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澳大利亞遭遇到一場幾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這場洪澇災害,幾乎使新南威爾士州,包括悉尼西部900公里的村莊,全部被洪水淹沒,數十人被洪水吞噬了生命,幾十萬人無家可歸。災情牽動了澳大利亞人的心,許多人自發地捐款捐物,表達自己的一份愛心。
新南威爾士州的這場洪澇災害也牽動了莫雷社群紐卡爾先生。紐卡爾70多歲了,他從電視上看到災區的房屋被沖垮,民眾無家可歸,心中充滿了悲傷。他邊看電視邊流淚,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
紐卡爾生活很困難,身邊還有一個痴呆兒子,父子倆一直靠社會救濟生活。紐卡爾儘管歲數很大了,可每天依然在小區垃圾桶裡拾廢紙、飲料瓶,他將撿來的廢品賣掉,補貼家用。這個家庭是莫雷社群最困難的家庭之一,社群還經常組織慰問。
為向災區獻上一片愛心,社群舉辦了向災區募捐活動,許多居民來到募捐地點,向災區捐款。
紐卡爾先生得知這一訊息後,心裡不停地盤算著,他也想要為災區捐點款,表達一下自己的愛心。他想,這麼多年以來,自己省吃儉用已積餘下.1萬澳元,他決定將這些存款全部捐出來。他想,自己一輩子從沒有做過什麼大事,也沒什麼能耐,一直過得默默無聞,他今天就要做出一件讓人感到震驚的大事,讓人家對他刮目相看。
他將這筆款裝進一個布袋裡,來到捐款現場,然後將這些錢拿出來。看到紐卡爾先生拿出這麼多錢,整個募捐現場一下子震驚了,人們瞪大眼睛望著他。大家沒有想到,一直生活得窮困潦倒的紐卡爾先生,竟然能捐出這麼多錢,小區裡的億萬富翁約翰先生也只捐了1萬澳元。
看著人們吃驚,甚至有些羨慕和嫉妒的眼光,紐卡爾先生心裡感到從未有過的驕傲和自豪,他那佝僂的身板,也似乎挺直了許多。
負責籌集募捐款的慈善會會長保羅先生接過紐卡爾先生遞過來的這厚厚一疊捐款,一下子愣住了,他有點語無倫次地說:“你、你、你這是幹什麼?”
紐卡爾先生驕傲地昂起頭,說道:“我這是給災區捐款,為了表達我對災區的一片愛心,我將我家的存款全捐出來了,一共是.1萬澳元,請您收下。”
紐卡爾先生慷慨激昂的一番話,不僅沒有引來一點掌聲和叫好聲,人們臉上呈現出的反而是一種不解和疑惑的神色。
保羅先生手裡託著這沉甸甸的捐款,動情地說道:“紐卡爾先生,您生活也不富裕,一直靠社會救濟生活,您這麼大歲數了,還在每天為生計奔忙著,家裡還有一個需要您照顧的殘疾兒子。您把錢全捐了,以後要是生活遇到困難怎麼辦?”
紐卡爾先生態度十分堅決地說道:“與受災的災民相比,我這點困難算什麼?你們一定要收下我的這份愛心。”
看著紐卡爾先生激動的神色,保羅先生只好說道:“紐卡爾先生,謝謝您對災區的一片愛心,我們收下您這份情深似海的一片愛心!”
握著保羅先生的手,紐卡爾先生心潮起伏,他感到自己這一生活得真憋屈,從沒有露過一次臉,今天終於在眾人面前露了一次,這可是自己從沒有過的榮譽啊,他比億萬富翁約翰先生捐得都多。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紐卡爾先生依然為生計忙碌奔波著。那場捐款場面,在人們心裡很快淡忘了,人們碰到紐卡爾先生,似乎從沒有對他談起過。紐卡爾先生心裡很難過,他想,人們為什麼不向他提起那次捐款的事,那可是他一生中做過的最轟轟烈烈的一件大事啊。每每想起那次捐款場面,紐卡爾先生不禁心潮起伏,沉浸在難以描繪的幸福之中。但很快,他心裡就有一種失落感,自己一下子把家裡的錢全捐光了,如果家裡真出事,到哪去弄錢啊!想到這裡,他不禁責怪自己一時衝動,幹了一件大傻事。
紐卡爾先生有了重重的心事,人也一天一天消痩下去。不曾想,那個痴呆兒子生了一場大病,醫生檢查後說馬上要進行手術,否則就會有生命危險。
紐卡爾聽了,一下子感到束手無策。他到哪裡去弄這筆錢啊,家裡的錢全都捐光了。紐卡爾蹲在地上,用力捶打著自己的腦袋。
突然,他聽到有人在親切地呼喚他,紐卡爾先生!
紐卡爾抬起眼淚汪汪的臉,他一下子愣住了,原來是保羅先生。
保羅先生將紐卡爾攙扶起來,從包裡拿出一沓鈔票,說:“紐卡爾先生,您上次捐款.1萬澳元,我們只收下1千澳元,這剩下的萬澳元我們一直替您保管著。我們知道,你生活還很困難,一定會有用到錢的地方。當我們得知您兒子需要做手術,就趕緊將這錢給您送過來了。”
紐卡爾聽了,驚得目瞪口呆。他沒有想到,保羅先生竟將這筆捐款妥善保管起來,他真是自己的大恩人啊!那一刻,紐卡爾臉上滿是羞愧、內疚和自責。
保羅說:“快將錢拿起來吧,記住,愛心並不是傾其所有,逞一時之能,這樣也會給受助者造成一種心理包袱。”
保羅的一番話,如一縷溫暖的陽光,讓紐卡爾心中充滿了甜蜜和美好,淤積在心中的陰霾頓時雲消霧散。他為當時自己一時的衝動和顯擺感到慚愧。
新南威爾士州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泰晤士報》在報道這件事時指出:保羅先生“打折”收下紐卡爾先生的愛心,這是最善良的舉動。愛心,不是攀比,不是競爭,它是人們內心萌發的最質樸的善良和友情。這種善良和友情,不僅使捐助者得到一次靈魂的救贖和洗禮,也能使受助者感受到人心的力量和美好,這是一種雙向的體恤和慰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