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明星音樂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一十七章 壓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一十七章 壓軸

秦放歌的天才和神奇之處在於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林寶卿她們樂團中,普通的音樂學院學生佔了一半多。餘曉霞就是其中最典型不過的代表,但在一眾姐妹的協奏下,她所演繹的極具廣東風情的《雨打芭蕉》,透過鮮活形象的音樂,帶給大家非常新鮮的體驗。

聽到這裡,白雪妮敢大聲的說,“如果這不是民樂的話,那就沒有什麼音樂稱得上是民樂了!”

她甚至在琢磨著,要是將這一段段的樂章,拆開來,再重新進行創作,做成一首更完整的音樂作品的話,其實也是大有可為的。

要換了別的作曲家,肯定就毫不猶豫的這麼幹了!

龍富錦和吳亦芬兩位作曲系教授當初也發出了“秦放歌有才任性!”這樣的感概。

秦放歌很會把握節奏,還惜時如金。根本不就給觀眾們仔細思考的時間,便又從”雨打芭蕉”轉入下一個場景。

潘琳娜的架子鼓作為主角的時候,簡直就動感時尚起來,非常有韻律和節奏的鼓聲,甚至讓很多人的身子都不由自主的跟著動了起來。

當然,光是鼓聲肯定不行,太過單調無味,少不得其他樂器的配合。

大家的矚目的焦點,又從餘曉霞身上,轉移到架子鼓前的潘琳娜身上。她的臉蛋漂亮皮膚白皙,個子也很高,可即便是冬日,也將她的平板身材給暴露出來。好處當然也大大的,她可以肆意揮動雙臂,拋灑出如火的熱情和汗水,而不用擔心地心引力引起的種種的女性問題。

潘琳娜個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就不用多說,她給秦放歌的動機,就是她剛剛演繹的,相當動感活潑的,時尚風潮。架子鼓所帶起來的活潑律動旋律,精彩而又緊湊的節奏,在其他民族樂器的協奏下,漸漸凝聚,層層疊疊,最後集中爆發出來,迎來整首曲子的又一個高。潮。

由架子鼓帶起的熱鬧歡騰熱潮之後,王紫梓的中阮又站出來,唱起了主角。她的阮聲嫵媚動人,就像她本人一樣,不管走在哪裡,註定就是眾人矚目的焦點。

王紫梓給秦放歌的主題,也是熱烈而活潑的,和她自己的性格也如出一轍。她和陳天虹,潘琳娜,黃靜幾個愛鬧騰的傢伙,不光秦放歌以及師長們有深刻體會,稍微熟悉她們樂團的人都很清楚這點。

中阮的外形很漂亮,圓潤嫵媚,女孩子抱在懷裡的時候,感覺更加明顯。王紫梓的這把中阮,名家製作,音色嫻靜,柔和,非常有詩意,演奏起來,更為她平添幾分嫵媚動人的姿態。

王紫梓喜歡的是活潑輕鬆,愉悅動人的型別,秦放歌在創作的時候,也就遂了她的心願。但也沒有忘記,展示她在活潑開朗的同時,表現另外優雅高貴的一面來,還有隱藏得更深的,她的獨自自主,堅強勇敢。這點在秦放歌對她的認識更加深刻之後,也是頗為敬佩。

事實上,王紫梓安靜地坐在那裡演奏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想象不到,她會有怎樣的性格,以及過去有怎樣的經歷。

王紫梓的父母今天也都親臨現場,坐在下面看她的演出。他們之前是挺愧疚的,因為他們的能力有限,甚至一度把家庭的重擔壓在了女兒的身上,讓她承受她這樣年紀,不該承擔的壓力和負擔。

樂觀,堅強,勇敢,美麗,精緻,熱情洋溢……這就是秦放歌眼中的王紫梓,儘管平時她愛臭美也有點中二,但她這些品格,卻是怎麼都掩蓋不住的。

在這樣的舞臺上,將來還有可能上電視,王紫梓格外珍惜這樣的機會,盡情用手裡心愛的阮,演奏屬於她自己華美樂章。她有著豐富的演出經歷,在外面打工的時候,大庭廣眾之下都演奏過,秦放歌今天不在這樣,她就更不用緊張。

她的音樂天賦和樂感十分出眾,她自己也為此感到驕傲,並勝過她的容顏。平時練得也非常刻苦,其實以她的容貌,水平再差點,大家也是會熱烈鼓掌的。不過她對自己要求挺高的,更不想被人當成是花瓶一樣的角色。

