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網遊之漢末雄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849章 出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49章 出兵

豫章郡柴桑城,如今整個城池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場景,無數人在其中忙碌著,大隊馬車從豫章郡各地及郡侯府所轄三縣陸陸續續的到來。

糧草、各類軍械物資將城內的府庫堆積的滿滿當當,一百多萬大軍即將北上,大軍所需要的糧草輜重不斷的在此地聚集。楊濤麾下的劍心軍團與豫章郡守府楊涵蓉率領的星雨軍團分別抵達柴桑,與司馬英、葉靜兩人麾下的軍團在城外匯合後,進行三天的初步休整,準備著分兵行軍前的相關事宜。

此時的豫章郡雖然已經在楊濤的掌控下,可揚州各郡依然在漢軍陣營手中,尤其是他與司馬英的兩支軍團需要由北登臨廬江郡地界再轉而進入豫州、徐州交界處,而僅僅停留在廬江郡內的漢軍數路人馬就需要他們格外的注意。

前次豫章戰事中,來自廬江的陸康軍團傷亡極重,即便逃回廬江郡內休養生息也不足為慮,畢竟只是流浪軍團。

可廬江郡守**卻需要謹慎對待,周家也是揚州世家大族之一,且三國有名的名將周瑜似乎也是這周家之人,從廬江北上就要格外注意。

大軍休整三日後,糧草輜重已經全部裝上馬車。除了這些外,還有三百餘人的孫氏族人,楊濤也要押著他們一起北上。

張廄四人雖然暫時救下了孫氏一族的性命,但那也只是暫時的,他們的命運到底如何還是得看孫堅等人會怎麼做,楊濤可不會就這麼放過這群潛在的敵人。

柴桑瀕臨長江,東面就是九江港以及巨大的彭澤湖。

這一天,一百二十多萬大軍帶著綿延數十裡長的輜重車馬趕到了鄱陽港口,要藉著九江水軍運送兵馬、輜重到達指定的地點。

周泰、戲志才等人從楊涵蓉的星雨軍團中抽離,擔任豫章郡的高層處理豫章郡內的各種事務,此次北上自然無法前往,不過星雨軍團並沒有這樣而實力大減。

從豫章郡內楊濤挑選出步騭、董襲、陳武等歷史名將名士加入擴充後的星雨軍團中,加上原有的高順、波才、陳式等人以及最近投奔而來的文欽、文鸞(真·二流名將五星猛將)等,使得五十萬精兵組成的星雨軍團戰力彪悍,比楊濤、司馬英、葉靜三人手下的三支軍團戰力總和還要強大。

相比於星雨軍團擁有數名真字及以上晉級存在的豪華陣容,楊濤自己的劍心軍團戰力就不怎麼樣了,二十多萬人中,不僅還有數萬普通階位的士卒,就連歷史名將也是一個都沒有,有的也就是昌山這類勢力自己培養的人才以及吳質這類由歷史人物升級成的名將。

不過他手下的歷史名士倒有不少,劉曄、王修、鄭通,還有最近投奔而來的鳳雛龐統,算是彌補一番兩支軍團的差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這都是在不算上楊濤他自己的情況下,雖然因為身上傷勢的原因,無法戰鬥可他所擁有的定海戒、天星卷殘卷、取回的羌王弓等寶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就能抵得上數十萬精兵,而且還有兩個奇陣更是能讓麾下的大軍戰力飆升。

不過這些都是外物,本身而論,劍心軍團的戰力的確有些低了。為了加強劍心軍團的戰力,一萬五千行動緩慢的黃巾力士也被他調集過來臨時加入了軍團,而正好這幾天他都在研習太平要術,或許能從太平要術中找到辦法提升一下黃巾力士這個半成品特殊兵種的戰力。

劍心、星雨、風雲、紅塵四支玩家軍團一百二十餘萬兵馬,登上了九江港內無數大小戰船。

由於隊伍龐大,全部登船已經是晌午時分,九江水軍戰船開始離港向北而行。戰船抵達彭澤湖中心後,水軍分為了兩路,一路轉向西面長江上遊而去。

"不用兩個小時就要登上廬江郡地界了,這次北上註定不會太平啊。"繼續北上的船隊中,一艘最大的五層鬥艦上,楊濤站在數十米高的甲板上眺望著前方。

在這高處,周圍數里內的大小戰船清晰可見,視野開闊。一身黑白團雲錦衣的他,看著周圍的景象有些出神了。

雖然萬帆齊動破浪而行的場面的確很是壯觀,但他出神的原因並不在此。

楊濤身邊站著一身銀甲的司馬英,兩人的身形差不多,都在八尺左右,封神俊朗。不過司馬英的面容更為英氣,配合身上的銀甲,年輕的面容與不怒自威的氣質格外的引人注目。

"登岸後,由我的兵馬先行吧,我的麾下都是騎兵速度快。"司馬英在一旁突然開口說著。

看了眼堅定神色的司馬英,楊濤猜到他心中或許也明白這次北上會遇到的危險才會搶著先行。

對此楊濤報以溫和一笑卻又以無所謂的口吻向他說道:"南方山林溝渠眾多,你手下二十多萬騎兵是跑不快的,反而可能會被敵軍所針對。不過先行也好,至少是不會被纏上了。"

"嗯?"司馬英回應著,不明白他話中的意思。

"不說這些了,這船頭風挺大的,回船艙吧。"

楊濤說著緊了緊他身上厚厚的白襖,這春日的船頭還是有些寒冷,他這幅重傷的身體一直在船頭吹風可真心受不了了。

司馬英低頭思索著楊濤剛才所說的話,心中有了點明悟卻想不明白,難道他這先行一步開闢道路的人反而比後行的人還要輕鬆?

在他思索時,載著劍心、風雲兩支玩家軍團的戰船繼續向彭澤湖的北面進發。

彭澤湖屬於廬江郡的水域面積也是極大的,湖岸蜿蜒曲折形成了許多天然的避風港,不過大多都在崇山峻嶺之中,人跡罕至的幾乎都被水匪們所佔據。

為了不引起漢軍注意,大軍登陸北岸的地點也只能在這一片水域中。

一處廢棄的水寨內,楊濤與司馬英帶著大軍登岸,沿著北面小路向附近的尋陽縣前行。

山間小路狹窄,大軍帶著大量的車馬行軍速度也不會快。

在山林中走了五天出後出了山道進入附近縣域的官道,大軍的速度才開始加快。

這條官道由尋陽通往皖城,因為經歷過冀成叛亂,即便已經過去了數個遊戲年的時間,這裡依然較為荒涼,還有著大量山賊匪類聚集,倒是不需要擔心漢軍陣營會發現他們這股大軍的存在。

兩支軍團五十萬兵馬分前後向東北方向的皖城行軍,處於前方的司馬英率領著二十餘萬騎兵,橫掃沿路礙眼的山賊,這數百裡的山林官道立馬陷入雞飛狗跳的狀態中,不知讓多少山賊們斷了財路。

可惜自從冀成被漢軍鎮壓後,這裡的山賊雖然重新聚集了起來,卻難成氣候,於兩支玩家軍團來說清繳起來並沒有難度。不過楊濤與司馬英可沒工夫將時間浪費在清繳山賊上,只要山賊們不出面阻攔大軍,兩方倒也相安無事。

在無數山賊膽戰心驚之中,兩支玩家軍團順利透過了數百裡山道,進入了距離皖城縣城不過數十裡外較為繁華的地段。

未免驚動漢軍,大軍立刻脫離官道,沿著山間小道向北繞行,繞開皖城附近大股漢軍陣營兵馬駐紮的地域逐步靠近大別山南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