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海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廿二章 薩摩藩的終結(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廿二章 薩摩藩的終結(下)

依照金鄉軍陸軍第一軍隨軍參謀組的計劃,第一日晚間登與那國島,第二日收復,第二日晚間才能向東北方向的石垣島進發,這個石垣島也是琉球第二大島。第三日,以石垣島為落腳點,兵分三路,直取琉球本島(日本叫做沖繩)和西表島、宮古島,以“平倭”艦隊配合“滅虜”,約三日可光復三地,剩餘九日,環琉球島本島,掃清其餘障礙,收復琉球全境。而倭國方面,以金鄉軍陸軍第一軍,所有戰鬥、非戰鬥兵員五千餘人,駐紮於喜界島,預防倭國可能的報復。

琉球全境,北起喜界島、奄美大島,南至宮古、八重山群島的疆界,即琉球史書中所稱“三省並三十六島”。計劃中最後的九天,就是在這三十六島裡面來回轉悠,以保證徹底肅清薩摩殘餘。

作為一名穿越者,琉球的志在必得毋須多言,晏世輪曾經對費紹航等人道,這琉球是一個獨立的王國,非常感念我****的恩德,只是後來被倭國佔據。雖然歷史上薩摩軍隊進攻並控制了琉球王國,但是倭國為了繼續得到貿易利益,表面上仍然把琉球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讓其和中國繼續進行貿易。如果以海貿與倭國進行交涉,則此時的倭國,雖是封建體制,但是以幕府為尊,又漸漸的開始閉關鎖國,滿國的開展武士道。如果滿足了幕府的利益,則琉球無憂也。這是掌握了熟知歷史金手指的晏世輪,最大的依仗。否則以區區五千陸軍(戰鬥兵只有兩千餘人),海軍十幾艘炮船,去挑戰倭國?除非腦子進水了。

在說服了費紹航、宗鈞傑等一干軍中將領,拍著胸脯對眾參謀說此舉不會引起倭寇舉國來攻後,這才制訂了“十五日平定琉球”的作戰計劃。待晏世輪在作戰計劃上簽完字時,眾人沒有誰能夠有十足的把握,包括寧鳳晨。他也曾經找過晏世輪,表示雖然此時的日本還很愚昧,但是膽敢不停挑戰大明的權威,愛是有一定實力的。晏世輪不得不對他講,此時的薩摩藩藩主島津忠恆,就是個站錯隊伍的軍閥,此時的幕府根本沒人待見,只是看到經營琉球有利可圖,才容許他盤踞在此。再過二十幾年,就是不去打這個島津家族,琉球人自己都能獨立,這你還怕什麼。

寧鳳晨的優點就是心特大,只要有仗打,別憋在基隆上造帆船比啥都強。既然晏世輪說沒事,那肯定就是沒事啦。

實際歷史也是這般,在15世紀~16世紀,日本狼子野心開始顯露,大量倭寇海盜騷擾我國沿海(包括琉球群島)。1609年(萬曆三十七年)德川家康繼承豐臣秀吉對外擴張的野心,他派鄰近琉球王國的鹿兒島薩摩藩島津家九率領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虜琉球王,派兵監督琉球內政四十五年。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長崎代官(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村山等安奉德川家康之命,由他的兒子村山秋安率船十三艘,動員二、三千人侵略臺灣,這是小日本首次大規模的對臺用兵。但是,他的行動被琉球王尚寧偵知,特別派遣通事蔡廛前赴明廷報告。《明實錄》說:“琉球國王中山尚甯遣蔡廛來言,邇間倭寇各島造戰船五百餘只,欲取雞籠山(基隆),恐其流突中國,危害閩海,故特移諮奏報”,可見琉球國王仍然效忠於中國。

