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去伯爵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章 去伯爵府

“等朔日大朝,我見到忠勤伯會和忠勤伯提一下的。”

盛紘帶著幾分為難,勉強的說道。

平常時候老皇帝上朝不上朝的,太看心情,但是每月初一,十五的時候,例行的朝會,老皇帝還是沒怎麼取消過的。

也不一定談什麼事情,就是皇甫和群臣見見面。

完了之後,皇帝請群臣吃一頓,算是皇帝組織的團建。

盛紘八面玲瓏的性格,難免就不喜歡得罪人。

兩家結為姻親,是為了兩姓交好,引為援助。

女方家裡,老找親家提意見,嫌棄男方對自己女兒不好,還是挺傷面子情的。

“他們家也是堂堂伯爵府,頂著偌大一個伯爵府的名頭,又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了,天天惦記著兒媳婦的嫁妝算什麼!”

華蘭剛嫁進伯爵府的時候,伯爵夫人要給華蘭立規矩。

給婆婆晨昏定省,伺候一日三餐,隨時的茶水。

這是這個時代,每個兒媳婦都要經歷的事情,婆婆要先在兒媳婦面前,確立自己的家庭地位。

盛長柏佔不住理,沒理由找袁家麻煩,但是袁家現在開始惦記華蘭的嫁妝。

還是家裡日子並沒有出現揭不開鍋的情況,單單就是婆婆貪圖兒媳婦的私財。

盛家就完全站的住理,可以為華蘭出頭了。

華蘭的婆婆,做主母是真的不行,出身一個落寞的官宦之家。

孃家和伯爵府一樣,一樣的沒落,衰敗。

伯爵府再落寞,復爵之後,總有一份爵位的招牌,有一份爵位的祿米。

忠勤伯夫人的孃家,屬於文官,沒落了之後,可沒有基本保障,又沒什麼經營能力,只有靠親朋故友的接濟度日。

伯爵夫人為了讓伯爵府能省點錢,好把錢補貼回孃家,把管家的權利,交給了華蘭。

只給權利,不給錢,還要求錦衣玉食的生活,要不然就是華蘭這個掌家的兒媳婦,苛待公婆,家人,逼的華蘭只能拿自己的嫁妝往公中貼錢。

費勁心機,做惡婆婆,想掏空兒媳婦的嫁妝,就為了補貼自己孃家。

如果按後世的說法算的話,伯爵夫人這也是一個究級扶弟魔。

一扶就扶幾十年,差點把夫家的家底都要給扶幹了。

一個世襲伯爵府,就要連一個最基本的排場,體面,都維持不住了。

有這樣一位當家胳膊肘往外拐的當家主母,袁家的日子過的越發‘窮困’,就不奇怪了。

華蘭雖然聰明,但是性子,還是溫和了一點,受到委屈,受了欺負,沒有反抗的意識,也不知道怎麼反抗婆婆。

所以家裡女孩宅鬥的技能還是要點,留一個林檎霜在後宅,就算有百害,但終歸也有一點益處。

有個林檎霜在後宅折騰,還養在家裡的三個女兒,宅鬥的經驗,總是能刷刷刷的往上漲的。

把女孩教養成小白花,嫁出門了之後,怎麼都是很難在別人家生存的。

要應付男人的小妾,通房不說,更是有婆婆,一群小娘,大姑子,小姑子,各種複雜的場面需要處理。

也不是孃家,足夠有權勢,就能避免出現這些情況的。

盛老太太和王若弗,孃家一個比一個有權有勢。

低嫁到了盛家,一個一個的都遇上了男人寵妾滅妻的情況。

“唉...我原本打聽的,袁文紹他的能力和品性還不錯的。”盛紘頗為懊惱的說道。

說盛紘完全把華蘭當成家族聯姻的工具,那肯定大委屈盛紘。

因為華蘭是盛紘第一個孩子的原因,盛紘對華蘭也頗為寵愛,對華蘭的寵愛程度僅次於盛長楓,盛墨蘭。

盛紘考慮華蘭的婚事的時候,除了讓華蘭儘可能的高嫁,給自己在官場添一份臂助之外。

也是儘可能的在考慮華蘭的個人幸福。

打聽了袁文紹,但遭不住,問題出在了袁文紹母親身上,伯爵夫人,是一個偏心眼,偏心大兒子不說,更偏心大兒媳婦。

這個沒有華蘭嫁進去的時候,除了盛長柏先知,也沒人能提前知道。

伯爵夫人袁章氏,對自己大兒媳婦那麼慈愛。

對華蘭的時候,完全變成另外一番面孔,標準的惡婆婆什麼樣,這婆子就怎麼對華蘭。

“只是袁文紹還不錯還不夠。進京之後,我跟京城的勳貴子弟,也有過一點接觸。我聽說,忠勤伯爵夫人,從年輕時候就不省心,以故的老忠勤伯夫婦,如果不是看她為袁家生兒育女的份上,就要讓現忠勤伯把她休出去了。”

