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後明餘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後明也算大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後明也算大明

常言“不打無準備之仗、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兵部與大都督府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一直都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而其成果是體現在多方面的。

由於交戰地域特殊,出現高原反應幾乎是必然,根據二百多年來積累的無數經驗教訓,自然應當提前預備好對應的藥物與醫護器材。

在吃了自己穿越以來的第一頓飯、也就是幾個罐頭之後,自旅部出發的醫護分隊與那些“寶貝”抵達了一營的駐地。

明軍的營級單位在平時不轄醫護單位,後者在尋常日子都集中在團部或旅部便於統一管理,等到戰時才會拆解為多個醫護分隊下發給各個營。

至於那所謂的“寶貝”其實是三女二男共計五名民間醫生,除了領頭的一名中年男醫生之外,其餘的全都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面對周長風疑慮的目光,為首的醫生心領神會,輕嘆一聲解釋道:“長官,急性的高原病症相當兇險,長於它們的大夫們不多,事發突然…只得由我們上了。”

前不久京師周圍就已經有好幾批擅長心內科或呼吸內科的醫生被徵召隨軍了,而現在的禁衛第三混成旅又是臨時接到開拔命令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就近徵召了。

隨同醫護分隊而來的還有一批針對性的特殊物品,包括一百箱甘露醇、一百二十箱黨參紅景天丸、四臺小型制氧機。

甘露醇是常用的脫水藥,用於治療腦水腫;而黨參紅景天丸則是一種複合的中藥,對高原反應有一定預防作用。

“明天凌晨就要出發,你們的個人物品就不要再動了,現在抓緊時間去休息吧。”

“好、好。”

可以說周長風在幾個小時的適應之後已經基本進入了狀態,儼然將自己穿越前的過往拋之腦後了。

隨遇而安嘛,還是先安頓好眼下的事情再說。

根據他在這段時間裡旁敲側擊得來的資訊,以及自己潛意識中反饋的記憶,他知道如今的大明勉強算是一個憲政國家,且已經磕磕絆絆的完成了初步工業化。

追朔歷史的話,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於煤山,明亡,爾後吳三桂開關,順軍在一片石之戰中落敗,清軍長驅直入,李自成身死九宮山……起初的一切都與周長風的記憶相同。

然而在那山河破碎的關頭,莫名其妙的冒出了個朱家皇族後裔,即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一抓一大把的奉國中尉?

其人不屑於和內鬥不止的南明沾邊,反而自成一派,厲兵秣馬,與順軍殘部忠貞營交好,如此種種……最後在歷經十六年的艱苦卓絕的力挽狂瀾之後,終於重新一統大江南北。

雖然皇帝在血統上確實是朱元章後裔,可如此恢復的明朝其實已經和原先的明朝有了本質上的區別,稱之為“後明”更為準確。此外,既然是標準的開創之功,那麼這位出身平凡的奉國中尉在駕崩以後的廟號也就自然是世祖了。

對於這面目全非的歷史,周長風禁不住喃喃自語的吐槽——丫的!這不是東西兩漢的翻版嗎?這個明高祖拿的是漢光武帝的劇本吧?

然而可惜的是,似乎是天妒英才,這位天降勐男在一統天下以後沒多久就駕崩了,否則他定然還能再做出一番大改革來的。

不過感慨歸感慨,對於一名少校而言這些都不重要,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完成迫在眉睫的任務。

戰爭本身是複雜的集合體,涉及到方方面面,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軍事愛好者往往更熱衷於一支軍隊的武器裝備,然而在周長風眼中這些都是次要的,組織架構才是關鍵。

一個工業國的軍隊肯定有一套完備且堪用的武器裝備體系,這方面用不著他操心。

他在意的是自己所在單位的具體編制如何,要知道指揮一支徒步步兵單位和一支機械化步兵單位是截然不同的。

回到房間以後,周長風翻箱倒櫃了一通,然後朝著外面喊道:“小李,標準編制表我找到了,那個啥…訓練條例和軍官手冊什麼的在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少頃,他才翻找出了一大堆的書本和小冊子,可謂琳琅滿目——《步兵操典》、《陸軍實戰輯要》、《海防作戰新論》、《列國兵器裝備類編》、《戰術學》、《機動部隊作戰方略》。

這些東西…挑幾本重要的帶上,等到了火車上再看吧。

得知周長風要帶上這些,年輕的衛兵不由得有些迷惑,這位高材生長官怎麼也要臨時抱佛腳?

就在這時候,周長風開啟了自己上鎖的保險櫃,從中發現了幾份大都督府下發的紅頭文件。

他快速瀏覽起了其中一份,整份文件均為豎寫、自右向左排列,最右邊的“大都督府一般命令”八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其內容主要是要求嚴格落實軍餉發放,務必杜絕剋扣。

呃呃…剋扣軍餉看來是大明軍隊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

而另一份命令就不同了,其標題為“大都督府軍事命令”,曰:

「急令你部即日起轉為戰備,檢視武裝,厲兵秣馬,四日內完成戰鬥準備,擬於六月十六開拔。如有變動,靜待上級通知。此令,遵照母誤。」

文末,一個方方正正的鮮紅印章清晰可見,乃是四個隸書大字:都督府印。

所謂大都督府,其實就是五軍都督府的衍生官署,倒是返璞歸真了,如今它是大明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

作為一支部隊的主官,時刻瞭解自己部下的真實狀態是極其重要的,故而少不了要經常性的親自巡查。

儘管已是月上柳梢頭的時分了,可駐地中卻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望著一輛輛滿載著武器裝備的卡車,周長風的腦海中飛速閃掠過了什麼,他轉過身,不解地問道:“川藏鐵路修通了?”

混成旅是摩托化部隊,對後勤供給的需求遠大於普通的徒步步兵單位,如果沒有鐵路……

跟在他身旁的謝萬誠有些錯愕,長官這是在說什麼胡話?那可是烏斯藏啊,高差奇大、凍土遍地,還得打穿橫斷山脈,平均海拔超過一萬二千尺,在世界之巔修建鐵路如同白日做夢。

在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之後,周長風立刻皺起了眉頭,“嗯?只有川藏和青藏公路?那幹嘛……算了。”

他把後半句話給咽了下去——為什麼不調一支輕裝的步兵單位前往增援,反而舍優求次的調摩托化部隊去那種地方?

——-——-——-——

【新書初發,感興趣的書友們可以收藏一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