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海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廿六章 大整頓(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廿六章 大整頓(四)

在兩位老先生剛剛離去後不久,一個掃地的中年婦人,也就是毫不起眼的一個雜役,將二人所說的內容,分毫不差的轉述給了晏世輪。這就是晏世輪長期準備的金鄉軍“情報司”發揮的作用。而前期的情報司,僅僅是為了軍事行動而著手,在接下來的發展當中,晏世輪打算將其功能細分,將商業、民間的力量大大發揮出來,這通報的雜役,只是他計劃中的第一步。

出乎意料的是,晏世輪聽完情報人員的報告後並沒有生氣,只是喃喃道,“大明此時還是不缺有識之士的,只是大家還沒有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牢牢掌握民眾思想的重要性”。他揮手打發了雜役,吩咐“十二金剛”分頭召集幾位核心管事人員,會上不方便講的,這個時候講正好。晏世輪在回到臺灣後,並沒有擴大護衛的力量,因為他相信,自己身後是目前金鄉軍所轄的六萬軍民,任何挑戰權威者都要考慮這六萬多軍民的報復。“十二金剛”當中,原有六名黑人,但是在不久前,硬是被寧鳳晨換成了經過他“特種訓練”的全華班陣容。此時的十二金剛,僅僅是一個代號,平時明面上只有這十二位在軍中精中挑精選出的絕對強者,在每當晏世輪出行時,光是暗中保護的人員,寧鳳晨和溫鎮峰就派到了八十人之多,更別提集會、演講等公共場合了。晏世輪的安全,是目前所有金鄉軍情報司最最重要之事,寧鳳晨根據前世的資料,整理出一套適合貼身護衛的訓練方式,曰“特種訓練”,與特種兵訓練方式略有不同,更多的是強調前期發現隱藏危險,並如何在困境中保護要員安全撤離的方法。

而一直強調節儉持家的晏世輪,雖然感受到自身安全的重要性,也不會批准這明裡暗裡將近一個團的護衛力量,只是在寧鳳晨的運作下,晏世輪看到區區十二人而已。這既滿足了安保要求,又沒讓領導訓斥資源浪費,寧鳳晨還是非常滿意的。這十二個人當中,不僅各個身手了得,更難能可貴的是,人人都對晏大人感恩至深,擋箭矢、擋銃彈連眉頭都不帶眨一下的。而且人人都有自己的絕活,比如有兩人獵戶出身,擅長追蹤和識別陷阱,有三人是近身搏鬥高手,只要人數不是太多,糾纏敵人製造脫身機會易如反掌。上次杭州府監獄搭救的毛三兒赫然在這十二人其中,此人的一些想法,諸如地雷、水雷等,已經交由軍備司研發,準備批量生產了,他來到這十二人貼身護衛,不僅僅因為其近戰戰力頗足,還在於他頭腦靈活,是此時代少有的爆破專家,帶上他,定能臨陣出奇兵,就連炸個地牢,破個囚籠都遊刃有餘。自從將杭州老家的家人接過來後,又分了地、農具,毛家人對晏大人感恩不盡,毛三兒慨嘆自己還有幾分“本事”,就遂了家人的意願,寧可粉身碎骨,也要護得大人周全。其他十一個人,境遇與毛三兒差不多,只是經歷有不同罷了。

今天的會上安排了很多事項,在緊接著軍事會議的民事會上,晏世輪安排了“金鄉書院”具體的規劃內容,要求孫慎行半年內培養出白人左右的前世“小學文化”人才,教室、教材,教員全都落實完畢,具體由孫慎行、鄭三俊等考慮細節。這還是那套甩手掌櫃作風,但是這讓這些老先生們樂此不疲,弘揚教化嘛。隨後又逐一召見各位相關官員,命令幾點此次出海想到的民生、商業構想,又是一大堆計劃,在一干人等欲哭無淚的接過“軍令狀”後,晏世輪在傍晚時,又差人去晏世輪住處議事。晏世輪從來不講排場,現在雖治下六萬軍民,仍然是在議事廳旁邊建了一個二層小樓,樓上是臥室,樓下會客廳。對外宣稱,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惹得一干清流讚歎:“晏大人兩袖清風,名士之風也”。

