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獨佔春色最新章節列表 > 95、第95朵杏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5、第95朵杏花

“殿下, 見信如晤。

當殿下看到這封信時,妾已經離開了。

妾和殿下畢竟歡好一場,如今分別, 自也不捨。但妾知道,宮裡不是妾的歸宿,妾嚮往的, 永遠是不受束縛的自由自在。

從當初初初與殿下相識時, 妾就說過,妾並不願入東宮。

不是殿下不好,而是妾自有自己最向往的生活。

但殿下一意孤行, 妾也無甚奈何。只是殿下所認為對妾的好, 在妾心中,或許有感激,但卻並無感動。

若殿下要問妾是從何時想著要逃的,妾可告訴殿下,從最初入宮起。妾從未想過會永遠伴在殿下身邊。

日子相處久了, 妾也不是鐵石心腸,總會留戀不舍。

可正是妾意識到,對殿下越來越不捨後, 才越發堅定了妾要速速離開的決心。從前不曾有真心,殿下對妾如何,好或不好,妾並不在意。

可一旦動了情,妾就不能再不介意殿下的顧慮和籌謀了。

妾從未欺騙過殿下, 妾心中對先太子妃娘娘十分愛重,妾敬她也愛她。可感情有時候就是這麼不講道理的,妾雖對她愛重, 但她和妾卻是同一個夫君。

有時候在妾的心中,難免要拿她來做比較。

她所擁有的殿下對她的愛重、欣賞,妾也想有。可這一些,殿下卻從沒給過妾。殿下極力為她所出之子殫精竭慮的籌謀,妾雖知道那是人之常情,但心中不免也會生怨、生妒。縱妾待雁奴確是視若己出,但妾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心。

妾知道,這件事情上,沒有誰是錯的。真正錯的,就是當初殿下不該要妾入宮。

所以,為了糾正這個錯,妾便走了。

妾也沒有那麼愛殿下,畢竟,妾做不到為了殿下而百般委屈自己。

妾離開,沒有告訴任何人,更不曾有任何人私下相助。殿下乃仁義之君,想來也不會遷怒於誰。

殿下珍重,自此之後,廟堂江湖,兩相安好。

民女拜別。”

信到最後,徐杏對自己的稱謂從“妾”變成了“民女”。前面算是她以太子良娣的身份在和太子道別,而最後,算是迴歸到了她本來的身份。

從今往後,她再與東宮太子毫無瓜葛,只是平平凡凡一個普通老百姓。

一封信不過數百字,太子卻足足看了有半個時辰。

這上面的字,每一個都像是把刀子一樣,在剜著他的心。

他就知道,他讓她受委屈了。

她那麼七竅玲瓏心的一個人,他的那些算計,那些籌謀,根本瞞不過她。她心裡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她從不曾為這些對他哭過鬧過。

她永遠都那麼的善解人意。

原來,她一早便想好了,受了委屈便要走。

她認為,她的離開,才是對這些事最好的解決法子。

所以說人吶,還是不能做虧心事。他為了雁奴、為了大局的安穩,他算計了杏娘。

如今,是他的戒備和不信任,把人給趕走的。

太子一直靜坐不動,一遍遍反反覆覆讀了信後,又把頭垂了下來。他坐在石階上,背微勾著,影子被月光投在地面上,也蜷縮成了一團。

他修長手指緊緊夾著那薄如蟬翼的信紙,垂頭喪氣之姿態,比之前更甚。

整個院子內都靜悄悄的,偶爾風過,樹葉被風吹得嘩嘩作響的聲音清晰可聞。太子不動,沒有任何一個人敢亂動分毫。

直到將近卯時,快要到早朝的時辰了,一直靜候身旁的曹安有才不得不勸說:“殿下,將近卯時,明德殿諸臣怕是在等著殿下了。”

太子一直靜默沒作聲,直到曹安有以為他都不會理自己時,便聽太子嗓音低啞道:“回宮。”

而徐杏那邊,一切進展得比她相像中還要順利一些。朱老夫人寡居多年,一個人深居簡出的,與前後左右鄰居來往甚少。

來往得少,說明之後朱老夫人也不會常在鄰居跟前提起她。不常在外人面前提起她,就是減少她的存在感。

少一個人知道她的存在,她便就多一份安全。

再有,老人家如今的確年紀很大了。除了生活還算能自理外,記憶力不太好。而且老眼昏花,回回都要湊得很近來看,才能看清楚人長相。

“你比以前更美了。”二人這一夜都沒怎麼睡,就促膝說了一夜的話。

次日天亮之後,老人家能看清楚徐杏長相時,就突然說了這樣的一句話。

徐杏這會兒倒是能應對自如了,她笑著反問回去:“我以前不好看嗎?”

