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海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章 閃擊澳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三章 閃擊澳門

對於晏世輪來講,真正的出兵藉口不需要找,此舉只為堵住朝堂上眾人之口罷啦。晏世輪喜歡我行我素的作風,也是這麼踐行的,此刻他並沒有太多顧慮。從黃彥士等給事中反饋回的訊息,崇禎帝此刻已經對金鄉軍有了猜忌,就像遠在遼東的毛大帥,崇禎帝心中已有陣陣不滿,但是,好在金鄉軍財力豐厚,每年的稅收都是如實上繳,比整日哭窮(雖然是真窮)的皮島英雄聽話多了。而且最最關鍵的是,金鄉軍上報的軍戶只有五千戶,全部作戰人員也只有八千,又不需要朝廷拿銀子,人員又少得可憐,朝廷方面並沒有像對毛大帥那樣對晏世輪。

然而,為了大漢民族的崛起,晏世輪早就已經做好了被人扣上“造反謀逆”的帽子,也要堅決執行拯救民族,重振中華的大業!晏世輪的打算是,在自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進九龍(香港島),隨後直接拿下澳門。朝廷方面讓黃彥士等人打打馬虎眼,至於葡萄牙方面嘛,這是我大中華內部問題,有必要考慮他們感受嗎?!

晏世輪相信,就算在澳門駐有葡萄牙正規軍,還有弗朗基大炮,但是這能虎住以火炮起家的金鄉軍嗎,笑話,而且在澳門的基隆商館照常的反饋著日常情報,情報司負責澳門情報的贊畫,並沒用反饋有何異常。甚至是剛剛組建並派往全世界的“西愛”特工們,也並沒有反饋葡萄牙有大規模軍隊調動的跡象。反而從寧鳳晨那裡得到的訊息是,華倫斯坦大大剛在西班牙左近進行了一次小規模會戰,葡萄牙作為還沒有獨立出來的城邦,所受損失極大,而且金鄉兒郎們個個對於葡萄牙,西班牙這些紅夷好感度差,於是,這些“大明僱傭軍官團”的壞小子們,各種綁票,打悶棍的下三濫齊出,把個葡萄牙人打的是屁滾尿流,要不是寧鳳晨直接偷偷下了命令,不準往死裡整,不然葡萄牙陸軍的五分之一,大概一萬人的隊伍就要折損在西班牙了。

想到好兄弟,晏世輪一陣欣慰。最近陸陸續續收到的信件來看,寧鳳晨好像並不想家。在歐洲,這小子也算有本事,一夥金鄉軍,硬是拆成兩部分,並且都打出各自的名堂。一夥人以寧鳳晨親自帶領,在德意志最北部的漢堡城成立總部,完全坦向了古斯塔夫國王先生,他們的軍官團一貫作風頑強,裝備精良,經常幫著老古啃硬骨頭,得到了很好的名聲。寧鳳晨一共將隊伍人數控制在五千左右,再僱傭歐洲各個小國或是少數民族進行漢堡城的控制。好在近幾年隨著金鄉軍領地內“優厚”的待遇已公佈,各地流民蜂擁的趕往漢堡,這裡可以吃飽飯,可以有一份工作,賺了的戰船幣又十分堅挺,往往一個銅子兒就能換西班牙銅幣好幾個,而且這裡的首領寧大人雖然是個黑頭發黃皮膚的,但從來不偏袒,總能讓屬下感覺到公平正義,而且還有這個時代相對的最最寶貴的“自由”,並且,隨著金鄉海軍的介入,漢堡港的安全保障已經越來越完善,比著此時代歐洲其他城邦好的太多太多了。他們對外的名稱就是——“德意志之魂”,雖然他們的所作所為和所獲利益和德意志人民一分錢關係都沒有,而且正好相反,但是打出了這個旗號之後,還是得到了大量的德意志人民的擁戴,至於為什麼,只有幕後一直用金手指點撥的穿越者寧鳳晨最清楚。

