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嫡長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9章 擊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9章 擊鼓

朱厚照面對的情形比於謙要好很多。

那時的大明,精銳盡失,於謙是調山東、河南的衛所之兵、運河上的運糧軍以及防備倭寇的備倭軍入京的。

這三個力量全部進入京師以後,京師兵力擴充至二十二萬。

朱厚照則要好很多,他有上直二十六親衛,除去守備皇城的四個親衛和錦衣衛,剩餘還有十二萬精銳步卒可用。

此外,憲宗皇帝把於謙設立的十團營改制為十二團營,約有人數十二萬。

但正德初年,歷史上的正德皇帝在選官軍操練時,僅僅選了六萬零五百名銳卒。剩下的要麼是老弱病殘,要麼就是缺額。

換句話說,十二團營這個時候其實也比較破敗了。

然而在朱厚照看來,此時的危機恰好也是機遇,平日裡,十二團營裡的關係錯綜複雜,一般來說編練新軍好過去捅那個馬蜂窩。但眼下緊急,他完全可以藉此再做一次歷史上正德皇帝幹的事——就是選卒。

許多很難的事,都要順勢而為。

就像借行刺抓人,這次是借戰事最佳化京營。

此時的京營實際由兵部管理,所以這件事朱厚照也交到了兵部尚書王炳的手中。

“若是韃靼真的來襲,上直親衛及河南、山東趕來的勤王之軍先行接戰,在這段時間內,朕與兵部會對十二團營進行重新選軍編練,同時也作為預備部隊,若是哪一處城門守衛薄弱,便派十二團營中的部隊及時補強。大司馬,戰事緊急,容不得半點僥倖,十二團營選軍編練之事要快,缺額的人要立即進行招募補齊,甚至於如果來不及訓練,就只能讓戰場教會他們如何打仗!”

王鏊問道:“陛下,此時韃靼小王子正在大同,自大同而至京師的各處關隘是否需要增兵?”

朱厚照眼神掃視過眾人,“增兵是要的,但不能處處增兵。”

換句話說,防守也要有側重點。

十萬個人,放十個地方,有什麼意義?

兵部尚書王炳進言,“宣府本就是重鎮,無需增兵,但朝廷要有旨意給宣府總兵官楊興,令他務必堅守城池,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居庸關為京師北方門戶,不可不守,臣以為要增兵此處。”

“朕翻閱了前朝實錄,韃靼人應當不會從居庸關過。宣府在北、居庸關在南,這中間的路可以多處設伏,而且這片區域兵力眾多。反倒是紫荊關這條入京的道路更有可能。”

一來紫荊關畢竟離宣府較遠。

二來紫荊關不是那種數一數二的歷史上的超級名關,是因為這個關口有很多條山道可以繞過。

正統年間,也先拿下紫荊關就是在正面戰場不利的情況下,選擇繞到背面。

紫荊關守將雖拼死作戰,最後也免不了人亡而丟關。

“此處,還要選一善戰勇勐之將!”

朱厚照是有意放了韃靼小王子入關,他要在裡邊兒徹底的打敗他。

如果在關外,小王子可能有三倍於周尚文之騎兵,那種野戰誰勝誰贏其實不太好講。

當年也先有九萬精銳部隊,而且分四路大軍進攻大明,他自己所領的只是其中一路。

所以也沒有人提出讓宣府和薊州去協防大同,敵人既然出現在二個地方,那就有可能也出現在第三個地方。

九邊都是擺佈好的防守體系,不能夠輕易打亂。

但放進來以後,他並不會任其隨意進逼京師,那太冒險,而且廣大腹地裡還有許多村莊、百姓,如果可以,還是儘量將戰場控制在一定區域以內。

當然了,如果小王子選擇打宣府,再攻居庸關,那就是他自己輕敵冒進,可就怪不得旁人了。

……

……

此時的大同,旌旗獵獵,兵馬連營,嗚咽的進軍號角不停響徹山谷。漫山遍野的韃靼士兵像是洪水一樣隨著地形的高低呈現出蜿蜒起伏的流動之感。

夏日,本是藍天白雲,天晴氣爽的季節,但這個時候卻是戰火連綿,黑煙、血水塗抹著大地。

常大成與柳江傑是當年周尚文在軍學院的同窗,

當初皇帝與他們把酒言歡,互立誓言,說好的,要留名於青史。

現在到了要兌現誓言的時候了。

周尚文覺得常大成為人穩重,所以命他為參將,負責大同城守衛。命柳江傑為陽和所守將,負責守衛大同側翼。

大同其實還好,畢竟城高牆厚。

但陽和形勢十分緊急。

先是上午,陽和所派出的夜不收發現長城外有韃靼軍卒活動。到了午後,從前沿的墩堡傳來訊息,確認不是小股韃靼軍隊,而是大同也有一路韃靼軍!

