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三個月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三個月後

周秉昆對周蓉使用的這一招,在兵法上面,叫做斷糧。

周蓉在貴州農村待的那麼愜意,又是結婚,又是生子,即能教書,又能自學的原因。

全都在於李素華這邊,每個月把周志剛寄回來的錢,三分之二都給補貼了過去,解決掉了周蓉的後顧之憂。

不為生計發愁的情況下,貴州那麼好的風景,誰過去了都喜歡。

斷糧之後,就可以看周蓉在農村好好的吃糠咽菜了。

周秉昆就等著看,周蓉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有情飲水飽。

在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還是就忙著搞對象,結婚,生女。

這樣的話,周秉昆的收入就不少了,系統簽到每個月可以簽到二十塊錢左右,工資每個月十八塊,周志剛寄回來的錢,每個月留存下來二十塊。

也就是說,離周秉昆買腳踏車很近了,存三個月時間錢就可以買了。

周秉昆答應的太爽快,讓李素華尷尬了,李素華真就是和周秉昆客氣一下,實際上真正的計劃是想把錢寄給周蓉的:“昆啊,你買腳踏車,是不是沒那麼著急?平常上下班坐坐電車,不也挺好的嗎。”

“媽,上下班的時候,我每天都要提前半個小時去坐車,擠不上車,或者是錯過一班,我就會遲到的,三天兩頭的遲到那哪行,廠裡的領導該怎麼看我。我在廠裡還有什麼前途,買腳踏車這可是關乎我一輩子的大事,真不能耽擱了。

咱再說周蓉,她那是響應國家號召,支援農村建設去了。第一季的口糧,物資,都是組織直接下撥的,虧不了我姐,她肯定餓不著,凍不著的。”

就算是經常在街道找人嘮嗑,不缺少各種小道消息,但是李素華畢竟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沒有那麼多的見識。

周秉昆說的又都是事實,李素華當然就信了周秉昆。不知道就是這些下鄉青年的定量,也只是夠勉強湖口的。

在城裡過慣了有一個八級工爸爸,能吃飽飯這種‘好’日子的周蓉,不可能懂得節省,規劃。

很快就會把下撥的糧食吃完,捱餓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了。

馮化成被下放到農村,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他就不可能有能接濟周蓉的這個能力。

“唉…那錢就先給你用吧,等你買到腳踏車了,媽再開始給周蓉寄錢。”李素華嘆了口氣答應了下來。

也就是李素華對周秉義和周蓉的偏心不多。

如果李素華跟周志剛那樣偏心女兒,周秉昆今天就不可能成功。

“嗯,等我在廠裡發展好了,賺錢多了,媽您以後也可以多幫周蓉一點。”

怎麼哄李素華開心,周秉昆也會。沒有周蓉在旁邊對比,周秉昆這點能耐也夠用了。

至於買了腳踏車以後,李素華想給周蓉寄錢,那也是不可能的。

這些錢都被周秉昆給計劃好了,“三轉一響”的先給安排上。

家裡這些東西都沒有,怎麼能體現出來,周志剛堂堂技術天花板八級瓦工的身份。

這些東西想要買全,起碼也要五六百塊錢的。

按著周志剛寄回來的錢,每個月可以留存下來二十塊錢來算。

起碼兩三年之內,李素華就別想給周蓉寄錢的事了。

三年之期已過,周秉昆也就過了二十周歲的生日,到了法定可以結婚的年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談物件,娶媳婦,那花起錢來,就更沒譜了,有多少錢,周秉昆都能給造了。

