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科學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定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定格!

試生產環節,這是整個餘氏七塔專案最關鍵的環節,透過試生產環節,獲取產品的生產效率資料、質量資料、性能參數,以及最關鍵的實際產量資料,此外,還存在檢驗餘氏七塔機組是否執行穩定可靠, 存在某些製造環節的漏洞。

如果餘氏七塔的實際產量無法達到設計標準,且試生產的執行環節出現紕漏,那將意味著返工,拖延製造工期。

不過,唯一值得高興的是,對1937年的時代環境而言,什麼耗能大, 什麼高汙染, 什麼環保等問題統統不需要考慮, 至於後世無數企業專案人員憂心忡忡的資料和檔案等等,更是不存在。

餘氏七塔原型裝置的試生產環節,最核心的性能指標,就是實際產量。

設計產量24小時22噸,每小時產量0.916噸,實際產量達到95%以上,即可透過餘華心中制定的生產標準。

實驗場內,作為副組長的林婉,正在率領方玉和周遠等小組成員,以及焊工小組進行最後一次安全檢查,檢視連結管道的焊縫是否存在縫隙, 牢固程度, 以及線路和離心泵等等。

這是試生產前的最後一次安全檢查,必須無比認真。

林婉等人頂著烈日, 爬上爬下, 仔仔細細檢查餘氏七塔各個核心容器之間的管道線路, 待檢查完最後一臺核心容器,渾身完全被汗水浸溼的林婉,站在金屬腳手架上,高高舉起猶如滷豬蹄般的右手,向著餘華豎起大拇指。

這是檢查合格的意思。

大半個月下來,林婉的皮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黑,肩膀甚至曬脫了皮。

緊接著,小組成員方玉和周遠,全都豎起大拇指,示意檢查合格。

這一刻,看到三人舉動的熊盛剛和九名焊工,心裡終於松了一口氣,精神略微放鬆。

對他們而言,試生產前的這次安全檢查無異於是一場‘畢業考試’,幸運的是,這次畢業考試大家都透過了。

只不過,現在沒到高興慶祝的時刻。

伴隨著設計小組的核心成員檢查合格,圍在實驗場周圍的工人們,包括劉微和儒雅男人,全都明白最關鍵的時刻來了。

“各組準備,進入試生產環節。”餘華凝望著實驗場內經過最後一次安全檢查的餘氏七塔原型裝置,深深地呼吸一口氣, 以組長身份下達指令。

眼前這臺大家夥,是凝聚他無數心血的第二件作品。

能否成功,就在今朝!

埋頭鑄劍一月,今朝試鋒芒。

這柄‘劍’,如若鋒利,便可斬出中華化工大廈之未來,為中華工業空缺之版塊,添補一顆補天石。

來自於專案最高領導者的命令下達,經過培訓達到合格水平的數個生產小組,迅速進入實驗場內部,前往各自崗位,這些戰士身份的生產小組成員,儘管沒有學歷,也不會識字,但勝在腦子靈活,執行能力強,可以很好的完成‘零件’職責。

只要每個‘零件’能夠正常運轉,發揮自己的作用,那麼,餘氏七塔就能正常執行。

很快,所有生產小組全部進入崗位。

“一號位準備就緒!”

“二號位準備就緒!”

“三號位準備就緒!”

一個個訊息透過佈置於實驗場的調度員,全部回饋到餘華這裡,數分鍾後,待在生產崗位的所有生產小組,全部準備就緒。

此刻,萬眾矚目。

在場所有人屏氣斂息,儒雅男人全神貫注,一雙猶如星辰般的眼眸凝望這臺完全超出他想象充滿工業美感的餘氏七塔,右手微微攥緊,心底流淌著一絲擔憂。

劉微沒有吭聲,呼氣微喘,心跳稍微加快,注意力全部放在實驗場內,幹了這麼多年革命事業的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張和期待過。

此時,所有人沉默著。

“機組接電,沸騰爐進料點火。”餘華有條不紊,朝著手握旗幟的調度員下達指令。

調度員立即揮舞手中的兩面旗幟,向待在各個裝置不同區域和位置的生產小組,傳達指令,緊接著,餘氏七塔機組通電,安裝於兩個沸騰爐底端的風機進入工作狀態,高速旋轉,抽取空氣進入沸騰爐內,透過一個個位於爐底耐火基層之中的小孔高速噴出,自上而下,衝擊石英砂。

與此同時,進料口開啟封閉的倉門,無數顆猶如米粒般大小呈澹黃色的固體硫磺顆粒,猶如水流般湧入沸騰爐內,在一道道高速氣流作用下不斷上升飛舞,做著布朗運動,緊接著,爐膛噴槍點火,與氧氣充分結合的硫磺顆粒勐地燃燒起來,在氧氣的作用下劇烈燃燒,散發出絕美的藍色火焰。