而直到1654年,琉球王利用日本閉關鎖國對外海動向關注不足,同時島津家族的衰弱,才最終擺脫了薩摩藩的控制。並且時刻感念中國的厚道皇恩,主動遣使臣到中國請求冊封。當時的大清順治皇帝封琉球王為尚質王,定二年進貢一次。而現今晏世輪趕在這個當口來到,肯定不會再讓琉球王等那麼久。而這個薩摩藩,更是務必要剷除的物件,正因為晏世輪熟知這段歷史。薩摩藩包括薩摩“國”的全部以及大隅和日向兩“國”的一部分,同時還統治著太平洋上的奄美群島。該藩名義上年產糧食77萬石(實際大概只有5萬石左右),是德川幕府時期最大的外樣強藩,由於其便利的地理位置,也是日本接受外來新事物最前沿的基地之一。

薩摩、大隅、日向三“國”位於九州島的最南端,島津氏自古以來就是這一地區的統治者。戰國末期,在島津義久和他的弟弟島津義弘的努力下,島津氏的領地範圍不斷向九州島伸展並達到了其歷史上的頂點。天正15年(1587年),豐臣秀吉統一全國的大軍來到了九州。島津氏在強大的豐臣軍面前毫無勝機,最終只得俯首稱臣。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代之而起。在慶長5年(1600年)的關原大決戰中,島津家屬於反對德川的“西軍”陣營(因為該陣營的大名大多來自於日本西部而得名;與此相對,支援德川家的大名則被稱為了“東軍”)。西軍戰敗之後,島津氏沒有受到很重的懲罰。新一代當主島津家久(島津義弘的兒子)建立了薩摩藩,此後該藩就走上了平穩發展的道路。直到最後島津家出了一個叫島津齊彬的傢伙,這個人甚至提出了日本前世國旗的方案,建議採用“日本丸”作為日本船隻在海上的識別標誌,這一建議被幕府採納,從此,“日之丸”就成了日本國旗的圖案。並得到了透過,這是晏世輪最最不願看到的。晏世輪的想法是,幹掉島津家族,看你們能出個什麼花樣的國旗來。

而薩摩藩的作用和對整個日本民族的重要性,晏世輪非常清楚,與日本其它各藩相比,薩摩藩在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都有著鮮明的特色。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它與琉球王國的曖昧關系。

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薩摩藩自古以來就與琉球王國有著很多聯絡。琉球王國的領地在琉球群島,也就是現在的沖繩群島。它西南與臺灣島隔海相望,東北隔奄美群島同位於九州島南端的薩摩藩遙相呼應。它的首都是首裡,統治者是尚氏家族。尚氏的先祖尚巴志在149年完成了琉球群島的統一事業,從而建立起了琉球王國。琉球王國歷史上一直是中國的屬國,有著向大陸的中國皇帝朝貢的悠久傳統。作為太平洋西部東亞花彩列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點,歷史上一直是作為日本薩摩藩與中國大陸之間貿易的中轉站而存在的。由於長期垂涎琉球群島的戰略地位,薩摩藩的統治者一直想把它據為己有。慶長14年(1609年),時任薩摩藩主的島津家久終於派兵征伐琉球,並最終迫使其臣服於了自己。被薩摩藩征服之後的琉球王國不敢公開自己與薩摩藩之間的依附關係,在與後者私相往來的同時,表面上還保持著與中國明朝(以及後來的清朝)政府之間的朝貢關係。這種所謂的“兩屬”狀態雖然表面上為這個幾乎完全依賴貿易立國的彈丸島國暫時爭取到了更多的商業利益,但是從長遠來看卻為近代它本身將會遇到的巨大政治危機埋下了深刻的歷史伏筆。

