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人類信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好訊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一章 好訊息

當然,此時在飛船內的曼德爾終於開始坐不住了,他立即問周圍的副手說道:

“這是怎麼回事啊?我們周圍出現了什麼?這是等離子體雲嗎?周圍好像並沒有任何地球上殘留的高等智慧生物出現啊?這該死的等離子體雲是從哪裡來的?誰能回答我?”

然而他的所有部下此時都已經沒有辦法回答他的話,因為他們同樣都感到束手無策。實際上,當他們意識到周圍出現的怪異事物是等離子體雲的時候。他們已經做好了被徹底摧毀的準備了,此時,其中個副手對曼德爾說道:

“曼德勒長官,恐怕我們已經回不去了,儘快向威德爾長官發資訊告訴他這裡不止低等智慧生物吧,曼德爾長官。請儘快作出決定,不然連發資訊的時間也沒有了。”

而曼德爾仔細想了想之後說道:

“好,你們儘快組織通訊,我要儘快跟威德爾長官迅速聯絡。”

……

只是他們絕對沒有想到的是,正在地面上指揮作戰的張德森,此時也有了一個想法,他立刻對周圍的人說道:

“所有人聽令,立刻同時啟動全頻域無差別的電磁干擾程式。”

操作人員立刻聽令啟動了全頻域無差別的電磁干擾程式。但是,李龍方此時已經向馮玉才將軍解釋完了,之前要解釋的等離子體武器是什麼?而這個時候聽到張德森這麼說,立刻對張德森問道:

“隊長啟動了全頻域無差別電子幹擾之後,我們不是也要跟著遭殃嗎?隊長還是三思的好啊。”

張德森立刻一錘定音的說道:

“不要總是問那麼多,直接執行就行了。”

而李龍方聽到張德森這麼說,知道張德森已經完全下定了決心,也不好多說了。

電子幹擾為使敵方電子設備和系統喪失或降低效能所採取的電波擾亂措施。是電子對抗的組成部分。目的是削弱或破壞敵方使用各種電子設備和系統遂行戰場偵察、作戰指揮、通信聯絡和兵器控制與制導的能力,為隱蔽己方企圖和提高己方飛機、艦艇的生存能力創造有利條件。

電子幹擾一般不會對於擾物件造成永久的損傷,僅在干擾行動持續時間內,使得干擾物件的作戰能力部分或全部喪失,一旦干擾結束,干擾物件的作戰能力可以恢復。

電子幹擾的基本技術是製造電磁幹擾信號,使其與有用訊號同時進入敵電子設備的接收機。當幹擾信號足夠強時,敵接收機無法從接收到的訊號中提取所需要的資訊,電子幹擾就奏效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電子幹擾技術是干擾敵方接收機而非發射機。為了使干擾奏效,幹擾信號必須能夠進入敵接收機——天線、濾波器、處理門限等。

也就是說,在確定干擾方案時,必須考慮幹擾信號發射機和敵方接收機之間的距離、方向,以及幹擾信號樣式對敵電子設備可能產生的效應等。才能保證干擾的有效性。

由於無線電訊號傳播具有開放性。雷達、通訊等接收機在接收有用訊號的同時也接收到其他訊號,於是對欲接收訊號產生了干擾。

作為有意而為的電子幹擾,為了達到預想的效果,也即有效地實現干擾,幹擾信號必須能夠很好地被接收機接收並產生影響。

但通常所有接收機都是針對自己要接收的訊號設計的,也就是說,接收機對於它要接收的訊號具有最好的接收效能。

因此,要想使幹擾信號有效地影響接收機,就應該使傳播到達接收機的幹擾信號具備對被干擾的接收系統產生影響的基本條件,這就是有效干擾的條件。有效干擾的基本條件其中包括如下幾個:

首先是頻域覆蓋:

從訊號接收的過程可知,由於接收機具有對有用訊號頻帶以外訊號很強的抑制能

力,一個幹擾信號只有具有與欲接收的訊號同時落入接收機通帶之內的頻域特性,才能被接收機接收。

一般情況下,如果進入接收機的總能量或者合成幅度不是特別大,它們就會在接收機的線性部分被進行相同的處理,如放大、濾波和變換等。進入接收機接收頻帶內的幹擾信號就將對訊號接收產生擾亂作用。

因此,幹擾信號的頻率域特性首先應該是其頻率成分能夠落入接收機通帶。通常情況下,為顧及頻率瞄準誤差的影響,幹擾信號的頻寬大於接收機通帶,這時就需要把干擾的帶外損失考慮到幹擾機的總輸出功率中。

接著是空域覆蓋:

空域覆蓋反映的是電磁場強度相對被干擾物件的空間分佈條件,指干擾的電磁輻射能量集中覆蓋於被干擾接收天線所在的空間位置。

通常有兩種途徑實現這一條件,一是將干擾發射天線的主波束覆蓋被干擾接收天線所在的空間位置,這樣才有足夠的干擾電磁能量集中到預計的被干擾方向;二是將干擾發射機置於被干擾天線的附近,降低遠距離傳播帶來的損失,使其處於強干擾中心區,此時可以採用非定向天線。

當對傳統收發天線共用的譯基地雷達干擾時,雷達所在的方向可以透過對其發射訊號測向獲知,因而能夠較準確地將十擾主波束指向該雷達,從而避免在其他空域方向無謂損失能量。

但對許多戰術通訊系統干擾時,通常無法或不能準確獲知收信機所在的方位,因此干擾發射天線通常採用寬波束,這樣帶來的空域能量損失必須在功率設計時考慮到。

對於需要干擾不同方向的多個目標的任務,最初也是採用寬干擾波束,隨著發射天線技術的發展,多波束技術的採用使得f擾機可以將能量集中於幾個確定的方向,大大提高了發射功率的空域利用率。

……

不過,此時由於張德森很快實行了全頻率干擾,那一艘直徑達到50米的太空飛船,此時所有的通訊也立刻失效了。那些操作員立刻對曼德爾說道:

“報告曼德爾長官,我們的所有通訊全部被中斷了,對方實行了全頻域的電子幹擾。任何訊號不斷都無法傳輸資訊了。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請長官指示。”

曼德爾看著眼前的事實,只得無力的坐下來說道:

“好了,兄弟們。恐怕我們已經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擺脫眼前的困境了。所有人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讓我們的飛船能夠與他們的飛船同歸於盡?”