接下來周秉昆就是在木材加工廠,安心的當了三個月的搬運工。

周秉昆也見到了塗志強進廠,分配到搬運班,和周秉昆是一個工作組。

一個犯人被提前放出來了不說,還能進去木材加工廠當工人。

真的多虧了,老塗是為了救人沒的,廠裡這是在優待烈士子女了。

就算之前的時候,老塗有一些對不起塗志強的地方,這一下子也全給彌補了。

雖然塗志強是被全場子的人請願,才被提前放出來的。

但是廠裡人做這些,完全都是因為老塗捨己救人,看老塗的面子。

對於塗志強,廠裡的人就真的看不上了。

這個年代對於這些,可沒有後世那麼善意。

塗志強這種經歷都可以當做人生資本,炫耀的本錢,當網紅恰錢了。

還是國家的態度始終如一,認定成為這種經歷什麼時候都不是光榮的事情。

雖然是一個班組,又都屬於光字片,早先也認識,但肖國慶和孫趕超就對塗志強完全看不上了。

整個搬運組也就周秉昆,能平常看待,不用異樣的眼光看塗志強。

明白還是應該給這些人,重新回到社會上生存的機會,偶爾能簡單的聊幾句。

但是周秉昆也是知道,塗志強性取向不正常,通常的態度都是敬而遠之。

木材搬運工的工作,辛苦程度也就還好,畢竟是公家單位,也不可能拿人當牲口使。

雖然工作無聊了一點,但是短期做一做也沒什麼問題。

對於周秉昆來說,也就是相當於鍛鍊身體了。

到了年中,周秉昆就去市裡參加了電工考試。

說實話,這個時候的電工考試,還是挺簡單的,一點點初高中的電力知識,一點簡單的電路安裝和維修實操。

這個年代的電工用具,周秉昆也算熟悉,自沒有考不過的道理。

其實木材加工廠的活,對於有高階木工技能的周秉昆來說,各個工種就沒有不擅長的。

但是能最快改變周秉昆處境的,就只有市裡會組織統一考試,頒發證書的電工了。

拿到了證書,周秉昆就直接去找了廠長,不只是調到了電工班工作,連三年的學徒期都直接免了。

調到電工班之後,周秉昆的工作就輕鬆多了。

雖然廠裡的各種電路,也挺容易壞的,但是也要比搬運工輕鬆太多了。

工資也長到了電工一級工的標準工資,三十三塊。

去了一趟後勤,再出來周秉昆就多了一個電工工具包,一條牛皮的電工腰帶,看上去就完全不一樣了。

雖然東西都是二手貨,但配備上了之後,在木材加工廠一樣的引人注目。

木材加工廠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不多,任何一份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在木材加工廠地位都高人一等。

“秉昆,你可以啊,不聲不響的就玩了一個大的,調到電工班去了。”肖國慶驚訝的說道。

“昆兒,你是怎麼進去的啊,電工班的老李,收你做徒弟了?”周秉昆的一身電工裝扮,讓孫趕超也是瞪大了眼睛。

“那沒有,沒有收徒弟,我自學考的電工證,所以就進電工班了。”

“不愧是你們老周家的人啊,個個都能學習,不說你哥你姐,都考上重點高中,成績還都能那麼好。就是在學校學習不怎麼樣的你,自學一下都能考個電工證。”肖國慶說道。

周秉義和周蓉兩個人學習成績那麼好,倒是讓周秉昆,自學電工這件事情,顯得沒那麼突兀了。

老周家人知道原本的周秉昆真的不聰明,也是周志剛經過多年的棍棒教育,才確認的。

在不瞭解真相的外人看來,哥哥弟弟都能學習好,同樣的種,周秉昆學習不好,就是原本的周秉昆不愛學習了。

“昆兒,進了電工班可是一件好事,怎麼說你都應該請個客了。”趕超湊熱鬧說道。

“沒問題啊,下班了你們跟我回家,咱們一起喝一頓。”

