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開始厭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六章 開始厭棄

“秉昆,你是不是對你嫂子有意見啊?”周秉義看著周秉昆對李素華這個態度,皺著眉黑著臉說道。

老周家周秉昆是不能待了,嚷嚷幾句母子兩個就相互維護,搞的周秉昆像是一個外人一樣。

“別這麼說,我對郝冬梅沒那麼大的意見,我就是對你意見大。郝冬梅她是郝家女兒,親近自己父母無可厚非。你叫周秉義,是周家兒子,也親近郝家,搞得跟郝家兒子一樣,我才這麼大意見。”

“秉昆,你是說媽對兩個兒媳婦沒有同等看待了?”李素華和周秉義兩個人是你一句我一句。

“媽,我不想和你吵啊,你是怎麼對兩個兒媳婦的,你心裡有數,自己應該很清楚。”

和李素華周秉昆還是不敢當面硬剛的,敢讓李素華太過於激動,說躺下就躺下了,周秉昆實在是不敢惹。

國慶把幾個箱子搬上了車,回來聽見了吵吵,為了緩解尷尬說道:“秉昆,你們這是幹啥啊,怎麼搞的你們家,像我們家一樣了。”

“唉…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誰家都一樣。”

國慶到了之後,老周家三個人因為家醜不可外揚,很有默契的都選擇停戰。

周秉昆家裡的問題很複雜,並不像國慶家裡那麼簡單。

國慶姐弟幾個,心起碼還是在一起的,缺的就是錢,有錢就可以解決所有難題。

周家三個兒女就不一樣了,心都已經散了,已經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問題了。

“是啊,都不容易。”國慶嘆了一句,繼續的幫周秉昆搬東西。

“好了,這個箱子也拿上,我和鄭娟就這麼多東西了。”

“這都不搬了呀,這電風扇,收音機和縫紉機不也是你買的嗎,不拿上了啊?”國慶驚訝的說道。

“這些東西我媽她都用得上,給她留著吧。”

這些東西,周秉昆還是不在乎的。也沒準備降低李素華硬體方面的條件。

可能是周秉昆的大氣,激起了一些李素華的舔犢之情:“秉昆,你以後回吉春,都住太平衚衕了,那條件也太差了吧?”

“不搬太平衚衕,我在火車道對面,租了一棟蘇式平房,以後回吉春就在那邊住了。”

想起來這些年,母子相處的基本都還算愉快,周秉昆繼續的說道:“鄭娟她現在又懷了孩子,這兩年孩子太小,我們可能就不怎麼回吉春了,你多照顧點你自己。

你那炕櫃下面,我給你壓了一本存摺,那是我給你存的錢,已經存了好多年了。也不能說我給你存的,本就是屬於您的錢,當年怕您寄給周蓉,讓周蓉給禍禍了,我才要過來幫你存著的。您其實還挺有錢的,不要在吃喝上虧待了自己。”

除了老周家三口人,旁邊也就只有一個國慶,周秉昆對於國慶的人品還是完全放心的,所以也沒避諱,把想說的話都說了,該交代的也都交代了。

“秉昆,你是說娟兒又懷上了是嗎?”李素華以為的重點,和周秉昆以為的重點完全不一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於孩子的期待,完全超出了對周秉昆的不捨。

“是懷上了,現在已經三個多月了,到過年的時候,娟兒的月份就大了,所以我們回不來,孩子太小的時候,我們路上也不方便,短期之內我們就不準備回來了。”

“秉昆,你不回來可以,但是孩子也不回來嗎,如果是個孫子呢,老周家的大孫子也不給媽看看嗎?”

說李素華思想傳統老舊,重男輕女吧,那肯定冤枉李素華。

李素華眼裡周蓉地位比周秉昆高多了,要說李素華思想開明吧,李素華又天天盼著有一個孫子。

從知道周秉義‘不育’之後,這份期待又都寄託到了周秉昆身上。

“沒說不讓你看,等孩子長大一點,我們會回來的。”

“那要等多長時間啊?”