議事廳內,翻看著手中當初穿越時帶來的一本西班牙語版《勒伯爾備忘錄》,早就來到這裡的晏世輪浮想聯翩。自從十五世紀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繞過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開闢了大西洋與印度洋的航線後,繁榮了兩千多年的地中海航海業日見蕭條。十七世紀後,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殖民帝國,霸佔了好望角,壟斷了大西洋到印度洋的遠洋航道。

為了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法國從十七世紀起,就計劃開鑿蘇伊士地峽運河。進入十九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迅猛發展,急需開闢一條從地中海到印度洋的海上航線,來滿足商品和原料的運輸.有一個叫勒伯爾的工程師就提出了開鑿運河的具體設想,這個勒伯爾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師,他還有著狡猾的商業頭腦和敏銳的政治嗅覺。在《勒伯爾備忘錄》中,他讀到了有關開鑿蘇伊士運河的構想和計劃。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將發生重大的改變。現成的計劃,僅僅需要小小的改動;法國政府對開鑿運河熱情很高;新上任的土耳其駐埃及總督賽德·帕夏(當時埃及是土耳其的殖民地)是他的朋友,新總督也想透過開挖運河名垂青史。一切形勢都對他太有利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名揚天下,在此一舉。一番奔波之後,一八五四年,埃及接受了勒賽普的計劃,他獲得了開挖運河的特許權。在法國政府極力推動下,土耳其政府也批准了運河計劃和使用、租讓運河的合同。合同規定:“國際運河蘇伊士公司”租借運河九十九年,之後運河歸埃及所有;埃及無償提供開鑿運河的一切土地、石塊和勞動力。而直到一八六九年十一月,運河才正式竣工通航。它穿越了不毛的沙漠,連通起一串鹹水湖泊和窪地,北起塞德港,南抵蘇伊士城陶菲克港,連同延伸至紅海、地中海的部分,全長一百七十三公里.船舶以每小時十四公里的航速,約需十五小時可以透過運河.運河通航時,深八米,寬二十二到六十米,後加深到十二米,加寬至六十到一百五十米.從西歐經地中海,透過運河與紅海進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可縮短航程六千公里以上;從北美到印度洋也可縮短六千多公里。此時晏世輪並沒有自大到獨自開挖蘇伊士運河的地步,他的想法就是,利用古代埃及已經有的航道,配合野心勃勃的法國富商們,發動埃及當地正攵府,以埃及民眾的力量進行部分疏浚。

這樣配合地中海的商船,再在埃及的蘇伊士城建立一個據點,歐洲的近代軍工產品、科技傳播、自己最需要的歐洲橡木,將會源源不斷透過地中海水路——蘇伊士城陸路——紅海水路——印度——馬尼拉——臺灣的匯入金鄉軍領地,而大明的絲綢、瓷器,臺灣的珊瑚、生絲,金鄉軍的特產,東南亞的香料等貨物,也會沿此航路不停的運往歐洲,這是百倍利潤的買賣,憑啥不做?而且透過這一“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隨著知識、財富的到來,還會為大明,為金鄉軍帶來越來越多的黃金!沒錯,這才是晏世輪的治國思路,只有得到相當數量的黃金,才有實現金本位金融體系的可能。但,這蘇伊士運河對於歐洲來講十分重要,等他們慢慢的反應過來,光拉著一個法國還不夠,還需要把“三十年戰爭”後迅速崛起的英國拉進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實際的歷史上,由於蘇伊士運河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所以從它竣工之日起,就成為了列強爭奪的物件。最早由法國控制的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操縱。一八七五年年,英國利用埃及政府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低價收購了埃及手中的全部運河股票,佔股票總額的百分之四十四.儘管法國仍有百分之五十五的股票,但分散在個人手裡,因此英國逐漸取得了控制權。一八八二年,年英國悍然出兵埃及,強佔蘇伊士運河地區,把法國也趕了出去。到了一九三六年年,又強迫埃及簽訂為期二十年的不平等條約,獲得在運河區駐軍的權利.更有甚者,英軍營房建築費用還要由埃及全部承擔。埃及人民展開了要求收回運河主權的鬥爭。甚至是前世的一九五二年,埃及建立了共和國後,納賽爾總統剛宣佈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時,歐洲列強們,如英國、法國便聯合以色列發動第二次中東戰爭,企圖重新控制運河區。埃及人民在全世界正義力量的支援下,確保了運河的主權。然後再在以後的兩次中東戰爭中,運河再次成為爭奪的焦點,也就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埃及才收回了蘇伊士運河主權。回憶起這血淋淋的歷史,晏世輪渾身的雞皮疙瘩,為了得到貿易的便利,資本從來都是帶著血與火的,看來稍後與軍政司的密談時,一定要仔細推敲,充分平衡歐洲各強國利益後,再做打算,尤其是英國與法國。