“好看!你從小就好看!”老人家突然又深陷到了回憶中去,思緒一下子就拉回到了二十年前,“那時候你才兩三歲,便是身上髒兮兮的,臉也髒兮兮的,但我和你爹一眼就看出來了,你這孩子是美人坯子。”

“那日我是和你爹去鄉下走親戚的,半道兒遇到的你,你當時就站在路邊哭。我和你爹抱著你,又拿糖哄又買好玩兒的哄你,你這才止住哭。後來我們等了有好一會兒,都不見你家人來尋……原是要報官的,後來……”

老人家說到這裡,忽然沉默了會兒。

徐杏知道老人家心中在愧疚什麼,她忙安慰說:“當時若不是您和阿爹救了我,等回頭那人販子再尋回來,我哪有那些年的安穩日子過?我指定……”

徐杏說到這裡,不免想到自己悲慘的身世來。

但如今漸漸看開了,所以,她還是說了下去。

“我指定就被人販子賣去了煙花之地,一輩子供男人玩弄,永遠得不到別人的真心和坦誠相待。”

老人家卻又哭了:“你越是不怪阿孃,阿孃便越是心裡愧疚。還有你那親生父母……阿孃也愧對他們。早知道他們那麼在找你,阿孃一定會報官的。”

見老人家情緒激動,徐杏趕緊坐挨過去,靠得她更近了些。

“您別難過,一切都過去了。”

老人家又問:“那你……你怎麼想起來回長安看我的?”

對此,徐杏早編好了理由。

徐杏說:“其實我當初離開,對您就十分不捨得。之後的十年,更是日夜牽掛著您。只是,之前一直戰亂,總不太平,我想到長安來探望您,家裡總也不讓。如今世道太平了,我便想著要過來。湊巧有老鄉年後來京做生意,我便隨著一道過來了。”

“那……那你……你何時走?”老人家忽然不捨起來,生怕人家今兒來明兒就走。

徐杏說:“老鄉生意要在京中呆一會兒,說是至少得三五個月。”

“那還好……那還好。”老人家忙拍胸脯。

體己話說完了,又見外面天也大亮,老人家高興的起身要去下廚。

“你且坐著,娘去給你做你最愛吃的面。”

徐杏卻攔著她老人家,主動站了起來:“阿孃歇著。我總不在您身邊,這幾個月,就讓女兒給您盡盡孝吧。”

說罷,徐杏便轉身往廚房去了。

徐杏毫無先兆的突然消失,對太子來說,是個猝不及防的打擊。但經過最初的慌亂和痛苦後,太子總歸是暫時從悲痛中走了出來,找回了自己的理智。

如今對太子來說,找到良娣,有什麼話二人當面說清楚乃為最大。所以,有關朝政上的事,暫時不是那麼重要的,太子都往後放了。

差不多辰時,結束了早朝後,太子即刻喚曹安有進明德殿問話。

太子一開始讓方紹文去尋,就強調了暗中查詢。如今已經找回理智的太子,更是千叮嚀萬囑咐,讓萬不能把良娣不在東宮一事傳出去。

甚至給方紹文下了命令,若是訊息沒藏好,走漏了風聲,讓他提頭來見。

同時,太子傳出去一道口諭,對外稱說是良娣被秦王兵變一事嚇得病了。若不能及時調養得好,五月的冊封其為太子妃的冊封大典,怕是要再往後推。

但有些人能瞞得住,有些卻是不能的。

比如說雁奴。

雁奴每日下了課後,都是要往麗正殿去的。昨兒晚上他去時沒見到杏娘,就已經起了疑心。

今兒若是再見不到人,他是會主動去問父親的。

而太子……太子從小教養兒子,首先教他的就是要誠信。如今面對兒子,他也做不到像欺瞞其他人一樣去編一個謊言去騙他。

何況,如今他也大了,縱然是有意欺瞞,他人就在東宮,只要他有心去留意、去打聽,也遲早會知道。

所以,關於徐杏離開了一事,太子沒有瞞著兒子。

雁奴聽後,很是難過。

“是不是阿爹你欺負她了?你對她不好,所以她才寧可逃走,也不肯留下來的。”雁奴如今八歲多,早懂事很多。在太子和徐杏的共同教養下,雁奴也改了小時遇事易衝動的性子。

可如今,得知了杏娘逃走了後,一下子又控不住脾氣了。

又急又氣又惱,眼眶裡的淚水更是一點點溢蔓出來。他雙手緊緊攥成拳,他有在用力去控制自己脾氣了,可還是做不到淡定。

當然,他氣的是父親,惱的也是父親。

他就是覺得是父親對阿母不好,所以阿母才走的。

“我早就覺得阿母不太開心了。”雁奴自己消化了情緒後,抬袖子粗魯的一抹眼淚,然後繼續說,“自從阿母進了東宮,住進麗正殿後,我就能感覺到,她不如從前還在徐家時開心。尤其近來,我回回來麗正殿這邊,總能瞧見阿母一個人靠坐在窗前發愣。”

