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網遊之漢末雄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二章 三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零二章 三策

想到這種種後果,楊濤心中直抽冷氣,強制鎮定下來後,看向了戲生,問道:"我倒是不擔心北地的那數十萬精兵,如今北方禍亂不斷,先有西涼羌族叛亂,境外的南匈奴、烏丸等外族對中原大地也是虎視眈眈,北地的數十萬精兵不可能南下。我唯一比較擔心的是揚州的兵馬,一旦被調動來對付江河亭,江河亭幾乎沒有可能抵擋的下來,因此這種事情絕對不能發生,不知道先生有什麼主意?"

"如今情況還未到那一步,亭侯暫時不用擔心,其實要想解決這事情也並不難,戲某倒是有三策可供亭侯選擇。"戲志才說著,卻是停了下來。

"三策,不會是那上中下三策吧?"聽到戲生的話,楊濤頓時想到了三國演義中那些名士總拿三策來考驗他們主公的事情,如今居然讓楊濤給碰上,心中難免有膩歪的感覺,嘴角有些抽搐的想道:"這些名士還真是喜歡給他們的主公提上中下三策,難道三國時代的名士都有這種習慣不成?"

"說說是哪三策?"楊濤平復了一下心情,平靜的問道。

"下策,乃保守之策,主公可放棄江河亭如今的領地,帶著麾下躲入深山之中慢慢發展,如此只要不被袁家找到,就不會有滅頂之災。而如今天下大亂在即,袁家也不可能將精力都放在尋找亭侯身上,待日後天下大變之時,便是亭侯出山的時候,只是這一策,會讓亭侯之前的一切努力付諸東流。"戲志才說完下策便停了下來。

對於戲志才沒有說下去而是看向了自己,楊濤心中頓時極為無語,這是不是系統故意的讓這些名士這麼吊人胃口的,還要讓他先對這下策點評之後才繼續說下去。

楊濤心中腹排著,表面上卻是一片鎮定,看向戲生道:"這下策,的確是下策。如今江河亭發展的好好的,正是快速發展的時候,一旦離開,要想從頭開始可是不容易的,即便能從頭開始,可時間也是有些來不及了,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我不會選擇這一策,先生還是說說另兩策吧。"

"呵呵呵,正如亭侯所說,這下策的確是下下之策,不到萬不得已時卻是不好使用。戲某的中策,卻也簡單,袁家的那位要的不就是那太平要術嗎?何不將其交出,結好袁家,如此自然不會在遇到官軍攻擊江河亭的事情,還可以憑藉著袁家的關係讓亭侯的實力更近一步。但!"戲志才說到這,頓了一頓,才繼續說下去:"如此一來,亭侯可就只是袁家的家臣了,雖然得到了巨大的好處,卻會受制於人。若亭侯只是想要建功立業封妻廕子,這一策卻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戲志才說完,卻是緊盯著楊濤,等待著楊濤如何選擇。

"交出太平要術,還要受制於人?"楊濤一聽完戲志才的中策,眉頭頓時一皺暗自嘀咕著。戲志才說的卻都是楊濤不能辦到的,先說那太平要術是張角留給張寧的遺物,而張寧隨楊濤一路走來,幫了他不少的忙,江河亭能發展到現在,其有不可忽視的功勞,楊濤又怎麼能將她的遺物給袁家,作為晉升之資。再說,楊濤也沒有要做人手下的想法,前世要是真想做人手下,楊濤早就找一玩家勢力加入了,也不會一直在三國區流浪,直到遊戲關服都沒有混出模樣來了。

至於什麼建功立業封妻廕子的事情,楊濤倒是沒有想過,他只想保護好自己在意的人,這也是他進入《爭雄》的初衷,如果做別人的手下,也就把命交給了別人,這不是楊濤想要的。

"既然重活一次,又是為了什麼,現在終於想明白了。既然不能為人下,那就只能迎難而上,即便敗了,大不了重新去做散人玩家罷了!"

因為戲志才的這一番話,讓楊濤心中想了許多,也讓他堅定了日後的方向。

一旦堅定了方向之後,楊濤的心反而平靜了下來,在沒有初一聽到惹上袁家這個麻煩後的慌張,很是平靜的看向戲生道:"這中策聽上去倒是不錯,可惜不適合我,戲先生還是說說你的上策吧?"

