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足壇風雲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章 孺子可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8章 孺子可教

在這場業餘與準職業的對抗中,市隊呈現全面的落後態勢,基本上是被碾壓的存在。李威振的發揮也成為了球隊裡不多的亮點之一,他的射門和跑位已屬學生球員裡的頂級水平,儘管在這支U17的面前還是較為稚嫩,但已看得出是一塊璞玉,假以時日,雕琢到位的話,也會是一塊傳世美玉。

最後的結果也在意料之中,U17輕鬆地刷了十幾個進球,市隊這邊射門9次,射正3次,進球0個。比賽的結果並不重要,莫華強也不是很介意,安排這場比賽的目的主要是想讓球員們感受一下職業球隊的氣氛,如果球員能夠從比賽中吸取有益的東西,那就是再理想不過的。

比賽結束後,玉柴U17的主教練方華乾過來跟莫華強套近乎。兩人熟絡不是因為都是“華”字輩的人,而是因為即將形成的同事+搭檔的關係。

方華乾曾經在北海從事足球教練工作十幾年,聽說玉城這邊成立了俱樂部,正在招梯隊教練,待遇還不錯,也就應聘了過來,目前主要負責玉柴U17的訓練工作,同時由於一線隊的主教練還沒到位,他暫代助教一職;

莫華強目前在負責玉城市隊的訓練工作,主要準備本月中在南寧開打的區分賽,到時結束帶隊任務以後,他將返回俱樂部,全力負責U15的組建及訓練工作。

作為俱樂部最先建立的兩支梯隊,高層的重視程度可以想見,而作為這兩支梯隊的負責人,方莫兩位教練共同交流、搭配的機會肯定不會少。

“華強,你那個9號前鋒不錯啵,是個好苗子,孺子可教哦!”

“我靠,又給你惦記上了?”

“嘿嘿,說真的,現在的他還沒有能力進入我這裡,你就放心吧,我不是來拉人的。”

“哦,這樣子的啊,那你想表達什麼。”

“我也看出來了,你的戰術都是圍繞著這小子來打造的,挺不錯的,他才14歲,大把的上升空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怎麼總覺得你不懷好意的?”

“我還能怎麼著你不成啊?”

“不過說來也是,再過兩年,他就會升到你的梯隊去了,最終還是會到你手上的。”

“你要這麼想我也沒辦法,雖然實際情況就是如此,哈哈!”

在賽後的總結上,莫華強沒有批評球員們,而是進一步去鼓勵,特意表揚了球隊在第三節裡有限的幾次機會。看著球員們慢慢恢復的自在表情以後,他才點出了球隊需要改進的三處地方:一是中場逼搶,二是防守站位,三是進攻的創造性。

晚飯過後,是球員原地休息的時間。已經在上下午都安排了高強度的訓練或者熱身賽,莫華強也就沒有再對晚上的時間進行安排,把行程排得太滿的話,容易造成傷病。

沒有給外出,但允許在訓練基地這裡自由走動,對球員們來說,這種飯後閒逛的懶散時光也比訓練好得多了。

“陸城五虎”很自然的就聚在一起了。原本只是四虎,說的是名單上入選的李威振、劉克虎、徐特和謝展四人,但隨著蘇科棋的增補進來,陸城隊一下子就有五人進入了市隊。市隊裡的球員基本上是第一次集中到一個隊裡進行訓練,除了市區的還有相熟的機會,其他縣城下面的也就市預賽時才見過面,所以,也基本上就是三五成群,各自找各自的熟人一起玩。

客家人本來就是以團結著稱,所以來自陸城的五名小將,在遠離家鄉三四十公里的地方,也是顯得前所未有的親近。

“阿棋,你感覺這裡怎麼樣啊?”謝展問道。

“這裡當然好了,就是不知道我有這種命沒有。”蘇科棋悠悠嘆道。

“我們這裡,我感覺除了威振較突出以外,其他人都差不多。畢竟我們也不是從小就踢球的,基本功是差一些的。”徐特接話道。

“誒,是了,阿振,俱樂部有派人到你家去訪問嗎?你家人同意你去踢球嗎?”劉克虎問了一句。

“來過了,我爸媽都知道了,也問了我的意見。其實他們都是聽我的,也沒什麼的呢。”李威振淡淡答道。

“你以為個個像你家這樣的條件啊,爸媽又支援你學足球,早早就送你進培訓班去學習啊。”

“是啊,我爸沒說什麼,但我媽有點反對,說踢球沒出息,以後踢不出來還得浪費一大筆錢。”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道,看著不好意思出聲的劉克虎,謝展笑他道:“阿虎,你就別想搞這種野工了,好好讀你的書吧。”

“其實,進俱樂部也是可以繼續學習的啊,我研究過了,玉柴這裡是學習與踢球兩條腿走路的,訓練的同時也會有直到高中的課程。”劉克虎說著。這五個人當中,就劉克虎的成績最好,完全有能力在中考時衝擊一下玉高,他當老師的媽媽也是最反對他踢球的,認為這個玩物喪志的足球極大地耽擱了他的前途。

“那是你以為的而已,關鍵的還是你媽的意見呀。”徐特懟了他一句。

一說到這,劉克虎無言以對,又開始沉默了,大家也知道是什麼原因了,也就不再糾纏下去。這五個人中,除了李威振的家人是持支援態度以外,其他幾人也是各自有難言之隱。

職業球員表面上看起來風光無限,榮華富貴、名譽聲譽、香車美女等享之不盡,無論在哪裡都是活在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人。但那只是表面,實際上球員的成才率低得驚人,這遠比高考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還要嚴酷。

中國並不缺少天才,只是缺少讓天才健康成長起來的土壤和環境而已,多少人早在孩童時期就顯示出不凡的天賦,最終也是無可避免地走入了“小時了了,大時草草”的傷仲永局面。玉柴俱樂部的成立只是解決了硬體問題,來自思想認識上的軟體問題,才真正是考驗這支準備破繭而出的新生俱樂部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