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才子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鹽幫再遭天殺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七章 鹽幫再遭天殺令

況且雖然只是一個人,也要養活十幾口人了,每天也要花個幾十兩銀子,好在只是臨時的,不然他還真養不起這些人。他手裡是有兩萬兩銀子,卻也經不起坐吃山空。

身邊的家人經過幾件事情一折騰,倒是鐵了心願意跟著這位少爺主子。一來他給的錢多還不辛苦,二來他從不像有的主子動不動就訓斥打罵下人。在他身邊待著既安全又舒坦,何樂而不為。

封城第四天,鹽幫總舵主及各分堂的舵主陸續進城,四處叫囂要把洛城雙驕碎屍萬段。聲音尚在空中盤旋,結果當天晚上,鹽幫在城內的當鋪、錢莊被劫掠一空,還有四個分堂舵主被刺殺,所有案發現場都留下一枚鐵牌子,上面寫著血淋淋的“天殺”二字。

“天殺令!”

看到這牌子的人都驚呆了,這可是李家兄弟的獨門標誌:天殺令。

鳳陽府、官軍和鹽幫的人被弄糊塗了,難道洛城雙驕前腳剛走,李家兄弟後腳就跟來了?兩對殺神從鳳陽城擦肩而過,有這麼巧的事情嗎?

不對,其中肯定有詐。

那麼,究竟是洛城雙驕還是李家兄弟幹的?若說挑了鹽幫鳳陽分堂留下了洛城雙驕的殺人手段,還只是猜疑,天殺令可是實實在在的證據,李家兄弟從不隱瞞自己的身份。

可是,不管是誰做的,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隨著事態進一步升級,鹽幫人馬分為兩撥,一隊繼續搜尋洛城雙驕,另一隊打聽李家兄弟的下落。他們發誓要抓住真兇,維護鹽幫在江湖的聲譽。一時間,鳳陽城裡陰雲密布、寒風陣陣,黑白兩道廝殺前的火藥味愈來愈濃。

李家兄弟正作壁上觀,隨著自己編的劇本看洛城雙驕的笑話,可是,這第一幕還沒演完,第二幕就急匆匆開場了。關鍵是,第二幕的主角變成了自己,而且角色更狠更毒。

李家兄弟當然明白,自己露餡了,洛城雙驕這是在報復他們。這哥倆商量了一會兒,決定把這場戲繼續演下去,不但不遠逃,還必須潛入城內,打算尋機會與洛城雙驕正面交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鹽幫在城內的當鋪錢莊遭到洗劫,丟失錢財已是令人髮指,顏面掃地更令他們無法接受。

鹽幫總舵主司馬延昭臉綠了,他們以為挑了鹽幫分堂口的人早已逃到幾百裡開外了,焉知人家非但沒逃,還輕輕鬆鬆的又來了那麼一出。

經過仔細清點,這一劫讓鹽幫損失巨大,丟失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利潤,今年的日子不好過了。

此時,司馬延昭真正意識到,劫匪不是一般角色,且不說是不是李家兄弟,反正碰上的是個硬釘子。

江湖道上也是光腳不怕穿鞋的,像李家兄弟這兩人,朝廷已經通令緝捕二十多年了,人家該幹嘛幹嘛,一刻沒閒著,全國的捕快公差成千上萬四處搜捕,到今天,連人家一根毛都沒逮著。

鹽幫系統也有各色人物,當然要比那些捕快強過百倍,卻也自嘆沒辦法對付李家兄弟,這樣兩位來無影去無蹤的人物,不去招惹是最好,碰上了,結果多半是自認倒黴。

如果是洛城雙驕幹的,這事得按江湖白道上的規矩來辦,通常是請出幾位雙方都信服的大人物,然後三方坐在一起,協商著把事情解決了,打生打死的可是經商大忌。

不管別人怎麼看,鹽幫可是認為自己是商人,而且是造福民間的商人,因為他們販賣的私鹽價格比官價要低幾成。唯一損失的不過是國庫。

“此事看來不那麼簡單,有可能是李家兄弟做的,然後栽贓給洛城雙驕。洛城雙驕沒必要這樣對付我們,而李家兄弟什麼事情都會做出來。”

在鹽幫臨時總舵內,一個書生打扮的人向司馬延昭分析道。

司馬延昭哪裡不明白,他讓人四處喊著要把洛城雙驕碎屍萬段,不過是以為這兩位大神不在城裡,自壯聲色罷了。孰料對方不但在城裡,而且根本不買賬,馬上就洗劫了他們的金庫,還殺了他們四位分堂主。

“此事怎麼辦?看來不但洛城哥倆兒在城裡,連李家兄弟也可能在。兩對閻王啊。”司馬延昭頭大如鬥。

“幹她娘的,把他們全滅了。”鹽幫副總舵主吳良怒道。

“只怕還沒滅掉他們,我們就全交代在這裡了。”那個書生打扮的人冷笑道。

“那你說怎麼辦,咱們就認了?上百萬兩銀子如此打了水漂,這日後在江湖怎麼混下去啊。”吳良怒火焚心。

鹽幫人多勢眾,亡命之徒大有人在,要是跟官府官軍交鋒,還真不怕,可是對付這黑白兩道的大人物就顯得束手無策。尤其是黑道人物,下手狠,所謂擒賊擒王,他們專挑鹽幫裡的首領人物和錢莊當鋪這類要害處下手,一招致勝。