除了與琉球的特殊關係,由於同倭國正攵府相隔較遠,薩摩藩在政治和社會制度上儲存了一些古代遺留下來傳統,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所謂的“外城制”,日本從戰國時期開始逐步實行所謂的“兵農分離”制度,從而逐漸形成了一個完全脫離農業生產、專業從事軍事作戰的武士階層。武士們在戰鬥中立下功勳,他們的上司(也就是大名們)就按照功勳大小,把具有不同糧食出產能力(日本的說法叫做“石高”)的土地連同居住於土地之上進行耕作的農民分給了他們作為私人財產。武士地位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他所擁有領地“石高”的多少。讀者應該還記得幕府大老的任職要求是領地石高十萬石以上,能達到這個要求的大名已經很少,而本節所提到的薩摩藩擁有77萬石“表高”(即名義石高),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大名了。

戰爭年代,大小武士領主都在自己的領地建立城堡並以此為基地進行征戰。德川幕府統一日本之後,為了限制地方大名的軍事力量,實行了所謂“一國一城”的制度,要求在大名所轄的“國”(即後來的“藩”)內只允許有一座城堡,即大名自己的“居城”。這樣,原先分散在各地的中小武士就不得不平毀自己的城堡,遷到了大名的居城內部及其周圍居住。

德川幕府時期,日本的大多數藩國都實行了上述的武士集中居住在大名居城一帶的制度。但是在薩摩藩,武士們卻依舊分散居住在領國各地的所謂“外城”周圍。這就是所謂的“外城制”。外城制的實施令薩摩藩的武士階層中出現了其它藩中所沒有的所謂“鄉士”群體,“外城”統一改稱為“鄉”,所以鄉士指的就是那些居住在外城周圍的武士)。這個群體地位非常低下,但是人數非常眾多,而且與底層人民的接觸也十分密切。據統計,德川幕府時代各藩武士佔本藩人口的比例平均為0.5%左右,而在薩摩藩,由於鄉士群體的存在,這個比例竟高達40%。外城制和鄉士群體這些獨特的政治和社會現象對於將來薩摩藩在日本近代史上所做出的事業具有不容忽視的深刻影響。

黑船來航前後,由於幕府中央政權對地方財力的嚴酷壓榨和盤剝,日本各藩普遍面臨深刻的財政危機,一些較有遠見的大藩、強藩於是便紛紛展開了財政經濟改革以紓緩危機。上節所述的德川齊昭、松平慶永,甚至更早些提到的阿部正弘和堀田正睦等等老中們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於本藩實施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島津齊彬的努力下,薩摩藩逐漸成為了德川幕府末期政治、經濟以及軍事等各方面實力均最為強大的藩國之一,而它對日本近代歷史產生的巨大影響則才剛剛開了個頭。除了大力興辦實業富國強兵,島津齊彬還不拘一格廣泛吸收賢能之士參與改革。其中包括作為漂流民流浪到美國、後來又返回日本的約翰萬次郎。齊彬從萬次郎那裡獲得了大量有關近代工業的知識。齊彬還從鄉士階層中破格提拔了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等人,而正是這些人成為了日後日本明治維新的中流砥柱。

明治維新!!這與滿清的“百日維新”一樣,成為前世晏世輪心中永遠的痛,別人維新後,能夠走近世界強國之列,而滿清的維新,更像是給世界人民開了個玩笑。而之所以日本能夠成功,正是因為島津家族的帶動,出現了無數的諸如西鄉隆盛之人,使整個日本都瘋狂地投入到變革當中,這就是榜樣的力量。而晏世輪的適時出現,就是為了杜絕榜樣來的,從今以後,只能以“一休”為榜樣,耍你們的小聰明去吧!晏世輪心中湧起了一絲惡趣味。而每次想到橫亙在琉球島上的島津家族,晏世輪都是如鯁在喉,礙於實力不濟,一直沒有進行征討。現今為了地盤擴張,為了海貿力度加大,為了糧食創收,為了消滅漢民族未來可能存在的大敵,晏世輪不願再等!

