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網遊之漢末雄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宛城之變(再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六章 宛城之變(再下)

這支突然出現的漢軍不是別的兵馬,正是率領一路漢軍到東城的郭永,在楊濤發現他們的時候,其也發現了楊濤,看到這麼一支叛軍,帶領漢軍的郭永以為是宛城城內的叛軍兵馬,便向著楊濤等人撲了過來。

也是合該楊濤倒黴,在擊退了一支漢軍之後又遇到另一支,如今只有憑藉東陵門上的守城器械以及宛城的城牆,才能抵擋住這支漢軍的攻擊。

剛從宛城東陵門離開宛城,如今卻又要回去,這世事真是無常。

楊濤率領著兵馬急速向著東陵城的方向前進,郭永率領漢軍在後面急追。一追一逃之間,半個多小時過去了,楊濤率領兵馬路過東續門外時,突然想到了這東續門外的那支山賊兵馬,人數也有數萬人之多,不若到東續門外去一趟。

雖然這樣退回東陵門比較好,但距離楊濤的大軍退出東陵門已經過去近兩個小時了,難保東陵門不被其他兵馬佔據,就是不被其他兵馬佔據,原本擁擠的城門也會重新被逃難的百姓佔據,一旦如此,楊濤等人根本沒有時間將城門中的百姓疏散,就會被緊追在身後數百米外的漢軍追上,那一切都晚了,倒不如現在將這支漢軍引到山賊兵馬那去,雖然這樣做有些不道義,但如今的情況下,還是死道友莫死貧道的好,更何況楊濤與這夥山賊根本不認識,這夥山賊之前為了奪城門還大肆殺戮過無辜百姓,將他們拖下水也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

想到這,楊濤立刻帶著兵馬轉向,向西直奔東續門。

在楊濤身後率領著漢軍追擊楊濤的郭永雖然不明白前面的叛軍為何會轉向西,但也沒想多的,同樣轉向跟了上去。

此時東續門外,數萬人的山賊兵馬才剛剛將百姓疏散,空氣中還瀰漫著一股濃重的血腥味,由於山賊搶奪城門的方式太過激烈,百姓不讓開了就殺人,屠殺了不少人。

如果是平時,這些普通百姓根本不敢與窮兇極惡還拿著各種兵器的山賊們對抗,只是宛城的百姓早已在昨夜被宛城內的內亂弄得人心惶惶,筋疲力盡,甚至還有大量的百姓還沒有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清醒過來,只想早點離開宛城這個是非之地,今天又遭遇山賊們無情的屠殺,頓時讓整個東續門的三十萬百姓發生了暴亂,先是有一些年輕力壯的動手,之後大量百姓加入了戰鬥,整個東續門外百姓與數萬山賊戰成了一團。

戰鬥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整個東續門外被鮮血染紅,倒地的屍體堆滿了護城河,景象一片狼藉。

處於東續門外的山賊首領吳巨正蹲在一塊巨石上,拿著一大塊肉狠狠的啃著,一名山賊來到其身邊稟報道:"大王,兵馬損失太大了,有兩萬多兄弟死在這場暴亂中,大王,我們還要進這宛城嗎?在說這宛城被破壞的都快成廢墟了,我們要它幹嘛!"

"廢話,老子帶著數萬兄弟來這南陽,不就是看上了這宛城,即便宛城破敗了,但依然是好地方,足夠老子重整旗鼓的發展壯大。那雜碎的張曼成佔過,趙慈也佔過,為何某吳巨就不行。那該死的張曼成佔據某的地盤,將某趕了出來,某就佔據宛城,等老子實力壯大了在找那小子算賬。"吳巨的面貌粗狂,然而卻很記仇,之前其一直在江夏與汝南之間的山林中稱王,只是黃巾剛結束的時候,張曼成率領大軍從南陽撤退到江夏與汝南的山林中,由於張曼成有著大量黃巾兵馬,吳巨不是其對手,不僅老巢被其佔據,就連其本身也被張曼成趕了出來,不得不在四周尋找安生之處。

只是如今三國區大亂,好的山林早就被實力強大的人馬佔據,北方又處於瘟疫的重災區,吳巨便向南發展,轉戰了好幾個州郡也未有好的安身之處,卻在這時荊州南陽趙慈叛亂,漢軍與趙慈大戰,讓其看到了機會,之前漢軍與趙慈在蔡陽大戰時,潛伏在附近的人馬中就有他,只是漢軍莫名其妙的撤兵,讓其撲了個空,其卻並不死心,帶著山賊悄悄潛伏到南陽郡內,由於南陽世家與趙慈之間內鬥,根本沒注意到他,倒讓他真的潛入到了宛城數十裡外的地方,又碰到宛城昨夜的內亂,一接到訊息便大喜的帶著手下兵馬趕了過來。

