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後明餘暉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 殘酷巷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三章 殘酷巷戰

賴加爾營C連在坦克的伴隨下自南邊進入城區,坦克在中、步兵分列兩側,緩緩向前。

這是城區作戰時步坦協同的基本操作,二者相互掩護,缺一不可,如果這時候步兵還畏畏縮縮的跟在坦克的後方,那麼對方就可能突然從兩旁的建築中竄出來突襲視野較差的坦克。

實際上更為高效的戰術是步兵引導坦克,即步兵在前、坦克在後,步兵逐漸推進與肅清兩側,跟在後邊的坦克則轟擊任何暴露的對方火力點。

但這大膽的戰術需要步兵有勇敢無畏的精神與高漲的士氣,顯然現在的英印軍不具備。

被這幾天的戰鬥搞的神經過敏的C連上下都心神不寧,全旅九個連隊就剩三個還能繼續投入戰鬥,而且目前C連也損失了超過三十人,其中包括連長裡來少校。

現在他們小心翼翼的與七輛坦克慢慢向前推進,街道上卻格外安靜?除了坦克引擎的轟鳴就只有腳步聲了。

“砰!”

“噠噠噠噠——”

突然槍聲大作,埋伏於斜前方兩側的明軍一齊開火,三個重機槍火力點和六個輕機槍火力點以及槍榴彈織成了一道火網。

“接敵!中國步兵!!!”

六、七名英印軍霎那間就被打倒在地,其他人匆忙散到兩邊尋找掩護,然而依舊不斷有人被子彈或破片擊中;更有倒黴蛋被射到坦克裝甲上崩飛的跳彈給打倒。

坦克乘員們聽著打在裝甲上叮叮鼕鼕的聲響也是膽戰心驚,畢竟誰也不知道啥時候會遇到高射機槍。

當明軍發射的三發煙幕彈落在坦克縱隊的中間時,最靠前的一輛A9型巡洋坦克“轟”的開火了,2磅高爆彈隨即掀翻了一處火力點,輕機槍小組的兩名射手倒在血泊中。

這時候一個戰防槍小組也開火了,“鼕鼕”的宏亮槍聲如同拳頭砸在心口上讓人震撼。

即使是穿甲燃燒彈,可戰防槍的後效仍然偏小,即使被連開四個孔洞,可那輛巡洋坦克的炮塔仍在轉動開火,這就是什麼通常建議戰防槍要集中使用的緣故了。

剛剛落下的煙幕彈釋放的煙霧終於瀰漫了起來,混雜著槍榴彈爆炸的硝煙似乎效果更好?

“這條街道是殺戮區域!”

“當心,敵方交叉火力!”

“中士,離開街道!進房區!”

躲在街道兩邊的英印軍士兵們被槍林彈雨和不斷飛來的槍榴彈嚇得瑟瑟發抖,焦頭爛額的他們不得不趕緊退入了旁邊的房區。

但這或許是另一場噩夢的開始?

一條巷子中,九名英印軍拿著步槍謹慎地貼邊往前行進……猝然,幾個身影出現在旁邊的殘垣斷壁中,緊接著就是一通勐烈掃射。

兩支三四式衝鋒槍和兩支二十式自動槍噴吐著火舌,短短幾秒鐘,70發9.6㎜手槍彈和30發.351溫徹斯特圓頭彈被傾瀉而出!

猝不及防之下,九名英印軍士兵毫無反應餘地,他們唯一做出的舉動就是轉身朝向子彈射來的方向舉起槍,然而來不及扣動扳機就被全部射殺。

背對著牆、緊挨在一起、死了一整排?這個班的英印軍如同被執行了集體槍決似的,倒是有點像一百五十年前的排隊槍斃。

這個近接小組的五名明軍士兵留下兩人警戒,剩下三人快步上前,步槍和子彈都入不了他們的眼,他們只從這些屍體上拿走了米爾斯手榴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現在轉為了巷戰,那麼手榴彈這種東西自然越多越好,而一營的手榴彈已經所剩無多了。

不出意料的,兵分三路進攻的英印軍也在三個方向上遭到了迎頭痛擊。

明軍精心佈置的隱蔽火力點、遊動火力點、近接戰鬥小組將每個街區都打造成了殺戮區域,闖入其中的英印軍會受到來自四、五個地方的交叉火力的殺傷。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時分,德馬吉醫院大樓附近的戰鬥最為殘酷。

第五皇家坦克營的五輛巡洋坦克停在了大樓外的街道上,2磅坦克炮和7.7㎜機槍就沒有停下來過。

維克斯重機槍、劉易斯輕機槍、二十式重機槍、三三式輕機槍,雙方至少有幾十挺機槍在對射,雨點般密集的子彈或許都能在半空中相碰?

五門QF3.7英寸山炮在前、八門QF4.5英寸榴彈炮在後,這一部分火炮被靠前部署、抵近開火,近距離直瞄轟擊醫院大樓,每隔十秒就有幾發炮彈直接命中樓體。

崩碎的混凝土碎片四散飛濺,扭曲如蛇的鋼筋暴露了出來,整個大樓的西面四層樓都被摧殘得千瘡百孔,佈滿了彈坑和破洞。

兩輛A9型巡洋坦克和三輛卡登-洛尹德超輕型坦克的殘骸在熊熊燃燒著,滾滾黑煙沖天而起,大樓周圍倒斃著至少五十具死狀各異的英印軍屍體。

與圍攻堅固支撐點的戰鬥不同,城區其它地方的巷戰則更加短促。英印軍軍試圖在城區中向縱深滲透,以求把城中的明軍給各個分割開來。

被炮擊和空襲炸成殘垣斷壁的城區似乎反而更有利於防守方?在狹窄複雜、遍佈磚瓦碎片的大街小巷,集中裝備衝鋒槍、自動槍、手榴彈的明軍近接小組可謂如魚得水。

他們以五、六人為單位,潛藏於敵軍的必經之路,然後在近距離以自動火力掃射;又或是幾組相互配合,待敵軍靠近,一組先吸引敵軍注意力,等他們轉身應戰時,另一組再從後方偷襲。

面對衝鋒槍和自動槍驟然噴吐的大量子彈,以及不斷落在腳邊的手榴彈,英印軍步兵分隊幾乎被打得找不著北。

栓動的恩菲爾德No.1步槍如何能在這十幾米的近距離應付疾風暴雨般的密集自動火力呢?

而且明軍利用手榴彈在許多地方佈置了可怖的詭雷,十八式手雷和繳獲的米爾斯手榴彈都是拔掉保險銷、彈飛安全握柄後引信點火的原理,非常便於佈置詭雷。

一根細線系在保險銷拉環上,手榴彈埋在一邊,敵軍經過時碰到細線就會扯掉拉環;或者直接拔掉拉環,把處於待發狀態的手榴彈放在地上用東西壓著握柄,敵軍碰掉東西,握柄就會彈飛。

從北邊進入城區的賴加爾營C連在四個小時內又損失了五十幾人,全連僅剩七十八人,光榮的成為第十六步兵旅第七個被打殘的連隊。

神出鬼沒的自動武器小組、無處不在的可怖詭雷,明軍的巷戰戰術讓英印軍狼狽不堪、無所適從,每前進一步都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