這一日,是金鄉軍駐紮琉球本島的第二日,也是“琉球攻勢”發起的第七天,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天,僅僅七天功夫,就已經光復了琉球大半,這讓陣前臨時總指揮宗鈞傑是喜笑開顏。作為金鄉軍軍政司司長,宗鈞傑是沒必要勞師遠徵的,但是為了將來能更加服眾,也為了賺取更多的軍功,宗鈞傑還是毅然決然的來了。也怪,自從跟了晏大人後,似乎從來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也導致了金鄉軍打仗從沒有挑肥揀瘦一說,反正是打勝仗,在哪兒打不是打?還有那麼多軍功可拿。於是,在說服了萬炎武、費紹航等金鄉軍將領後,宗鈞傑意氣風發的出發了。幾日下來,除了最初時這個什麼薩摩藩還有些戰力,但是在金鄉軍特有的佇列面前,個人武藝出色的薩摩武士,幾乎全是送菜。這幾日薩摩武士比較少見了,要麼躲得更遠,要麼就被擊斃,沒有第三種選擇。可是在這一日一大早,突然被手下人叫醒,說是有倭人來投。

這搞的宗大人是非常的不爽,“特麼的,老子就不待見倭寇,晏大人不是說過了嗎,倭人,最是卑鄙歹毒,不要俘虜,全部斬殺嗎?主動送上來,該怎麼辦還要我教你們?”宗鈞傑扯著嗓子對手下大吼。底下人立時噤若寒蟬,金鄉講武堂還未畢業,但是現在充作隨軍參謀組參謀的仲良奇,趕緊湊到宗鈞傑面前,小聲道:“宗大人,此倭寇不簡單,是個分封大吏,興許能榨出油水”,這仲良奇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台州人士,當初看著晏世輪用人廣告,也是老家餓的急了,興起了投靠金鄉軍的念頭。透過了最初的入職考試後,兼之頗有勇力,遂被考官舉薦至金鄉講武堂,進行了為期兩年的現代化軍事教育。此子詭計多端,行事不愛走尋常思路,宗鈞傑曾經跟他配合,打了不少勝仗,此人發話,宗鈞傑還是要給面子的,本來金鄉軍軍中文化人就不多,隨軍參謀組各個都受到格外關注和尊敬。

“仲贊畫,此何人也?”宗鈞傑揉著大圓臉,剛才明顯沒睡舒服,

“宗大人,此人會講官話,自稱是什麼樺山久高,是晏大人命令務必誅殺的島津氏的家將,然後幾處封地。咱們現在腳下的幾十畝,就是他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宗鈞傑聽到這裡,立馬黑了臉,道:“什麼特麼他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晏大人不是說了嗎,這個啥球島”

”大人,是琉球“

”對,這個琉球子島,早在幾百年前就是我漢人的,啥時候成倭人的了?要不……“說著,對著仲良奇筆畫了一個死啦死啦地手勢。

仲良奇也是臉上兩道黑線,金鄉軍雖軍法嚴苛,但是對於倭寇,晏大人從來都是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這個樺山久高,能不能榨出軍功,就靠你了。於是,趕緊打斷宗鈞傑,叫上來特意請的一位情報司情報人員,然後擺上各樣刑具,看的宗鈞傑是眼皮直跳,這仲良奇夠邪乎,竟然明目張膽搞逼供,隨後默默的伸出了大拇指,意思是,你牛!

接受了前世豐富逼供經驗教育的金鄉軍情報人員,還沒等使出十八般武藝的兩成功夫,樺山久高就已經大小便失禁了。他用快要渙散的眼神,哀求的望著仲良奇等人,用蹩腳的漢語,抖抖嗖嗖的嘶喊,我招,我全招了!!