如今宛城城門已經開啟,只要等城內的世家和趙慈兵馬鬥個兩敗俱傷,就可以得到一座宛城,這是其夢寐以求的,吳巨自然不會放過這一機會。

"趕緊吩咐下去,讓兄弟們準備好,我們到城中吃香的的喝辣的去。"

只是其雖然想的很美好,但世事卻不可能真的順他的意,就在吳巨要帶著山賊們進入城中的時候,一陣隆隆隆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還沒等吳巨弄明白出了什麼事情,一名山賊帶著訊息來到了其身邊稟報道:"不,不,不好了,大王,東面突然來了一支數萬人的兵馬,就是我們在東陵門外發現的那支叛軍兵馬..."

"什麼,這幫人得了東陵門還不罷休,居然還敢來老子這,兄弟們抄傢伙,今日就要這幫人好看。"一聽是楊濤等人到來,吳巨以為是來搶他們的城門的,頓時炸了,也不聽手下繼續說下去,急忙吼著,拿起一把厚背大砍刀,就招呼著周圍的人馬去擺陣勢去了。

眼見吳巨被一幫人簇擁著離開,那報信的士卒卻已經靠不近吳巨的身邊了,無法將漢軍到來的情報送上去,頓時急的滿頭大汗,一想到沒有上報的後果,山賊的臉上一片冷汗直冒,趕緊向吳巨追了過去。

楊濤帶著大隊人馬正向著東續門前進,當距離東漢續門不過數百米的時候,看到吳巨等數萬山賊正列出陣勢在東續門外頓時大喜。

雖然從吳巨等人的表情上看,這些山賊列出這種陣勢不是來歡迎自己的,可楊濤卻不在意,如今的情況反而是楊濤樂意見到的,若是對方全部進入城中,那才是楊濤最不願意見到的情況,畢竟那時城門掌握在這些山賊的手中,一旦不開城門的話,即便楊濤將漢軍引來,漢軍也不會直接去攻打有城牆可依的山賊,首先攻擊的還是他們,如今這夥山賊既然沒有進城,正好將身後追來的漢軍送給他們。

"真是天都助我,從昨夜開始,總算是有一個比較好的訊息。"楊濤不懷好意的想著,臉上不由露出了一絲笑容。

正處於楊濤前方的吳巨看到他的笑容,卻是一陣愣神:"這人怎麼回事,居然還笑,只是這笑看上去怎麼這麼不舒服?哼!待會就讓你笑不出來!"

當楊濤率領著兵馬來到吳巨等人身前一百五十餘米外的時候,吳巨上前幾步大喝道:"某乃吳巨,爾等何人..."

只是還未等吳巨說完,楊濤便帶著人馬轉向,帶著兵馬徑直向著北面逃去。

眼見楊濤等人突然轉向,吳巨被弄的不明所以滿腦袋的問號,只能理解為是畏懼他而轉向離開了,也就不在意,轉身向著山賊們的隊伍返回,畢竟楊濤的兵馬也有數萬人,與其相當,之前就在與百姓的暴亂中損失了不少人馬,為了宛城,他可不願意再輕易與人開戰消耗自身實力,只等宛城內的戰鬥結束,就佔據宛城,說不定還能聯合對方也不一定。

"如果真能這樣那就太好了!"就在吳巨一邊走回山賊的隊伍一邊心中想著美事的時候,前方山賊的隊伍突然一陣鬧哄哄的響,將吳巨從美夢中吵醒,其臉上頓時露出一片怒容。

"吵什麼吵,將老子的好夢吵沒了,你們付的起責任嗎?哼!要不是老子今天心情好,早就收拾你們了。"吳巨很是不耐的說道,只是他說完山賊們的吵鬧聲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反而越發大了,同時臉上還露出一片死灰鐵青的驚恐模樣。

吳巨一見愣住了,而後心中大怒指著前方的山賊們就要大罵出聲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一陣震動聲,令其一驚,以為楊濤的兵馬又回來,只是等他轉身之後,整個人都傻眼了,很是艱難的吞了一口口水。

在其身後的兵馬哪還是楊濤的那數萬兵馬,而是十數萬漢軍正如潮水般湧來,距離他們已經不過百米了。看到這裡,吳巨的臉上一陣抽搐,這時那名還沒有將訊息說完的報信小兵才趁著眾人都被漢軍嚇住了沒有人阻攔他上前,來到吳巨身邊滿頭大汗渾身打著哆嗦著道:"大王,還有一件事沒和您說,那先前東陵門的兵馬正被一支十數萬的漢軍兵馬追殺..."

