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科學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六章 這不是在考驗幹部的想象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六章 這不是在考驗幹部的想象力!

這是一個大膽的猜測。

看著教授同志這幅表情,林婉怔了一下,彷彿意識到什麼,言語有些驚訝:“難道說……莊教授在餘華的作用下,準備加入組織?”

“直接加入應該不會,但至少達到幫助我們的層次,若不然,以餘華性子,不會隨意暴露自己,更不會發起這次緊急見面。”劉微雙眼泛著思索之色,緩緩說道:“要是莊教授能幫助我們的話,那對於整個根據地來說,真的是一個天大的助力。”

對於根據地的情況,劉微是非常瞭解的,畢竟他是北方部最高負責人,擁有知情權。

如今,已經持續進行兩個多月的根據地戰前大生產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比起根據地最初一窮二白的局面,已經好上太多。

但這不足以驕傲。

因為,整個戰前大生產計劃涵蓋的各個領域,還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

冶金,軍工,電力,機械加工,即缺人才,又缺技術和裝置,想要實現戰前大生產計劃制定的‘建立較低水平基礎工業’和‘自主生產輕武器軍事工業’兩個總目標,仍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所幸,憑藉前不久餘華給的煉焦技術資料和武器生產建議,根據地在冶金和軍工領域的問題得到了緩解。

一是藉助餘華基於的煉焦技術資料,建立最基本的煉焦體系,解決高爐鍊鐵所需的焦炭問題。

二是軍工局邀請軍內一眾高級將領,針對餘華給予的武器型號建議進行討論研究,最終確立步槍型號為中正式步槍,迫擊炮型號則致敬經典,仿製布朗德60毫米迫擊炮。

步槍型號和迫擊炮型號有了目標,可當進入實際研發環節,軍工局面臨的技術情況則遠比想象之中要複雜的多,導致研發進度非常緩慢。

總體而言,戰前大生產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急需更多的力量支援。

若是莊教授真如他們分析那樣,是來幫助根據地的,這真的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劉微光是聽完關於莊教授的簡歷資訊,就知道這位素未謀面的清華教授,絕對是一個頂尖科學家。

根據地最缺少的就是這種人才。

“您說的對。”林婉點頭回應道。

劉微笑了笑:“幾點了?”

“6:10分。”林婉抬起右手,看了看手錶,回應道。

“時間應該差不多了,我們去門口迎接。”劉微聽聞,感覺時間差不多,接著熄滅手中的菸頭。

親自迎接,這才是待客之道。

林婉點了點頭,跟在劉微身後,離開房間,往客來茶館大門而去。

很快,劉微和林婉來到茶館大門前,靜靜站著。

“嗡!”沒過多久,伴隨著一道汽車引擎工作的聲音,一輛別克汽車穩穩地停在茶館門前,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副駕駛坐著楊修,後排則坐著餘華和一名陌生面孔的男人。

林婉靜靜看著車裡闊別許久未見的餘華,面容露出淺淺的微笑。

待車輛停穩,楊修迅速下車,來到後排位置開啟車門,側身退到一旁,對於後排座位的二人盡是尊敬之色。

如果說餘華的學識已經高到令他欽佩,那麼,這名任職於國立清華的莊前鼎教授,無疑令他只能仰望。

國立清華之教授!

餘華和莊前鼎有序從右側下車,立於茶館大門前方。

這時,劉微穩步上前,面含儒雅微笑,伸出右手:“餘同學,好久不見。”

“劉管家,好久不見。”

餘華向劉微點頭,伸出右手握在一起,禮貌性問候,接著自然放開。

一番簡單寒暄過後,餘華轉而介紹身邊的莊前鼎:“劉管家,這位是我的導師,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兼機械工程系主任——莊前鼎。”

“莊教授您好,我叫劉微,我代表北方部歡迎您的到來,叫我劉管家就好了。”劉微目光落在莊前鼎身上,再次探出右手,微笑說道。

“劉管家,你好,很高興見到和認識你們。”莊教授今日穿著打扮格外正式,穿著西裝,透出頂級學者的儒雅氣質,大大方方與劉微握手,微笑點頭。

對於紅色組織,他以往只是聽過,從未如此近距離接觸。

“教授您好,我是北大學生林婉,也是北方部科學股股長。”林婉上前一步,微微欠身,向莊教授致以學生之禮。

“你好,林同學,我聽餘華說起過你,你在機械設計領域的天賦非常高。”莊前鼎看著林婉,點了點頭,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次見面之前,餘華就將劉微與林婉等人的相關資訊告知過,莊前鼎對林婉頗為好奇,一是因為她的女性身份,二是餘華給予的評價與頂尖機械設計天賦。

“您過譽了,教授,學生天賦一般。”林婉怔了一下,目光看了餘華一眼,有些不好意思,謙虛道。

莊前鼎笑了笑,並不言語。

“莊教授,餘同學,我們先進去吧,這裡不是談話的地方。”雙方簡單交流一番,劉微適時出聲,示意眾人進入茶館內部。

“客隨主便,您請,劉管家。”莊前鼎點頭微笑。

劉微臉上露出一抹笑意,隨即引領眾人進入大門,往茶館裡面而去。

……

茶館內部,先前的會議室內,一壺龍井放置於桌面,警衛員悄然離去,帶上房門。

會議室外面站著兩名警衛員,負責安全事務。

劉微立於座位上,右手提起茶壺,親自給莊前鼎和餘華倒茶,而後再給林婉和自己分別倒上。

倒完,喝茶。

餘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龍井,嗯,還是熟悉的味道,好喝。

四人喝過茶,劉微率先放下茶杯,進入正題。

“餘同學,是什麼事情特別重要?”劉微看了一眼莊教授,詢問道。

“劉管家,瑾瑜,今天這次見面是因為一項足以改變中華命運的技術。”餘華沒有廢話,直接開門見山,雙眼凝望面前的劉微與林婉,話音鄭重且肅穆。

足以改變中華命運的技術?

