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真摘星拿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章 小乙行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章 小乙行俠

雖說正值亂世,但是此城乃州府之地,城中兵馬眾多,夜間也算安靜,曾小乙連守了三個晚上,什麼事情都沒有碰到,就是遇上一些流浪貓狗向著自己大聲吠叫,皆被曾小乙用小小的魅惑術引走了。

曾小乙晚上辛勞,白天自然倦困,不得已,教了白狐狸兌酒之法,安排他變作自己模樣,白天在外賣酒。白狐狸愛酒,但是不貪財,每日營收正常交付小乙,未能短缺一文,發生何事,皆說與小乙知道。只有每天傍晚往百藥堂送酒,曾小乙只能親力親為,因為白狐狸害怕被馬一春牛二看出原形來。曾小乙駕著牛車送酒到百藥堂,開門的變成了那個負責抓藥、跌打按摩的牛大夫,詢問之下,得知之前給他開門、發牌的小廝果然離開了百藥堂,此刻堂中重新招了一位小廝,只不過不住堂中,只是每日白天前來上工罷了。

曾小乙聽得牛大夫之言,對白狐狸越發地信任起來,這英雄之夢在心中著實按捺不住。

某天夜裡,小乙照例在街頭巷尾遊蕩,忽然發現一個可疑的人影從王家大宅的後院牆溜出,揹著一包鼓鼓囊囊的東西。王家人雖無大善,也無大惡,逢災遇節也是施粥舍餅的人家,何況隔三岔五也在自家購買好酒,算是個老主顧。曾小乙就手提木柴棒,沿著牆邊,悄悄的跟了上去,尋到暗處,偷偷一棒將人打暈,開啟其後面的包裹檢視,果然是金銀珠寶。

曾小乙頓時牛氣起來,將這盜賊拖到王家大門處,拍門大叫,引得宅中僕人看門巡查,這才發現門口躺著個盜賊,身背一包金銀珠寶,之外別無他人,顯然是有好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了,整個宅子迅速的鬧騰了起來。曾小乙隱了身站在一旁觀察偷聽,原來是王家的四奶奶房中招了竊,王家大官人得知此異事,還專門到門口大聲感謝了那位不知名的俠客,弄得曾小乙心中豪氣昇天,自家也是懲惡揚善的好漢了。

自此之後,曾小乙夜出越發的勤快了,有一次無意間發現民房走水,他迅速弄出聲響,驚醒了那戶人家,才防止那家人的家屋被燒得一乾二淨,街面上漸漸傳言,這坊中有位好漢,不具姓名,專做好事,各家各戶有難遇到,他就暗中出手,實在是值得敬仰的漢子,已經有好事之徒準備在坊前牌坊刻木牌了。

見到曾小乙已經陷入好漢的漩渦越來越深,白狐狸忍不住提醒曾小乙,自己法術不能用來做壞事,要不然會招到反噬,曾小乙也聽到心裡,處處警惕起來。

過了月餘,曾小乙陷入法術的痴迷不可自拔,漸漸白日的生意不能照顧,不得以只能將自家釀酒的工藝告訴白狐狸,還讓白狐狸代替自己去酒坊監督酒工釀酒,白狐狸本來就對美酒上心,能夠自釀美酒自然不會拒絕,高高興興地就去了。

曾小乙白天睡覺,夜裡行動,直到某日,城中突發疫病,城中濟世堂、百藥堂等藥店忙得不可開交。百藥堂平價、低價出藥,貧困的病人甚至免費診療。而濟世堂這些藥店卻將藥價高高提起,診金也是驚人。無奈百藥堂能力有限,只有兩名大夫,城中人口眾多,有錢人還是多數上其他藥店買藥診治,畢竟不是異常難治的大病,只是這場病疫突如其來,城中百姓沒有防備,不知是從哪裡傳來的。

曾小乙每天喝著藥酒,身體健魄,病疫自然不到他身上,心中疑惑,深夜就在城中各處遊走,終於被他發現,竟然有人偷偷在城裡各處飲水的井裡偷偷下藥。全城幾百口井,他們只挑一兩處下藥,這樣不起眼,又使得城中疫病不絕,曾小乙心中惱怒,偷偷看了投藥之人的相貌,發現竟然是濟世堂的人幹的。

