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別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最新章節列表 > 蝸牛馱著青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蝸牛馱著青蛙

塞魯堰50多歲了,原是當地一家小報的記者。半年前,這家小報倒閉後,他就一直沒有找到工作。這天,諾丁·塞魯堰吃過早飯,習慣性地拿起相機,走出屋外,來到家門口附近的池塘邊上散步。

早上的空氣很清新,晨風吹在臉上,有一種溼潤的氣息。池塘裡很安靜,忙了一夜的昆蟲,似乎正在沉睡。

塞魯堰沿著池塘邊散步,腦海裡還一直想著怎樣再去找一份工作,他心裡很不平靜。忽然,眼前出現一幕情景,讓塞魯堰一下子停住了腳步:只見從池塘水中悄悄伸出了一隻青蛙的小腦袋。小青蛙的頭伸出水面,剛好看到池塘邊的小石頭上爬著一隻蝸牛。蝸牛伸出有兩隻觸角的小腦袋,和小青蛙的腦袋差一點碰在了一起。短暫的停頓後,它們開始竊竊私語訴說著什麼。

這一幕情景,讓塞魯堰感到很有趣。職業的習慣,使他屏住呼吸,悄悄地開啟相機的鏡頭,將這一幕情景及時拍攝下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讓他驚訝萬分。只見青蛙和蝸牛好像商量好了什麼,然後青蛙挪動身子慢慢地爬到了蝸牛的背上。蝸牛回顧頭來,好像對青蛙叮囑了什麼,然後蝸牛開始慢慢爬行。青蛙騎在蝸牛的背上,悠然自得地眨著溼漉漉的眼珠,蝸牛伸出長長的脖子,馱著青蛙開始慢慢地爬行。身後拖著一條溼漉漉的印跡,很快地風乾了。

塞魯堰屏住呼吸,飛快地按動相機的快門。他一步也不敢挪動,生怕發出了一點聲響,就會驚動蝸牛和青蛙。

溫暖的陽光出來了,靜謐的池塘開始熱鬧起來,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水面上蕩起層層漣漪;幾隻蜻蜓抖落了翅膀上的露珠,開始在池塘邊的草叢中飛來飛去;幾隻水鳥從遠處飛來,不時掠過水面……池塘裡的聲音越來越大,可是,這只蝸牛和青蛙卻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池塘裡發出的聲響一點兒也沒有影響它們。蝸牛繼續往前慢慢地爬行,爬累了,它就停下來休息一會兒。那只蝸牛背上的青蛙一點兒也不急躁,彷彿它很享受這種慢節奏的生活,有時它還將眼睛閉上,似乎進入了夢鄉。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太陽也變得熱烈起來。那只蝸牛大概感到口渴難耐,它用力伸出脖子,開始馱著青蛙往池塘裡爬去。蝸牛的頭慢慢觸到了水面,水面上蕩起了一絲細微的漣漪。蝸牛的身子漸漸地浸入水下,它背上的青蛙也漸漸地浸到了水下。

直到再也看不見了它們,塞魯堰才挪動了下身子。他看了一下手錶,不知不覺中已過去四個多小時,而在這四個多小時裡,那只蝸牛馱著青蛙爬行了大概有1米長的距離。而這個距離對於青蛙來說,它只需輕輕一跳,就可以跳過去了。可這只青蛙卻心安理得地享受著被蝸牛馱著行走的感覺,而那只蝸牛馱著背上的青蛙,儘管累得氣喘吁吁,卻也有一種很幸福的感覺。

塞魯堰將這組蝸牛馱著青蛙的照片發給了印尼主流媒體《雅加達環球報》。照片刊登後,立刻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並被世界眾多媒體轉載。看了這組照片,好似吹來一縷清新的春風,在人們心裡廢充滿了柔軟。與此同時,塞魯堰還收到了該報的聘任書,並開出了誘人的薪酬。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塞魯堰婉言拒絕了。他說,透過拍攝那組蝸牛馱著青蛙的照片,使他感受到失業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業面前失去了方向。如果沒有失業,他也不可能立在那兒一動不動達四個多小時去拍攝青蛙騎在蝸牛背上的這組照片。可以說,正是有了大量的閒暇時間,才拍攝出了這組照片。慢,其實也是一種生活,這種生活,更顯得優雅和高貴。

塞魯堰決定當一名自由攝影師,開始一種“蝸牛馱著青蛙”的生活方式,尋找更多美麗的景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