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覺醒仁君系統後,我的洪荒異變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四章.哪吒初至西遊世界,來自靈寶天尊的關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四章.哪吒初至西遊世界,來自靈寶天尊的關注!

“小妖怪,在你孫爺爺面前也敢使活?今日你該死了!”

“師父,我不是妖怪,我是好人家的兒女。”

“你既是好人家兒女,怎麼這等骨頭輕?”

“我骨格兒小。”

“你今年幾歲了?”

“九歲。”

“就是一歲長一斤,也該九斤,你怎麼不滿四斤重?”

“師父喜歡重的,那好辦呀。”

……

紅孩兒當即使了個重身法,悟空便覺重有千斤。

當下心中有很有些埋怨唐僧,不知艱苦,又想著:

“行此險峻山場,空身也難走,卻教俺老孫馱人,豈不知這小妖怪又使了個重身法來壓俺老孫。”

“況且莫說這廝他是妖怪,就是好人,他沒了父母,不知將他馱與何人,倒不如……摜殺他罷。”

只笑說:“我兒啊,你弄重身法來壓我老爺哩!”

紅孩兒聞言,頓時心生不妙,暗道一聲“不好!”,卻就解屍,出了元神。

跳將起去,-立在九霄空裡。

因重身法還在,又無人操控,悟空只覺背上越重了。

一時發怒,抓過紅孩兒留下的身體,就往那路旁邊賴石頭上一摜。

嘭——

只聽得一聲響亮。

將屍骸摜得象個肉餅一般。

猶不解氣,索性將四肢扯下,丟在路兩邊,俱粉碎了。、

紅孩兒在空中看著,忍不住心頭火起道:

“這和尚,十分兇惡!就作我是個妖魔,要害你師父,卻還不曾見怎麼下手哩,你怎麼就能下這等狠手”

“若不是我早有算計,出神走了,豈不是性命難保?”

“合該叫我吃了他師父,方才解恨。”

一念至此,就在半空里弄了一陣旋風。

走石揚沙,誠然兇狠。

只見得:

淘淘怒卷水雲腥,黑氣騰騰閉日明嶺!

樹連根通拔盡,野梅帶幹悉皆平。黃沙迷目人難走,怪石傷殘路怎平!

滾滾團團平地暗,遍山禽獸發哮聲!

颳得那三藏馬上難存,八戒不敢仰視,沙僧低頭掩面!

“不好!俺老孫遭了那小妖怪的算計了!”

悟空看得好大風,立知是有怪物作亂。

然而急趕來時,紅孩兒已將唐僧攝去了,無蹤無影。

又不知攝向何方,無處跟尋。

一時間,風聲暫息,日色光明。

悟空追到前邊時,只見白龍馬戰兢兢發喊聲嘶,行李擔丟在路下,八戒伏於崖下聲吟,沙僧蹲在坡前叫喚。

好後悔:“若我不與那怪賭氣,守候在師父跟前,那怪斷是不能如此輕易得手……”

良久,方現出身來,喊道:“八戒!”

那呆子聽見是行者的聲音,爬將起來,扯住行者道:“哥哥,好大風啊!”

沙僧也上前道:“哥哥,這是一陣旋風。”

又問:“師父在那裡?”

八戒道:“風來得緊,我們都藏頭遮眼,各自躲風,師父也伏在馬上的。”

行者道:“那風來得蹊蹺,不知師父如今卻往哪裡去了?”

“這……”沙僧想了想,道,“師父他老人家慣是個燈草做的,想被怪風捲去了。”

聽了這話,八戒直接往地上一坐,說道:“這倒是乾淨了。”

“我看啊這師父是救不回來了,我等也該趁早散了,各尋頭路,多少是好。”

沙僧聞言,打了一個寒顫,渾身發抖。

他原是那玉皇身邊捲簾大將,因打碎了玉皇心愛的琉璃盞被貶下界。

幸得觀音菩薩點化,護送取經人西天取經。

因出言道:“師兄,你都說的是哪裡話?”

“我等因為前生有罪,感蒙觀世音菩薩勸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情願保護師父他老人家上西方拜佛求經,將功折罪。”

“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說出這等各尋頭路的話來,可不違了菩薩的善果,壞了自己的德行,惹人恥笑,說我們有始無終也!”

這話實在,悟空也很讚賞。

只是……

“沙師弟,你說的也是,奈何師父不聽人言。”

“再者,這西興路上困難重重,光我一人怎麼得了?”

“又說不幫忙也倒罷了,豈意還添亂?”

“別的不說,就說這回,俺老孫火眼金睛,認得好歹,才然這風,是那樹上吊的孩兒弄的。”

“我認得他就是個妖精,師父不識,難道你們也不識?”

“二位賢弟奉承師父不打緊,卻是不知我的難處。”

“想那小妖怪被師父認作是好人家兒女,教我馱著他走。”

“老孫算計要擺佈他,他就弄個重身法壓我。我要把他摜得粉碎,他想是又使解屍之法,弄陣旋風,把師父攝去。”

“一路上此等事情不少,都怪師父他每每不聽我說,還將自己金蟬子轉世的身份到處說與別人聽。”

“只怕是如今四大部洲已沒得幾個妖魔不知道吃了唐僧肉能長生不老了!”

“賢弟們又不甚出力,故我也很有些意懶心灰。”

“今既是賢弟有此誠意,教老孫進退兩難。八戒,你要怎的處?”

八戒聽了孫悟空的話,心裡也是發怵。

想他前世可是北極四聖之一,掌管天庭十萬水(軍)的天蓬元帥,又是老君的門下,正兒八經的太清門人,道行自是不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被貶下界,錯投豬胎,修行到如今也不至於連妖精都辯不出來。

只是因當年被貶之時得了老君的法旨,知道西行乃是西方興佛敗道之手段。

因此平日裡他總是出工不出力。

不過要真叫這取經的行伍散了也是不好,因說道:

“我才自失口亂說了幾句,其實也不該散。如今還是依沙師弟之言,去尋那妖怪救師父去。”

……

另一方面。

在這六百裡鑽頭號山的某處。

一座古樸大門憑空出現。

裡邊走出來一個小娃娃。

……

同是此刻。

天庭三十六重天之上,上清境。

靈寶天尊坐雲床。

境內治蕊珠日闕,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侍衛三十萬。

又有萬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子弟抱圖。

因靈寶天尊經九千九百億萬劫成道,度人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

故世人皆說天尊乃道之化身。

又有傳言曰: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復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聽之無聲。

然實際上,靈寶天尊只是法力神通如此。

於行為之上,視一切眾生皆平等,行有教無類之事。

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欲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

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即不吝教誨。

此時天尊有感身具上清仙氣,卻不屬本門中人,又本門有千絲萬縷之牽扯者出現,故此降下化身觀察。

如是此人不是為非作歹之輩,且有緣法,自有教誨賜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