飯館就不要想了,沒有糧票是吃不成飯館的。

有系統簽到,不缺吃不缺喝的,周秉昆完全也沒有準備糧票的必要。

這段時間,周秉昆花錢真的不多,就是買了一些小雞小鴨小鵝,一隻也就一毛錢到幾毛錢,一共也就花了一個月工資。

剩下的錢,周秉昆都存著準備儘快買腳踏車了。

著急買腳踏車,也不只是周秉昆佔用錢的藉口。

這種每天要跨區上下班的情況,真的是有買一輛腳踏車的需要。

也不是周秉昆一個人在攢錢,就是肖國慶和孫趕超這種家庭條件不寬裕的人家。

為了工作方便,也都在攢錢,準備先買上一輛腳踏車。

下班了之後,周秉昆到供銷社買了幾瓶啤酒。

準備了兩道菜,一個酸辣土豆絲,一個醬炒蛋,三個人在家裡喝了一頓酒。

土豆價格便宜,即能當主食,又能當菜的原因,李素華本就在家裡準備了不少。

雞蛋是李素華在家裡養的雞下的蛋,到了天氣暖和的時候,母雞產蛋也到了高峰期。

過了年,到了現在,老周家家裡現在還有三隻母雞。

這三只母雞李素華照料的還挺精細,母雞除了白天被放出去自由覓食之外,李素華每天還投喂麩糠,菜葉之類的補充。

三隻母雞平均下來,一天可以下兩個雞蛋。

這些雞蛋除了作為日常李素華,和街坊鄰居的人情往來之外,剩下的就成了母子兩個補充營養的主要來源。

也就是有了這些雞蛋,李素華過日子,就更節省了起來。

除了母子兩個的定量之外,李素華不會去多花一毛錢。

周秉昆自己的工資,由自己掌握,沒有給李素華上交。

手裡有錢,周秉昆經常把系統簽到的各種東西拿回家,也就有了過得去的來路。

等每個人兩瓶啤酒喝了,包米麵大餅吃了,吃飽喝足散場,各回各家之後。

李素華走了過來,對著周秉昆一臉期待的問道:

“秉昆,我聽你們幾個喝酒的好像在說,你是遇上什麼好事了?”

“不是什麼大事,就是調了一下崗位,我現在幹電工去了。”

李素華沒有周秉昆想象中的歡喜,反而一臉的擔心:“秉昆,你怎麼幹電工去了?你會做這個嗎,要不還是回去做搬運工吧,‘電老虎’實在是太可怕了。”

‘電老虎’以後會有很多的含義,改革開放之後有指電力部門貪腐的,有指哪些工廠,哪些裝置是用電大戶的,但是在這個六七十年代,‘電老虎’就只有說用力安全,形容電有多危險的意思了。

“媽,我會這個,我也是考到了電工證,才被調到電工班的,你就放心吧,不會出現什麼安全方面問題的。”

周秉昆把自己的電工證,掏出來了給李素華看。

不認字沒關係,李素華最相信的就是政府蓋的各種章。

至於周秉昆已經成了一級電工,工資也漲了十五塊,一大截的事情,周秉昆就沒有彙報了。

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又囑咐了好幾遍周秉昆要注意安全,李素華才暫時放了心:“秉昆,既然你有這種好事,就寫信給你爸,哥,姐的都說一聲吧,讓他們也替你高興高興。”

“上一次發出的信,都沒有收到回信了,這又要寫啊。”丈夫,兒子,女兒都走了之後,李素華寫信的癮是越來越大了。

李素華一瞪眼睛,然後說道:“讓你寫就寫,哪來的那麼多話,先給你爸寫,把你姐的情況,也都和你爸說一說。”

周志剛最偏疼的女兒,周蓉往貴州潤了之後。

知道周志剛會生氣,直接就不認周志剛這個爹了,給家裡寫信,給周秉義寫信,就是不給周志剛聯絡。

雖然周蓉寫的信,並沒有什麼實際內容,周秉昆已經替李素華收到三封周蓉的來信了。

周蓉是一點乾貨不講,每次都是簡單的問候一下,然後就是一大篇描寫貴州風景的散文。

每次給李素華讀信,都需要周秉昆給解釋翻譯一下,文藝女青年周蓉明顯還沒有受夠生活的毒打,還有閒心文藝。

就是這樣毫無營養的信,周志剛都收不到,又拉不下當爹的臉,主動的先周蓉聯絡,只能從李素華和周秉昆這裡間接的瞭解一點周蓉的訊息,周志剛這個周家的嚴父,現在搞的和笑話一樣。

周志剛的生活倒是挺簡單,就是在大山深處,搞各種基建。

因為保密原則,也不能多說,不過作為一個瓦工,工作就是不停的做工程,砌牆,並不會有什麼變化,新鮮事。

周秉義就很幸運了,當然了也和周秉義學習成績好,有文化有關係。

有能力又有運氣,還沒有吃多少苦,開多少荒,就被調到了兵團師部做教育工作。

又和自己的物件郝冬梅的插隊的農村距離不遠,事業和愛情雙豐收,兵團生活可以說過的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