而另外一夥人,則跟著宗鈞傑一塊,完全拜入華倫斯坦旗下,成為“神聖羅馬幫”僱傭軍官團。這些人的人數比較少,也就保持在兩千人左右,但是這些人用兵奇詭,不按常理出牌,經常把古斯塔夫陣營的人殺得灰頭土臉,而且這些人往往都身居要職,在神聖羅馬帝國中下級軍官當中都很有影響力,這些人在有些歐洲明眼人眼裡,幾乎成了第二次“****”,只因他們都秉承著寧鳳晨的“寧可錯殺一萬,也不輕放一人的”戰術方針,很少留俘虜,導致他們在瑞典荷蘭陣營當中,風評奇差。有些人寧可碰到華倫斯坦的大部隊搞大會戰,也不願意在他們“神聖羅馬幫”手下去過招。因為,戰損比實在太大,而且這幫人指揮的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總在認為將其聚而殲之時,他們都會在意想不到的方位突圍,隨後又神出鬼沒的給人以致命一擊。

當古斯塔夫問起“神聖羅馬幫”與漢堡的關係時,寧鳳晨總是面目茫然,隨後用蹩腳的英語說實在不知。在一次古斯塔夫故意用美酒“泡盛”將寧鳳晨灌醉後,又刨根問底追問時,寧鳳晨說出了“實話”——“我們都是大明帝國的棄將,我因為指揮失誤,導致大批軍隊被後金屠殺,隨後比我強十倍的晏世輪將軍接任了我的職務。”

古斯塔夫有些詫異,追問道“領袖寧,你當時是多大的軍職,元帥嗎?天啊,還比你能征善戰之人?那個晏世輪將軍一定是這個時代最最傑出的將軍!”

寧鳳晨眼裡露出漸漸神往的表情,帶著十足的醉意,道“尊敬的國王兄弟,我原來充其量就是個團長。”

“嘩啦”一聲,古斯塔夫手中的銀質酒杯散落到了桌子上,隨後古斯塔夫喘著粗氣,神情緊張的道“那麼,華倫斯坦的鐵跟班,野蠻人宗(宗鈞傑)呢?”

看著目紅耳赤的古斯塔夫都有些竭嘶底裡了,寧鳳晨差點笑出聲來,好懸一個沒忍住啊。那可就太傷老友了,不得不裝出一份悲天憫人的表情,沉痛的道“國王老哥,那個宗,他就是個叛軍首領,我們老死不相往來,他在大明軍隊時,充其量也就是個連長”

古斯塔夫聽到這裡,內心的巨震溢於言表,他大張了嘴巴,用雙手狠狠的搓著緋紅的臉頰,喘了一陣粗氣,不知道是泡盛罐頭喝多了,還是別的,等他再次抬起頭來時,彷彿神情委頓了很多,完全沒有了平日裡揮斥方遒的精氣神,寧鳳晨假借酒意,也並沒有誆騙可憐的古斯塔夫,因為按照大明的官職,宗鈞傑的“合法”身份只是個什長,連連長都靠不上邊,寧鳳晨並沒有撒謊。

所以,此時的寧鳳晨,神完氣足的品著泡盛,嚼著歐洲豌豆,繼續眯縫眼看著古斯塔夫,

瑞典國王好一陣才緩過精神來,對著寧鳳晨道,“我的朋友,兄弟,在你的祖國,還有多少你這樣的團長?貴國還有多少?”

寧鳳晨嘴裡含著泡盛,咕嚕咕嚕的嘟囔道:“”

古斯塔夫一愣,沒聽清,多少?

