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南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0 籌錢(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0 籌錢(一)

陳邦彥辭出以後,沿路不敢耽擱,馬不停蹄,每日天剛亮就啟程,日落以後方才駐下,急急趕路,沿路經過德慶州、梧州、平樂府,不到六天就趕到了廣西省會桂林,三千撫標中軍乘船沿江而上,緊跟其後。

桂林城始建於公元621年,唐朝大將軍李靖充任嶺南道安撫大使檢校桂林大總管時,認為桂林位於“湘水之南,粵垠之西……遙控海疆,旁控溪峒,宿兵授帥”,地位十分重要,便著手營建桂林城。

建城之初,城郭周圍不過三里,門不過四扇,只能算的上是大唐在廣西的一座小碉堡,小據點,居民,也已戍邊將士居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經歷千年的變遷,唐、宋、蒙元,桂林逐漸發展起來,洪武八年,朝廷增築南城,城池大大擴充套件了,單是內城的靖江王府,就超過了這個範圍。

明朝時,桂林作為廣西巡撫的治所,不但是西南政治中心,也是商賈雲集之地,交通驛站也十分發達。糧食和食鹽的運銷,是最大的商業活動。藩庫中專門存有幾十萬兩銀子收購糧食,官府將收購的糧食運往廣東,牟取厚利。當年的水東街又稱鹽街,經營食鹽的商行一家挨一家,有詩形容說:“廣南商販到,鹽廠雪盈堆。”此外,各種手工業作坊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明洪武八年增築南城,形成東西狹南北長的長方形城鎮。“如流車馬門前度,似櫛人家水上圍”,正是當年桂林居民密集,經濟繁榮的寫照。

但是,陳邦彥此時看到的桂林城,可就不是如此模樣了。由於受到湖廣和廣東的戰亂波及影響,商業萎靡,市易不興,城內流民激增。昔日繁華秀麗的桂林已經象個討食的乞丐,難民滿街,骯髒不堪。

桂林府城外,旌旗招展,儀仗優隆。

桂林知府餘朝相和致仕官紳,前戶部侍郎關守箴事先趕來,率領城中士紳,在南門十里外恭迎陳邦彥一行。

陳邦彥勒住馬韁,仰頭看向城樓上的桂林二字,似有許多感慨。

在眾人的迎候下,陳邦彥策馬進城,他一路輕車簡從,並沒有清道的儀仗部隊。

等進了城,陳邦彥就看到街道兩旁的角落裡躺著不少流民乞丐,身上鵓衣百結,又有小孩飢餓的哭喊。或是聲音哀哀,或是有氣無力,其狀之慘,讓人不忍目睹。

陳邦彥輕皺著眉頭,對身旁的桂林知府餘朝相道:“陳某記得大明所有的府城內不是都有養際院和飯堂嗎?怎麼還有這麼多流民乞丐?”

餘朝相躬著身,小聲的解釋道:“撫臺大人有所不知,這些流民大多都是湖廣的災民,這些年韃子肆虐湖廣,不少百姓都跑進廣西了,流進桂林的災民也不少,州府錢糧有限,賑恤能力不足,一些救濟也只是杯水車薪。”

“哎,國事糜爛至此,誰人之過?”陳邦彥輕輕嘆息了一聲。從鍾鼓樓到巡撫衙門這一段,各街道又是一樣遍佈流民與乞丐,因為無人收容,他們只能睡在兩旁的屋簷底下,似乎很多人已經身體僵硬,顯是餓死了。

“大爺行行好吧,隨便給口吃的就成。”

“給我家孫女一口吃的吧,等年景好了,老朽給各位立長生牌位,天天上香!”

“大爺,我有一把力氣,給您老賣力氣,就求個吃飽飯。”

有氣力的還在一旁跪著賣力吆喝乞討著。

與街道兩旁悲慘的流民乞丐相比的,便是迎候在他身旁的各衣著光鮮的士紳豪強們,他們前呼後擁,所穿所使之物皆是豪華奢靡。

看著那些士紳豪強,街上流民乞丐有的麻木,有的羨慕,有的嚴重則滿是仇恨。這個情形落在陳邦彥眼中,心中又是一陣嘆息,真真應了那句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一方面是富者土地連綿,華屋廣袤,一方面卻是貧者連立錐之地都無。不患寡而患不均,連未受兵災的一省府會都是這般情形。怪不得當年李闖能在北方鬧得那麼大了,他不得不承認,大明到了此時確實已是百痾纏身,病入骨髓了,只有身處其中,才能感受到那種無奈和痛苦!

不知不覺間,陳邦彥一行人走近了西大市附近,這裡附近道觀寺廟甚多,商鋪林立,街道邊上的溝渠裡堆滿了垃圾汙穢之物,把溝渠都堵塞了,臭氣熏熏。

兩側的房屋多為兩層或單層的木房,還有不少廣西特有的竹屋,底層多是鋪面,只是大多已上了門板,顯是生意並不景氣。

道路上車馬不絕,滿是糞便,很多街道坍塌坑窪,許是年久失修。

等到了衙門前,署前新立照壁一座,石獅雄峙,左右轅門時列,三座牌坊由東至西曰“撫綏全桂”,曰“提督三關”,曰“文武危憲”,大門、二門、西隅立關帝廟、酇侯祠,一面東西列書吏房。正北為懸山式大堂五間,後為穿堂、二堂及內署等處。陳邦彥帶著沉重的心情入駐了巡撫衙門。

第二日,桂林城西,致仕官紳關守箴府大廳正堂內。

屏風外一張桌子上小山一樣堆著各種禮盒,上邊貼著鄉紳豪強們的名諱,不斷地有鄉紳帶著家丁過來放下禮盒。

屏風內絲竹管弦和觥籌交錯之聲。

巨大的廳堂,宴開數桌,後景的戲臺上,伶人們正在賣力演出。

當中的主桌上,前戶部侍郎關守箴正帶著幾名官紳土豪在向陳邦彥敬酒。

因是私宴,陳邦彥未穿官服,而是一身便服。他頭上帶著頂純陽巾,著青綢直衫,配一塊美玉,用絲絛挽住,清淨而儒雅。

“今日是撫臺大人新官上任第一天,老朽和諸位世侄們斗膽設個私宴給大人接風洗塵,這光景與會之人差不多到齊了,老朽來給大人介紹一下。”

關守箴指著身側一名身材矮胖,體態臃腫肥碩的中年紳士道:“這位世侄是靖江王府的管事人。”

中年紳士諂媚的向陳邦彥點頭致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