濟世堂,濟世堂,普濟得來世,今生見閻王。這就是貧苦百姓對濟世堂的諺口,想不到城中疫病竟然是濟世堂投藥所致。曾小乙當下將所見所聞寫成書信,偷偷入了知府府衙,準備投給知府大人。知府大人姓高名鴻,素有正名,為人正直卻不迂腐,曾小乙還沒見過知府大人,就想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瞧瞧。

曾小乙來到府衙後堂,只見後堂正中一位中年男子,身著素袍,面像潔白,頷下有須,手持一卷書籍,正在堂中緩緩渡步,不時唉聲嘆息。

高鴻今日退堂,得知朝中又有忠義大臣被捕入獄,不知生死,此刻朝堂之上皆是蠅蠅之徒,國師普渡慈航佛法高深卻不管國事,自己之前數次求見皆不能得,無法直述胸意。國朝外有強敵,內有奸臣,皇上倦政,終日不朝,朝綱崩壞,自己只能盡心盡力替朝廷守護好這牧下一方水土,黎民百姓。

高鴻手拿書卷,卻無心觀看,心下煩躁,忽然心中起了示警,似乎有人偷窺,定睛往堂外看去,口中喝道,“何人如此大膽?竟然敢窺視本官?!”

高鴻目光如電,直直向堂外殿腳看來,只見那處朦朦朧朧,依稀有個人影站在那處,不由得怒喝,“誰?是誰在哪裡?!”

曾小乙本是平頭百姓,朝廷之威直入靈魂,這大名鼎鼎的知府高大人怒目向自己這面看過來,心中慌亂,以為高大人發現了自己,丟下書信轉身就跑。高鴻只瞧見一個光影,透明模糊,匆匆丟下一個東西就跑了,只當是鬼魅之徒,不足為懼,讀書人胸中自有正氣,不懼妖魔鬼怪。

府中衙役循聲而來,未見人影,四下尋找,無一所蹤,連忙上前請示。高鴻揮揮手,讓衙役們退下,自己來到剛才的光影消失之處,發現地上有封書信,果然剛才不是眼花,確有異物來詢,不知是何事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高鴻撿起書信,上面未具姓名,空白一片,皺著眉頭開啟細看,內有百餘字,裡面竟然寫的是近日來城中疫病所發原委,直指是那濟世堂中人所為,只是字型難看,言辭直白,不像是一名讀書人所寫。

本來城中疫病剛起,高鴻還派人通知城中各藥堂,平價售藥、優惠診治,只有那百藥堂照做,其他藥堂視而不見,以濟世堂為首竟然還提高藥價,著實可惡。但是,疫病在眾藥堂的控制下,不再擴大,城中民心已然安定,自己稍感欣慰,此刻竟然有物爆出,這場疫病是那濟世堂所為。

高鴻宦海多年,早已不是當年的熱血書生,此物投信,是真是假,還要鑑別,免得做了別人手中之箭。當下,高鴻招來府堂刑房典吏,細細吩咐了一陣,典吏領令,帶著些差役出了府衙,混入茫茫夜色之中。

幾天之後,城中就爆出濟世堂投藥致病、惑亂民心、意圖謀反的訊息,濟世堂上上下下幾十口人全部被抓。知府大人將首犯一眾人等十幾人全部判了秋斬,其餘眾人發配南邊修路。幾天之後牢中傳出,濟世堂眾人畏罪自殺的訊息,亂世之中應用重典,曲曲一些犯罪的人命,不足為提。

濟世堂被抄,錢財、屋地皆被沒收發賣,之前跟著濟世堂起鬨的藥堂皆被罰了重款,獨獨平價廉價售藥的百藥堂受到了表彰,知府大人還送了一塊“濟民百藥”的匾額給百藥堂,百藥堂的生意越發的紅火了。這次出擊,知府收穫了民心和大約百萬兩的金銀地契,這些錢想必高知府送出一部分往京中各處,那獄中死去的濟世堂人命,再也無人過問。

魯西華聽聞這事,笑而不語,這高知府真是個妙人,不知什麼時候有機會見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