聽到楊濤放棄了中策,戲志才像是松了口氣似的,心中安定了不少,看向楊濤的眼神也是越發有了神采,開口繼續說道:"戲某的上策,與中策有些類似,也是依附於一家勢力,但內裡卻有極大不同,亭侯不妨先依靠一顆大樹,等羽翼豐滿之後,時機一到便可自行脫離。"

"嗯?這與中策有什麼分別?"楊濤聽了戲生的話眼神一凝,很是鄭重的問道。

"當然不同,袁家乃是四世三公之世家,在地方上盤根錯節,一旦加入袁家,很容易被其控制,想要羽翼豐滿都很難,更別提自行脫離。因此戲某上策中說的勢力,便是能與袁家抗衡,卻在地方上沒有太多關係的存在。"

"這聽上去怎麼這麼像李儒給董卓提出的策略?"楊濤一聽,卻是很快就想到了董卓發展起來的過程,不就是像戲生說的這樣,依靠一兩個勢力從而發展起來的嗎,只是讓楊濤去抱十常侍這些太監的大腿,讓他覺的有些彆扭。

戲志才並不知道楊濤聽到他的話,就想到了董卓和十常侍,開口繼續說道:"如今天下之中能與袁家相抗衡的勢力不外乎三個,一是漢室正統劉氏,其無論是在洛陽還是在地方都很有實力,只是地方的漢室勢力太過分散,不齊心,難以企及袁家,而洛陽的劉氏以亭侯的實力恐怕也難以與他們聯絡上。再說亭侯是叛軍,反的就是漢室,要想依靠漢室卻不太可能,而且漢室在地方上的實力也是很強,一旦亭侯加入過去,與加入袁家也沒多大區別,並不可取。"

"另兩股勢力到都很合適亭侯選擇,一是十常侍,二則是新晉的大將軍何進。大將軍何進是在近幾年才崛起的,實力主要是靠有一個做了皇后的妹妹才發展起來,大部分實力都在洛陽,地方上卻很少,自不必說。至於十常侍的宦官一黨,雖然其存在已經有百餘年了,但勢力一直都在洛陽一帶,直到黃巾起義時,以黃巾為由被朝城臣逼迫殺了幾個宦官之後,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才開始有意識的插手地方上的事務,建起了一些勢力,但在地方上的實力仍然很弱。亭侯加入這兩方的任何一方都足以擺脫袁家的糾纏。只是這上策唯一比較費事的就是如何與他們搭上關係,這兩股人馬如今可都是如日中天,要想與他們搭上關係恐怕不是容易的事情。"

戲志才將上策的詳細內容說完,看向了楊濤,眼中有著期待之色,很是希望楊濤能選擇上策,卻不知道楊濤心中正在腹排著他。

"這戲生還真是會盜版別人的策略,這不就是李儒那結連之策嗎,董卓就是按照李儒說的,先靠到十常侍一邊,而後在大將軍何進上任後,又靠到大將軍一邊,腳踩兩條船。還不翻船,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楊濤翻著白眼看著下面坐著的戲生,他這次倒是的確冤枉了戲志才了。戲志才不可能在現在這個時候就知道李儒董卓等人的計謀,也只有玩家知道歷史才知道謀主李儒的結連之策。如果讓戲志才知道楊濤冤枉他盜用別人的計策,非得破口大罵不可。

等戲生說完後,楊濤看了他一眼淡然的道:"戲先生今天說的這上策倒是有些意思,我會考慮考慮的。如今還是先將江河亭西面的這股敵軍擊退之後再說這些吧。好了各位,時間也不早了,各位就各自回去吧。"

楊濤說完,便大手一揮,轉身就向後賬走去。在江夏郡與張曼成大軍大戰了三天三夜,只在第四天休息了幾個小時,又逃命加上被黃忠追擊了一天,而後回到豫章又急著趕到江河亭附近,楊濤已經好幾個遊戲日沒有好好休息了。如今算是安穩下來了,回到後賬躺在木床上便很快睡著了。

看到楊濤徑直離開前往後賬,坐在大帳之中的眾人也是紛紛離開,倒是提出建議的戲志才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楊濤到底有沒有聽進去,只是眼見眾人都已經離開了,也只能懷著一顆不平靜的心跟著眾人一起向中軍大帳外走去。

戲志才帶著心事離開,卻沒有看到走在眾人最後面的斷劍生看到戲志才這幅模樣離開,卻是有些好笑的搖了搖頭,只是最終卻沒有說什麼,提著桌上的一壺酒在眾人的最後離開了中軍大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