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真摘星拿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章 深思熟慮尋新友(上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章 深思熟慮尋新友(上2)

“影片的背景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會議目標是商討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它是在你們所謂聯合國於今年提出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全球性會議,每隔幾年就會在不同地點舉行。”魯西華稍微介紹了一下影片的大致背景。

“有人知道關於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資訊嗎?”智者發問了,不能老靠著仙人來為大家解釋地球上的事啊,華夏一幫子官員、專家都是吃幹飯的嗎?

“這個我們環保局知道一些大致情況~”大家回首一看,原來是國家環保局的同志。1988年,國家環保局從原國家城鄉建設環保部單獨出來成為國務院直屬局,現在只是一個正廳級的直屬單位。

“這個公約現在還只是一個意向性的草議,聯合國之前還在召集各國討論,目標是將地球大氣內的溫室氣體濃度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在該水平上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的危險干擾不會發生。”環保局局長大人滿頭大汗,正廳級的他,如果不是屬於國務院直屬部門,今天根本沒有資格站在這裡參與歷史。

魯西華點點頭,“不錯。作為工業化文明的象徵,那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關於二氧化碳,本真人認為大家都不會陌生吧,你們都是它的製造者。”

“哈哈哈哈~”不少人笑了起來,現場的氣氛總算沒有這麼凝滯了。

“二氧化碳是大氣當中一種微量成分,它是以ppm為指標存在的。同時二氧化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溫室氣體,假如沒有二氧化碳,我們目前地球上的平均溫度只有零下16c,現在地球的平均溫度是零上15c,也就是溫室效應提高了31c。假如沒有二氧化碳,地球上的生物是不大可能存在的。沒有二氧化碳,也就是沒有光合作用;沒有光合作用,也就沒有了生命的存在。所以說二氧化碳對於地球來說,是必須要有的一種氣體。”環保局的局長到底還是理工科出身,基礎的知識沒有忘記,一些常識張口就來。

魯西華接著說道,“二氧化碳的濃度是一直在變化的,在崇尚所謂科學的後世,西方文明為了限制華夏的快速發展,就把二氧化碳的排放作為一種武器來對華夏精英和媒體洗腦。這就是這段影片的來源,精英因為西方的故意宣傳,導致將矛頭對向了祖國。”

畫面之上,一位女主持人和一位花白頭髮的科研工作者相對而坐。

“女的是那邊第一官方媒體的新聞工作者,男的是那邊華夏科學院的丁院士。”魯西華補充了一下。

女主持人:這次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尖銳和激烈地爭吵,到底在吵什麼?

丁院士:問題很簡單,就是今後不同的國家還能排放多少的二氧化碳。

女:這個問題背後的實質又是什麼?

丁:簡單一句話,就是說這個問題是同能源問題連在一起,同你的國家發展問題連在一起。所以說爭半天,就是我還能排放多少,我還能使用多少能源。

女:您的意思是說,這個排放權意味著國家未來的發展權利?

丁:這個是肯定的了。

女:這個排放權對於普通的國民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丁:意味著生活的改善,意味著國家的發展,你的福利能不能夠進一步地增加,企業、工廠能不能繼續開下去,也意味著你有沒有工作,將來會不會失業。

女:大會強調的2c是怎麼來的呢?

丁:這個2c是計算機模擬出來的。用計算機算就是相當於算命先生的那個水晶球。他不會去考察地質歷史時期的氣候升溫和降溫時候的那些變化。他就用計算機算,算完了以後得出一個結論,假如升溫兩度,就會產生多少物種的滅絕。這個事情是英國人有一個研究小組做的,莫名其妙得出來這個結論後馬上變得很流行了。流行以後,就搖身變成一個價值判斷了,我們不能讓它再增溫了。

女:如果它模擬計算出來,這一切是可信的話,那不也是一個依據嗎?

丁:那只是一種計算結果,不是事實,你怎麼知道它就可信?

女:我們幾乎是信仰實驗室裡所有依據資料計算出來的。

丁:它不是實驗室的結果,是實驗室計算機的結果,模擬計算出來的,你怎麼就認定它是可信的?

女:丁院士,對於模擬資料,我們當然知道科學界有反對和懷疑的聲音。但是給我們的印象是因為ipcc這樣一個研究的組織,它也是各國的科學家在一起拿出一份報告。而且也是因為有了這個報告作基礎,全世界的國家才會到那兒去開一個氣候的大會,所以給我們的印象,它是得到了世界主流科學界的認同的。

丁:科學家有主流嗎?科學家是根據人多人少來定的嗎?科學是真理的判斷!