“她那樣子,就是心裡不高興的。”

徐杏很多時候覺得雁奴還是孩子,在他面前,偶爾也願流露出一些真實的情緒來,不願時刻都演著自己很高興的樣子。但在太子面前就不一樣了。

在太子面前,她時刻警惕,從不敢有半分的懈怠。

“你既知道,為何不和為父講?”太子冷聲問。男人似乎一夜間完全褪去了身上所有的溫和儒雅,這會兒面色嚴厲,氣質清冷,一副不近人情樣。

或許別人怕他這個樣子,但雁奴卻越來越不怕。

何況,他如今還在理。

“連我一個孩子都能看出來貓膩,阿父這麼聰敏的人,難道看不出來?”雁奴滿腹的牢騷和埋怨,“你連自己的女人都看不好,護不住,你還說我?”他還生氣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太子臉色更差了。

雁奴冷靜下來想了想後,又覺得父親這會兒心裡肯定也不好受。所以,他選擇暫時不和他計較。

雁奴氣了會兒後,又問他父親:“你如今打算怎麼做?”又說,“你一定要把人找回來!”

太子卻不大想再和兒子繼續說下去,沉默著起身就走。

雁奴追著他說:“我已經沒了一個阿母,如今好不易又有了一個,不許你再弄丟了!”

太子駐足停了會兒,最終還是沒回頭也沒答雁奴的話,直接邁著長腿離開了。

因是暗中找人,不能大張旗鼓的各州各縣,甚至各鎮各村都貼上尋人啟事,又因徐杏會易容的緣故……所以,若是最初幾日沒將人及時找到的話,後面再想找到人,便是難上加難。

起初方紹文還會繼續在京城內挨家挨戶找,各坊為一個根據點,但凡近日有身份可疑來歷不明之女子出現的,都需一一上報。

但如此反覆的兩三次一篩查,還是沒有絲毫訊息後,上面自然就不會在同一個地方繼續做無用功。

這幾日徐杏一直躲在屋裡不出來,直到熬過了這幾日,外面搜查的動靜漸漸小了下去後,徐杏心中這才稍稍松一口氣。

她知道太子心思縝密,或許會想到她如今可能仍留在京城。但太子卻絕不會想到,她不但人留在了京城,而且還早早給自己準備好了一個真實存在的身份。

她身份不可疑,在這永平坊內有家住,有親人,所以,便是之前有幾次搜查查到這裡,也沒人會來查她。

但徐杏還是很謹慎,她知道,如今時機還不成熟,還遠遠不是她離開長安去往別處的時候。

她需要等到春去秋來,在長安度過夏天,等秋天到時再走。

而那時候,時間久了,說不定太子已經放棄找她了。就算沒放棄,但動靜也遠不可能有現在大。

更或者,太子早打消了她還繼續留在長安的念頭,就算找,也是打發人去別的地兒找。

接下來一段時間,徐杏過了一段她平生最向往的日子。平靜,安寧,又溫馨。

和朱大娘相依為命,日日為伴。

終日有她在身邊作伴,朱大娘身子骨兒肉眼可見的比從前好了許多。甚至到了七八月份時,徐杏還親自去醫館請了個大夫來給朱大娘號脈看身子。

連大夫也說,大娘身子康健,不見有什麼不好。

但徐杏總歸不是她的女兒小憐,起初朱大娘思女成疾,病得有些糊塗,徐杏又是初來乍到,二人互相不瞭解,朱大娘沒及時認出人來也情有可原。

但隨著日子相處得久了,朱大娘心情好病情也好了,人也比從前精神了……從生活習性的蛛絲馬跡中,自能探出些端倪來。

朱大娘知道身邊這個女人不是自己女兒,徐杏敏感又心細,她自也能察覺到朱大娘知道了什麼。只是,二人誰也沒說,都沒去捅破那層窗戶紙。

直到近日,徐杏因為想走了,猶豫著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朱大娘看出來了,不等徐杏先開口,她倒是主動幫她出謀劃策。

“再有幾日,我鄉下的姑母要做八十大壽。到時候,你隨我一道去。”這日徐杏正坐在屋中埋頭做針線活,朱大娘推門進來,忽然這樣說。

徐杏因想著要走,又掛念朱大娘對她的好,所以,臨走前她打算多為她做幾件過冬的冬襖。再加上,馬上九月十月一過,秋天就要過去了,她出門時除了帶些銀兩傍身,別的什麼都沒帶,她也得做兩身換洗的冬衣。

所以,這大半個月來,徐杏一直埋頭做針線。

聽朱大娘這樣說,徐杏撂下做了一半的活,起身迎過來問:“他們從前都認識我嗎?”