這是五十年代誕生的流化床沸騰爐設計,技術含量不高,由爐膛和耐火基層,以及風機構成,優勢在於燃燒充分,容易控制,生產製造簡單,兼顧硫磺燃燒和硫化鐵粉末制氣,壞處在於石英砂對裝置磨損嚴重,煙塵含量高,汙染高。

不過,煙塵汙染的缺陷,完全不需要在意。

半徑一點五米,高三米的流化床沸騰爐內,無數劇烈燃燒的硫磺固體顆粒和石英砂不斷翻滾,似如開水般沸騰,硫磺燃燒後產生的高純淨硫與氧氣結合,形成高溫狀態的二氧化硫,途徑連線冷水的金屬管道,經過冷卻處理溫度下降到四百五十攝氏度左右,向第一核心容器和第二核心容器湧去。

伴隨著高溫二氧化硫氣體源源不斷的供應,成酸塔和脫硝塔相繼進入工作狀態,大型離心泵啟動旋轉,加壓輸送氣體。

實驗場內,白色蒸汽緩緩冒出,風機運轉的聲音和大型離心泵的聲音交相輝映,奏響一曲獨屬於化學工業的交響曲。

經過成酸塔和脫硝塔處理的高溫氣體經過金屬管道,再次湧入二號成酸塔,二氧化硫在氧化作用下生成含硝的三氧化硫,這些壓力略高於大氣壓且高溫的含硝三氧化硫氣體繼續向下一個核心容器湧去,它們要經過脫銷和氧化處理,解決掉自身蘊含的氮氧化物和硝,形成質量分數為76%的稀硫酸,再由濃硫酸淋灑處理,提升濃度。

濃硫酸淋灑處理環節,除去需要第一份原始濃硫酸外,剩餘濃硫酸供應則來自於內部迴圈。

生產硫酸的前提就是必須先擁有濃硫酸。

化學反應式在紙上顯得簡單且簡潔,而在實際生產流程之中,顯得極其複雜。

時間流逝,所有人心情愈發緊張,林婉、方玉和周遠屏氣斂息,大氣都不敢喘,唯有餘華面色沉穩,雙眼明亮而自然,絲毫不顯慌張之色。

可能是感受到餘華的沉穩鎮定,周圍的人儘管心中焦急緊張,卻依舊還能穩得住,沒有失去方寸。

十數分鐘後,位於餘氏七塔裝置末端連線鋼製硫酸儲存罐的金屬管道口,最終流淌出純淨無色類似油狀般的成品硫酸。

“有了,有硫酸出來了!”轉瞬,負責這裡的生產小組兩人立馬激動起來,趕緊向不遠處的調度員報告情況。

訊息一經傳出,如同重磅炸彈般席捲實驗場內的所有人,經過短暫的平靜,整座劉村實驗場內一片沸騰,一名名參與工程建設的工人歡呼雀躍,激動不已,甚至一部分人閃爍象徵著希望的淚光。

對他們而言,具有強腐蝕性的純淨硫酸,就是真正的希望。

“呼……”內心緊張的林婉和方玉松了一口氣。

“哈哈,有硫酸了!”周遠興奮地喊著。

儒雅男人和劉微也露出了喜悅和激動的表情,一雙眼睛凝望著向蔚藍天空排出濃濃澹黃色廢氣,眼中充滿喜悅。

“採集樣品。”

餘華面色依舊沉穩,沒有在意四周眾人的激動情緒,正聲道。

轉瞬,調度員傳達命令,位於生產裝置末端金屬管道口的生產小組,待得到命令立即執行,一人立即按照事先程式,開啟連結主管道上的金屬閥門,一人戴著防護手套的右手拿著容量為五百毫升的玻璃燒杯,採集樣品。

樣品需要分三次,每次間隔一分鐘以上,總數量為1.5升,檢測方法為化學檢測,用酚酞指示劑進行標準鹼液中和滴定實驗。

三分鐘過後,樣品採集完畢,由一名生產小組成員親自送來,放到佈置各種化學儀器的指揮臺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作為組長的餘華,在眾人矚目之下,進行第一次樣品質量檢測,林蛙三人待在旁邊,仔細注視餘華的操作步驟和手法,其他人則一臉緊張的盯著指揮台,看著餘華進行極其關鍵的檢測。

檢測的最終結果至關重要,這個等待過程,對四周工人們而言,無異於生孩子的時刻。

“質量分數均為98%,質量合格。”

完成標準鹼液中和滴定實驗的餘華,根據三瓶樣品給出的實驗重量和引數進行計算,最終得出三瓶樣品的質量分數資料,點了點頭,公佈檢測結果。

質量檢測透過,眾人再次松了一口氣,再次露出高興的色彩。

這是第二個好消息。

“餘同志,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這時,儒雅男人走了上來,向餘華詢問道。

“等。”