女:ipcc並沒有對發展中國家提出要求啊~

丁:它有一個總量,8000億噸,給發達國家定了一個量,剩下的是發展中國家的,發達國家人均排放權是發展中國家的2.3倍,而1900-2015年發達國家人均排放是發展中的7.54倍。

女:ipcc是不算過去的,而且發達國家率先減了80%。

丁:減排說起來好聽,但發達國家排放基數是發展中國家的4.8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陷阱。如果是今後的排放是一個非常嚴格的國際上的限制的話。那麼二氧化碳的排放權就會變成一種非常非常稀缺的商品。就是你想要排就有可能得買。你要不夠排你就得買。如果是你承認二氧化碳排放配額或者叫排放權是一種稀缺商品的話,那麼8000億噸裡面蛋糕分配的過程當中就是真金白銀的財富,多分一點,少分一點,是多大的利益?!

女:當然我們也看到有發達國家的首腦在當時就表達了比較強烈的意見,他會認為說我給我自己定指標還不行嗎?

丁:那當然是不行,你定指標就是你自己定切蛋糕的大小。那我也可以自己定:我以後的排放,我人均排放跟你一樣多,這我不過分吧。我歷史上比你少排很多吧,今後40年的排放,我跟你一樣多。或者華夏說得更直白一些,我從1990年到2050年,我的排放只需要你的人均排放的80%就行,那行不行?

女:那他會覺得說華夏是一個人口大國,你這麼一乘的話,那個基數太大了。

丁:好的,那麼我就問你了,華夏人是不是人?這就是一個根本的問題了,為什麼同樣的發展,一個華夏人就應該少排?你這個算是以國家為單位算的?還是以人為單位算的?

女:它現在提出的一個概念就是說,我不管你是人均,還是說貧富,常規都是以國算。

丁:這就是在耍流氓了,那我沒必要跟你算,摩納哥多少人,我們華夏跟摩納哥比?講不講理了?

女:這裡的常規指的是碳排放大國,排放量大的按照國家計算。

丁:可以,我可以承認我是碳排放大國。那你給我們一個數,我們能排多少?你發達國家你要排多少?你們倒是好,先為自己分配了一個數,你這個減排80%就是分配了一個數了?你是把你分配的大,給我們分配的小,是不是?那我就說,我們如果是一樣的行不行?根據g8的方案,27個發達國家取走的是多少?取走的是44%。他多少人口?他27個國11億人口,餘下的55億人,分56%的蛋糕,你說公平不公平?

女:我看到大會的方案也提出了7個不同方案。歐美拿出了方案,你們為什麼不接受?

丁:ipcc這七個方案有一個是公平的麼?既然不公平,華夏為什麼要接受?

女:您現在是直接指責ipcc?

丁:對!為什麼不能?科學是可以批評的,如果你承認你是科學,你就要承受人家的批評,我在《華夏科學》寫的文章就是直接批評ipcc!

女:我看到您的措辭其實是很激烈的~

丁:非常嚴厲!

女:有這麼嚴重麼?

丁:非常嚴重!如果告訴你,真按照這個方案執行,2020年後華夏每年將要花一萬億華夏幣去向別人買排放權,你怎麼想?你還覺得它公平麼?華夏要不要發展?華夏人民要不要生活?

女:科學家在談論一個問題的時候為什麼要用激烈的帶有情緒色彩的字眼?這樣合適麼?

丁:光說批評不公平他們是不會理你的,我必須用激烈的語言引起重視。

女:那您理解的最公平的概念是什麼?什麼是公平?

丁:我對公平的理解是,我把排放權視為發展權,視為基本人權,所以我就是說人與人之間,應該有個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間。

女:您看您原來是研究古氣候的,都是一直很專業的科學家。但實際上在這次氣候談判中,您一直是在做政治解讀,甚至在提出很多的方案跟策略。別人為此也許會對您的身份提出一定的疑問,您覺得自己的行為適當還是不適當?

丁:你就直接說我這個搞科學研究的就不應該去瞭解這後面的政治問題?

女:這倒不是,他們可能會覺得科學家甚至不應該以國家利益為前提,而應該比如在人類共同利益的這個前提下去制定方案。

丁:我沒有否定人類的共同利益,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保證發展中國家的千年發展計劃落實,這難道不是人類的利益嗎?這是國家利益嗎?這是個人利益嗎?我從來沒有這麼想過。

女:假如像您所說的現在這個方案,發達國家又不接受的話,如果它就這麼拖下來,這幾年下去,會不會環境情況就變得更糟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丁:我很樂觀,我是地質學家,我研究幾億年以來的地球環境氣候演化。這不是人類拯救地球的問題,而是人類拯救自己的問題,同拯救地球是沒有關係的,地球用不著你拯救。遠古時候,地球溫度比現在高十幾度的時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現在高10倍的時候也有的是。地球一直都是這麼演化過來,到現在都是好好的,只不過上面的生物換了好幾茬了。環境毀滅的只是物種,毀滅的是人類自己,所以是大家面對的是人類如何拯救人類的問題,不是人類如何拯救地球,地球不用你救。

女:您一直強調人類拯救的只是自己,那請問人類到底能不能拯救自己的核心取決於什麼?