然而回答曼德爾的是所有人無盡的沉默。此時,由於過度的沉默使得整艘飛船變得死氣沉沉。因此,曼德爾的其中一個副手對曼德爾說道:

“曼德爾長官,由於我們之前只關注了那些原始的人類,對於突然出現在這附近的這顆星球上殘留的高等智慧文明的力量。並沒有加以應有的監視,所以他們具體在什麼方位我們無法知道,加上我們現在的所有儀器已經混亂了,所以……”

曼德爾聽後,無力的揮了揮手,打斷他的話。然後說道:

“弟兄們,我對不起大家,現在害得大家都走到了這一步上。但是很可惜的是,我沒有看到我們的新家園得以重建。我認為大家的最後遺憾恐怕也都是如此。”

而在曼德爾說完這些之後,所有的人,都保持著沉默,但是他們心有同感。

而曼德爾見到大家這樣,他繼續說道:

“不過我相信,哪怕只剩下曼巴的長官。他一定會領導我們的族人走向光明,最後,我們的族人家園都會重新建立的。就讓我們在虛空中看著我們的族人重建家園吧。”

而這些流浪的外星人,聽到他們的長官曼德爾說完這些話之後。紛紛伸出的手握在一起,而曼德爾長官也加入了進來。接著不久之後,這一艘直

徑達50米的圓盤狀太空不明飛行物,徹底被等離子體武器擊毀,爆炸。

最後這艘不明飛行物的殘骸也墜落到了地面上。而張德森他們的聯合家將隊當然不會放棄對於這一艘不明飛行物的回收工作了。很快聯合家將隊就完成了對這艘不明飛行物的回收工作,上面所有成員的屍體也被一一回收儲存。

不過在戰鬥結束之後,西都那邊的聯合工業園透過無線電聯絡傳來了好消息。原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聯合工業園已成功的仿製出了馬克沁機槍。聯合家將隊的馬克沁機槍,終於不用再完全依賴於超古人類留下的武器庫中的庫存了。

而且還有第2個好消息就是,聯合工業園竟然還成功的製造出了自己的一輛卡車。這可是聯合工業園出產的第1輛卡車。

而張德森仔細的問明了這輛卡車的全部效能後發現,這輛卡車竟然與自己原宇宙生產出來的第1輛解放牌卡車,效能和外形等出奇的一致。不得不說這實在是太符合張德生的心意了,只是張德森肯定不能把它叫一樣的品牌了,所以張德森還要考慮一下它的名稱。

而解放牌汽車,於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制成功。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1885年誕生的。解放前,在我國的公路上,就像開辦"萬國汽車展覽"一樣,行駛著130多種不同牌號的汽車,但卻沒有一種是我國製造的。解放牌汽車的問世,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

第一批駛下生產線的解放牌汽車叫CA10型,這是一款以蘇聯吉斯150為藍本製造的汽車,它自重3900公斤,裝有90匹馬力、四行程六缸發動機,載重量為4噸,最大時速65公里,經過改進,它更適合我國的路況以及大規模建設的需要。

解放牌汽車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可是從1956年7月13日開始,老型解放車一生產就是30年,體現出我國汽車產品結構單一的狀態。過去,賓士在華夏大地上的中國汽車,每兩輛就有一輛是解放牌。50年代,"解放"曾是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職工的驕傲!可是它“老了”,1980年,長春市郊的荒地裡,上萬輛滯銷的"解放"排成長龍。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輛"解放"車,開下了總裝配線,生產了32年的"老解放"最終停產了。年底,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研制成功141新型車,終於打破了"三十年一貫制"的局面。新"解放"在市場上站住腳了!1987年9月,在國家評比中,新“解放”141被評為一等品;在國際招標中,它又連中三元。長春一汽這個老企業,又進入了產品系列開發階段。

“一汽”的變化正是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縮影。經過十多年的改革,我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形成新型的管理體制,產品結構日趨合理,更新換代日益加快,中國汽車開始大批量打入國際市場,汽車工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建國以來,我國一共生產了各類汽車五百多萬輛。

初期的解放牌汽車有CA10 、CA10B、CA10C等型號,為後橋驅動,6缸直列水冷四衝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70千瓦,載重量4噸,可拖帶4.5噸重掛車,最高車速75千米/小時,每百千米耗油29升。以後又生產改進的CA15型(包括CA15K,CA15J等),外形與CA10相似 ,載重量為5噸 ,發動機功率85千瓦 ,最高車速80千米/小時。1956~1986年共生產102萬輛。1988年進行換代設計,第二代CA14I型車載重量5噸,可拖帶6噸重掛車,最大功率99千瓦,最高車速90千米/小時,每百千米耗油22.5升。該車效能優良,可靠性好,燃料經濟性和動力性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大修里程比CA10型提高一倍,達20萬千米以上,可改裝成多種變形車。另外,解放牌汽車還有CA34I型自卸車、CA93I型半掛列車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