餘華向林婉打了一個招呼,示意記錄資料,隨即轉過身,面露尊敬之色,仔細講解道:“現在已經得出成品硫酸的質量分數,等二十四小時後,只需要獲得流量計的硫酸流量資料,就能獲得實際產量引數,首次實驗試生產達到95%以上,即20.9噸每日,就算合格。”

林婉點頭,迅速負責記錄質量分數資料。

“那三十噸硫磺夠嗎?”儒雅男人聽聞,點了點頭,心中有了一個數,繼續問道。

“夠,硫磺分子量為32,一噸硫磺可以生產三噸硫酸,理論上三十噸硫磺可以生產九十噸硫酸。”餘華點頭笑了笑,一噸磺,三噸酸,這是標準。

“九十噸硫酸?!按照現在市面上每噸硫酸300銀元,豈不是說,這些硫磺生產的硫酸,等於2.7萬銀元!”儒雅男人聽到這個資料,頓時怔了一下,腦海立馬反應過來,有些不可思議。

由於硫酸屬於戰略資源之一,受到政府的高度管制,如今北平市面上的硫酸等化學製品非常稀缺,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80%濃度硫酸製品的價格已經達到每噸180銀元左右,而98%的高濃度硫酸則達到300銀元,關鍵在於有價無市。

90噸硫酸的價值高達2.7萬銀元。

成本多少?

東拼西湊的三十噸硫磺,雖然不好買,但價格也僅有每噸50大洋左右,成本和總價值的差距達到六倍。

乖乖,眼前的餘氏七塔簡直不是在生產硫酸,而是在生產‘金錢’!

機器一開,金錢猶如流水般嘩嘩產出。

餘華笑了笑:“是的,理論上等三十噸硫磺生產銷售完畢,其硫酸總價值就能收回餘氏七塔專案的所有研發投入。”

“2.7萬銀元……真是難以想象啊。”儒雅男人心頭為之震撼,轉頭望向餘氏七塔,再一次感受到科學帶來的非凡魅力與恐怖生產力。

恐怖。

真的恐怖。

這就是科學技術的魅力嗎?

技術研發總投入一萬五千銀元,試生產九十噸硫酸的總價值2.7萬銀元,這是連他聽了都不可思議的豐厚回報,若是訊息傳出去,足以令全國的資本家瘋狂。

如不出意外,餘氏七塔生產的硫酸製品,將成為根據地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按照初期規劃的2.4萬噸年產量,一年經濟效益便高達720萬銀元,這還不算戰爭爆發後極大機率出現的物價上漲。

硫酸價格每噸上漲50銀元,年經濟效益就提升120萬銀元。

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這一切,全都是餘華帶來的。

首次實驗繼續進行,接下來,餘華下令進入滿負荷生產模式,餘氏七塔進入最大工業生產狀態,經過前期處理的工業硫磺在傳送帶作用下,源源不斷進入料倉,價值不菲的高純度濃硫酸則在裝置末端流出,儲存於罐體內。

50立方米容積的儲存罐,可以儲存最多92噸的硫酸,剛好滿足生產需求。

天色漸漸昏暗,轉入夜色,餘氏七塔原型機已經持續穩定生產3小時以上,當前每小時流量約為0.87噸,設計每小時流量0.916噸,實際產量與設計指標之比達到94.9%,符合首次試生產要求。

不過,現在還沒到下定論的時候。

實際產量需要達標,機組執行需要穩定可靠。

深夜,各個生產小組嚴陣以待,堅守崗位,他們深深明白自己的工作有多麼重要,全都盡心盡力,沒有半點偷奸耍滑之舉。

餘華和設計組全體成員也待在實驗場,沒有離開半步。

象徵著高汙染的工業廢氣湧向夜空,汙染著周邊環境,工業廢水進入連同白洋淀的蓄水池,汙染水質,毒死魚蝦,而象徵著金錢和希望的高純度硫酸,則源源不斷湧向儲存罐。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首次實驗試生產第12個小時,凌晨4點,餘氏七塔原型機滿負荷執行11小時,狀態可靠,各壓力錶和引數一切正常,各個生產小組已經熟悉整個生產模式,熟練度提升,由此增加生產效率,當前每小時流量約為0.89噸,實際產量率上升到97.1%,超過指標線。

