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南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0 益陽之戰(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0 益陽之戰(三)

PS:推薦一部朋友的寒門生活流新書【寒門首輔】,文章雖然沒看,但是作者的人品絕對有保證,不會太監,對生活流歷史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耿仲明部一動,旋即,明軍也緩緩移動起來,一般的緩慢而有序,徐徐向西移動了半里地後,停了下來。

三順王的部隊,是清軍中最為另類的,滿、蒙八旗以其射見長,佟家的漢軍旗雖然也操持火器,但主要依靠火炮,而且由於缺乏訓練,戰鬥力一般。

三順王的部隊卻不同,他們的部隊除去少部分騎兵以外,完全是依靠火器見長,登萊巡撫孫元化僱用的洋教習將孔、耿的部隊訓練成中國當時最為精銳的火器部隊,火炮火槍樣樣精熟,而且掌握了統規測距的相對高階的技術,如今拉開場面,也是有板有眼,一隻只黑洞洞的槍口泛著寒光,在長矛手的掩護下,與明軍相向而立。

“呵呵!”朱由榔將千里眼收起來,笑道:“韃子這是想和咱們拼火器啊!好,朕就成全他們!傳令,京營拱聖營向前壓進三百步!”

拱聖營三千軍士都是從各營中選拔出的精銳火器手,也都被葡萄牙洋教習訓練過,全營上下配備了肇慶兵工廠裡最新生產出的質量有保障的斑鳩腳銃和鳥銃。算是京營的火器王牌部隊。

令旗一動,鼓聲響起,拱聖營將士踏著鼓點,整齊劃一的向西移動了三百步左右,同時兩個同樣裝備了肇慶兵工廠最新生產出的各式質量合格的火炮的炮隊,也輪著順序,將炮位向西移動了一些距離。同時兩個騎兵千人隊也飛速跟上,護衛火槍陣兩翼。

見明軍動了,耿仲明也派傳令兵搖一搖令旗,把隊伍向前壓進了五百步,兩軍之間的空隙,已經不過一里半地了。

朱由榔處在定霸都銳卒的團團護衛之中,四周都有京營的重兵守護,人生安全還是有保障的,作為堂堂一國之君,本無需親上戰場,之所以還親自督軍,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

焦璉作為援軍統帥,資歷有餘,能力不足;李定國作為降軍主將,能力有餘,資歷不足,短時間內難以得心應手的調動京營嫡系,而且皇帝也不放心將全部兵權交到他手上,其他諸如李過、高一功、吳繼嗣、袁宗弟、郝搖旗等諸將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是能力不夠,就是資歷不足,沒有誰能讓眾人心服口服的聽從命令。

沒奈何,為了有效調動各軍,把力量裹成一個拳頭集中使用,不使各自為戰,作為皇帝的朱由榔只能親自上陣督軍了,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所以不會亂下軍令,每一個軍令都是聽從了身旁的李定國和焦璉等人的意見,綜合判斷之後下的,爭取最大限度的規避指揮失誤而導致戰事失利。

加上四萬餘援軍,圍困益陽的明軍主力有六萬左右,其中郝搖旗部一萬二千餘人外加之前高一功部的五千人馬接替了李定國的一萬忠武鎮精銳,負責圍城,困住城內人馬,李定國部被皇帝調到了身邊用來對付清廷援軍。

這樣皇帝身邊就聚集了焦璉、吳繼嗣、李定國、袁宗弟四大精銳主力,共計四萬五千餘戰、輔兵。

朱由榔這面調動,耿仲明的後續部隊也陸續到了,大約二千騎兵四千步兵,都是東江精銳,以及幾十頭牛拽來的八位紅夷大炮。

雖然有三輪的炮車,怎奈火炮太重,行動不便,看著軍士已經駕好了火炮,將幾十頭老牛牽走,耿仲明立刻撥馬傳令,片刻後,護衛兩翼的騎兵和步卒都到位了。

朱由榔見狀,拔出腰刀,舉過頭頂,就打算行動,身側眾將中突然躍出一將,快步走到皇帝跟前,單膝跪地,抱拳稟道:“陛下,臣劉穆之願領兵破陣!”

劉穆之三十上下的年紀,個子不高,麵皮黝黑,雙目有神,一副短鬍鬚,神色精幹,猿臂蜂腰,一副標準的武人身形。

朱由榔知道他是已故闖軍大將劉芳亮之子,劉芳亮是李自成的心腹部將之一,任左營制將軍。崇禎十七年(1644),率部由山西出太行,進入豫北、畿南,直趨保定,配合李自成夾擊北京。後隨李自成撤出陝西入湖廣。李自成在通城九宮山遇害後,與田見秀、吳汝義會師李過、高一功部,堅持聯明抗清。次年,渡江北圍荊州,遭清兵突然襲擊,陣亡。其子劉穆之抱著劉芳亮屍體,披其父盔甲拼死力戰,率其餘部眾衝破滿八旗軍陣,突圍成功,歸入李過,高一功的忠貞營,其後便與滿清結下了滔天血仇,此前苦於實力有限,一直沒有機會。

皇帝的四萬餘援軍出征前,劉穆之帶著其父餘部的六百餘精銳鐵騎,請命隨軍出戰,以報殺父之仇,皇帝允之。

朱由榔知道哀兵必勝的道理,他笑了笑,收起腰刀:“去吧,朕相信你!”

劉穆之得令,喚上六百餘親信騎兵,透過方陣間的空隙,踏動著大地,從陣映南側奔出,由東向西,飛馳而過,與一里開外的清軍相持。

“是闖營餘部的人馬罷!”耿仲明欣賞著明軍騎士的表演,捋著鬍鬚,問道。

“嗯!想是如此,南蠻子哪有這等精銳騎士!”尚可喜附和一句。

耿仲明抖一抖肩膀,見明軍不急著交火,確另外單獨派出了一支闖軍騎兵到陣前,明軍想先拼下騎兵?耿仲明不禁有些納悶:“傳令前鋒兩翼騎士,撥個五百人馬,去會一會他們!”

“喳!”

尚可喜回身傳令,不遠處的陣地上隨即騰起了一道道煙塵,轟隆隆的馬蹄踏聲隨即擴散開來。

右翼的五百騎兵稍稍整理一下軍容,排作兩列橫隊,從陣營中突出來,向前挪動腳步,行進中漸漸拉開了彼此間的距離,右側前出,做一條斜線,緩緩跑了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趟卻與前幾次不同,那五百騎兵不是掠陣,而是列橫隊作衝鋒狀,看到劉穆之身邊也已經集結了六百餘騎兵,朱由榔的令旗也是一變,劉穆之斜握著精鐵長矛,身體略略向前一傾,雙腳夾緊馬腹,率領親信騎兵風一般迎面衝了出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