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三國之最強開光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四章 匯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四章 匯軍

隨著皮爾洛和吉魯的身亡,羅馬士兵縱然再勇猛,此時也因為士氣低下而全面崩潰。

這支羅馬士兵是從羅馬遠道而來,他們步行走了幾個月,此時自然是人困馬乏,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不是華夏軍的對手。

加上兩位將領被殺,他們缺少統一的指揮,被華夏軍猛然進攻之後,許多人紛紛跪地投降。

他們不清楚華夏軍的規矩,以為只要投降就能活命,所以才會投降。

但他們等到的非但不是華夏軍的接受,而是散發冷冽寒意的兵器!

在一眾投降的羅馬士兵驚駭的當中,他們紛紛被殺,屍體成片成片倒下,刺鼻的鮮血味。瞬間瀰漫開來。

“哈哈哈哈,痛快,痛快啊,這群羅馬人既然敢來這裡,那就全部消滅了!”

黃忠大笑,率領金獅軍團一路追殺了十多裡,直把城外的羅馬士兵全部殺完,他才領軍回去。

而此時,城內的公孫續也帶著猛虎軍團,親自圍殲了城內的羅馬士兵。

這一戰從上午打到傍晚,十萬羅馬士兵除去少數逃跑之人外,其他人全部被殺。

戰後,公孫續命張繡統計戰損,此戰他們損失了一萬五千人,傷者不計其數。

“哎,想不到羅馬士兵的戰鬥力居然如此之強,在被圍困的情況下,還能殺死我這麼多部下。”公孫續聽到戰損眉頭一皺。yyls

“傳令下去,火化戰死之人的屍體,把骨灰帶回去放入英雄冢!”

“是!”

此戰不管怎麼樣也是大捷,公孫續下令舉行慶功宴,並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等候諸葛亮等人的來到。

一個多月之後,諸葛亮和趙雲等人率領十三萬主力趕來,雙方匯聚之後,公孫續馬上召集眾人議事。

在安息皇冠內,公孫續設宴招待了眾人,歌舞之後,公孫續放下酒杯說道:“安息之戰,出乎朕的預料,想不到這麼快就消滅了他們。”

“不過,接下來我們要面臨的是羅馬帝國,這個國家不容小覷,之前朕和他們交過手,說實話,他們的戰鬥力和我軍差不多。”

“我九大軍團經過這麼久的作戰,麾下士兵早就是身經百戰的戰士,而對方遠道而來,被我們設計之後還能殺死我麾下一萬五千人,足以見他們之戰鬥力又多強。”

“若是我大軍揮師西進遇到敵軍,而我們又是遠去,必定人困馬乏,不一定是對方的對手,該如何是好?”

這話一出,下面一眾文武的臉色全都凝重起來,他們也是身經百戰的將軍,自然明白公孫續的擔憂不無道理。

但他們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能閉口不言。

公孫續掃視了眾人一眼,搖搖頭才將目光放在諸葛亮身上:“孔明,朕之前就叫你出一個攻打羅馬的計劃,你是否已經有了腹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諸葛亮聞言站出來對公孫續施禮回答:“啟稟陛下,臣已經仔細研究了您給臣的羅馬地圖,我認為羅馬皇帝在接到他十萬援兵被殲滅的訊息之後,一定會將大量兵馬放在亞美尼亞。”

“我華夏軍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就殲滅了貴霜和安息,這足矣讓亞歷山大對我們忌憚,同時他也會吸收教訓。”

“他一定知道像安息和貴霜那樣分兵抵抗,否則他們的下場會和安息,貴霜一樣!”

“加上羅馬國內也不太平,亞歷山大不可能和我們打持久戰,那樣會使得他國內其他勢力趁機發展。”

“根據我們之前的情報,羅馬有四十五萬兵馬,在被我們消滅了十萬之後,他們還有三十五萬。”

“算上亞歷山大招募的新兵,就算他們有四十萬吧,他肯定會留下十萬人國內鎮守,拿出三十萬兵馬和我軍決戰!”

“我軍在此有二十二萬兵馬,加上十五萬援軍,兵力達到三十七萬,而且我們還有五萬玄武軍團,總兵力四十二萬!”

“在兵力上,我們並不比羅馬少!所以,如果他們分兵的話,他們是弱勢,我們是強勢!”

“為此,亞歷山大勢必會集中所有兵馬,與我軍大戰一場,想一舉擊潰我軍。”

諸葛亮的分析讓公孫續連連點頭,換在他是亞歷山大,此時也會集中兵力放在亞美尼亞地區。

安息和貴霜的前車之鑑對羅馬的影響很大,亞歷山大也不是傻子,他不可能再分兵了。

“既然孔明你已經知道了亞歷山大的應對之策,那你認為我軍該如何?如果真的一過去就進行大規模決戰,我軍遠道而來,士兵們的體力得不到補充,此戰難矣。”

公孫續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羅馬士兵的戰鬥力如此之前,要是被對方抓住這個空隙猛烈攻擊,華夏軍不一定能抵擋的住。

而這,也是公孫續目前最擔心的事!

對此,諸葛亮卻笑著說:“陛下不必驚慌,等我軍今年可先在此時等候後面的援軍,同時也鞏固對安息統治,掃平安息國內其他小股勢力。”

“等大軍集結之後,再一起緩慢行軍前往亞美尼亞。如此一來,士兵的體力不會消耗很多。”

“再者,讓錦衣衛密切關注羅馬的動靜,如果他們真的兵力全部調到亞美尼亞,陛下可讓甘寧將軍領軍前來亞美尼亞和我軍匯合!”

“那樣一來,我軍兵力佔據優勢,亞歷山大也會擔心他的側翼會被甘寧將軍攻擊,從而不敢立刻和我軍進行決戰。”

“他一定會先進行試探性攻擊,在試探出我軍的真實戰鬥力之後,才會進行決戰!”

“這畢竟是將近百萬人的戰場,亞歷山大不可能那麼魯莽。而他的小心謹慎,則是我們拖延時間,恢復體力的關鍵。”

公孫續聞言眼睛一亮:“不錯,孔明分析的很有道理,換成朕是亞歷山大,也不可能在那種情況下進行決戰。”

“但現在有一個問題,亞歷山大會不會留下十萬大軍在國內?如果不會,那他的兵馬就和我軍相差無幾。”

“那時,他真的不會和我軍進行決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