“餘同學,是什麼技術?”劉微聞言,略微錯愕,面容變了變,語氣有些疑惑且肅穆。

餘華自然不會無的放矢,那麼,這項足以改變中華命運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話音一出,劉微和林婉的目光,盡數凝聚於餘華身上。

餘華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目光轉而投向身旁的莊前鼎。

“氧氣頂吹轉爐技術。”

莊前鼎沉聲道,從公文包內取出隨身攜帶的氧氣頂吹轉爐設計圖紙,放在桌面,遞向劉微:“這項技術由餘華開創,基於氧氣鍊鋼原理,透過氧槍將高純度氧氣送入鍊鋼轉爐內,實現高效率鍊鋼過程,當前平爐鍊鋼一爐所需時間大約為7——12小時,氧氣頂吹轉爐鍊鋼一爐所需時間約25—40分鐘,實際上,鋼水冶煉反應時間僅為15分鐘左右。”

“15分鐘?!”伴隨著莊前鼎教授話音落下,在劉微還處於一知半解的懵懂狀態時,對鋼鐵冶金稍有瞭解的林婉,已經瞪大了眼睛,露出極其震撼的表情。

“是的,十五分鍾冶煉完畢,其餘時間皆為裝料與出鋼。”餘華這時出聲,點頭肯定道。

十五分鍾的鋼水冶煉反應時間。

25分鐘—40分鐘總耗時區間。

林婉小心翼翼拿起這份氧氣頂吹轉爐設計圖紙,眼眸仔細注視,此時此刻,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她內心的震撼與不可思議。

“林婉同志,這個十五分鍾冶煉時間,有什麼不同尋常或者特別的地方嗎?”看著林婉的反應,再感受到餘華和莊前鼎的肅穆,並不熟悉鋼鐵行業的劉微,心中充滿疑惑,稍微整理了一下措辭,詢問道。

看樣子,這項技術的確很了不起的樣子。

“教授同志,這個冶煉時間本身就極為不正常,假設100噸平爐,煉一爐鋼鐵需要7個小時,那麼一天24小時只能煉大概三爐鋼水,不考慮鋼渣與其他物質的質量損失,那麼理想總質量等於300噸。”

林婉聽到劉微的詢問,終於從震撼之中回過神來,短暫理了理思緒,緩緩講解道:“現在按照這項氧氣頂吹轉爐技術冶煉時間計算,假設同樣為100噸轉爐,取30分鐘煉好一爐,一天24小時可以冶煉48爐,48爐乘以100噸是多少?”

“48爐乘以100噸是多少……”劉微愣住了。

這一刻,他真的愣住了。

整個人大腦轟的一下,瞬間陷入空白,一個數字迴盪於腦海中央——4800噸!

物質:鋼鐵!

看著劉微呆滯且不可思議的表情,餘華與林婉互相對視一眼,並未出聲提醒,唯有教授同志明白這個資料的概念後,才能真正意義上理解氧氣頂吹轉爐技術的真實價值與重要性。

毫不誇張的說,氧氣頂吹轉爐技術完全可以決定1937年中華的國運與未來。

唯有理解其價值與重要性,才能充分對其實施保護。

整個中華能夠確保氧氣頂吹轉爐不落入日本人之手,唯有組織。

會議室內保持安靜,三人默不作聲,讓劉微安靜消化這個震撼到爆炸的訊息。

“莊教授,餘同學,也就是,氧氣頂吹轉爐每天能煉4800噸鋼鐵,對嗎?”過了好幾個呼吸的時間,劉微這才回過神來,堪堪消化完林婉闡述的資訊,抬起頭,一雙眼眸透露著近乎顫抖的激動與興奮,看向二人,言語清晰且準確的複製這個專業術語。

鋼鐵!

每天4800噸鋼鐵!

這是一個令劉微無法想象的天文數字。

按照每天4800噸鋼鐵來計算,只要有了這個氧氣頂吹轉爐,等於是根據地鋼鐵年產量會瞬間提升到170萬噸。

170萬噸是什麼概念?

劉微不清楚,但他可以對比,南京那邊集全國之力的鋼鐵年產量,也不超過五萬噸。

一個是一百七十萬噸,一個是五萬噸……

此刻,劉微感覺自己快瘋了,他總算是明白平日裡無比穩重的林婉,為何會作出如此反應的原因。

他娘的,這不是在考驗幹部的想象力,而是在摧毀幹部的價值觀與認知!

劉微原本以為今天要說的大事,就是莊教授疑似會幫助組織,哪兒想到餘華直接給他整了這一出,直接丟了一個重磅炸彈過來。

“對,但不完全對,如果鍊鋼流程掌控的好,縮短裝料與出鋼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理論上,100T級氧氣頂吹轉爐日產量的確可以達到4800噸,不過我們暫時做不到100T級轉爐,且陝北原料供應體系無法承受。”

莊前鼎搖了搖頭,出於科學的嚴謹,指出要達到日產4800噸鋼鐵的要求,向劉微潑了一盆冷水,正聲回答道:“這是由我和餘華設計的2T級試驗爐,單次總冶煉耗時30分鐘左右,日產鋼鐵96噸,年產量3.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