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策立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4章 情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4章 情報

徐晃把一人扔到孫策面前,說道:“主公,這就是沉家的信使,在城外十多裡處被我們拿下的。問過他了,他說沉家只派了他一人去洛陽。為穩妥起見,我留下了幾個人,命他們繼續往洛陽方向搜尋。”

“好!”

孫策手下的武將裡心思縝密者不多,徐晃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一個,也因此,孫策才把攔截信使的事兒交給了他去辦。他也的確辦得不錯。不僅很快就把信使抓來了,還很細心地繼續遣人搜尋。

孫策示意陳武、周泰把這個信使拽起來,打量了兩眼,見他髮髻凌亂,鼻青臉腫,顯是吃了不少苦頭,說道:“足下既被沉馴委以送信求援的重任,想來定是沉馴的心腹了。”

這人不說話。

“我也不為難你,只借你一樣東西用。”

徐晃以為他說的是求援信,忙從懷裡取出,呈交上去,說道:“屬下已經看過了,這封就是沉馴的求援信。”

孫策點了點頭,接過來,也沒看,問那個信使:“你願意借給我麼?”

徐晃心道:“原來不是要求援信。”轉過目光,瞧這信使。這信使不愧沉馴的心腹,不笨,又有身為俘虜的自覺,猜出了孫策的意思,面色灰敗。

孫策笑道:“看來你已猜出了我想借你何物。”

這信使跪倒在地,叩頭求饒:“小人只是奉命送信,絕非有意與督郵作對!求督郵饒小人一命。”徐晃恍然,想道:“原來主公是想借他的腦袋一用!”陳武、周泰諸人目露兇光,將腰刀拔出一半。這信使越發害怕,不要命地磕頭討饒。

“你要想活命,也簡單,只需回答我兩個問題就即可。我只怕你不肯老實回答。”

“督郵儘管請問,只要能饒小人一命,小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第一個問題是:院內有多少人?”

“小人走時,院裡共有六十多人。”

“第二個問題是:都是什麼人?”

“有家君的族人,有賓客、奴婢,有從市上冶坊裡召來的鐵官徒。”

“鐵官徒?”孫策心中一動,暗中想道,“難怪院中的那些壯漢不似尋常俠勇,原來是鐵官徒。”

剛才沉容進宅時,他趁機向院裡看了一眼,時間雖短,卻也發現守在院中的那些壯漢似格外有一股死氣。這種死氣,大多只會出現在徹底不把生死當回事兒的亡命徒身上。他本以為這些人都是沉馴豢養的死士,如今看來卻應該就是鐵官徒了。

鐵官徒,顧名思義,即在鐵官(官辦冶坊)裡從事開採礦石和冶鐵生產的刑徒。

兩漢採鐵,用的方法是掘井取礦,“掘地深數百丈”。這種地下作業,直到孫策穿越來的時代還是一項極其危險的工作,何況當下?常年與危險、鐵、火、煉爐爆炸打交道,本身又是刑徒,朝廷對他們的管制又是非常的嚴格殘酷,這鐵官徒的剽悍亡命可想而知了。

前漢時,便在陽城,有過一次鐵官徒暴/動,一百八十個人“經歷九郡”,官軍不能制,最後竟致使朝廷派出了丞相長史和御史中丞這樣的大臣親自帶兵鎮壓,方才失敗。

孫策本打算只問兩個問題的,被“鐵官徒”三個字勾起了興趣,不免要多問一些了。他又問道:“有多少鐵官徒?”

“二十多個。”

“整個潁川郡,只有陽城有鐵官,偌大一個鐵官,只有這二十多個鐵官徒?”

“不是。小人聽家君說過,鐵官裡共有吏、卒、徒兩千餘人,分在兩個冶坊。”

“我聽說沉馴自開的也有冶坊,他自開的冶坊裡有多少人?”

“也有近千人。”

“那為何他只召來了這二十多人?”

“鐵官和小人家君自開的冶坊都不在城中,鐵官的兩個冶坊分別在‘負黍聚’和‘營裡’,家君自開的冶坊在城外二十裡處。城中只市上有一個不大的冶鐵作坊,這二十多人就是從那作坊裡召來的。”

“鐵官和自開的冶坊都在城外……,這二十多人是從市上的作坊裡召來的。”孫策心頭咯噔一跳,臉色微變,不過很快恢復過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扭頭望了望裡門處,看似漫不經意地再又問那信使:“沉馴自開的冶坊離城二十裡。鐵官呢?離城多遠?沉馴派去給鐵官和自開冶坊送信的人,是不是應該已經到了?”