朱大娘說:“你七八歲時,他們見過。如今都十多年過去了,他們該早不記得你長相。”

徐杏倒覺得這正是一個可以光明正大離開長安的機會,出去後,就不回來了。只是……只是她不知道,朱大娘會不會願意幫她。

但還沒等徐杏問,朱大娘就嘆息了一聲,主動說:“其實,我早看出來你不是小憐了。”

徐杏忽然垂下眼眸,一時沒說話。

朱大娘伸過手來,緊緊攥徐杏手在她掌心中,她則還如從前一樣,笑著對徐杏說:“我不知道你為何要扮作小憐來找我,但我知道,你真真是個心地善良的好女子。所以你別擔心,你不願說,我什麼都不會問。”

“這些日子的朝夕相處,我難道還不瞭解你嗎?便是你有目的的主動接近我,那你也是好人。”

正如朱大娘所言,數月的相處中,彼此間都是以真情相待的。朝夕相伴多日,誰還不瞭解誰?

徐杏原不願有所隱瞞的,只是,茲事體大,她實在不能如實相告。日後她離開後,為著朱大娘好,她也是什麼都不能說。

“還望大娘見諒。”徐杏朝朱大娘作了揖,“我有我的苦衷。”

“好孩子。”朱大娘說,“你不說才是對的,我怎會怪你呢?只是……”朱大娘預感到她就要離開了,所以,難免有些不捨的哽咽。

但她不想拿感情困住這個善良的好孩子,所以,她還是竭力忍住了。

“你離開之前,還是和從前一樣,繼續喚我作娘吧。”朱大娘說,“我女兒小憐,她雖也很好,但卻遠沒你這麼好。你的父母可真有福分,這輩子竟能得你這樣好的閨女。你要真是我親閨女,我怕不是做夢都得笑醒了。”

朱大娘姑母的八十大壽在九月中,但從長安出發到京郊的縣,路上也有個幾日車程。若是從前,朱大娘都是步行個十天半月去的。

但如今,為了徐杏,她特意提前幾天僱好了馬車。

等真到了出發這日,朱大娘倒是還好,徐杏則反倒是萬分捨不得。

她從前缺了近二十年的親情,如今都盡數在朱大娘身上找補回來了。這份情,她想她會一輩子都牢記在心。

“丫頭,你出了京,可想好了去處?”

徐杏早前還在風月樓做姑娘時,就收到過牡丹和海棠寄回來給她的信。她們都說,此生若有機會,定要下趟江南,江南風景人情,皆不是長安可比。

徐杏不知道自己能逃多久,所以,如今既有機會,她想先去江南看看。

“打算去江南。”徐杏說。

“江南?”朱大娘雙眼亮了亮,她笑著道,“你若真去了,我可有樁事要拜託於你。”

“您請說。”徐杏道,“您於我有恩,不管有任何差遣,我定會照做。”

朱大娘這才說:“小憐親生父母家就在揚州城,她自走了後,再沒送過信回來。我想,若是你去了,順路的話,可幫忙打探打探她過得可好。”

“她姓什麼?”徐杏問。

“姓祁,叫祁憐。”朱大娘說。

徐杏正要應下,就聽外面忽然傳來陣陣“得得得”的馬蹄聲。似是來了很多人,圍在外面,一時間人流更是擁擠起來,十分鬨鬧。

徐杏不敢伸手撩開側簾去看,但即便她不去看,光用耳朵聽,也能感知到外面的陣仗肯定不會小。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功夫,便有一道略粗糲洪亮的聲音響在耳畔:“鄭三公子且留步,太子殿下召見。”

徐杏驀地聽到這樣一句,抓著包袱的手倏的縮緊,她連呼吸都不敢動靜太大。

而此刻外面,鄭三郎一身湖藍錦緞圓領袍,身上斜掛個包袱,他人則騎在高高大馬上,聞聲不卑不亢問那將軍:“殿下可說召喚何事?”

作者有話要說:  大肥章來啦~~

後面的感情線想慢慢寫,所以就不加更啦,現在還是每天晚上9點準時更新~

這章繼續發50個紅包~

感謝在2021-04-06 16:31:26~2021-04-07 17:14: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元老人物、balabababa、xmlinxiao露、落樺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小豬、綠茶、27554934、睡不到狗子我就叫十七 20瓶;靈泉百億 13瓶;antonella、?、七77777寶 10瓶;元老人物、小米粒、30150235、落樺 5瓶;糰子愛吃大福、泠霜、雨涵 4瓶;眉飛色舞 3瓶;寒羽 2瓶;瑩火蟲、離氏卿淺、elle_zj1979、東成西就、山中阿九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