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決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六章 決定

等石圪節的生產責任制,都搞完之後,時間也就到了春耕。

王滿銀忙完了春耕,也開始了下一步行動。

做了這麼久服裝生意,王滿銀的本錢,早已經翻了幾番。

想要進一步發展,王滿銀還是要去南方一趟。

因為出門時間過長,家裡需要做不少的安排。

田裡的事情,服裝批發的事情,家裡牲口的餵養。

就連村裡的建築隊,都要王滿銀給一些方向性的指導。

隨時全面鋪開的生產責任制,各個村村民都有了農閒。

建築隊慢慢也就多了起來,改革開放開放剛開始,需求建築隊的都是城裡的單位和工廠。

就這麼多的工程,建築隊也會面臨競爭,罐子村建築隊也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當然了除了公家的建築隊,其他建築隊也都一樣,能接到工程還是要靠關係。

技術都差不多,想提高競爭力,當然要購買現代化的工程裝置,對於罐子村來說現在當然不可能。

村裡的建築隊王滿銀也沒奢望有什麼大發展,只是希望這段時間村民能有個賺錢的渠道。

能在王滿銀工廠發展起來之前,村民能有地方賺錢,就算達成了王滿銀的目的。

從去年開始,王滿銀也去省城進了好幾次貨,蘭花多少也適應了王滿銀隔一段時間出去幾天。

貓蛋已經9歲,後半年都應該上三年級,已經是小大人一個了,能幫著蘭花照顧不少的家裡。

狗蛋也已經7歲,馬上也要開始上小學,除了有男孩都有調皮的毛病,也能照顧好自己。

蛋蛋虛歲也有4歲,雖然沒有和貓蛋一樣,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格外懂事,不過對於蘭花來說照顧一個孩子是小菜一碟。

從西北坐火車去廣州就更慢了一些,走走停停的坐了三天三夜,這也是王滿銀之前都是在省城進貨的原因。

王滿銀倒是想做飛機去,不是貴不貴的問題,王滿銀沒有這個資格。

到了廣州之後,王滿銀這也算是故地重遊,好多地方和自己的印象中的一樣,但是人並不是熟悉的人。

上一輩子王滿銀也是八十年代來過廣州,遊玩就沒有必要了。

熟門熟路的找到了批發市場,定了一批衣服,錄音機,磁帶之後。

王滿銀就開始了自己真正的目標,瞭解各種的加工裝置。

王滿銀瞭解了不少,服裝廠,紡織廠,羊毛加工廠,食品加工廠,水果加工廠,家具廠,都瞭解了不少。

在廣州待了一個星期,王滿銀還是決定辦一個最簡單的家具廠,其他工廠王滿銀招人都要超出七上八下的標準。

定了一套工具之後,和傳統工具相比,家具廠的工具突出的就是一個電動,王滿銀就坐上了回去的火車。

服裝除了表面王滿銀帶的兩大包之外,其他王滿銀又選擇了作弊。

又是三天三夜回到了黃原,王滿銀又變的灰頭土臉。

做火車最重要的是,要小心金富的同行,王滿銀遇到這種情況,當然是找黃牛買了臥鋪,多花錢買臥鋪,人少能避免不少的麻煩。

王滿銀坐了三天的火車,每天都能遇到不小心丟了錢的人,怪不得金富可以發家致富這麼快。

金富同行都很壞,把錢都偷走了不說,還要拉壞人的衣服和皮包。

手夾刀片都是絕活,有耐心和毅力,練成這個技術,做點什麼事情不能成功,就是不走正道。

“滿銀,廣州是怎麼樣啊?”

“滿銀,廣州錢是不是很好賺,做什麼都能賺錢。”

“滿銀,你和廣州人說話他們聽得懂嗎?”

“滿銀叔,廣州是不是都是做生意的人啊。”

……

王滿銀都要習慣了,每次出遠門回來,都要被盤問一邊。

廣州甚至是南方,在罐子村的傳說很多,但是罐子村去過的人,還真的沒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能聽到某某某去了廣州回來,就發財的傳說,誰家哪個親戚的親戚的親戚,去了南方之後,就有了出息。

然後聽到的大部分村民,還是不敢去。

王滿銀去了一趟回來,村民當然要圍著王滿銀瞭解一下傳說是不是現實。

這一次也算王滿銀最近幾年,出門的最長一次,先是在家裡陪了蘭花和孩子兩天。

帶回來的東西先不著急,王滿銀先要進城找一趟王滿倉。

“滿倉哥,怎麼樣啊,這個工地夠忙多久?”

“規模還可以,夏收之前都不用找活。你不是去廣州了嗎,怎麼來縣城了?”

“來城裡當然是要找你啊!”

“你找我一個包工頭有什麼事?”

“滿倉哥,你沒忘記你是罐子村的村支書吧?”

“哦,對,你找本村支書有什麼事,志強不是在村裡了嗎?”

王滿倉和田福堂真不一樣,沒有村裡的權利,包工頭當著也挺適應,有點樂不思蜀的意思。

“我這次去廣州不僅進了一批衣服,我還進了一批裝置,工具,我準備在村裡開一個家具廠,機器過幾天就到了,我還沒有地方了。”

“好事啊,滿銀,家具廠需要人嗎?”

這時候王滿倉又是一個合格的村支書了,想著能給村裡人提供工作崗位了。

“要人肯定是要人的,但是要人的事情不著急,滿倉哥,你得給我批塊地方,我先把廠子給辦起來啊。”

“行,我把這邊的事情安排一下,就回去開村支委會議,把事情給你辦了。”

“滿倉哥,不只是這個,你還要幫我張羅人,幫著我把廠子給蓋起來啊。”

王滿倉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說道:“這可不好辦,村裡有手藝的人,都在這邊工地了,走不開啊。”

“這有什麼不好辦的,招人還不好招嗎,我進來原西城,都看到多少攬工漢了,你這邊差人直接在城裡找攬工漢就行。”

王滿銀笑了笑,繼續說道:“你幫我調回去幾個人,有自己人,工程我能省心一些,其他人在附近村子招人就行,一樣的掙錢,還是在村裡,天天能回家,有誰不願意。”

改革開放,行情已經變了,村民農閒的時候能夠賺錢之後,在村裡箍窯,如果不是至親好友,已經不好讓人免費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