餘氏七塔研發專案第十九天,首次實驗試生產程序過半。

“呼……”林婉左手端著筆記本,右手詳細記錄每小時的流量資料,忙完過後,身形微微搖晃,感覺頭暈目眩,趕緊用手撐住桌子。

“有沒有事?瑾瑜。”餘華見此,上前一步,詢問道。

“沒事,就是有些頭暈,眼皮子在打架。”林婉搖了搖頭,語氣充滿疲憊之意,輕聲說道。

不止是林婉疲憊,作為設計組成員的方玉和周遠,全都露出疲憊姿態。

“從昨天早上五點到現在,已經二十三個小時了,要不你們先去睡一下,等過段時間我再叫你們。”餘華輕聲說道。

“不用,我還撐得住,這是餘氏七塔最重要的時刻,我不能睡。”林婉搖頭說道。

方玉和周遠紛紛點頭。

“好吧,還剩十二個小時,我們已經看見勝利的曙光了,加油。”感受到三人的態度,餘華也不再勸阻,加油鼓勁。

無論是從生理角度,還是從心理角度,大家都已到達極限,即將瀕臨崩潰。

這麼多天以來,眾人幾乎沒有睡一個好覺,基本只睡四五個小時,便會開始新一輪的工作,方玉途中更是來了一次月事,強忍著身體的不適在實驗場奔波,即便餘華勸阻也沒用。

而這一切,只為了成功。

還剩十二小時,勝利已經就在前方。

“加油。”三人互相對視,眼中露出堅定之色,齊齊點頭。

……

時間猶如流沙般不斷消逝,一個又一個小時過去,轉瞬,第十九天下午三點半,距離試生產開始已經過去二十三小時三十分鍾,距離採集實際日產量資料,還剩最後三十分鍾。

下午時分的陽光,熾熱且毒辣,彷佛要把人烤熟。

實驗場內,所有專案參與人員全部到場,儒雅男人和劉微立於指揮台,一雙雙蘊含不同色彩的眼睛,全都放在正在穩定生產硫酸的餘氏七塔原型機之上。

作為組長的餘華站在最前方,身後則是三位設計組成員。

“採集流量引數。”隨著手錶分針精準歸零,時針指向四點整,餘華頭腦保持清明,金色數學符號釋放冰涼之意緩解大腦疲倦,整個人深呼吸一口氣,下達新的命令。

調度員立即揮舞旗幟,傳達指令,另一邊待在末端的生產小組立即執行,採集新一輪的流量計資料,送到指揮台。

這是最後一份流量資料,記載著第二十四小時的流量資料。

餘華接過新採集的資料資訊,而後將過去二十三小時的每小時流量資料加在一起進行計算,得到二十四小時硫酸產量和產量變化趨勢,再將其製成一份簡單的資料視覺化草圖。

資料視覺化草圖,可以讓人更為直觀的瞭解整個資料資訊。

場中,安安靜靜。

所有人默默等待,心中緊張萬分,大氣都不敢喘。

合格,還是不合格?

過了三分鐘,餘華拿起一張記錄二十四小時硫酸產量資料的紙張,轉過身,面朝眾人。

“餘氏七塔原型機首次實驗試生產資料如下:二十四小時硫酸實際產量:21.12噸,每小時產量為0.88噸,與設計產量之比為96%,符合試生產指標要求。”

“各位同志們,我們,成功了!”

言語之中滿是鄭重之意,餘華向現場所有人公佈試生產的最終結果和實際產量。

試生產透過,實際產量合格。

轟!

頃刻間,整個實驗場經過短暫的平靜,立馬陷入轟動之中,所有人激動萬分,心中積蓄已久的情緒似如決堤般湧出,他們,做到了。

“好啊,好,太好了!”

立於最前端的儒雅男人抬起雙手,迅速鼓掌,為站在指揮臺前的餘華送上掌聲,接連說了幾個好:“這是一個勝利,技術領域的勝利,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殲滅敵人一個師,不,應當是一個軍!”

成功了!

歷時十九天,凝聚餘華心血和二百多汗水的結晶——餘氏七塔專案,正式宣告成功。

有了餘氏七塔技術,經濟基礎薄弱和發展水平落後的根據地區域,將注入一針強心劑。

僅從經濟效益方面講,基於餘氏七塔技術的硫酸工業,每年就能產生數百萬銀元乃至上千萬銀元的收益,更別說硫酸在軍工領域和鋼鐵冶煉領域的重要作用。

聽到餘華公佈的最終結果,強撐了整整三十多個小時的林婉三人,臉上紛紛露出舒心的笑容,熱烈鼓掌。

掌聲如同潮水般熱烈,所有人全都為實驗結果和餘氏七塔締造者餘華,送上由衷的掌聲。

餘華面含微笑,坦然收下這份來自於這些先驅者們的掌聲,他有資格接受這份掌聲,因為,是他把五十年代才會出現的新型七塔裝置,帶到了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前夕。

坦然,受之!

“砰!”不遠處,隸屬於儒雅男人的隨行人員,舉起手中的照相機,找準角度,按下快門。

畫面定格,黑白照片之中,蔚藍天空和實驗場、餘氏七塔為背景,立於指揮臺上的餘華,滿臉微笑,前方則是熱烈鼓掌的儒雅男人、劉微、設計組成員和專案工人群體。

這一刻,歷史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