信使老老實實地回答說道:“鐵官離縣城遠近不一,‘負黍聚’離城三十來裡,‘營裡’離城近四十裡。家君派去給鐵官和自開冶坊送信的人是與小人一起出城的,估算路程,去給鐵官送信的人應該還沒有到。”

“也就是說,去給他自開冶坊送信的人應已到了?”

“差不多。”

徐晃、徐晃、陳武諸人聞言,無不失色。陳武揪住信使的領子,喝道:“沉馴那畜產還派了人去城外鐵官和自開的冶坊?”

戲志才嘿然,說道:“這沉馴,你說他是膽大好,還是膽小好?”要說他膽大,他害怕孫策這個督郵;要說他膽小,他為頑抗,不惜擅調鐵官徒和自家的冶工。只能說,物極必反,膽小到了極限就是瘋狂。又或者沉馴到底是個商賈的出身,不知道擅調鐵官徒進城是何等嚴重的事情。

李博顫聲說道:“他、他、他竟敢擅調鐵官徒和自家冶工進城?數百、上千的鐵官徒一旦被放進城來,誰能管束?……,他就不怕申屠聖之事再現於今日麼?”申屠聖,就是前漢那次陽城鐵官徒暴/動的首領。

當聞知沉馴遣人去洛陽送信時,孫策因有“大不了亡命棄官”這個最壞的打算在,還不是太過緊張,可是現在,在意外地問出了沉馴居然還派了人去鐵官和自開的冶坊裡調集鐵官徒以及自家的鐵工後,他的手一下就握緊了。

固然,鐵官裡還有鐵官丞。鐵官不在的時候,鐵官丞就是最高長吏,這個鐵官丞也許會知道事情輕重,不會遵從沉馴調人的命令,可萬一他不知道輕重呢?又或者即使他知道輕重,沒派鐵官徒來,可沉馴自家的冶坊卻派了人來呢?這信使說,鐵官裡共有吏、卒、徒上千,沉馴自開的冶坊裡也有近千人。李博所言絕非聳人聽聞,一個處理不好,真的會釀成大亂的。不但孫策會死,這滿城的百姓怕也會深受其害。

徐晃咬牙說道:“這沉馴竟如此膽大妄為!主公,請你下令吧,禽請為先驅,這就殺入院中,取了他的人頭,懸掛城樓!看有哪個冶坊的鐵官徒敢進城半步!”

戲志才說道:“伯禽所言極是。這鐵官徒是絕不能放入城中的。眼下之計,唯有……。”他瞟了一眼信使,接著說道,“唯有兩個辦法。”

“哪兩個辦法?”

“一個活辦法,一個死辦法。活辦法就是勸說沉馴,叫他再派人去鐵官和自開的冶坊,取消調令。死辦法就是伯禽說的,攻入沉家,取下沉馴人頭,懸掛門樓,阻退來者。”

“依卿看來,現下該用哪個辦法?”

“先試試活辦法吧。”戲志才顧望了幾眼沉家宅院,故作為難,說道,“沉家宅內有六十多人,又高牆堅門,攻之不易。能不攻打,還是不攻打為好。”

徐晃、陳武、周泰,包括沉穩如徐晃,俱皆不滿。

周泰嗔目叫道:“便有六十多人,便有高牆堅門又如何?不快點把沉家打下,取下沉馴的人頭,懸掛城樓,威嚇來者,難不成,還要坐視等那幾千鐵官徒進城麼?”

戲志才沒有理他,輕輕拉了拉孫策的衣服。孫策知他這麼說必有深意,思忖道:“沉馴欲調鐵官徒進城,看似膽大妄為,分析其心態,根子卻還是在膽怯上,指望三言兩語把他說服,必是不能。志才不會不知道這點。他既然知道這點,卻還這麼說,料來應是想透過這信使的嘴,讓沉馴知道我們並不想強攻。……,可是,他又為何想要誤導沉馴?”很快猜出了戲志才的用意,“……,不外乎是想麻痺他,令其大意,然後好趁其不備,發起突襲。”