其他好姐妹也都被她的堅強樂觀等情緒所感染,盡力幫助她實現自己的夢想,姐妹齊心所演奏出來的音樂,也一如既往的優美動聽,秦放歌在這旋律這個最抓人耳朵的點上,從不來都吝惜他自己的才華。他當然沒有忘記,和整首作品相呼應,透過各種鋪墊,推進,迴旋,對比等等手法,又一次形成一個小**。

王紫梓唱主角的這段樂章,既賞心悅目,又悅耳動聽,以至於很多觀眾都不知道該主聽還是主看。女人們還要稍微好點,無所適從的觀眾中,男生佔了絕大多數。但她阮聲中所表現出來的那些情感,卻是可以直接傳遞到觀眾們心底的,哪怕對音樂不是那麼敏感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

到黃靜當主角的時候,她手裡的高胡,一來就將王紫梓剛剛帶起來的氣氛,重新推向了新高點。

有父母在場的時候,黃靜更是展現出她精湛的演奏技藝,來感恩父母,答謝他們多年的教育教導。

當初,黃靜可是第一個當秦放歌老師,教他民樂器的人。同時,也是最積極把各自的動機交給秦放歌的人。現在她演奏高胡,又佔據著高音的天然優勢,黃靜更可以盡情炫耀她的二胡演奏技術,非常符合她的性格。

同樣是學習胡琴的秦婉儀同學,在面對黃靜如此大膽炫技的時候,也有種由衷的無力感。前面錢淑媛就已經夠厲害了,這位美人痣學姐你這是要鬧哪樣?

秦放歌為她出創作的這段高胡協奏曲的時候,應她的要求,特別增加了高難度在裡面。即便對黃靜這樣天賦過人的來說,也算是一種挑戰,但她並不畏懼,反而勇敢迎難而上。秦放歌在創作的時候,並沒有想著真正難住她,而是幫助她不斷進步,挑戰自己的極限。目前看來,兩人都達到了各自的目的。

肖明山眼睛一眨不眨的,死死盯著舞臺上。

這段高胡協奏曲的樂章裡,蘊涵著無數的可能,各種精彩紛呈的樂思,就像大甩賣一樣,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秦放歌要求也挺高的,要黃靜在保持高速演奏的時候,表現出其中更深邃一些的東西來。她也朝著這方面的目標,不斷練習,並取得一個又一個的進步。

肖明山為她感到驕傲,龔晶玉教授也特別為她在心底喝彩,相比起在元旦音樂會的那次,這一個月的練習,黃靜的水平又提高了不少。她也不是單單的炫耀,演奏風格也變得更加成熟起來。

當然,和樂團其他人的配合,也越發的默契起來。

這段高胡協奏曲,也是整首樂曲中,最為華麗,精彩,色彩繽紛的一段。音調也是一直在往上不斷提升。不光黃靜喜歡這樣的感覺,舞臺下面的新老觀眾們,也都在心底為她鼓舞給她加油喝彩。而黃靜也不負眾望,帶領著姐妹們,登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她們距離理想的山峰又近了一步。

熱鬧繁華之後,滕舒婷的鍵盤作為主角隆重登場,開啟另外一段音樂的篇章。

而她的鍵盤在這裡,承擔的任務就是承前啟後,起到過度的作用。在這段,鍵盤仍舊是當之無愧的主角,用鍵盤的豐富音色,引領著姐妹們,一路狂飆,徹底嗨了起來,上演了一出速度與激情的戲碼。

這段音樂,也特別精彩,鍵盤的表現力特別豐富,光她自己,就能做出交響樂團的效果來。再有其他姐妹手裡樂器的協奏,大家都盡情釋放自己的激情,壓抑之後的釋放,更讓人心潮澎湃。

她們自己在舞臺上特別投入,帶給舞臺下觀眾們的,是更有力的震撼。

總結了上次演出的經驗教訓,葉秀玲嘴邊高亢嘹亮的嗩吶適時響起,帶著歡樂和喜慶,也像是帶著葉浩成和馮玉梅心中的期盼與希望,一起展翅高飛。

觀眾們很難想像,葉秀玲這樣嬌小玲瓏的身體,究竟是怎樣蘊涵著這無窮無盡的能量。

嗩吶聲高亢嘹亮,但剛中帶柔,不失宛轉悠揚,讓人都不由得擔心,她能否喘得過氣來。

事實證明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老觀眾們都不慌不忙,新觀眾的疑慮也很快被打消掉。

葉秀玲給秦放歌的動機是思念家鄉,這段嗩吶協奏曲的樂章,也就突出展現陝北的黃土高原風土人情。

秦放歌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了藝術加工,思念裡家鄉,一切都是特別美好的。

一次又一次的辛苦排練,加上葉秀玲用心用情的演奏,帶給臺下觀眾,以及樓上老師家長們的,那種來自心靈的震撼無以倫比。女生心思本來就比較細膩,處理這樣人類心底共有的思鄉之情的時候,特別能引起共鳴。

