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海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基隆商館的影響力(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一章 基隆商館的影響力(四)

海面上的濃煙漸漸散去,倭寇找來的這些小船,雖然船速快、更易燃,但是所有倭人們的船都與倭人本身一樣,有著不可彌補的缺陷——個子太小。這些倭船隻是在一開始較為混亂時,船上燃起的大火,生成了足量的濃煙,較好的隱蔽了倭寇們的動向,所以才能給劉海清一個突然襲擊。然而,倭船也好,倭寇也好,他們那小小的身材,還挺身而出的出來打劫,不得不佩服他們民族骨子裡的那種匪性。倭船實在是太低矮了,平均不到十米的船高,怎麼能與平均高度相差兩丈(六米多,需要仰視)的“平倭”戰艦玩兒接舷戰?!

雖然他們是最好的學生,很快就從鄭芝龍交手時,學到了放縱火船、隱蔽打埋伏這些下三濫,但是倭船實在是太小,衝過來除了能暫時堵住沒有機動力的金鄉戰船,還有釋放點兒迷霧之外,啥也幹不了。

於是,在重新揚起帆,獲得了較大的機動力後,金鄉戰船又開始了他們的屠倭之旅,所有五十多艘大小倭寇船,無一倖免。最後,劉海清特意為了在倭國傳播金鄉軍的“惡名”,而放了三十幾人逃生外,餘者全部留在海里喂了王八。

這種戰場沒什麼好打掃的,劉海清命人清點人數,檢查此戰的損失,隨後向基隆商此次朝鮮海貿的負責人致了謙之後,這種“小規模摩擦”直接淡忘出劉海清的腦海,這個大心臟的劉管帶(五艘船的指揮官),心中除了倭寇手上又添了金鄉軍弟兄十幾條命的血債之外,竟然什麼都不記得了。

眼看還有十幾海里就要到了金鄉所,劉海清再次去了流民在甲板上暫住的小窩棚。剛才戰亂,流民們早都避到了船艙裡,笑話,在亂世裡,這點兒保命技能都沒有,早不知道爛在哪裡了。

劉海清在詢問了幾人之後,發覺這些都是從江西逃難出來的,偶爾有一兩個江蘇人,但是語言上基本上很難溝通,這些人的方言太重了,無奈,用浙南口音的官話說了一句:“這些鄉親們遠道來我金鄉,所做為何啊?”這句話裡,不少鼻音韻變為鼻化母音,甚至不帶鼻化,也是惹得眾人一陣白眼,說的是啥子嘛?

這時候還是黃飛解了圍,不然明明是這位大老爺過來慰問,要是沒人搭腔豈不是太過尷尬?剛才番薯也吃了,泡盛酒也喝了,最起碼的感激還是要有的啊。

黃飛由於幼年家境不錯,上過一陣私塾,當時的教書先生可是秀才出身,還去過京城,所以黃飛的江西土話口音並不那麼重,他用著較為標準的官話對著劉海清道:“大人,小的黃飛,鄉人大多沒念過私塾,對外界接觸少,我代表眾鄉親拜謝大人的搭救之恩!”說完,恭敬的拜了下去。

劉海清見這個之前落了水的乾瘦青年,舉止言行倒還得體,很是寬慰,道:“小子快快請起,我金鄉軍從不欺壓百姓,你這麼重的禮一行,軍法官要是看到了,不得剝我老劉一層皮下去?快快起來”

然後劉海清像是做賊一樣,左顧右盼了半天,發現隨船的執法隊人員此刻都沒在身邊,立時的又放鬆下來,開始與黃飛以及眾人攀談起來。

蒼南金鄉所內,已經是掌燈十分,議事廳內燈火通明,晏世輪正在整理一份檄文。

晏世輪湊了大概半個月的字兒,終於醞釀除了一篇此時全天下文人皆可看懂的檄文,為了體現出其正義性和不容爭辯的權威性,晏世輪並沒有讓文采高了十倍以上的史可法來執筆。這篇檄文與其說是以金鄉軍商隊被後金侵犯,然後金鄉軍以蒼南指揮使的名義對其進行征討,還不如說是要對陣後金開始全面進軍發動的******!