鹽幫總舵設在揚州,此次主力北上,也存在很大風險。如果在鳳陽跟李家兄弟和洛城雙驕這兩撥人死磕,黑白兩道的同黨們極有可能在揚州實施報復,那可能就真的把鹽幫滅了。

洛城雙驕和李家兄弟這類人物,同道好友不乏其人,甚至有許多死黨,不說別人,那個臭名昭著、令官府頭疼不已的巨寇李福祿就一直逍遙在外,如神龍見首不見尾。

“不管是李家兄弟還是洛城那哥倆,咱們都沒得罪過,他們也從來沒有表示過與我們有什麼仇怨。應該弄明白,此事究竟因何而起,才能制止他們進一步的行為。”司馬延昭對前景仍有擔憂,覺得一切該從源頭查起。

那個書生打扮的人把佛無量四人圖謀藥王的事說了一遍,此事那四人雖然做得隱秘,鳳陽府分堂還是有一些人知道,事後傳了出來。

“這四個王八蛋,做夢也不看看時辰,給我們惹來如此大的禍患。”吳良咬牙切齒罵道。

“真有藥王這種事嗎?”司馬延昭聽畢,眼睛裡頓時放出異樣的光。

“哪裡會有這種事,就算真有藥王出世,還輪得到他們惦記,早被官府進貢給皇上了。那些鎮守太監幹嗎吃的,不就是在各地方替皇上盯著嗎?我看他們是咎由自取。”書生不屑道。

各地鎮守太監除了日常事務之外,另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盯著各地出產的珍稀物品,一旦發現,馬上搶到手,然後進貢給皇上。已經聞名的出產好藥好茶的地方早都被皇家圈佔起來,地方大吏也不敢染指。

相對而言清朝的宦官制度比明朝好了許多,宦官不奉聖旨不許出京,而且事畢即返,嚴禁騷擾民間。但這也算不上德政,按照清朝的部落制度,就不應該有太監宦官,而是應該跟元朝一樣,宮內由貴族子弟輪流值宿。

那書生繼續說道:“這還不算呢,藥王的事還沒結束,現在城裡可不只李家兄弟跟洛城哥倆兒,還有好幾方勢力虎視眈眈,卻意向不明,所以我們現在只能穩住陣腳,以靜制動,不宜貿然出手。”

“那李家兄弟為何對付咱們?總是有目的的吧。”司馬延昭問道。他可不相信這哥倆兒是財迷心竅,才對分堂下手。再怎麼說,官府銀庫裡的財物總比鹽幫分堂要多吧,黑道劫財,只認數目,才不管你是什麼地方呢。

“還不是聽信了謠言,想得到藥王。”吳良氣得發瘋道。

“沒那麼簡單,他們可不敢動這心思,恐怕是另有玄機。”

那個書生把聽來的況且竟是千機老人入世歷練,一大撥黑白兩道的巨擘們都紛紛跟他結了善緣的事說了一遍。

“這就快說到封神演義了吧,我看完全是瞎扯。”這次,連司馬延昭都不信了。

“總舵主,這可不是瞎扯啊,我是親耳聽烏篷老前輩說的,他也跟那位結了善緣。他老人家再三提醒我,在這鳳陽城裡,跟誰找別扭都行,千萬別不開眼,太歲頭上動土。”

“烏篷烏四海?”司馬延昭心裡暗暗吃了一驚。

烏篷乃白道領袖人物,江湖上名聲顯赫。他是一位世家貴胄公子,因父母早亡,少年時就羨慕遊俠,傾財好客,江湖上黑白兩道,三教九流,凡是有一技之長的都養在家裡,四海是他的別號,就是稱讚他本人急公好義,為人四海。在江湖上的地位,跟梁山好漢柴進有的一拼。

然而,只進不出,縱使是一座金山,也會被掏空,大約十年光景,祖輩留下的潑天財富消耗一空。除了留下一個四海的稱號,烏篷孑然一身,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真正走入了江湖。

好在他曾經供養的那些人並不都是騙子,也真有強人,他也在十年中學會了一身超強的本領,加上他的為人與名聲,很快便成了一位人盡皆知的白道大俠。

也沒人知道他本事究竟有多高,早年有太多人欠過他的人情,所以只要有事,幾乎不用他動手,事情就解決了。凡是不買他賬,得罪了他的人,基本都是空中蒸發。

所以,烏篷也就成了黑白兩道上所有人都不敢得罪的大人物。官府對於烏篷這樣的俠客往往是睜一眼閉一眼,一是他不會無故向官府挑釁,二是他的人脈在官府裡也是盤根錯節。祖上的錢雖然花完了,但蔭庇還在,各界有臉面的人士對烏篷還是尊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