聽到小兵的話,吳巨才從震驚中反應過來,一個巴掌將其扇飛:"你這小子怎麼不早說!"

說完,吳巨急忙轉身一邊跑一邊向山賊們大叫道:"還愣著幹什麼!趕緊撤!"

在吳巨的大喊下,眾人終於反應過來,撒腿發瘋了一般向著城門跑去。

追在他們身後的漢軍正是追擊楊濤的那支由郭永率領的漢軍,在追著楊濤跑到東續門外,看到這裡有一支叛軍人馬整裝列陣在城門前,雖然看上去排列的不倫不類的,可都是叛軍,自然讓郭永認為是與楊濤等人一夥的,而楊濤等人在距離這支叛軍一百多米外轉向北面,也自然被其認為是不想衝進去,打亂友軍的部署,便帶領漢軍衝向了吳巨等人,誰讓他們站著不動,更好追擊。

可如今看到吳巨等人那副亡命奔逃的樣子,以及楊濤的兵馬轉向北後就沒有回頭的意思,頓時明白這可能是兩支不同陣營的叛軍人馬。

郭永雖然明白了怎麼回事,卻並沒有改變方向繼續追擊楊濤等人,實在是吳巨距離他們更近,而且吳巨等人的身後宛城城門大開,這正是郭永帶領大軍從城外繞道東城的原因,何況他也不能讓叛軍進入宛城中增加清繳宛城叛軍的變數。

此時漢軍與山賊人馬的距離太近,加上山賊人馬足有數萬人,即便宛城的城門在大一時間也根本來不及讓所有人進入城中,即便是一半都沒有進去,漢軍就已經追了上來。

吳巨逃命中騎著一匹良馬就衝了到城中,眼見漢軍壓了上來,也不等城外己方兵馬全部進來,一進入城中就大喝著關閉城門,還親自擊殺阻擋士卒關門的山賊,頓時城門處一片混亂,還在城外的大量山賊想要阻止城門關閉,只是以他們普通兵的實力如何是特級武將吳巨的對手,不過是短短時間,這座東城城門還是在眾多山賊的絕望眼神中合上了。

進入城中的山賊還不到總數量的一半,只有一萬多人進入了城中。為了防止漢軍攻城,吳巨在留下一千人守衛城門後,急忙率領著其餘兵馬上到城牆,準備各種守城器械。

在吳巨等人上到城牆上後,城外的漢軍在郭永率領下對被拋棄在城外的山賊兵馬一陣碾殺,山賊的各種求饒聲不斷,只是這是戰場,何況他們的首領吳巨還帶領著兵馬佔據了大漢宛城的城門,即便城外的這些山賊求降,作為大漢南郡郡守的郭永也不會同意。

眼見漢軍不依不饒要置自己於死地,本就不是什麼善茬的山賊們頓時爆發了最後的瘋狂,倒是給漢軍造成了不少麻煩。

就在漢軍與城外山賊戰的正激烈的時候,城上吳巨等人已經將守城器械準備好,吳巨即刻便下令讓手下人攻擊,只是城頭上山賊卻多有疑慮,遲遲沒有動手。

吳巨一瞧,頓時大怒,正要責罵的時候,身旁一人說道:"大王,城外還有我等的兄弟正在與漢軍激戰,若是這時發動攻擊,難免會傷到城外兄弟,還請大王三思!"

"啪!"