如果晏世輪在此,肯定會驚呼,這次賺大了!這樺山久高跟現任島津家主關係可不一般,樺山久高是日本戰國時代、江戶幕府時代初期島津氏家臣。他是樺山忠助的次子,樺山善久之孫。不僅武藝高強,在和歌和蹴鞠方面造詣也頗深。樺山氏本為島津氏的一族,久高為第十三代當主。早年久高以婿養子身份島津氏的重臣大野忠宗的女兒結婚,但後來忠宗失勢後離婚,回到原來的樺山氏。樺山久高的兄長規久早逝,其子又早夭,因此最後繼任了樺山家家督的位置。島津忠恆繼任島津氏家督後,樺山久高被任命為家老,深受島津重用,並隨同島津義弘參加了萬曆朝鮮戰爭,曾擊敗朝鮮的李舜臣軍隊。1609年,薩摩藩藩主島津忠恆稟承德川家康的旨意,派遣樺山久高為總大將、平田增宗為副大將,率000人進攻琉球,虜琉球王尚寧等一百餘人而還。這為日後薩摩藩支配琉球起了一定貢獻。此後,樺山向島津忠恆請求加增領地,但遭到了無視。此後被迫將家督之位讓給了兒子久守,晚年失意而死。

此時的樺山久高,說是因領地不夠而與島津忠恆翻臉也不為過,此人和他的主子島津忠恆沒一個好貨色。在高科技刑訓逼亻共下,連小時候偷看哪家女孩子洗澡都招了,聽的宗鈞傑渾身雞皮疙瘩,而仲良奇卻是連連點頭。

果然有貨!晏大人最渴求的島津忠恆一大家子,就藏在琉球本島西北的一處漁村裡,如果再耽擱,可能被他跑了,於是遂命人繪制地圖,派遣馬車、銃隊,務必活捉。因為仲良奇判斷不出來,晏世輪與這島津忠恆一家結了什麼樑子,如果能抓了他們一窩,任憑大人發落,肯定能讓大人滿意。於是,整個琉球本島西北方向,開始一陣血雨腥風的抓捕活動。仲良奇下的命令就是,寧可錯殺一萬,不能放跑一家。只要是說著倭語,或是穿著倭服,或是倭人打扮的,一律見之即斬。終於又在兩日後,趕在島津忠恆一家剛要乘船逃亡本州島之前,一家五十七口正好被逮了個正著。宗鈞傑和仲良奇沒有難為這一大家子,直接把他們扒光衣服,拷上鎖鏈,像是賣牲口一樣串成一串,”打包“送上一艘”平倭“船,打發回基隆了。臨著這艘船出發,仲良奇還跟宗鈞傑道,大人肯定喜歡,不信我跟你貝者兩盒菸絲。

十一日後,比原計劃整整提前了四天,全琉球光復了!琉球王尚氏感念****的解救之恩,****全境,舉國歡慶!隨後,宗鈞傑按照既定計劃,開設硫磺、硝石採礦地點,收集糧食,購買、租用(有租無還)琉球土地等,另一方面,緊張的將全部兵力佈置在北端,以防倭國的報復。其實,金鄉軍此舉完全多餘,因為在看到晏世輪如期的呈上來的”互市通商條例“,還有”互不侵犯友好條約“時,德川幕府早已無心去管什麼薩摩藩的死活,本來就是可有可無的貨色,讓他們自生自滅去,只要還能夠暗地裡與大明通商,誰管島津家族死活?

在緊張了近半個月後,宗鈞傑等到了晏世輪的換防通知。現在金鄉軍全境(金鄉所、基隆、淡水、從琉球買到的八重山群島、宮古島)不到六萬餘人,好不容易才從新進流民中編練了五千人的軍隊,往兩個群島上一撒,基隆又沒有機動兵力了。而此時倭國那個要把學問的修行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的天皇,發來的首肯金鄉、倭國通商互市的詔告才到。宗鈞傑帶著狗屁天皇的詔書,和海量的糧食、硫磺等物資,率領船隊浩浩蕩蕩的返回了臺灣,而此時,已經是166年的十一月中旬了。出發時隨船隊而來的武裝商人們,早就在琉球賺的盆滿缽盈,機靈的,已經打了好幾個來回,也更加堅定了,追隨晏大人船隊滿世界發財的信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