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科學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答應,還是拒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九章 答應,還是拒絕?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也就沒有隱瞞身份的必要,不管當前時機是否成熟,餘華都必須坦白自己的另外一層身份。

真誠與坦白是唯一的選擇,隱瞞與欺騙只會換來離開。

餘華沒有把莊前鼎教授當成隨意糊弄的三歲小孩。

氧吹爐技術,只有且必須給根據地。

這番話迴盪於龍門銑周圍,談話氣氛隨之凝固,變得壓抑起來。

莊前鼎聽到餘華透露的這個訊息,頓時明白原由,對於餘華‘聘請之科研人員’的另外一層身份僅僅有些驚訝,並沒有太大的反應,畢竟這種學生非常普遍。

整個人對餘華口中的技術售賣得利,倒是非常感興趣:“什麼技術賣了三萬五千大洋?”

三萬五千大洋,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一種新型塔式法硫酸生產裝置,日產硫酸可達22噸,學生在高中畢業後,同紅色組織相關人員建造原型機組,進行了硫酸生產試驗,實際產量約為21噸,這是學生自主創新研發的,命名為餘氏七塔。”餘華簡單給出餘氏七塔大致內容和主要參數。

莊前鼎露出驚訝且不可思議的表情:“日產硫酸22噸的塔式法?!你是怎麼做到的?”

別人或許不清楚日產硫酸22噸是什麼概念,可作為頂級化工學家的莊前鼎清楚,塔式法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在於硫酸產量和硫酸質量,前者一般不超過20噸,後者硫酸濃度僅為76%,需要加入濃硫酸才能提高純度,進一步降低自身硫酸產量。

基於這樣的局限性,硫酸製取工藝逐漸由鉛室法和塔式法,向最新的接觸法轉變。

然而,餘華現在聲稱研製出了一種日產硫酸22噸的塔式法裝置,莊前鼎很想知道餘華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核心結構涉及機密,恕學生不能透露,不過,對方正在利用原型機組於延城建造硫酸廠,如果有機會的話,您可以實地參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餘華搖頭回應道:“不出意外,2T原型氧吹爐的修建地址也會在延城。”

“好。”

莊前鼎深呼吸一口氣,看著眼中透出期待之色的餘華,緩緩說道:“所以,換句話而言,我加入氧吹爐專案實際上是在為紅色組織工作,對嗎?”

“是,教授。”餘華感受到莊前鼎的語氣變化,心中微微忐忑,肯定地點頭。

原型氧吹爐不比餘氏七塔原型機組,由於時間和技術價值的變數因素,試驗地點只得放在延城進行。

而這,也就意味著加入氧吹爐專案的莊前鼎教授,必須前往延城,不管過程如何,本質上都是在為組織工作。

“我知道了……餘生,讓我考慮一下,最遲後天上午,我會給你答覆。”莊前鼎點了點頭,回應道。

“好的,學生先回去了。”聽到這個回答,餘華並沒有任何意外,輕聲道別,言語滿是尊敬之意。

話落,緩緩離去。

莊教授的考慮無可厚非,畢竟如此重要的事情,絕非三言兩語就能作出決定。

在如今自己已經表明身份和選擇的情況下,對莊前鼎教授來說,加入空分裝置和氧吹爐專案,就等同於另類的跳槽,從教書育人的學校進入一線科研環境,這對任何一名教授來說都是值得慎重考慮的事情。

因為,研究地點是在科研環境極其落後的延城。

延城有什麼科研環境嗎?

有。

但相比擁有全國頂級研究裝置的清華園來說,幾乎為零。

整座延城,沒有一座符合正常要求的實驗室,客觀上存在研究環境薄弱的問題,生活條件艱苦,物資匱乏。

面對這個情況,任何教授都得掂量一二。

除了客觀因素外,還有主觀因素,國內相當一部分大學教授和學者,並不認同組織的理念與思想,依舊視南京為正統。

幸運的是,經過一番交談下來,莊前鼎對組織並沒有出現喊打喊殺的情況,冷靜且理性,類似中立。

能中立,這就夠了,餘華可不會奢求太多。

只搞技術,不搞運動,這是前提。

“今天收穫還是很多的,壓縮結構的問題已經解決,此外,防彈衣可以納入武器裝備生產的範疇,實用性強,技術難度不高。”餘華返回核物理實驗室的路上,腦海默默思索總結,回頭看了一眼機械館,眼中露出一抹期望:“最後,希望莊教授能加入氧吹爐專案吧。”

只要莊教授答應加入,餘華就有辦法把莊教授這位頂級理工全才徹底留在根據地,空分裝置為氧吹爐提供物質基礎,氧吹爐為電渣重熔提供物質基礎,電渣重熔為105毫米榴彈炮及一系列軍事裝備提供物質基礎。

餘華相信這些研究專案對莊教授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沒有多想,整個人快步而行,往實驗室而去,距離盧溝橋事變還剩幾天時間,他必須儘快完成工業級空分裝置的理論設計。

至於防彈衣這種裝備,只需要簡單設計即可,到時候跑一次數值模擬計算就算解決。

當前最重要的專案就是空分裝置,有了符合要求的工業級空分裝置,氧氣頂吹轉爐技術便再無阻礙。

就轉爐本身而言,除了氧槍、耐火材料和爐身結構設計外,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言,農村隨便找個鐵匠都能搞定。

……

機械工程實驗室內,嘈雜的機床工作聲再度響起,莊前鼎重新戴上手套,操控龍門銑加工最後一批次五毫米進口鋼板。

神情專注,眼神明亮。

嚴謹,細緻,這是莊前鼎的工作風格。

一雙明亮而有神的眼眸注視工作臺上的五毫米鋼板,仔細加工。

不一會兒,伴隨著最後一塊表面光滑四角點孔的五毫米鋼板加工完畢,莊前鼎關閉龍門銑,將其取下放在存放區域內,接著整個人打掃衛生,清理機臺。

做完這一切,莊前鼎沒有著急製作防彈衣,而是暫停工作,如今,他的心已經不在這件小作品上,只有解決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他才能迴歸悠然製作防彈衣的心態。

整個人徑直走向更衣間,換下身上沾染油漬和汙垢的實驗室操作服,穿上乾淨整潔的西裝,接著來到實驗室操作臺前,目光看向桌面的《氧氣鍊鋼的變化規律和反應過程》。

“氧氣頂吹轉爐……延城……沒想到我與紅色組織的第一次接觸,是因為我最喜歡和最看重的學生。”

莊前鼎輕聲自語,腦海浮現餘華真誠且自信的臉龐,以及這段時間的回憶。

答應,還是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