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南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6 阻擊戰(一)(求訂閱!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6 阻擊戰(一)(求訂閱!求訂閱!)

眾人歡聲雷動,對面的八旗兵揮舞著兵刃也即將衝殺過來了,五千騎兵,馬蹄蹋蹋,氣勢崩騰,排山倒海般壓過來,大地震動,落葉楓飛,聲勢十分駭人!

李定國動員軍士完畢後,就率同親信偏將勒統武、楊容、潘世榮和焦璉部騎將向貴、劉起蛟、馬之冀還有劉穆之部迅速馳往軍陣前列。

他很清楚僅靠八九千的步卒是難以有效的阻擊四五千八旗兵的,即便選的地形對他們很有利。

想要完成截擊的任務,說到底還得靠騎兵,以騎兵對騎兵!

韃子有五千騎,他麾下加起來也有三四千騎,數量上沒有太大的差距,即便不能以此戰勝韃子,纏住他們一時半會定然問題不大!

一方是能征善戰,所向披靡的兇兵,一方是破釜沉舟、意志堅定的無畏勇士,李定國直覺判斷出接下來必定是一場血戰,但身經百戰的他毫不畏懼!

李定國帶著己部一千餘親兵毫不猶豫地走在隊伍最前列,這一千多精銳親兵是他長期親自訓練出來的部隊核心,清一色的精銳甲騎,披甲率最高,幾乎百分之百!

他們是用戰爭的篩子一再篩過,篩剩下來的精銳中之精銳,曾經在北方戰場上轉戰過數萬裡,功勳卓著,是一支使曾經的明軍聽到它的名聲就要心驚肉跳,千方百計要想包圍它、消滅它而不可能的中堅部隊。

李定國的行動是迅速的,可是屯泰的部隊行動得比他更迅速,他部署剛定,屯泰的五千精騎已經衝到了大軍陣前,擺開了衝鋒的架勢。

李定國不假思索就催動坐騎,長矛高舉,斜指向天,高呼:“雪恥復仇!殺!”

說完,揮舞著兩根共重五十一斤的精鐵長矛直往對面的八旗兵衝殺過去!

三千五百多大明騎士在這個嚴重關頭,紛紛高呼喊戰,士氣高昂,千餘李部親兵死死護衛在李定國周圍,主將的意志就是他們的號令,主將行動的方向就是全軍突擊的方向,李定國衝到哪裡,所部親兵包括餘部輕騎就會跟上來和他一塊兒衝鋒、搏殺!

對面的屯泰也不甘示弱,飛速拔出烏茲寶刀(就是大馬士革刀,在這個年代是極為珍貴的武器。),高舉過頭,示意進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雙方距離五六十步的時候,八旗兵們幾乎不用軍官下令,紛紛從馬囊裡取下一杆標槍,齊齊拋射了一波標槍雨!

標槍拋射完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搭弓取箭,在極短的時間內又飛速馳射了幾波箭雨!精湛的箭術展露無遺!

八旗兵的箭囊裡都有兩種箭,在這種場合下用的是六兩鐵箭,射程短,威力大,最適合短兵相接前的時候使用。

明軍騎士身上雖然有一些皮甲或者棉甲保護,但只要中了標槍或者中了箭基本都會被射穿,落馬而死!

僅僅數息之間,三千五百多明騎士竟有四五百人不是中槍就是中箭而亡!

士卒慘叫,戰馬撕鳴,陣列一下子變得有些散亂!

就連李定國的親信部將勒統武的胳膊上也中了一箭,差點被重箭的撞擊力翻落下馬,身死當場!

明軍騎士因為總體箭術不精,大多不會馬上馳射,雖然也零零散散的投了一波標槍,顯然威力不能和那些八旗兵們比,只殺傷了對方數十騎,以至於還沒交戰就吃了一個大虧!

李定國雙目圓瞪,緊握戰刀,繼續高呼喊戰!率所部親兵為鋒頭,直插入清軍騎兵叢中!

雙方騎兵在賓士的戰馬上,高舉著兵刃、大棒劈殺著交錯而過,只一個回合,雙方又死傷了數百人,其中以明軍騎士居多。八旗兵的數量優勢和戰力顯露無疑!

不過明軍也不是毫無準備!

等雙方死傷的士卒就馬匹紛紛倒地後,副將白文選挑準了時機,命令五千步卒迅速衝上,用長槍陣逼退八旗兵,自己則親統剩餘的三千餘步卒舉起麻扎刀和長刀大斧掩殺墜馬的八旗兵,落地的百十個滿蒙八旗和東江兵很快便被一一砍死,總算賺回了一波!

屯泰見狀不由得一陣驚怒!立即命令二等甲喇章京,署巴牙喇纛章京塔木兒,分出一千八旗兵張弓馳射,拖住白文選的步卒,等其陣列混亂,迅速破陣而入,徹底衝散這支礙事的明軍步卒!

塔木兒年約三十多歲,身材矮壯,頭大臉闊,身穿銀光鐵甲,盔上插著一隻二尺來高的鵰翎,渾身上下透出一股剽悍野蠻的氣息,身後一面三角型的白色織金龍旗,表明他特殊的身份。

章京是滿語,從漢語的“將軍”二字演變而來,甲喇也是滿語,後金實行八旗制度,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二等甲喇章京,類似於明軍中的參將,而巴牙喇纛章京,則是大名鼎鼎的白甲兵指揮官,白甲兵就是巴牙喇兵,滿清最精銳的部隊,那面三角型的織金龍旗,是巴牙喇營獨有的軍旗。

但是,塔木兒只是“署”巴牙喇纛章京,換句話說,他只是名義上的白甲兵營官,是表明他比較勇猛善戰的一種榮耀獎勵,真正的巴牙喇纛營及其統領此刻大多在京城留守,作為四方的震懾存在。

李定國始終衝鋒在陣型的最前沿,幾員偏將緊緊護衛在他左右側,楊容揮舞長刀,一有機會,就騰出手來,彀弓搭矢,連連把敵騎射下馬來。

那邊潘世榮驟馬上前,補上一矛,把墜馬的八旗兵牢牢地釘在地面上,當他抽出帶血的矛尖時,這邊勒統武早已搶著大棒,迎住好鬥的敵騎廝殺起來了。

他們這一組四員主、偏將好像從重霄之上穿入陣雲的飛將軍,以掣電走雷的速度,急馳飛奔,遠的箭射,近的矛刺槍挑,大棒仗殺,一連殺死了十多名八旗和東江披甲兵,逼退了其餘的八旗兵,霎時間就把他們的囂張氣焰壓下去了不少,他們發揮了戰將們在一場肉搏戰中能夠發揮的最高效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