實在忍受不了此時詭異的寧靜,寧鳳晨打斷晨晏世輪的思考道:“瑞典此行危難重重,要克服的困難非常多,非自己不能勝任”。愣了下神兒,隨後慢慢把思緒從歐洲拉回來,晏世輪抬頭看著這個愈發成熟的兄弟,感嘆道:“鳳晨,老宗他們的方案可有頭緒?還需你多多費心。”

寧鳳晨道:“六哥,老宗是個直腸子,您別見怪。不過,六哥,此時去淌歐洲這灘渾水,有利可圖嗎?”作為無利不起早的穿越者,寧鳳晨和晏世輪的共同點就是,總能抓住時代的機遇,去為自己創造最大利益。這也是他們兄弟倆最大的金手指。

晏世輪聽到寧鳳晨竟然主動的談起“得利”相關的事兒,不由的滿意的點點頭,這小子越來越融入角色了,看來有必要讓他鍛鍊鍛鍊獨當一面了。遍覽現有的金鄉軍諸將領,的確是沒有比穿越者更適合開分基地的了。而且此行的目的地瑞典和英國、法國,作為大學畢業的寧鳳晨,用英語進行溝通應該問題不大。此行的路線和目的,自己已經告知了參謀部。路線即:船隊先是從淡水出發,到達印度後,兵分兩路,一路沿著紅海往北,直抵埃及蘇伊士城陶菲克港,到達後立即設立城寨,如果能建有城堡最好,然後利用沙漠周邊的綠洲,開田墾丁,做長期居留打算。另一路繞過“好望角”,遠遠的駛過非洲,透過直布羅陀後,進入地中海。再從埃及東北部登陸塞德港,從這裡與先到達的分隊匯合,從此往返於歐洲、地中海和塞德港。而先到達的分隊在完成釘釘子工作後,牢牢扎在那裡,為蘇伊士城南北的兩大海域的貨物、人員中轉站。而護送他們的船隊,則要完成從陶菲克港,再到印度、菲律賓、臺灣的航線,進行海貿、運輸。

晏世輪接著對寧鳳晨道:“金鄉軍能否迅速擴張,能否帶領大明挺立在世界強國之林,在此一舉,只可勝、不可敗!鳳晨,你可準備好了?”