——

我金鄉軍所在,均居太平,貴於守正。用兵則以不勞己、不頓兵,智巧謀略為貴焉。若我眾敵寡,我兵潛伏幽邃之地,毋令敵見,少遣兵誘之:誘之而來,是中吾計也;誘而不來,即詳察其城堡遠近,遠則盡力追擊,近則直薄其城,使壅集於門而掩擊之。倘敵眾我寡,勿遽近前,宜預退以待大軍。俟大軍既集,然後求敵所在,審機宜、決進退。此遇敵野戰之法也。至於城郭,當視其地之可拔,則進攻之,否則勿攻。倘攻之不克而退,反損名矣!夫不勞兵力而克敵者,乃足稱為智巧謀略之良將也。若勞兵力,雖勝何益?蓋制敵行師之道,自居於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斯善之善者也。然建奴霸佔我商館、毀我建築、殺我屯民,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我金鄉軍民定當……

透過這三年多的沉澱,年輕的晏世輪,終於老辣起來。對於的計謀、誘敵、野戰、攻城、設敗等軍事思想和作戰原則,豐富而精萃;並在奪取遼東之役中,再次加以運用。對晏世輪軍事思想的全面分析留待後文,這裡特別強調其軍事思想的精華——用兵之道,貴在計謀。計襲遼東,將會是晏世輪這種軍事指揮藝術的一個戰例。

晏世輪的打算是,在即將進行的遼東、遼南戰事開始前,一定要先謀劃足位,將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充分。雖然金鄉軍現在利用金融戰、貨幣戰,將歐洲的金融市場攪得是天翻地覆,從中賺取了大量的金幣,從零開始的,指揮著歐洲的股票、債券市場,金鄉軍憑藉金手指,巧妙的點撥著歐洲人的口袋,金鄉軍現在的經濟實力,已經抵得上大明的半年歲入,如果再經過一段時間,那麼依靠著生產、銷售、股票、證券、保險一條龍的經營壟斷,那麼這個金融帝國,將是任何國家或是勢力所及不上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之所以還要依靠“計謀”去奇襲遼東,主要出於兩點考慮:其一,金鄉軍目前的人口不足以發動與遼東勢力的全面進攻,目前加上海軍,才五六萬的隊伍,如何參與動轍十幾萬人的大會戰?即使取得了區域性戰鬥的勝利,也是得不償失的,因為晏世輪一直都認為,金鄉軍軍人的命,要比建奴值錢的多。

其二,金鄉軍擅於水戰,東亞地區的國家,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對手,只餘幾個戰略要地暫時在外人手中,但什麼時候歸晏世輪一個姓,只是時間問題。金鄉軍陸軍部隊雖然精銳,遼南戰場野戰對陣騎兵,以大約一比一的人數絲毫沒有落敗,並且有餘地。但是,人數上的巨大劣勢,證明了如果金鄉軍以一換一,仍然無法撼動後金。況且,當年努爾哈赤無恥的打撫順,就是用了毒計,晏世輪想在這一次攻打遼東,尤其是瀋陽以東的撫順、毛大帥的東江,如果以智取勝,就事半功倍了。而且一出這股惡氣,努爾哈赤這個強盜頭子,竟然能夠影響到大漢民族五百年國運,依靠著半調子的計謀,拿下撫順,只能說,大明現在腐朽至極,無力回天了。

撫順城瀕臨渾河,為建州女真與明互市的重要場所。努爾哈赤青年時經常到撫順貿易,他對撫順的山川、道裡、形勝、城垣瞭如指掌。時撫順遊擊李永芳率兵駐守,此人早在六年之前,曾同努爾哈赤在撫順所教場並馬交談。努爾哈赤這時對撫順主用智取,輔以力攻。他先一日派人至撫順,聲言有三千女真人於明日來赴市。到十五日寅時,假冒商人的後金先遣隊果然來到撫順扣市,將撫順商人和軍民誘出城外貿易;並由輸款於努爾哈赤的佟養性導軍先人;後面接踵而來的後金軍主力,遂乘機突入城內,裡應外合,夾擊奪城。

就是這麼拙劣的計策,竟然奏效了。努爾哈赤設計,佯稱互市,潛以精兵,外攻內應,誘陷撫順,守將李永芳剃髮降。同日,後金軍左四旗兵攻佔東州、馬根丹。撫順失陷敗報馳至,明撫順巡撫李維翰急檄總兵官張承胤倉猝出戰。“承胤請集兵後行,維翰不聽,促之愈急。承胤悲憤以所部進”。張承胤急率副將頗廷相、參將蒲世芳、遊擊梁汝貴等領兵萬餘人尾追努爾哈赤。他據山險,分軍三,立營浚濠,佈列火器。努爾哈赤命大貝勒代善、四貝勒皇太極統軍三面環攻明軍,並利用風沙大作的有利天時,猛攻明軍。明軍“大潰,承(胤)、世芳皆戰死。廷相汝貴已潰圍出,見失主將,亦陷陣死。將士死者萬人,生還者十無一二”。明軍“主將兵馬,一時俱沒”。辮子軍獲馬九千匹,甲七千副,兵仗器械,不可數計。

