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嫡長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9章 京師的變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9章 京師的變化

銀行不是一個簡單的行業,在古時候的技術條件下,很多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其實並不能夠完全適用。

譬如就是借錢給個人這件事。

如果沒有足夠的約束,如何能夠讓人聽話的按期付錢?

所以朱厚照才說這是錢莊和當鋪的結合,它需要一個抵押物。也因為這種限制,這個時候最窮苦的百姓肯定借不到錢。

讓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都能夠借到銀行的錢,而且要把風險降到最低,這玩意兒可是人類努力了很多年都還沒有完全實現的夢想,時至現代社會銀行也仍然會有壞賬率。

所以把範圍控制在小範圍的‘有產’群體內,無數更加貧窮的百姓沒有這樣的服務是一種必須無法避免的現實。

無論怎樣,想法總是要先具有可行性才行。

因為銀行的重要,容不得半點忽視客觀規律的主觀臆想。

“劉公公……陛下呢?”

“在那邊。”劉瑾側過身子,於是視野裡出現了一座延伸進入湖中心的小亭,亭裡面皇帝正在對一個大臣說話,遠遠的望是紅色官袍,看來官位不小。

再仔細瞧才發現是吏部尚書梁儲。

王鏊離任吏部尚書以後,當時任吏部侍郎的梁儲便接了這個位置。

梁儲在文人中有地位,在官場上有資歷,當了這麼多年京官,也算是熬出頭。

儘管他不是顧左那樣深受皇帝喜愛的新式官員,但他做事勤勉、兢兢業業,這麼多年下來熬資歷一般接任吏部尚書也完全沒有問題。

梁儲走了以後,劉瑾帶著身邊的人過去。

“微臣參見陛下!”

“平身吧。”朱厚照揮揮手,劉瑾老實的退下。

因為附近是湖面,所以劉瑾退下之後,其實身邊是沒有人能夠聽到皇帝和大臣說什麼的。

所以這種氣氛並不尋常。

“在朕的身邊有幾年了?”

“回陛下的話,臣先前在翰林院,後來到侍從室也有近三年了。”

朱厚照少年翩翩,落下的鬢髮隨風飛舞,他望著跪在地上的汪獻,道:“三年了。你覺得朕處理政務的核心是什麼,該如何概括?如果讓你只用一個詞的話。”

“臣以為,是百姓。”

“不對。”

汪獻皺上眉,心裡也緊了起來,他對這個問題的答桉原本是很有信心的,結果一張嘴就錯了,這一錯不要緊,不就是說自己在皇帝身邊三年白待嗎?

所以抿了抿嘴唇,又思索了一會兒,說:“啟奏陛下,微臣想到一個,但不知合適不合適。”

“你講好了。”

“是。微臣覺得,是能成則成。”

“能成則成?”

“是,陛下處理許多事,總是會問可有什麼辦法。”

“算是接近了吧。”朱厚照笑了笑,“朕告訴你,不過卻不知道你聽沒聽過這個詞。它叫規律。你可以理解為,這世上許多事是有規則的,人力有時候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就會做許多想象中的事。經濟,便是很有規律的一件事。”

“不知陛下所說的經濟規律是指什麼?”

“比如說……不管朝廷如何管制,民間一定會有借貸,這些事情的發生,有的時候是沒錢用,有的時候是借錢擴充經營。京城規劃司成立以後,他們展開很快,朕已經向他們提議要成立一個銀行,其核心職能便是專門做借錢的生意,當然也做存錢的生意。”

汪獻馬上開始思考,“陛下說的存錢,就是錢莊,是指讓百姓將這些銀子存放在這裡。”

“是。”

“這樣……就怕百姓不信。”

“所以需要去建立信心,存錢的百姓可以獲得額外的收入,稱為利息。借錢的百姓還錢的時候也要還本付息,這你應當明白。其中區別便是借錢的利息總是大於存錢的利息,這樣銀行才可以維持。”

“可是……這樣繞來繞去就是將百姓的錢繞在了銀行的手裡,這是與民爭利,又有何益呢?”

