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出來麻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出來麻煩

秀蓮生了娃,在農村再坐一下月子,等到下半年小學開學,孫家都不一定能搬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84年的春節,王滿銀一家是回罐子村過節。

相比於在城裡,王滿銀這種農村人,還是在農村過春節更有氛圍。

臨近春節,天南地北的村民,都開始回鄉團圓。

王滿銀也初步見識了,春運的威力。

公共汽車,腳踏車,三輪車,拖拉機,摩托車,驢車,原西到米家鎮的這條路上,擠滿了回鄉的各種車輛。

王滿銀也體驗了一下,八十年代堵車的感覺,很新奇,很複雜,很懷念!

罐子村的春節過的依然是很熱鬧,除了少數幾家,其他村民家裡,都說的上衣食無憂,有錢沒錢的村子,從過年放炮的時候就看的出來。

罐子村年三十的煙火,可以把整個天空都照亮,不只是王滿銀一家的功勞。

孫家過春節,依舊不團圓,只回來了一個蘭香,沒有蘭香物件,省副書記家的公子,也沒有孫少平。

孫少平今年不回來過節可以理解,畢竟孫少平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自己一個人跑回來,惠英嫂子和明明就孤獨了一點。

然後王滿銀就開始接待去年,莫名其妙又聯絡上的親戚。

然後又要出去去幾個舅舅,阿姨家裡拜年。

就算王滿銀讓好幾家的親戚,都進了自家的廠裡上班。

依然沒有獲得什麼好名聲。

最多算是譭譽參半。

畢竟只是接受一部分親戚,進廠打工。

拒絕了不少的親戚,也沒有讓親戚在工廠享受什麼特殊的優待。

還被王滿銀殺雞儆猴,開除了兩個。

不過這些人都不在石圪節鄉,王滿銀平常聽不到議論,也就不太在意。

王滿銀就算給這些親戚,每個月白白發錢,也不可能讓這些人全部滿意。

表面親戚,對於王滿銀來說,面子看的過去就行。

能給這些親戚提供一份工作,已經是很難的。

多少農村人,想要一份私人企業的工作都還得不到。

起碼這些願意踏實工作的親戚,家裡都成了村裡的上等人家,還有什麼好不知足。

走過這些親戚之後,王滿銀一家,就直接回了城裡。

留在村裡總有一些王滿銀不認識的親戚上門,還不如不見。

村裡的鬧秧歌可以等到了正月十五,再回去一趟熱鬧。

不過石圪節鬧秧歌,一年不如一年紅火。

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之後,沒有那麼多人,閒著排秧歌。

熱鬧哪有賺錢更重要,村民家裡賺到了錢,日子過的紅火,自然就會開心,不鬧秧歌也開心。

王滿銀的工廠,過了初五就開工,一下子石圪節,下山村,罐子村的年輕人就沒了大半。

這也不是王滿銀要做資本家,都是工人的意見,就算國企也沒有說,要休息到元宵節之後才開工的。

真有可以休息這麼久的,工人也不該想著開心,應該考慮今年的工資還能不能發的下去。

做小生意,還有到處做工的匠人,有活了也開始忙活。

最後鬧秧歌秧歌隊數一數,都是家裡過的一般的村民再搞。

不能不說,這些村民,家裡的日子,不如其他人紅火。

一定有其客觀的原因,這些家村民,收穫了比其他村民更多的快樂。

總不能這些愛玩的村民,日子比勤勞的村民紅火,這都不合理。

不過鬧秧歌該看還是要看的,這些傳統看一眼少一眼。

過了這個年代,再組織也會少了這個年代的味道。

鬧秧歌,轉花燈,精彩確實還是很精彩。

還是很有必要繼續舉辦下去,王滿銀覺得自己作為石圪節“著名”的鄉鎮企業家,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對這些傳統表示一下支援。

於是當場就和劉根民敲定,對下一年的十五鬧秧歌表示支援,給表現好的秧歌隊增加一些彩頭。

看完了秧歌,當天王滿銀就把家裡的三位老人,直接給接到了城裡。

老人先在王滿銀家住幾天,等孫少安搬好了家,直接搬過去就行。

孫少安選擇了先租房,自然也免了裝修。

孫少安賺幾千塊錢,也就幾個月的事情。

買了自己的房子,再裝修也不遲。

有汽車,有卡車的情況下,搬家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孫少安租的房子,離王滿銀家裡不遠,走路五分鐘的時間,走動起來比原來在村裡方便多了。

沒出正月,隨著孫老漢在玻璃廠上班,秀蓮去了服裝廠上班,孫家也就正式的開始在原西城生活。

沒有孫家在農村生活,王滿銀也就不用帶著一家子經常的回農村。

大多數情況,王滿銀自己一個人回去就行,處理一下罐頭廠的事情就可以當天回來。

今年的事情可能多一點,果樹也到了正常的結果期。

就算有省裡的專家,鄉里的農技站,王滿銀也需要的不時的回去一趟。

雖然孫家離開了雙水村,但是雙水村處於風暴中心,依然的會不停的搞事。

這一次出事的又是會計田海民一家。

田海民養魚,魚塘搞的很成功,陝北養魚競爭很少。

一斤魚至少賣到兩塊一斤,到了夏季的時候。

田海民都不用自己進城賣魚,有需要的各飯店和單位,都是開車去雙水村自己取貨。

看到了田海民的日子這麼紅火,就讓村民紅了眼。

加上田海民,魚塘不讓自己爸和四爸,田萬有,田萬江老哥倆以勞動入股。

就連平常魚塘需要幫工,怕村民佔自己便宜,都不在雙水村請人。

田海民自家小日子很是紅火,但是在雙水村並不得人心。

出門就會被雙水村的村民,指指點點,背後戳嵴梁骨。

所以田海民,為了改善自家在雙水村的處境,改善自己小兩口的風評。

為了討好雙水村的村民,田海民決定請雙水村所有的村民吃魚。

這想法當然沒有什麼問題,金富當年作為一個小偷,在村裡都沒有村民說嘴,當面指指點點,就是因為金富平常沒少給村民一些小恩小惠。

但是,操作起來就出了問題,田海民請村民吃魚,就吃出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