撫順之役,歷時一週,辮子軍不僅奪佔撫順、東州、馬根丹,而且騎兵橫排百里,梳掠小堡、莊屯五百餘處,擄獲人畜三十餘萬,編為千戶,毀撫順城,還赫圖阿拉。努爾哈赤命將俘獲編為千戶,若每戶以六口計,則共六千人。看來所謂擄獲人畜三十餘萬,多為牲畜。後金汗率軍在短短幾天內,擄掠數以十萬計的牲畜以及糧食、財物,按軍功大小進行分配,緩和了因災荒缺糧而加劇的社會矛盾。

然而,大明遼左失陷撫順,殞將喪師,損辱國威。從此,舉朝震駭,群臣神經極度緊張,如刑科給事中姚若水奏請,“罷內市,慎啟閉,清佔役,禁穿朝”,並給宮監各發木牌,出入憑牌查驗,以防努爾哈赤的奸細混入大內。

後金卻恰恰相反。進攻撫順是努爾哈赤起兵三十五年以來,第一次同明軍正面交鋒,但初戰告捷。先是,努爾哈赤對大明陽示觳觫遵命,暗裡伺機倏進,未敢宏圖大舉。甚至於他在發兵進攻撫順之前,仍告誡統兵貝勒、諸臣,要“自居於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尚有此舉勝負未卜之意。但是,他襲破撫順,碰了一下大明這個龐然大物,竟然俘獲人畜三十萬,這是自興兵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擄掠。從而刺激了努爾哈赤更大的貪慾:統兵蠶食撫順。如五月,攻取撫順、鐵嶺之間的撫安堡、花豹衝、三岔兒等大小十一堡,並沿屯搜掘糧窖,“遷其積粟”。七月,人鴉鶻關,進攻清河。

晏世輪每每想到如此,都會慨嘆自己還是穿越晚了,要是再早上三十年,這個老奴還能有機會把強盜的事業做大?那個剃髮求榮的大漢奸李永芳還能成功帶路嗎?晏世輪嚴命參謀部,立即調整遼東戰事計劃,一定要把撫順加進去,並且要有奇襲,特麼的,不出這口惡氣,誓不為人。

晏世輪安排好這一切之後,終於把目光從遠方的遼東,回望到了眼前,因為,這裡有著兩個更加迫切的地點等著自己去佔有,去開拓!順著他的所指,身旁的史可法定睛觀瞧——澳門和澳門旁邊不遠的一個標記著“九龍”的小島。

看著目瞪口呆的史可法,晏世輪知道他完全不理解自己的意圖,目前金鄉軍全體都已經做好了遠征遼東的打算,無論是駐濟州部隊、駐琉球部隊,還是金鄉所港口、基隆、淡水兩港,無不日夜厲兵秣馬,全力以赴的準備一雪前恥。怎麼大人的思維跳躍這麼快,一下子又轉到了這樣的兩個毫不相干的小島呢?

晏世輪輕輕拍了拍史可法肩膀,對著他道:“憲之,此事之緊急不下於遼東,你先看下這封由基隆商館馬尼拉分館發回的飛艇文書……”

菲律賓與中國華南隔海相望,自古就是華人移居的重要目的地。明初鄭和七下西洋後,中國聲威所及,菲律賓的呂宋、蘇祿等國都時段時續地同明廷保持著朝貢貿易,但直到16世紀70年代移居菲律賓的華人才逐漸增多。當時明王朝部分開放海禁,而剛剛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對商品和人員極為渴求。華僑的增多也令晚期明帝國與西班牙在菲律賓產生碰撞。

這封飛艇部隊傳回來的緊急文書,說的就是當地西班牙殖民者,已經又掄起了屠刀,正準備對著華人大肆屠戮,晏世輪不忍華人就這樣任紅夷宰割,所以寧肯將遼東一役耽擱,也要先穩定下菲律賓馬尼拉方向。

史可法越聽越糊塗,道:“大人,您剛才所說,不是馬尼拉的事兒嗎?為什麼還要去攻打澳門和九龍呢?”

晏世輪展顏一笑,緩緩道出原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