也是時候,讓盛紘知道一點,自己的親家母,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等著盛紘對親家母死心了之後,盛長柏也好攛輟著,盛紘給伯爵夫人上大招。

直接請盛紘託人,給忠勤伯送幾個小妾過去。

送人小妾的風氣這大周朝,算是雅事。

盛長柏雖然不贊成,但不是不可以一用。

讓忠勤伯夫人,直接後宅失火。

免得婆子整天那麼閒,插手兒子的後宅,給華蘭找不痛快。

“這種隱秘的訊息,你從何而知?”盛紘吃驚的問道。

“去樊樓和人吃酒的時候。我聽到隔壁誰那麼說了這麼一嘴,就京城這些勳貴人家,哪家府裡面不是一堆的齷齪,又有誰家的宅子,是能真的保密,不讓訊息傳出來的。”盛長柏隨口的敷衍了過去。

“這個事情,你先不要跟你母親和大姐姐說了,我找人確認一下再說。”

這個訊息,其實也算是重要,伯爵夫人自己立身不正。

不管是王若弗找到袁家為女兒出頭,還是華蘭跟婆婆有什麼衝突,都能硬氣上那麼一些。

盛長柏沒準備告訴兩個人這個訊息,走這個路子解決問題,讓王若弗去袁家爭吵撒潑,或者是華蘭自己和婆婆對線。

這都會讓華蘭和袁文紹夫妻關係尷尬。

不如盛紘去解決忠勤伯縱容老妻,盛長柏解決袁文紹的愚孝,把問題解決的徹底。

“記住了。”盛長柏應道。

“柏兒,你大姐姐那邊自有為父操心,現在你也該考慮一下自己的終身大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父親,孩兒剛束髮之年...”

“就算是不想這麼早成親,但已經進士及第,先定上一份親,總是要的。”沒等盛長柏推脫的話說出口,盛紘已經有了準備:

“你將要踏進官場,有了一份岳家的助力,這仕途也能走的順暢些點。為父這輩子也就這樣了,這輩子能以三品致仕,那都是官家恩賞。你不一樣,束髮之年就高中探花,以後是可以入值中樞,宰執天下的,仕途上一步都差錯不得。”

盛紘這一次,也算是語重心長的,對盛長柏說出了自己的期許。

盛長柏這個年紀就高中探花,盛紘沒有自家出一個宰相的想法,那才是不正常。

不和開國之初那些,中進士之後十幾年就成為宰相的神人相比。

就以目前朝廷之上,宰相,副相用了二三十年,奮鬥這一步的速度來看。

就算盛長柏花三十年的時間,也不過才四十五歲,還是壯年。

盛長柏在仕途上面,走的順利的話,成執作宰,是一件大機率的事情。

走到文人巔峰的誘惑實在太大,盛家成為文壇領袖,宰執家族,可以說就是盛紘的做大夢想。

夢想就在眼前,盛紘怎麼可能不心動。

對盛長柏的每一步,都小心之後再小心。

“你的婚事,更是你何時能成為執宰的重中之重,為父會仔細斟酌的。”

“父親,一個得力的妻族固然重要,但姑娘的品性,更為重要。夫妻和睦,家庭和諧,才是興家之道。”

“柏兒,你到底想說什麼?”

“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婚事需我自己同意,方能定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親,大姐姐就是聽了父母之命...”