寧鳳晨吞下嘴裡的酒,直接道:“成千上萬個吧,知名不知名的,誰知道?國王陛下,您不用擔心,反正大家都很愛自己的家鄉,沒有多少像我和野蠻人宗似得願意大老遠跑歐洲來的,放寬心……”

古斯塔夫內心一陣陣的惡寒,這樣的“人才”,大明帝國竟然還有成千上萬!?這要是都來,歐洲人民還不得滅種啊?對此,古斯塔夫絲毫沒有懷疑,因為無論是寧鳳晨,還是宗鈞傑,從他們的鐵血手段來講,吃人都不吐骨頭,這幫混蛋,還是別來的好,但是想來,這個明帝國一定是窮兵黷武,導致民不聊生了大家才跑出來的吧?東方,實在是太可怕了!

寧鳳晨樂意此時的歐洲人都這麼看待大明,不怕揹負惡名,只願種下恐懼的種子,只要歐洲人一想到大明,就會不由自主的發抖,這才是晏世輪和自己的終極目標。所以,從此以後,所有歐洲人,包括古斯塔夫這樣傑出的君主,都毫不懷疑大明的國力和戰力,都視大明為此時的超級大國,是暫時不能與之為敵的。同樣的想法,也出現在了西班牙、葡萄牙等等勢力範圍。

這些內容,在密信當中,寧鳳晨都告訴了晏世輪,而且在信後,還自得的對晏世輪吹噓道:“我寧公子在前世可是正經的‘酒精考驗’,這點兒五十度酒就能把我放倒?古斯塔夫也不過如此嘛~”但是,寧鳳晨也點出了,此時的歐洲正在到處混戰,加上自己的不斷煽風點火,西班牙也好,葡萄牙也好,甚至是結了深深樑子的荷蘭,此時都沒有能力把觸手伸到東亞了。這就是晏世輪敢於斬斷敵人狗爪的重要原因。而到了西班牙等國緩過來時,估計金鄉軍已經成為橫跨海陸的巨無霸了,給他們過來喂招的機會也行。唯獨荷蘭,現在還扣著他們的特羅普等人,有點兒麻煩,晏世輪暫時還不想理他們,等等再說吧。

此刻看著底下有些得意,又有十分的自信的史可法,晏世輪不由得感覺到明代華人的骨氣,還有深深的自信。而滿清呢?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直很窮,而且好像洋人就是爹,經過了幾場近代戰爭,把中國幾千年發展的經濟成果,全貢獻給了別人。能不窮?明朝的一個知縣和一個地方勢力,就能將西方列強收拾得順順的。清朝舉國之力卻是一敗再敗。相同的民族,基本相同的疆域,不同的領導者,造就的完全不同的結局。差距咋就這麼大呢?被韃子們吹到天上的康熙,和同時代的彼得大帝,幾乎一樣的好學。不過,彼得將自己對科技的興趣推廣到全國,使俄國迅速走向強盛。康熙對科技僅僅是個人興趣,而這種興趣還有政治動機。滿族這個落後部落,在中國還沒有坐穩江山之時,他要讓漢族大臣看到:他是一位多麼能幹和智慧的皇帝,滿人並非蠻裔。這就是康熙學習科技的動機。康熙年間,戴梓發明的8連發的,當時最先進的火器,康熙棄之不用。還說:以滿洲夙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有馬上槍箭熟習者,勉以優等。後來,天才級人物戴梓被充軍關外。這就是康熙打壓科技的手段。滿清後期,左宗棠在西北平叛,從一處明代炮臺遺址挖掘出開花彈百餘枚,不禁仰天長嘆:“三百年前中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凌。“看到沒?這就是康熙造的孽。不僅不發展科技,反而打壓科技;不僅不進步,反而退步。這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的本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順便提一下康熙和同時代的路易十四。路易十四奢靡無度;熱衷芭蕾;沒有興趣參與任何科學活動;期望成為亞歷山大那樣的歐洲霸主。咋一看,有點荒唐,不學無術之人還愛做夢。康熙一生節儉勤政(韃子當中的這些描述還算符合史實);對西學頗有研究;以大禹為自己的治國偶像。很不錯的樣子。