這人剛說完,便被吳巨猛的抽了一個巴掌,踉蹌著後退了幾步,噴出一口鮮血,血中還混雜著一顆白色的牙齒。

"哼!這是老子的城池,哪需要你來指手畫腳,城外的那些人沒能在城門關閉之前回城,就是活該他們找死!所有人給老子聽著,即刻攻擊,否則老子就要他好看!"吳巨滿臉怒容向著城頭上的眾人喝道。

"咔咔咔。。。"床弩的一陣陣機括聲響起,一支支巨大的弩箭被安放了上去,即便城頭的眾山賊有些不忍,但在吳巨的威脅下,也只能拉動床弩,將其上的巨大弩箭射到城下。

隨著城牆上的各種器械以及弓箭手開始攻擊,城牆下是一片哀嚎,郭永率領著漢軍急忙撤退出城牆上山賊的攻擊範圍,而城牆下那上萬的山賊卻無路可退,紛紛倒在了城牆上那無盡的攻擊之下,成了一具具屍體。

"這股叛軍還真夠狠的!"郭永眼看著城外那上萬的山賊死在他們自己人的手下,就連郭永都有些為這吳巨的心狠而動容。

"如今這夥賊人以城牆為依託,此來又沒有帶攻城器械,只能先讓這等喪心病狂的賊人多活一時。"郭永心中想著,招呼著大軍便往北,向楊濤等人追去。

此時,楊濤眼見將漢軍甩掉,正帶著兵馬在東城外休整,楊濤如今卻是有些犯愁該如何離開這宛城了,南面是無法走了,既然連續出現了兩支漢軍,很有可能會有其他漢軍存在,如今留給楊濤逃離的方向只有東面和北面。

北面楊濤首先排除,如果走北面就得從中原繞道,那路程就太遠了花費的時間太長,加上各地情況不同楊濤這支叛軍在其中穿行危險極大,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楊濤沒帶那麼多糧食,即便你能繞過去,糧草也不夠,如今唯有向西行了。只是宛城向西百里內雖然沒有太大的山林,但在往東尤其是南陽與江夏的交界處,那裡可都是山林,雖然有道路卻是張曼成的地盤,楊濤與張曼成的關係可不好,要想從他的地盤過可能性不大,楊濤的人馬還很有可能會被其一口吞了。

在楊濤左右為難的時候,郭永率領的漢軍兵馬卻追了上來。

眼見南面的漢軍居然追了上來,楊濤頓時一陣惱火,怎麼還沒將這支漢軍給甩掉,真是陰魂不散。

氣惱歸氣惱,但此時大軍還沒有回覆過來,不是與其正面衝突的時候,楊濤只能帶著兵馬繼續向東陵門方向逃去。

東陵城門與楊濤所想的不同,並沒有其他兵馬佔據東陵城門,進出東陵城門的百姓也不是很多,眼見東陵城的情況,楊濤知道他們總算是能逃過一劫了。

楊濤快速的靠近東陵門,在漢軍追到身後前,進入了城中。

大門一關,看著城外的十數萬漢軍,楊濤等人總算是能鬆口氣了,如今已經是傍晚,這一天一夜的逃亡廝殺,眾人已經極為疲憊,就想好好休息,在看到城外的漢軍並沒有攻城的時候,想到漢軍也應該不會在夜晚大舉攻城,便安排人手輪流守備城牆後,隨眾人一起休息。

此時,東陵門外,因為天太黑,漢軍便就地安營休整。

漢軍中軍大帳之中,南郡郡守郭永與張羨正在商議著事情。張羨原本只是孝廉,因其在之前的會議上有著不錯的不錯,南郡郭永見其有才能便將其招募到了麾下任職,之後見他沉穩而有智,時常與他商議事情。

"張羨如今我等還未進城,可是有些耽誤與羊續太守進城匯合聯合剿匪的事情,要是耽誤了這大事,讓趙慈逃脫了,荊州又要多事了。"南郡郡守郭永如此說道,臉上有著愁容。

"大人說的是,如今東續門和東陵門已經被叛軍拿下,雖然不知這兩股叛軍是何人麾下,但我等也要儘快入城才行,否則遲則生變,如今卻是可以趁著夜色奪取北面的東歸門,由此門進入宛城。"張羨想了想倒是提出了一個建議。

"既如此,你可願率十萬大軍前往東歸門。"

"不可,某只是小小郡吏怎能統領十萬大軍,再說這裡只有十數萬漢軍,若調走十萬兵馬,一旦城內叛軍來襲,大人豈不危險!這事斷斷不成!"

"張羨多慮了,宛城內叛軍如今還正自相殘殺呢?那顧得上老夫的這支兵馬。再說老夫年事已高,今年已有五十歲,率大軍夜襲已是力不從心了,這等事情還需要你等年青人做才好。"

"那,某領命便是!"

"好,今夜你率兵前往奪下東歸門,明日你我裡應外合,將東陵門以及東續門的叛軍全部剿滅!"郭永大笑著道。

"諾!"

...

