們讀書可以讓他們不打架,透過和平的辦法解決,誰不想試試是不是真的能行?

他還能反駁說,小二只需要好好混日子就行,不要想些有的沒的嗎?

那這群淳樸的百姓肯定要以為他是個不學無術的人?

沒有找到合適的反駁點。

唯一可以詬病的就是小二的真實性,可是誰顧得上這個,都是聽個熱鬧故事的。

王成高興的問道,“不知三位公子還要辯什麼?”

辯你個錘子。

李衝朝對面客氣的鞠躬,“今日聽君一言,終於明白自身淺薄,三位兄弟,特別是吳兄辯才出眾,我受教了。”

沈三問嗤笑一聲,這時候還想著挑撥離間?

不過臺下的觀眾很吃這一套,他們只看到,雖然李公子輸了,但是別人輸得起放得下,鞠躬這麼認真,多麼真心?

沈三問有一絲作嘔,以前怎麼就沒覺得這行為真的矯情和討厭呢,你心裡服沒服他沒個ac數?

歐陽林皺起眉頭,略微側過身子,明顯心裡很氣特別想發作。

王成則是立刻回禮,鞠了一躬,“李公子言重了,不過是切磋交流,我三人也從李公子處學到不少東西,同樣感謝李公子。”

歐陽林不屑於回禮,吳勝宇還在猶豫,不過王成卻能抹下面子,立刻禮貌回應,算是又救了場。

選這三個人出來太對了,優勢互補,沈三問不禁在高臺放聲大笑。

李衝覺得這笑聲特別刺耳,便提出了告別。

一場完全虎頭虎尾準備不足的辯論,沈三問雖然開心但是並不滿意。

吳勝宇說的話提醒了他,教育改革傷害了世家,就算其中有對他們有益的因素,他們也看不到了,因為這觸及最根本的利益。

只要讀書的是有錢人,那麼官途始終能有他們的人,再少也是一杯羹。而貧農真正開始進入科舉,會大大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

可是,朝廷真的能接納這些貧困家庭出來的人為官嗎?

首先,他們眼界有限,相比豪門出來的人少了見識和抵禦誘惑的能力,相比寒門那些父輩就是讀書人的人又少了熱血和理想。

他們的父母從小教會他們的又是什麼呢?

其次,他們極度自由。大周雖然是家族社會,但是一個出仕的人在族中會擁有多高的地位?

一言獨大一人獨尊,就像沈三問之於沈家。

他們若是為官不法,便少了一重家族監督,他們的名譽也沒有盤根錯節的高門值錢,惡行未必能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