朱厚照長了張嘴巴,有些話欲言又止了。

在不在少府裡任職,區別還是有的。

“所謂經濟就是金銀的流通,金銀流通速度越快、規模越大,代表民間的經營活動越豐富,這樣的流通你可以說它只是轉來轉去,但只有這樣轉,百姓才能獲得收入。你便這樣想,只有有銀子的人願意將地窖裡的銀子拿出來花,那窮苦人才有機會賺得他的銀兩是不是?”

汪獻若有所思,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你的職責便是這樣一個機構建立起來,借錢給百姓讓他們把自己的房屋蓋起來,到那時京師裡處處充滿活力,人人都在為了更好的明天辛勤勞作,而朝廷就是要保證這樣的活力持續下去。這樣說你可明白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外,銀行一旦開始運轉,就會掌握大量的錢財,而且其利息的高低可以對經濟的執行施加影響,所以非得朕信任之人擔任不可。這一點,希望你謹記。”

“微臣明白,微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信任。”

“朕相信,不過……朕建議你可以去接觸幾個少府的官員,他們比較知道朕到底在做什麼。”

“微臣領命。”

這個時候的大明京師已經有70-80萬人口,這個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再加上這兩年逐漸湧入的人,京師80萬人口應當是足額的。

這麼大規模的城市人口,本身就是一個市場。

朝廷不斷的使用各種辦法來啟用京師,其實京師已經與之前變化很多,而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充滿智慧的老百姓自己也是能夠創造出不同的經濟形態的。

即便談不到創新,也有新事物的進入,比如江南優質的布匹被商人更大規模的運送到京師,因為人口的增加,少府所屬的糧食商鋪開遍了各大街小巷,少府本身並不種植糧食,於是他們又到北直隸附近的鄉野之間去收購糧食。

而因為越來越多的百姓離開農村,其實糧價有一定程度的增幅。這一點朝廷還沒監管,穀賤傷農,適當提高的糧價並不完全是壞的,雖然會讓京師裡的百姓感受到生活成本的增加,但這也是讓百姓不那麼快放棄土地的一個理由。

除此之外,就連西域的商人都開始增多,

而再極端一些,奴隸的交易都變得更加頻繁了。

朱厚照在考慮為其再添一把火,他需要一個示範效應。一個包含勤勞、冒險然後致富的完美例子。

他選擇了一家天染成衣店和一家毛筆店!

成衣店是透過書院,書院學生統一的服裝由這家叫天染的成衣店提供,一年四季幾千件衣服一下子讓京師裡的裁縫都漲價了。

毛筆店則是透過宮內採購,用於即將新建的幾十個私塾。

之後再宣張成田於《明報》之上大肆宣傳這兩個東家的發財故事,這樣一來還愁百姓幹事創業的激情不高?熱情不夠?

就連宋衡府上的姑娘都開始蠢蠢欲動,覺得要是能造出個什麼東西就好了。

宋家妹妹名為宋玥,有點古靈精怪,不算很老實的那種,再加上識點字,所以《明報》上的好玩事兒她讀得最多了。

“那天染成衣店的老闆明明是個男人,做起衣服來倒是頗有眼光,這次啊,書院買了他幾千件的衣服,一下子便有幾萬兩的銀子可賺,可真是氣壞我了。”

宋夫人覺得好笑,“人家賺錢,你氣什麼?”

“哎呀,我們平時沒事不都喜歡縫縫補補,做個衣裳麼?你看你給姐夫也做了不少,可原來誰也不知道這還能賺這麼多銀子?你說咱們虧不虧?”

宋夫人手上還有針線活呢,“虧什麼,你原先還說各家的衣服都是各家裡人自己做,誰會費那麼個錢去買成衣?”

“所以說咱們都這麼想,人家才賺了錢。我現在才明白,這京師裡啊,有的是大戶人家,成衣好,人家就願意花銀子。等這次書院買了過後啊,估計他家的衣服都得搶!”

宋家手舞足蹈的有些可愛,

宋夫人就在邊上幸福的笑,“京師的變化,也真是一日大過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