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香江最新章節列表 > 20【投稿明報,巧遇食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投稿明報,巧遇食神】

“這波,不虧!”徐文輝笑著坐上了計程車車。

相送的人有鄭紹秋,還有呂良韋和陳美祺,有這些人的禮遇與交情,那些見風使舵的勢利小人又算得了什麼呢?!

只是,離去的徐文輝,嘴角終於忍不住冷笑起來:“無線,我們遲早有交手的時候。”

······

······

回到家的徐文輝休息了一天,整理好小說,看著那麼多天的努力,已經有二十多萬存稿。“是時候了!”

······

這天下午,陽光怡人。

柴灣嘉業街,工業中心。一輛計程車緩緩駛來,停在一座大廈前。

咔!

車門開啟,下來一個十七八歲左右的年輕人,他的臂彎夾著一個厚厚的公文袋。

年輕人正是徐文輝,下了車的他第一眼就看到了眼前墨綠色的大樓,樓不高,算不上大廈的稱謂,但在這條街上已經是很大了。樓前的廣告牌上“明報大廈”四個字非常的顯眼。

大街中心。

剛被九龍倉集團收購的電車有限公司。電車軌上,叮叮噹噹的古舊電車來來往往,對面是一排矮矮的舊唐樓,酒樓、書店、商店琳琅滿目。

“明報啊,就不知道你走運還是我走運了。”徐文輝長長舒出一口氣,抬步走進大廈。

香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政治環境造就了香江報業的繁榮。

徐文輝剛來香江在黎粢家住的時候就有去打聽,光是五六十年代新辦的報紙就有85家,平均一年新辦8.5家,大部分為中文報紙,雖然能堅持十年以上的鳳毛麟角,但到了77年代,巴掌大的港島,同時擁有近七十家報紙。

這個時候,香江單就日報來說就有《星島日報》、《東方日報》、《太陽報》、《明報》、《成報》、《蘋果日報》、《大公報》、《文匯報》、《香江商報》等十幾家報紙,此外英文報紙也有好多家。

在這些報紙中,最出名和銷量最高的報紙就是《星島日報》、《東方日報》、《明報》三家。

徐文輝把《搜神記》投稿的第一選擇自然是金鏞創辦的《明報》。

金鏞對每一個中國人、華人來說都不會太陌生,徐文輝也不例外。

而明報這個初期靠著金鏞連載自己小說發展起來的報紙,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港人,甚至外地國人稱之為香江的《泰晤士報》。

儘管《明報》與查良鏞在有關我國問題上常被人譏笑為“機會主義者”和左搖右擺的“牆頭草”。但到1977年代,在“黃x色新聞”和販賣“三S”盛行的香江,僅有的數份報紙中,只有《明報》走持平、踏實的路線,以客觀和忠實的態度作為辦報原則。

也正因為查良鏞的遠見,《明報》已經被視為一份擁有獨立報格的知識份子報刊,贏得很高清譽。絕大多數香江作家都以能在《明報》上刊登文章或成為《明報》的專欄作家而自豪。

所以儘管金鏞很摳門、《明報》的稿酬很低,但仍有無數作者趨之若鶩。

如今,雖然金鏞老爺子早已封筆不寫,但以武俠起家的《名報》卻可沒有放棄武俠小說的連載。通篇連載、開作家專欄連載的情況還是經常能夠見到的,只是比起通篇連載來,開作家專欄就少得多了。

徐文輝自然不看重稿費的多與少,他不像一般人那樣算計一得一失。

他看重的是《明報》在香江人心目中的地位。

換個角度說,在《明報》開專欄,是身份的象徵。在《明報》都開過專欄,還怕搞不到錢嗎?

······

有些奇怪的是,明報大廈入口的正門竟然只有一扇門,這裡只能容兩個人出入,再多人都擠不下。

徐文輝沉靜的拿著稿子走進了去。

走進去沒多久,徐文輝就意外的撞見了一個熟人,哦,或許說熟面孔更恰當,不過比起記憶中的人,要年輕不少。

望著迎面走來的中年男子,徐文輝打招呼道:“蔡先生,你好啊。”

面對徐文輝的熱情,中年男子有些不知所措。

這位姓蔡的中年男子,不難猜出他的身份。姓蔡的名人還是比較少的,更何況出入明報這種地方的人呢?其人正是與金鏞、黃粘、倪框並稱為“香江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的蔡闌。

“你認識我?”蔡闌很意外,不由得愣住了。

“我好像沒見過你吧,靚仔。”

60年代到70年代的蔡闌,長期任職邵氏、嘉禾等東南亞最大製片廠的電影監製。主要監製之電影有:《快餐車》、《龍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獵人》、《霹靂火》、《一個好人》、《重案組》等房事龍主演的巨片。

不過他做的都是幕後工作,現在他還沒有黃粘、倪框合作主持電視節目《今夜不設防》,見過他的人,聽過的人都不多。在圈外就更加少了。

······

徐文輝一愣,點點頭道:“我看過你去年編劇的《香江奇案》,我覺得很精彩,其中恬妮一人分身兩角,劇情峰迴路轉啊。縱觀全片,所謂“奇案”實則是悲劇,反映均是七十年代香江社會低下層的苦況,不無警世之意。這點我要為蔡生點贊。”

馬屁,徐文輝是不要錢的張嘴就來。

“沒想到這你也知道啊,這片就是隨便寫寫的,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蔡闌聽見了,雖然嘴上謙虛,臉上仍有些自得和愉悅。

好話沒人不愛聽。

更何況這部劇戳中他的爽點。

香江影壇歷來便有將發生於本地的大案、要案搬上銀幕的傳統,有的藉此來反映社會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有的則是純為表現暴力、血腥的一面。《香江奇案》亦是由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香江三大奇案組成,華山執導的《血濺吊頸嶺》,程剛執導的《灶底藏屍》,何夢華導演的《龍虎武師》均是當時轟動一時的大案、要案。

當中一集的《龍虎武師》就由蔡闌編劇。

這是他第一部編劇的電影,所以能夠聽到別人欣賞,他很高興。

徐文輝正打算要拍電影呢,心裡謀算著,看怎麼樣把他忽悠來當監製人。

臉上熱情很多,徐文輝和他客套幾句,互相認識後,問:“蔡生這是剛從明報出來嗎?”

“沒錯,我剛跟查先生下了幾手圍棋。”蔡闌沒有隱瞞道。

徐文輝‘哦’了聲,查良鏞愛棋痴狂,這不是什麼秘密,不過如果不是特意瞭解,知道的人也不多。徐文輝知道這件事也是因為前段時間買明報的時候,沒有看到他寫時評,這是少見的事情以前他每天晚上都回報館。

看明報的人不少,事後才道聽途說,金鏞最近愛上圍棋,為了捉棋,他不常回報館寫社論,所以現在《明報》的社論有部分是由徐東濱執筆,偶爾也有老總潘粵生的客串。

可以說他是一等一的棋迷。近年,金庸不斷請了大陸的圍棋高手來香江跟他對奕,有一段時期,有兩個圍棋高手一直住在他家裡,食傭工全歸他.。作就是每天陪金鏞下棋。

徐文輝聽完沒什麼感覺,只是有些羨慕,人家已經功成身退,開始享受人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對了阿輝,你來明報幹嘛?”蔡闌看他手裡提著公文包,問道:“難道你來這裡上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是,我和蔡生一樣!”

“什麼,難道你也來陪查生下棋?”蔡闌不可思議的看著他年輕的臉,驚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