丁:取決於文化、文明。人類在應對各種挑戰的時候,能不能有更包容更有彈性的文明產生,這才是人類的進步。

...視屏到這裡就結束了。

“簡直是無恥之尤!”

“混賬東西!”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

魯西華拍了拍手,“你們兩個世界只是歷史相同,涉及到的人和物並非完全一致,只是作為警示。明清時代乃是西方文明的白地,你們過去之後自然超越他們,稱霸世界。希望不要走了後世的老路才是。”

智者問道,“真人,如果我們去了明朝和清朝,皇家如何自處?政府如何行事?12億人吃飯睡覺如何解決,就算白手起家,這壓力也是很大,就怕會餓死百姓。”

“你們以為,12億人只是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要過來了?你們一家獨大肯定不行,但是以你們為主,明清以及後世的官員都會參與進來。不但你們要過去,本真人還打算在後世選拔五六千萬人和你們一起過去。”

“敢問真人,這是為什麼?”

“孔帝征伐諸天,手下修羅戰將所需食物量極大,一人一天一頭牛都不止,他們又大多不事生產,這個世界恐怕無法單獨供應。本真人願為孔帝提供後勤,你們多養牲畜為上。而且,孔帝五行羽下,一切無機物質皆可複製,本真人與其達成一致,將後世城鎮所有現代化建築、工廠、道路、橋樑全部復制到明清兩朝。坐擁超越當今三十年的科技,滿足十四億人的生活設施,方便你們開啟局面,期待你們用最快速的方式,安定兩個世界,作為我的後方大基地。”

“真人,這建築、工廠不比其他,水電氣如何保障,百萬人的城市馬虎不得,容易出亂子。”

“這一點本真人已有考慮,會召集三位星官商議此事。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是石油為能源,那本真人就斷了他們的根,讓工業化程序加速,為你們助力!”

“真人的意思是?”

“抓大放小,還政於民,古今未三種時代結合,開創一種新式的文明,為本真人提供參考,這才是你們的責任。”

“真人,不知道有句話當說不當說?”

“說。”

“那孔雀既然是大妖,與我等人族必然是道不相同,只怕以後有齷齪。”

“你們還是太狹隘了,我要的是華夏文明,萬類同修,如果一個妖類嚮往華夏文明,願意加入進來,成為其中的一員,有何不可?”

“但是,那修羅嗜血,絕非善類...”

“好了,不用你們提醒,本真人自有安排。”

孔宣是妖沒錯,此妖受傷寄身佛門上百億年,只怕這佛法都是白念了,骨子裡依舊是妖性為重。將鬼化為修羅之身,再借人類精魂入體,修羅化妖,一絲顧忌都沒有,可謂是心狠手辣。

魯西華清楚,在這些遠古大能眼中,所謂的生靈不過是一種財物罷了,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隨意犧牲,而自己似乎也在走向這樣一條路。

12億人說遷移就遷移,完全按照自己意願去佈置,骨子裡還是透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冷漠。

萬類霜天競自由,說得好啊,成仙的路上,人族只是其中一員,其他異類多不勝數,難道要一一消滅?這天不是人族的天,相互包容才能走得更遠。人族爾虞我詐,不如將這潭水攪得更渾一點。

現在就是個好機會,古今未三代融合,如果這其中再加入妖族,是的大家相互接受,一種新的文明就可以誕生,具有更高的包容性。

妖族?禽獸草木成精,皆可稱妖,那麼,要到哪裡去找與人為善的妖族呢?

妖族~獸族~獸人~

魯西華站在長安街上,看著滿大街的彩旗飄揚,上面,高居金牌的黑白大熊貓盼盼喜迎四海賓朋。

只可惜,世事變化太快,原定9月22號開幕的亞運會,因為日本發動戰爭的緣故取消了。

盼盼只怕再無出頭之日,可惜了這圓滾滾的食鐵獸。

食鐵獸?魔獸…

等一等,有個世界的獸族好像是被一個人類所領導的啊?

他本是南疆戰場上的一位偵察兵,意外流落到了一塊大陸,那裡生活著人類、比蒙獸人、海洋民族、無數的魔獸以及至高無上的神靈,他們之間為了權利慾望和生存空間,綿延著長期的戰爭。

劉震撼,一位身上留著紅色血液的革命戰士,做夢都想要找到回家的路,手下無數獸族勇士。

好!就是你了,劉震撼,我來迎接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