落葉歸根。

悠揚婉轉的嗩吶聲,就像是翩翩落葉,載著滿滿的思鄉之情,隨風飄蕩,最後沉入大家的心底。

馮璐璐給秦放歌的二胡動機,是關乎親情的,接近人聲二胡在表達這樣情緒的時候,特別具有優勢,催淚效果,二胡如果稱第二的話,其他樂器很難稱第一。

真摯的情感,用心的演奏,還有切身的感覺,父母就在臺下,多方因素疊加之下,馮璐璐的發揮可以說完美到了極致。

而這段樂章,情緒只積累起來,留著之後的爆發。

馮璐璐的二胡之後就是李若離的笙唱主角,和她的人一樣,清麗優雅,晶瑩剔透。

她給秦放歌的動機,也是希望姐妹長久和睦的,也非常符合笙,以及她自己的特點。

秦放歌也就這樣的動機進行創作,也完全是古典音樂的結構,其中的音樂形象,也就像李若離一樣,嬌怯害羞的少女,帶著漫卷的書香氣息。這樣的姑娘,不管走到哪裡,都是值得人疼愛照顧的。

在旋律上,秦放歌自然不會偷懶,也保持著一貫的高水準。

這點,從舞臺下面,即便是不太懂音樂的,秦放歌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都能聽得津津有味,就可以判斷得出來。

而舞臺上的李若離,演奏的也正是這優美動人,又溫婉可人的旋律。其他樂器的和聲,逐個加入進來,就像是姐妹們對她的照顧和愛憐,這也是發乎真心的情感,任誰都會有同樣的舉動。

新老觀眾們在她們演奏的時候,就能分辨得出來,這其中的音樂形象,就是那個吹笙的女孩子。

寧遠靜和秦芳都聽得出來,這個有著纖柔的氣質,嬌弱的身子,還有最最善良美麗的心靈的女孩子,就是舞臺上正在吹笙的李若離。

這其中,那濃濃的依戀之情,姐妹情深,也透過音樂,感染了在場的觀眾。

這之後左書琴的吉他無私的擔當起承前啟後作用,當然,也少不得優美旋律和燦爛的華彩。有了她的鋪墊,韓薇的低音提琴登場的時候,也不會那麼突兀。不過這姑娘給秦放歌的動機都帶著憂傷和頹廢,一種傷感的美學。

但凡搞藝術的,似乎也都喜歡這樣的調調,悲劇什麼的,把美好毀滅在大家面前,似乎也挺受觀眾喜歡的。或許,人性中本來就有自我毀滅的傾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宋嫻人如其名,特別嫻靜平和的性質,古箏於她而言,就是生活學習的絕大部分,然後就是看書思考了。

她給出動機是對人生對未來的思考,這似乎也是一個特別難解的哲學問題。

好在秦放歌的經歷複雜,對這樣的情況,多少能給出些答覆。當然,要完全解答也不可能,每個人的標準也都不一樣。

即便這樣,他的理解,也要比宋嫻她們深刻得多。

落在觀眾們的眼裡,也顯得很深邃,不過這一切,都包裝在精緻,優雅,動聽的旋律之下,單單只聽一遍或者兩遍,也很難理解清楚背後全部情緒,即便宋嫻的古箏演奏水平,已經相當不錯,和姐妹們的配合,也特別不錯。

宋嫻之後,就是加奈子的革胡。她給動機裡,還帶著些許日本京都的味道。

李俊豪聽著覺得特別有感觸,秦放歌都可以稱之為音樂鬼才了。

秦婉儀在舞臺下聽著,感覺就是二胡在日本發展的跌宕起伏蕩氣迴腸的歷史劇。偏偏不管是舞臺上演出的姑娘們還是舞臺下面的觀眾,都挺買賬的。

最後的壓軸戲,就交給了林寶卿來完成。

林寶卿的民樂功底以及演奏水平,都是女生們中最高的。而且她志向高遠,動機就是特別高大上的,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展,這也是她一直以來的理想。

這些理想和情懷,都蘊藏在聽起來特別華麗優美,也特別能吸引人的旋律之下。

林寶卿在演奏起來的時候,如行雲流水一般舉重若輕,古韻悠然。

始於斯,歸於斯。

林寶卿演繹了完美的開局,又帶來了完美的結局,而古琴又為整首樂曲,披上了一件古韻古香的外衣。

至此,整場音樂會,也由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