但是路易十四大力支持國家普及科學。他接受大臣的建議,成立了法蘭西科學院,法蘭西建築學院和法蘭西喜劇院,其成員享受國王的津貼,研究活動受到資助。同時代的康熙,則忙著進行文字獄,以維護滿族統治的合法性。路易十四發動了大量的對外戰爭,打造了一個鼎盛一時的法國。康熙熱忠打內仗建功立業。對外只和俄國發生過衝突,面對俄羅斯一股小小的遠東軍,康熙煞費苦心。路易十四為了發展海外貿易,拓展海外殖民地,將國門大開。加強法國與歐洲及世界的聯絡;而康熙在開海禁海問題上,長期猶豫不決,最後以禁海告終。禁海不僅使中國造船技術一路滑坡,也導致離奇事情的發生:明末對世界地理已有相當程度的認識,清末竟沒人知道歐洲在哪(還有其他原因:銷燬相關地理和科技書籍等)。

而反觀大明,大明朝最懶的皇帝應該是萬曆帝了。0年不上朝,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風景。這件事是在:皇權與文官制度發生了劇烈衝突,皇權受到壓制的情況下發生的,不上朝是萬曆帝的消極對抗。如果對著史可法說了這些,他會有何感想呢?皇權受到壓制,怎麼可能?不是說明朝很黑很****的嗎?是啊,已經****到皇權都受到了壓制了!不可思議嗎?皇權受壓制時,萬曆帝沒有因為大臣與他作對而殺過一人。不上朝也並不是不辦公,萬曆年間的很多大事小情,都是萬曆帝處理的。大的如萬曆三大徵(全勝),特別是明朝的援朝逐倭戰爭,一直是在萬曆關心和支援下進行的。小的如利瑪竇進京傳教,建立教堂等,都是在萬曆過問下,得以順利進行的。東西方文明得以交流,萬曆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著底下還在傻笑的史可法,晏世輪感嘆,曾經有人說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實是個笑話。除清朝外,中國歷朝都是開放的,真正的第一人哪能跑到清朝去呢?林則徐不過是清朝看世界的第一人罷了。從徐光啟時代,大明眾人的眼光早就越過海平面,到達了世界的另一端,怎麼還能讓清朝成為開眼的第一人呢?

事實上,明朝的皇權是有限的,內閣是很成熟的。很多國家大事都是內閣處理了。內閣的老大稱為首輔,類似與現在的總理或者首相。這些內閣成員大都是學時淵博,德高望重,聰明絕頂之人(有時也會有些混蛋)。這些人的努力,成了大明皇帝懶散的資本。這就是明朝的部分皇帝不勤政,機構卻能一直正常執行的原因。明朝能容一個罵皇帝的海瑞,清朝不能容一個哭廟的金聖嘆。專么制與否,在這裡表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康熙初年,莊廷龍修《明史》,莊家被滅族。這樣的事多得很,有思想的人幾乎被殺盡,事情做到這份兒,能不愚昧不落後?難怪小日本會笑話我們。此外,滿清律規定:凡漢人三十人以上集會者,以謀反罪論處。這可是古往今來第一次,滿清可真是有開拓精神呢!

聯想到這麼多,終於明白,無論如何,不能讓後金得以佔領我漢家的大好河山,野蠻人,要麼消滅,要麼,馳騁於他們的白山黑水間去吧。

晏世輪讓史可法回去準備文書,他轉身讓人找來此次負責對外作戰的第一參謀仲良正,這個年輕人最近很冒尖,是晏世輪打算重點培養的人才,於是緊急將其召回到金鄉所。他給了氹仔、竹灣等幾個地名和特點說明後,告知了其從香港出發的進攻路線,責其在三日內拿出作戰方案,三日後,整軍出發,務必做到——一日內,攻克澳門,而且,不能讓任何一名紅夷突出重圍,這,就是澳門攻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