盛長柏也是給盛紘留臉,沒說華蘭的事情,全怪盛紘。

“罷了,看好人家之後,我會先告知你的。”

盛長柏說這麼多,只是想為爭取一點婚事自主權。

盛紘這個態度,總是給了盛長柏一個商量的餘地。

其實這大周朝,也不能說是完全的盲婚啞嫁。

不熟悉的男女雙方,怎麼都是都是要先見上一面的,就是相媳婦,古代相親。

由男女雙方約定一個日期,雙方見面,如果相中就在女子的髮髻上插上金釵,成稱為“插釵”,如果不中意,則要送上綵緞,稱為“壓驚”。

平民之家這樣玩可以,但是盛紘給自己找的不可能是普通人家。

走到相親這一步,已經可以說基本就定下來,真的拒絕的話,傷了顏面,就不好看了。

今天和盛紘的溝通,還算是成功,婚事可以往後拖了幾年,也取得一點自主權。

盛紘比只想找一個高門大戶的兒媳婦,給自己漲面子。

然後讓盛長柏早日成婚,自己早日抱上孫子的王若弗,清醒多了。

...

回到京城,還有兩天的假期,有假期可以休,盛長柏自然不可能主動去銷假。

這輩子才剛過十五,就要成為打工人。

這封建社會,也不存在確切的退休年齡,就算有個告老還鄉的選擇,也要皇帝願意不願意。

盛長柏趁著現在能休息,還是儘量的多休息。

第二天,帶著一些宥陽的特產,有一些維大伯送的,有一些盛長柏自己送的。

來到了忠勤伯爵府,看望一下華蘭。

“大姐姐,近來可安好?”

這個問話,只是一個禮貌,華蘭看上去還是挺憔悴的。

過的心氣不順,人的狀態難免就要受影響。

“我挺好,二郎你回宥陽這一趟還順利吧?”華蘭客氣的回道。

怕孃家擔心,怕孃家因為自己和伯爵府鬧什麼矛盾。

華蘭在袁家受的委屈,都是不和盛家說的。

就是被婆婆惦記嫁妝的事情,也是華蘭回孃家探親。

盛長柏特意問了華蘭陪嫁女使,才讓盛家知道的。

“挺順利,大姐姐,莊姐兒呢?我在宥陽給她帶了不少的玩意兒過來。”

華蘭是去年的時候,生下的大女兒莊姐兒,孩子到現在也就半歲。

十七歲就生孩子,還是挺危險的,還好的是華蘭,這次生孩子算是順利。

也是華蘭生的是一個女兒,伯爵夫人袁章氏,更有理由跟華蘭擺臉了。

“你們去看看孩子睡沒睡,沒睡的話,就把孩子抱過來。”華蘭吩咐身邊的女使道。

等著人都走了之後,盛長柏繼續說道:“大姐姐,你就先暫且的忍耐一段時間,他們想要錢,就給他們花一些。我已經催促著父親,儘快找伯爵,談這個事了。”

讓華蘭放棄什麼管家之權,只是能保住一點華蘭的嫁妝。

但是伯爵夫人,從華蘭這裡佔不到便宜之後。

那才是能真的折騰華蘭,這封建社會,婆婆對兒媳婦的天然身份壓制太大了。

有太多的辦法,可以讓華蘭不舒服。

讓華蘭一天都隨身伺候,是折騰華蘭的身體。

給袁文紹納妾,是折騰華蘭的內心。

相比於這些,華蘭捨去一點浮財,明顯的沒那麼重要。

盛長柏不可能讓華蘭吃這個悶虧,遲早是要連本帶利的討回來的。

大周朝因為稅收,丁役制度,都和家裡的資產,收入直接聯絡,農民分五等,市民分十等。

但不管是農村戶口,還是城市戶口,都是家資越厚,需要繳納的稅比例就越高,需要應徵的徭役就越多。

所以大周朝的百姓,為了少交稅,還是很流行父子,兄弟早早分家的。

但是這裡面,不包括勳貴和官宦這樣的統治階級。

上層社會裡面,還是更流行,父母在不分家的傳統。

所以說,現在就想要袁文紹和伯爵府分家,那操作難度太高。

就算操作成了,對袁家和盛家的風評,也是一個很大的損害。

當事人袁文紹和華蘭,也很難再混跡在勳貴和官宦的圈子。

但忠勤伯不可能永遠都在,袁文純和袁文紹遲早是要分家的,作為分家的重要人物,華蘭的弟弟,華蘭孩子的孃舅。

在袁家兩子分家的時候,盛長柏是必須要到場的。

財產分割方面,也是經過盛長柏的同意,才算是分割清楚。

華蘭的嫁妝,除了一些老太太和王若弗的私下補貼,都在嫁妝單子上清清楚楚寫著。

到時候,盛長柏很容易就能讓袁家,連本帶利的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