深夜,東城東陵門的門樓上燈火通明,楊濤安排的士卒,一波波的來回巡視著,提防著城外漢軍的動靜。

宛城今夜的風卻是很大,城頭上的旗幟被吹的一陣嘩嘩作響,迎面出來的寒風有些刺骨,剛剛入冬而已,南陽便颳起了寒風,吹得守衛在城頭上的士卒臉色一陣青白。

漫漫長夜中,宛城的夜空卻是一片漆黑,看不到一點星辰。

"隆隆隆"突然一陣震動聲傳來,立刻讓守衛在城頭上的士卒一驚,因為這震動很像大隊人馬走動的聲音,而且聽聲音傳來的方向還是從城內向著東陵門而來的。

士卒即刻稟報了守夜的武將,而後楊濤等眾人也知道了有大隊人馬從城內而來的事情,即刻讓休息的兵馬集結。

經過幾個小時的休息,大軍已經恢復了一些,眾人穿戴整齊頂著冬日的寒風站在城頭眺望著城內的方向。

剛才還能聽到的動靜,卻很快安靜了下去,想必是這支靠近的人馬已經發現了楊濤等人的蹤跡,正停下來觀察著守衛東陵門的楊濤等人。

"會是誰的兵馬?"楊濤心中想著卻不知道答案,照理來說是南陽世家或者趙慈的兵馬可能性更大,但經過白天的事情,楊濤知道如今夜色中的宛城雖然很安靜,但卻不平靜,從其他州郡也不知來了多少兵馬,如今就住在這宛城之中,正是宛城風波最劇烈的時候,任何一支兵馬出現在他面前,他都不會感到意外。

城內安靜了會兒後,很快又動了起來,隨著聲音的不斷接近,一支兵馬出現在了城下。就著城門樓上的微弱燈火,楊濤等人依稀能看出來這是一支上萬人的隊伍,人數並不算太多,期間還有數十輛馬車。

隊伍在離城門數十米外停了下來。一騎上前來到城門處,對著楊濤等人大喊道:"城上可是江河的人馬?我等是南陽陰家的隊伍,若是江河人馬,還請主事者出來一見!"

"南陽陰家!"楊濤一聽,頓時有點意外但也只是意外而已,之前聽到有兵馬到來,心中想了許多可能卻唯獨沒有想到會是陰家人馬。

既然是陰家人馬,楊濤自然要上前檢視一番,便走到女牆邊向城下人喝道:"我是江河,若是陰家隊伍,可有人能證明。"

楊濤剛說完,就見城下的那一騎回到了隊伍中,而後不久一輛馬車駛了出來,徑直來到了城門處,楊濤正不明所以的時候,門簾被一隻芊芊玉手挑了起來,一張靚麗的臉旁出現在楊濤的視線中,抬頭對著楊濤一笑道:"江河,好久不見。"

女子一笑自然散發著一股媚惑,尤其是在這朦朧的燈火之下,楊濤驚豔了一眼,便回過了神來,抱拳道:"原來是陰琴,我這就下來。"

說著楊濤率領高順等人下了城牆,見到了俏麗站著的陰琴,這人正是與楊涵蓉見過面的那陰家女孩的姑姑。

"陰琴,不知陰家主如今如何了?"楊濤向著陰琴問道,想打聽一下城中的情況如今如何了。

"家父受了傷,正在馬車中修養,性命倒無礙。"

"那就好。"

"江公子,你為何停留在此時?"

"城外有漢軍在,我一時間走不掉,只能暫時留在此地躲避。"

"原來如此,不過江公子,你還是早些趁著夜晚離開宛城為好,這宛城明日必生大變,早點離開方位上策。"

"我也想早點離開,只是城外漢軍是個麻煩。"

"如此,我陰家願助江公子一臂之力,陰家這邊還有萬人能戰之士,全交由江公子指揮,希望能助江公子一臂之力。"

"你這是?"楊濤極為不解陰琴的做法,在如今這混亂的宛城,只有兵馬才能保證性命安全,她卻將兵馬交給自己,要說只是因為同盟,楊濤打死也不信,只能如實問道。

"因為能將江公子攔下的漢軍,如今就在城外,以我陰家現在的實力也無法安然離開,不若交由公子指揮,這也是無奈之舉,再說我還有一事相求。江公子也知道趙慈有我等世家支援才能在南陽作亂,明日雖然戰況未知,但南陽這艘船已經爛了,即便明日能勝,也撐不了多久,作為失敗者我陰家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依附於強大的世家如此才能繼續留在荊州,二只有離開南陽離開荊州,而我陰家不可能依附其他世家,因此想要前往揚州江公子處,還望江公子能夠照拂一二。"