而此刻下首的寧鳳晨,一想到剛剛熟悉了的基隆,剛剛適應了的大明時代生活,還有這兩年來亦師亦友的兄弟晏世輪,就忍不住流下眼淚。待他領下命令後,晏世輪道:“鳳晨,莫做小兒女姿態,想我泱泱中華,除兩百年間內的三寶太監外,餘者敬海洋如神明。你此去,不僅要完成既定的作戰計劃,更要牢牢給我釘在非洲和歐洲大陸上,作為金鄉軍引進西方技術、人才、財富的前哨戰。快則三兩年,慢則五六年,在“三十年”戰爭結束前,一切都會塵埃落定,只是,這段時間,將要讓你受苦了”。

“不久後,楚黨運作的結果會明了,最差也是個從四品文職,不必五品以下直接州府任命,我要進京了。到達蒼南時,我會命當前駐紮在金鄉所的顧鑫全與你同行,此人智計周全,作風穩健,尤其善於防禦、守城和開荒,有他協助你建立蘇伊士基隆分館,如虎添翼也。”

“但是此行困難也是多到難以預料的,如果現在與HISTORY沒有太大偏差,稍後我會和你,以及老宗他們的參謀部詳細制定一下應對各國的對策,和關鍵干係人。”,為了不驚世駭俗,晏世輪又使用了目前只有寧鳳晨才聽的懂的英文,還好效果不錯。

因為熟知歷史的緣故,晏世輪知道此時歐洲正是“三十年戰爭”的時候,也就是隨著“三十年戰爭”,後期英、法、德等才逐漸成為了歐洲的主角。戰爭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諸侯和丹麥、瑞典、法國(法國是信天主教的,但是為了稱霸歐洲才和新教國家站在了一起)為一方,並得到荷蘭、英國、俄國的支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諸侯和西班牙為另一方,並得到教皇和波蘭的支援。

中世紀後期神聖羅馬帝國日趨沒落,內部諸侯林立紛爭不斷,宗教改革運動之後又發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銳對立,加之周邊國家紛紛崛起,於1618年到1648年爆發了歐洲主要國家紛紛捲入神聖羅馬帝國內戰的大規模國際戰爭,又稱“宗教戰爭”。

這場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滅了60%的人口,波美拉尼亞被消滅了65%的人口,西里西亞被消滅了5%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將近一半死亡,十分慘烈。

歐洲這麼轟轟烈烈的一場大災難,晏世輪怎能不去淌淌渾水?而且晏世輪經常惡意的想到,一旦自己改變了歐洲程序,是不是大明崛起的阻力會小很多!?這個想法在他心裡醞釀已久,目前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因為歐洲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在166到167年間,就要脫穎而出了。在這個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全歐大戰中,歐洲各國爭奪利益、樹立霸權,如果自己伸手,將原有的微妙平衡打亂,不僅從中漁利,還能大大拖延歐洲復興的腳步,一想到這裡,晏世輪就熱邪非同。這場戰爭,雖然推動了歐洲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是歐洲近代史的開始,也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對外擴張力量,知道十七世紀末,各國才逐漸緩過勁兒來。此時不伸手,何時伸手?!

此時歐洲大陸的戰事,正進行到了丹麥階段,也就是全歐開始反奧的階段。前幾年的捷克階段戰事雖然告終,但法國並不能容忍查理五世時期的哈布斯堡帝國復活;而荷蘭則於161年與西班牙開戰,至此仍未結束。這也是為什麼晏世輪動了西班牙的蛋糕,而西班牙無力東顧的根本原因——西班牙人還是太少。

而英王詹姆斯一世則擔心其女婿普法爾茨選帝侯腓特烈五世的命運;丹麥和瑞典則不願看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再度在全國實施有效的統治。因此,本來只是波希米亞人民反對神聖羅馬帝國欺壓的起義戰演變為廣泛的國際戰爭。165年,法國首相黎塞留提議英國、荷蘭與丹麥結成反哈布斯堡聯盟,丹麥負責出兵,而英國與荷蘭則在幕後支援,由此戰爭的第二階段——丹麥階段正式展開。一直默默無聞的丹麥,終於出兵了。現在金鄉軍力量還是太小,晏世輪此時出手的目的,就是為各個參戰的國家,提供“有償的,有利的,可信的”軍事情報,讓參戰的歐洲各國,務必做到“知己知彼”,然後往死裡磕,這才是“利人利己”的行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