“放心吧,我不是周蓉,不會讓您一等就等十年的。”

已經解釋的挺多,周秉昆示意國慶,抬著箱子走人了。

“秉昆,你走之前,帶娟兒回來看看啊?”李素華追出來兩步說道。

“我儘量吧,鄭娟這段時間孕吐挺嚴重的,要看她的身體情況來定。”

周秉昆知道李素華不是真的關心鄭娟,只是關心鄭娟肚子裡面的孩子,所以並不會強求鄭娟過來。

“秉昆,你這次過來,算是和媽告別了嗎?”周秉義追出來了兩步不滿的問道。

“可以算是吧,這假期也沒有幾天了,我也不一定還回來,如果後面幾天不回來的話,這次就算是告別了。”

周秉義滿意不滿意的,周秉昆完全不關心,感情都是相互的,周秉義巴巴給周蓉寄錢的時候,也沒有考慮過周秉昆的感受。

“那要一起回京城嗎?”周秉義接著問道。

“不了,我們坐臥鋪,你們坐硬座,都不是一個檔次的人,就算坐同一趟車,咱們也坐不到一塊去,還是各自回各自的吧。”

“秉昆,我覺得你現在對我有誤解,咱們需要談一談。”

“沒什麼好談的,我覺得不是我對你有誤解,你是自己對你自己有誤解。”

周秉昆拒絕掉了周秉義想要交流的想法,目前的狀態對於周秉昆來說,就算是最好的了。

周秉義又想孝順,又不照顧老孃,想動動嘴皮子就搏一個孝順的名聲,完全就是對現實認識的不清楚了。

周秉昆坐上卡車了之後,國慶問道:“秉昆,就這麼走了啊?”

“走吧,我給你指路。”

“咱們光字片的鄰居,都羨慕你們家周大娘,沒想到你們家也是這樣的。”

“沒什麼好羨慕的,有文化不代表就是好人,讀書多不等於就會孝順。”

李素華也就是外表光鮮,老公八級工,兒女們都上大學。

出了門之後,肯定比其他老太太有面子,但真要說起來生活品質,李素華就真的不如其他有兒女陪伴的老太太了。

搬到蘇式小平房之後,周秉昆住了一個星期。

帶著鄭大娘,光明,鄭娟,妙妙,熟悉了新家的環境之後,也就到了回京返校的時間。

到了學校之後,周秉昆就忙著學習了,相比於主要是補習英語的第一個學期。

第二個學期,周秉昆就沒什麼優勢了,要跟上進度,在學習上花費時間是少不了的,對於學習來說,周秉昆也是認真的。

要顛覆周秉昆的人生,起碼也要從周家三個孩子裡面最沒出息的一個,變成最出息的一個,這算是基礎。

周蓉一輩子都沒出息,愛好文學,沒發表過什麼代表性著作。

夢想教書育人,也沒取得什麼特別的成績,教出什麼人才,超越周蓉工作上的成就沒什麼難度。

周秉義在工作上,就要突出一些了,有郝家的依靠。

在政途上面走的還是很順的,起碼可以做到主政一方。

雖然工作上也沒有取得什麼了不起的成績,沒有帶領城市發展起來。

但是周秉義多多少少也是做了一些事的,也影響了幾百萬人的生活。

周秉昆想要在工作上超過周秉義,首先多學習一點知識,那肯定是沒錯的。

鄭娟這邊就是帶孩子和安心養胎了,對於鄭娟來說,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這也是她最願意做的事情。

因為周秉昆不少的同學,都是拖家帶口的來上學。

所以半年時間過去,鄭娟也認識了幾個朋友,沒事也能一起縫縫補補,嘮嘮家常。

除了鄭大娘和光明,不在鄭娟的身邊,對於鄭娟來說,在吉春和京城,生活起來的區別並不大。

一個學期的時間,其實過的很快,沒怎麼樣的,又快到了放假的時候。

周秉義又跑到了周秉昆家小院,伸手就遞過來了一封信:“秉昆,這是媽給你寫的信,因為你嫂子要來京城,就沒走郵局,讓你嫂子直接給帶過來的。”

在北京周秉昆雖然和周蓉不見面,但是和周秉義之間,一個月左右還是會見上一面的。

基本就是周秉義過來找周秉昆,聊一些李素華的近況,幫李素華報一下平安。

然後就是瞭解一點周秉昆的情況,給李素華彙報回去。

寫信其實都沒怎麼寫的,因為郝家有電話的原因。

兩邊通訊主要就是透過周秉義兩口子的轉述了,畢竟這兩個人一星期起碼要通上一通電話的。

“這信是嫂子代筆的吧,嫂子人都過來了,還讓捎封信過來,不顯得多餘嗎,信上說了什麼,你就直接和我說吧。”