陰琴的話楊濤立即明白了其中意思,對於陰家要前往江河亭,楊濤是在高興不過,畢竟江河亭如今還需要大力發展,有世家願意前往定居,正是在好不過的事情。

楊濤欣然接受了陰家的兵馬,在安排好陰家一眾人休息後,便與周泰等人商議著夜襲漢軍營地的事情,高順失蹤的事情,楊濤也早已察覺,想必是在之前遭遇漢軍的時候失去蹤跡的,楊濤倒不太擔心高數的安危,以其二流名將的實力,如今的南陽郡附近沒有幾個是其對手,即便打不過,要保命還是沒什麼問題的,除非是很倒黴的遇到黃忠,但那可能性很小。

如今即便是有陰家兵馬的的加入,在兵力上楊濤等人也與城外的漢軍遜色不少,只有夜襲才有致勝的可能。

在與周泰商議完後,眾人即刻動手,悄然出城帶著數萬人的大軍向著漢軍營地摸去。

來到漢軍營地外,漢軍即便是在如今宛城內亂成一團,不太可能會夜襲的情況下,依然固守營地,整座營地看上去很是堅固,要想神不知鬼不覺的靠近,難度很大。

"既然無法奇襲,那只能趁著對方兵馬還在休息時,強攻營地,希望能將其攻下。"楊濤眼看漢軍營地沒有可乘之機,只能如此想到,今夜是楊濤擊退這支漢軍的最佳時機,一旦拖到明日,不說宛城會發生怎樣的變故,就是城外的這支漢軍都能將楊濤等人拖死,到時這支漢軍一旦發攻城,楊濤等人必定腹背受敵,想不死都難,如今只能努力一搏方有出路。

而後楊濤與周泰商議了一番,決定分兵從前後夾擊攻入漢軍營地,進入營地之中儘量將漢軍營地引得大亂,否則一旦讓營地內的漢軍兵馬整合起來,楊濤手中的這點兵馬很可能崩掉牙齒也要不下一塊肉來。

就在楊濤商定襲營的事情時,東陵城外,高順率領著數十騎兵馬馱著還昏睡著的隨縣縣尉來到了東陵城門外,看到城頭江河亭楊濤的旗幟,頓時松了口氣,上前叫門道:"快開城門!"

城上士卒一見是高順,即刻下到城下,將高順迎了進來,剛進東陵門,高順就從士卒口中得知其率領兵馬前去襲擊漢軍打營了,正要前往,卻聽士卒說楊濤在離開之前,就令高順一旦回來就留守在城門處,高順才只得作罷。

時間匆匆而過,三個小時過去,處於城門樓上的高順只見到城外漢軍大營火光衝天,卻遲遲沒有等到楊濤等人返回,不由極為著急。

正當這時,一陣馬蹄聲近前,高順來到城門樓處便看到楊濤等一行人馬到來,即刻大喝道:"快開城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東陵門開啟,楊濤率領著大軍進入城中,見到了下了城牆的高順,自然是一陣高興,便與其相互走上城頭。

此時楊濤率領兵馬夜襲漢軍營地,過程卻沒想到出奇的順利,原本還以為會有一番苦戰,結果攻入漢軍大營之後才發現這支漢軍兵馬的人數居然不足白天的三分之一,外面看似防守嚴密,其實都是漏洞,楊濤等人很順利的就拿下了漢軍營地,還俘虜了南郡郡守郭永,真是一場大勝。

不過楊濤還有些擔心那股突然消失的大軍,因此一回到宛城,楊濤即刻收拾東西,率領兵馬離開了宛城,等剛奪下東歸門得知訊息的張羨,帶著十萬漢軍到達的時候,哪還有楊濤等人的蹤影,整個人頓時傻眼了。

"這可如何是好?"張羨如熱鍋上大的螞蟻一陣急切,只是如今心急也沒有用只能接受郭永被叛軍俘虜的事實,一邊派人通知宛城附近的羊續等人的兵馬,一邊寄書信給南郡郭家說明其事,將信送出去後,張羨即刻率領兵馬奔向東續城,帶領大軍趁著佔據東續門,斬殺山賊首領吳巨,將東城三座城門全部拿下兵安排兵將守衛之後,才回到東陵門等待著羊續等人的訊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