柳江傑不敢大意,他一方面燃起狼煙,並派人向大同傳遞訊息,另一方面加強戒嚴,整兵備戰,所有用於守城的武器,全都推上了城牆。

首先是四門火炮,

其次是一整隊的弓箭手,

再然後才是準備的石塊等投擲物。

守城之戰總歸是好一些。

但韃靼大軍來勢兇勐,且規模巨大,密密麻麻的衝鋒騎兵就像是螞蟻一樣源源不斷。在花馬池已經出現韃靼軍隊,並且周尚文領兵北出的情況下,沒人想得到這裡的局勢會忽然急轉直下。

一切來得都很突然。

“……並且此戰,與以往火篩部的打法不同,韃子帶了步卒,他們堅持攻城,死戰不退,陽和只有守軍八千餘人,實在難以抵擋。”

常大成的身後,是身上帶血,臉上帶傷口的狼狽士兵,他哭訴著,描述前日陽和之戰的慘狀。

“柳參將呢?”

士兵回答,“柳將軍不願被俘,最後與敵人在巷道之內白刃相接,終因寡不敵眾,隕命了!”

“該死的韃虜!不報此仇,我常大成與你們不共戴天!”常大成拳頭明顯握緊幾分,重重的捶了一下桌子,“還有,你剛剛說他們帶了步卒,大概帶了多少?”

“應當有四萬之數!”

“騎兵呢?”

“也不少於四萬!”

這個數字讓常大成也頗有壓力,大同這幾年整兵備戰,倒是也有三萬可戰之兵,但如果韃靼帶了這麼多兵馬,他也只能守了。

但兄弟柳江傑的仇,他不會忘記。

自陽和之戰開始,大同就在他的命令下開始了緊張的守城備戰,因為韃靼軍隊規模驚人,攻佔陽和又非常迅速,此時外面的一些小的哨所、城堡估計都已經陷落,這種情形逼的他幾天之內把平和的大同城一下子帶入戰爭之中。

士兵全部歸營,城外是堅壁清野,什麼都不留。他與大同就像是光禿禿的一顆釘子一樣,釘在這片山谷之間。

陽和之戰後第三日,大同城下開始出現韃靼軍隊的身影,軍旗、戰馬、長槍、彎刀,源源不斷的出現在大同城下,而且在高空向遠處望,‘這片黑雲’像是沒有盡頭一樣,一直出不完。

常大成聽到訊息立馬去登了城樓,

下方,韃靼軍隊之中中間靠前區域有一人身材魁梧,留著兩根麻花的辮子。

達延汗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大同城了。

“喊話,開城投降,留爾性命。”

達延汗說的是蒙語,之後是幾名騎馬的韃靼士兵拉起韁繩來到城牆之下。

“明朝的守將聽著!我們大汗說了,開城投降不殺!

因為距離遠,常大成看不清達延汗的模樣,只是知道那片中心區域應該就是虜酋的位置,而城下的這幾人他是能看得清的。

表情囂張,令人不爽!

“拿弓箭來!”常大成一聲吼道。

柳江傑已經戰死,作為當日的八人之一,要他在這裡投降,還不如叫他去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弓箭到手,常大成直接會挽凋弓如滿月。

遠方的達延汗也靜靜的看著這一幕,但他並不擔心。

弓箭的射程是有限的。

戰鬥經驗豐富的士兵不會把自己置身於射程範圍之內。

常大成則不管,他張弓之後瞄準,‘嗖’的一下,箭失飛出,直落那幾名喊話的韃靼士兵面前,看距離僅有十步之遠。

這就是回話。

“爾等蠻荒之民,犯我邊疆,殺我百姓,毫無禮義廉恥,也敢在我軍前叫陣!來啊,大炮轟他娘!”

弓箭打不到,火炮是可以的。

而且常大成不開玩笑,他真的命人點火,緊接著就是‘轟’得一下震天響,兩顆黑不熘秋的炮彈在天空之中劃過一道拋物線。

下面的韃靼士兵慌不擇路,急忙引馬奔逃。

“哈哈哈!”

那狼狽的模樣,惹得守城的將士捧腹大笑。

常大成大聲喊道:“諸位兄弟,我常大成是大明人,絕不給那勞什子虜酋當叛將,就像一個姑娘,不能嫁給兩個人當婆娘!男兒在世,要當英雄,不能當狗熊!大家都是一個卵子掛兩個蛋!怕他個吊!今天俺就和你們一起在這裡殺他個痛快!立功了俺給你們到皇上那請賞!”

這都是很粗鄙的話,但大頭兵只聽得懂這些。

“殺!殺!殺!”

城外的達延汗聽著這震天的響聲,對著身邊人說:“陽和一戰後,明軍竟然還能有此士氣,看來這個守將是個真漢子。”

“父汗!讓孩兒打頭陣,殺殺他的銳氣!”

兩軍交戰,士氣頗為重要。

達延汗知道這個時候大同的守軍士氣旺盛,但他此行也是九死一生,這股氣勢是決不能落了下風的。

至少不能被人打了兩炮就走。

而請戰的是他的三子,巴爾斯博羅特,此時已經成年,這些年來和他打過好幾仗,戰場之上也頗為驍勇。

“好!巴爾斯、格魯太,你們各領一萬步卒,從左右兩側進攻,打得他們再不敢露頭!”

“得令!”

城牆之上的常大成一看敵軍調動,再也沒有半分嬉笑的想法,他大手一揮。

“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