想都不用想,郝冬梅來京城,不全是為了和周秉義夫妻團圓。

郝冬梅肯定又是來北京找各大醫院,專家,治療自己的不孕來了,兩口子並沒有放棄希望。

“也沒有太多其他的事,就是媽說了,爸今年可以回家,希望你也可以回去,這都十年了,咱們家還沒有所有人一起團圓過。”

周秉昆算了一下時間,上一次周志剛回來是76年春節,到79年春節,確實是過了三年,到了周志剛回家探親的時間了。

“你看我家娟兒這個肚子,是能擠火車的樣子嗎,我們回不去,你們自己開心團聚吧,我提前祝你們春節愉快,父慈子孝,闔家幸福,過一個熱熱鬧鬧的新年。”

“秉昆,我知道你們家的情況,但是我還是希望你們回去的。咱爸也給我來信了,他也希望你們回去,咱媽等這一天,等了十年了。就是咱爸,也同樣盼了十年。”

周秉昆聽出來了,周秉昆這個新一代周家話事人,接到了老話事人周志剛的任務。

“周秉義,你可算了吧,咱家十年沒有團圓,是我造成的嗎,十年沒有團圓,我在家等了九年,也就是今年我回不去,前面九年老周家沒有團圓的賬,你不要算在我身上。”

“前面那些年,我和周蓉都是身不由己。”周秉義總是可以給自己找各種理由。

“甭跟我談這個,前一些年,又不是咱們一家是這樣。別人家隔個三兩年就能團圓一次,就咱們家不能,是什麼原因,你心裡沒點數嗎?”

不聊周家的事,兩個人還能聊一聊,一談到周家,周秉昆就和周秉義聊不到一塊去了。

“你也不要都怪周蓉,周蓉她現在也不容易,自己要學習,還要帶孩子,每天忙忙碌碌的,已經把家裡過成一團糟了。”

周秉昆的本意,周志剛,周秉義,周蓉都因為各自的原因,選擇不回家,三個人都有責任。

周秉義完全沒有考慮自己和老周,直接全算周蓉身上了。

都讓周秉昆分不清,周秉義到底是在幫周蓉辯解,還是在給周蓉扣黑鍋了。

想一想,周蓉背黑鍋,多少有那麼一點道理,這倆起碼還回過家,沒有回過家探親的也就只有周蓉了。

“你可別替周蓉說話了,她們家為什麼會過的一團糟,不都是周蓉自己作的嗎,都是自找的有什麼好同情的。”

就算不去見周蓉,周秉昆也從周秉義這邊聽到了不少周蓉家的訊息。

周蓉家裡的矛盾,主要就是來源於周蓉,已經開始放飛自我,各種作妖。

在農村的時候,所有人家條件都差不多,周蓉和馮化成因為各種原因,有工資,有人贊助,比起村民來說,條件甚至算優秀,沒什麼好攀比的,周蓉的本性沒有暴露出來。

回了城之後,生活的參差一下子就對比了出來。

雖然條件不如周蓉家的多的是,但是條件比周蓉家好的也大有人在。

周蓉的攀比欲,就被重新激發了出來。

別人家住四合院,別墅,洋樓,正經兩室一廳家屬樓。

甚至被自己看不起的傻子周秉昆,都可以住一套小院。

自己一家只能擠筒子樓,一家三口做什麼都擠在一個房間裡面。周蓉就開始各種嫌棄馮化成了。

馮化成在家裡做飯,做家務,帶孩子,說馮化成跟個家庭婦女一樣,沒有出息。

馮化成不管家裡的事,專心搞創作,琢磨寫詩。

周蓉又嫌棄馮化成不顧家,把家裡的事都丟給了自己,周蓉又沒有什麼做飯,做家務的能力,直接就麻瓜了。

馮化成這樣也不好,那樣也不對,兩口子日子每天過的吵吵嚷嚷,雞飛狗跳的。

總結一下就是,周蓉已經看不上馮化成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