徐晃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就驚人。

他指著沉家宅外堆積的柴火,建議說道:“主公,這沉馴怕是不好被說服的。不過,戲君說的也不錯,這沉家內有人守,外有高牆,確實也不好速戰速決。以我之見,也不用去說服他,也不必強攻,不如乾脆再蒐集些柴火來,一起點燃,投入牆內,把這沉家一把火燒了算了。”

信使聽得膽顫心驚,差點大叫阻止。

他家也在這個裡中住,離沉家不是太遠。已經連著十幾天沒下雨了,天干物燥,今兒太陽又剛曬了一整天,這一放起火來,倒黴的不止沉家,整個裡恐怕都會陷入火海。

李博考慮到了這點,忙出言阻止。周泰怒道:“裡中已無百姓,便算把整個裡燒掉,也總強過等幾千鐵官徒進城後,咱們百十人陷在此地!”半跪在地,請命,“主公,請下令吧!”

孫策看了看周泰,又看了看徐晃、徐晃、陳武、李博等人,最後又看了看戲志才,驚奇地發現他竟嘴角微笑,鎮定自若,不由心中佩服,想道:“我是因為知道黃巾將要起事,故而不怕權宦報復。志才只是一個寒家士子,只為了報我的‘知己之恩’,就提著腦袋跟著我來整治郡北。剛到陽城,才開始著手不久,就接連遇到驟變,連徐晃、徐晃也沉不住氣了,連我也有點害怕了,他卻依然若無其事。真是虎膽啊!”

他在經過西鄉的兩年歷練後,不管是城府、膽色還是堅毅、自信,都已遠非昔日剛入仕時可比了,他想道:“……,嘿嘿,我在做繁陽亭長時就敢夜半出境擊賊,何況今時今日?志才的智謀我遠不能及,可若要講膽勇,我又怎能被他比下!”做出了一個決定。

……

“周泰,你還記得去年西鄉別院剛建成時,我在別院牆上寫的那十三條院規麼?”

“記得。”

“第一條是什麼?”

“無令,雖錢山糧海,不行;令下,縱刀山火海,行。”

“我給你下命令了麼?”

“沒有。”

“那還不起來?”

周泰等人在西鄉別院這一年多,孫策不但厚養他們,有求必應,且施以恩義,推赤心入他們的腹中。眾人早對他心服口服,心甘情願受他驅使。聞得孫策此言,周泰滿臉通紅,慚愧惶恐,忙從地上跳起,轉回孫策身後,不敢再說話了。徐晃、徐晃、陳武諸人也靜了下來。

“聽我命令。伯禽,你現在就去找本縣的縣丞、縣尉,告訴他們沉馴要調鐵官徒進城,請他們立刻關閉城門,帶縣卒、吏民登城防守,不得放一個鐵官徒進城。……,如果此事他們做好了,我可以不再追究他們以前的不法事。若是沒做好,就請他們等著我登門拜訪罷。”

“諾!”徐晃方才是騎著馬進到裡內的,當即上馬,飛馳離去。

“阿偃。”

“在。”

“你帶一隊人,再去蒐集些柴火來。等我命令,準備放火燒宅。”

“諾!”

信使寧願自己死,也不願自己的家被燒掉,忍看自己的妻子父母流離失所。他伏地叩首,哀求說道:“千萬不能放火啊!求椽部開恩。小人願為椽部去勸說家君取消調令!”

孫策瞧了他片刻,說道:“也好,便信用你一次。還是那句話,你告訴沉馴,就說:誠能自改,願如杜稚季故事,不治前事。怙惡不悛,請看義縱鷹擊,火將至矣。……,你知道義縱是誰麼?”

“不、不知道。”

“你的家君也許知道。記住,我說的是‘火將至矣’,不是‘禍將至矣’!荀子曰:‘行歧路者不至,懷二心者無成’。我言盡於此,請他仔細想想罷。”

“是,是。”

“他要是肯聽我的勸告,幡然自省,想要改過,便迎我進宅,交還印綬。若怙惡不悛?你再告訴他,我只等他半個時辰。當夜幕降臨,便是火起之時。”

“是,是。”信使小跑著奔到沉宅門外,敲開了門,擠進去。門隨之關上。

周泰隨他日久,曉得他的脾氣,知道凡是他大笑之時,便是他下定決心的時候,自知口拙,無法勸說他改變主意,也就不再勸了,說道:“我願從君同行。”

徐晃也是熱血沸騰,半跪在地上道:“主公有令,屬下敢不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