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惡人大明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83章 肉身成聖【4/10南盟加更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83章 肉身成聖【4/10南盟加更6】

不論是在微博等社交網路上,還是在媒體圈,都不啻是一顆深水炸彈。

銷量四十多萬的一份大週刊,就這麼被停刊整頓了?

十幾位資深記者、中高層編輯,要麼身陷囹圄,要麼身敗名裂。

不同的人關注的目標不同。

《人民X報》系列的評論集中在於召喚新聞從業者的職業操守,和警惕境外組織的曲線滲透。如《光明報》就發表了整篇社論,一個一個盤點了《華南週刊》這些落馬記者的所作所為。

“吳哲,以新聞之公器,謀一己之私利。還有觸法重婚的行為。

陳輝等,以炒作負面評論,敲詐勒索。

汪英傑等,擾亂金融證券市場,藉此牟利。

華池,透過職務之便,侵犯實習新人。

彭越等,收受酬金,對內抹黑,對外加彩。

郝瑞,洩密!”

盤點之後,《光明報》稱“儘管這十幾位記者,在《華南週刊》一百多位記者、編輯群體中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他們涉及問題之廣泛、之多樣,堪稱是華國新聞從業者犯罪形式的一本詞典。本報相信,這系列案件,將成為規範新聞從業者行為的達摩克利之劍,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銘記自己的初衷,銘記自己的職責,對國家、對人民肩負的使命。”

相較於高大上,跟吊嗓子的鸚鵡似的,調子很高的喉舌媒體。

小報、公眾號,關注的點就更加的多樣。

“強力爆表,林海文一個人幹翻《華南週刊》!”

“幕後的故事:林海文只是發布者,誰才是材料的真正提供者?”

“逆轉?名人和媒體,誰是弱勢方,誰是強勢方?”

“新聞自由的喪鐘,最終由新聞記者親自敲響。從狹義上說,這些事件的處理都符合法律、道德,大家的期待,看似是有益的,懲惡揚善。但是從廣義上去看,林海文的瘋狂舉報,毫無疑問將衝擊新聞記者追求真相、多元表達的意願和堅持。長遠來說,這對新聞行業,對社會發展,後患無窮!”

很敢說的大V,原《華南週末》副總編輯,現任環球世紀新聞網總編輯易超的這段評論,引發了比較多的爭議,因為林海文親自轉發回覆了他。

“易總編這些狗屁不通的道理,還是不要拿出來丟人了。立身不正,何以立言?一個記者,連基本操守都沒有,還能指望他去監督誰?他去表達多元態度?記者和媒體掌握輿論,在網絡時代,幾乎是一股能夠重塑文明的力量,這麼恐怖的力量如果不能掌握在一群風清氣正的人手中。老百姓還能指望自己看到的,聽到,都是客觀的、真實的新聞麼?是發自內心、獨自思考而來的評論麼?是對人有益,於國有用的建言麼?

這些道理,你不會不懂,還是說你的前同事、現同事們,全都是此等敗類,以至於若不允許你們的記者道德淪喪,就沒有一個乾淨人能站出來履行新聞人的職責了?恐怕同意你觀點的記者朋友,不多!

所以你說出這些言論,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要為記者爭取法外、道德外的特權待遇。可惜的是,我只有四個字給你:痴心妄想!”

下面high掉的粉絲們,簡直血脈膨脹,彷彿被打了過量的興奮劑。

“調查他!”

“發一條,蒐集他們的料。”

“搞他,搞他!”

易超的微博下面,同樣評論暴增,各種話亂飛。不過他多次發表過類似“華國如果死掉6個億,一切問題就能解決”的爭議言論,招惡人值的本事,比林海文還高。這也沒辦法了,完全是三觀上的優勢——他三觀就是個惡人。

但是他也沒敢繼續去回林海文,倒不是怕林海文真的拿他們網站開刀,說得不好聽一點,要不是最後“視眼華國”爆出來的問題,對《華南週刊》一劍封喉了,前面那些加一塊,也不足以讓他們停刊整頓。而他可以確定,自己旗下是沒有這種人,被林海文弄倒個別記者,他並不害怕,記者本來就是高危職業。他所顧忌的是,討論如果繼續下來,他必輸無疑。

林海文把著正道——記者不能是例外人群,不能說記者做的是監督,就能夠被容忍。也不能說記者因為害怕被舉報而不去認真履行新聞職責是正確的態度。

紛紛揚揚,譭譽參半,隨著《華南週刊》轟然關門,這一起開年風波,綿延到讀者、地方媒體、新媒體、喉舌媒體、社會觀察家,傳媒研究者等無數人,終於漸漸平息。

林海文在去巴黎參加法方展覽的前夕,在微博上寫了一首新詩,被公認是這場風波最後的句點。

“盛世濁流,平波惡浪,不論是記者,是普通人,是官員,是我們文藝界人士,在這樣的現實中,當有風骨,有堅持,有不甘墮落的傲氣。這一首《石灰吟》,與諸位共勉,只願人人如松。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好詩。”陸松華使勁在紙上點了點,這是石嘯抄給他的。林海文偶爾在網上會發新詩,他又不上網,就讓石嘯記得這回事。林海文一有作品,就給他送過來。

石嘯啃著蘋果:“大白話,有什麼好的。”

“這是明志詩,要什麼辭藻華麗?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清白二字,就夠讓這首詩流傳千古了。”

“又流傳千古,別千古的時候,就只有林海文的詩了。”

“……滾蛋。”

……

敦煌娛樂,畫室。

“瞧見沒?”

“瞧見什麼?”祁卉瞅瞅他,除了一臉得意洋洋的笑,其它沒了。

“嗤,光環啊,看看我周遭,是不是一圈鐵骨錚錚好兒郎的白光?”林海文聳了聳兩邊的眉毛,上上下下的,挺欠揍的。

這首《石灰吟》是名臣于謙的一首明志詩——不是喜歡燙頭那個。明朝的名臣無數,于謙能夠脫穎而出,一半要落在這首詩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林海文在滌盪了《華周》的黑暗汙垢,反駁了易超自降要求之後,拿出這首詩來,自然是打著肉身成聖的意圖——至少把自己放的高高的。一個又危險又佔據道德高地的人,自然是要安全的多。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