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南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7 編練新軍(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57 編練新軍(終)

當然,作為天子,凡事不能都靠臣下的忠心,想要徹底掌控新軍,必要的權力制衡還是要有的,所以副都統制一職,朱由榔打算讓吳繼嗣擔當,由他單獨組建一隻督兵隊,平日和戰輔兵一起操訓,協助都統制作戰操訓的同時還單獨負責維護軍法,戰時陣前督戰,記錄軍功等;至於都監軍使,可由王夫之擔任,作為文臣的他不用對敵作戰,只需負責錢糧和宣傳教化等一些後勤工作,作戰操訓大事由正副都統制負責。

至於剩下的哨長以上軍官,朱由榔也都按照考察成績從高到底一一的安排好了。任免名單下來後,人人服氣,盡皆跪地歡喜得高呼著:“皇上萬歲!萬歲!萬歲!”

看到自己一手創立出來的軍事小團體散發出來的朝氣,朱由榔心中很是滿意,歷盡挫折,如今終於執掌一鎮兵權,困龍入海的第一步,便是要有水,這一鎮新軍加上翟式耜、方以智、龐天壽等心腹文武內臣,便是他實實在在升起越海的引水!

宣佈應募軍士轉正侍衛親軍後,朱由榔又為新軍的裝備發愁了,在他的規劃裡,每名侍衛親軍都要至少裝備四套軍服,軍靴,軍士裘帽等,其中春冬各兩套。這樣軍士換洗就方便了,不過花費卻著實不少。一套鴛鴦戰襖工價一兩五錢,把廣西桂林三衛、馴象衛、平樂守禦千戶所等各衛所的內囊都掏空了,攏共只蒐羅到了一萬八千餘套,還有三萬套的缺口,只能從市面上訂購了,以一兩五錢一套計算也就是四萬五千兩。

軍服問題解決了,還有其他問題,比如每名軍士,不論戰兵、輔兵都要配備鋒利腰刀一柄,這個是近戰、肉搏戰的護身利器,少不得的,集訓的時候可以將就,軍隊正式成軍後就不能將就了。

廣西的幾個衛所內早在一月前就收羅過一遍了,軍服、生漆、膠、牛筋雖然不多,到還有一些,皮甲、鐵甲、鳥銃、橫刀這些軍國重器就很少了,即便有一點,也大多鏽蝕不堪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新軍建成前,全軍中只有合格腰刀三千餘柄,破損鏽蝕的腰刀四千餘柄,衛所又蒐羅到了四千餘柄不合格的腰刀。

眼下戰亂頻繁,兵器的價格也是不斷攀升,一柄好刀可以賣到十幾兩錢,訂購的話一萬柄腰刀最少也要十幾萬兩,而且也沒那麼大的軍工作坊能夠在短時間內鍛造出那麼多柄腰刀。

朱由榔不得不感慨養兵真貴!養精兵更貴!最近花錢如流水,府庫裡原來的七十餘萬兩銀子,僅僅一個月,就只剩下六十萬兩不到了,朱由榔可不像平白花那麼多冤枉錢。

所以一月前他命翟式耜將桂林左衛(匠衛非軍衛)一個衛所的官營匠戶連同冶鐵爐、鼓風等鍊鐵裝置全弄到了梧州,打算將戰場繳獲的,破損,鏽蝕的兵器重新打磨與回爐煅打,廢物利用。

三天後一共到了五百多個衣衫襤樓的老匠。

他們都是世襲的匠戶,兩百多年下來,地位已經淪落到了連軍戶都不如的程度,軍戶至少還有點糧餉可拿,他們卻是一個銅子都拿不到,做好了是應該,做不好還得受罰,日子一天過得比一天艱苦。

朝廷沒有工程的時候經常幾天吃不到一頓幹的,很多年輕匠戶因為實在受不了這般剝削,都逃籍了,只有一些老匠戶因為年紀大,身體不行了,只能留在衛所裡熬一天是一天了。

桂林左衛全盛時期有匠戶五千餘人,到了現在也就剩下五百多老的逃不動的老匠了。

大明的匠戶有單獨的戶籍,是謂匠籍,只要身在匠籍,世世代代只能當國家的工匠,比同軍戶,卻更像是國家奴隸。

這種不合人情的制度設計,當然出自於把一切問題簡單化的太祖高皇帝之手,但這些弱勢群體因為沒有自己的揚聲器,所以三百年來沒人有興趣關注這個問題。

等匠戶們到了梧州後,朱由榔讓工部給他們選一個好的地址,建一個簡單的軍工作坊。匠戶的妻妾子女也都配了住房,讓他們妻兒老小可以安心居住。

每個老匠都給予了豐厚的待遇,朱由榔根據他們的手藝水平,初略的分出了三個小等級,根據對應的等級每人每月給予月糧二石到四石、再加銀八錢到二兩不等的薪酬。這些都是技術人才啊,別人不重視這些低賤的匠戶,朱由榔可都是視作心尖寶貝的,等將來時機成熟了,不合理的匠戶制度也會廢掉。

這些匠戶見皇家如此大方慷慨,自是叩頭再三,感激涕零。他們世代官匠,沒什麼自由,平日裡也是飢寒交迫。沒想到一朝被皇帝差遣,就有青磚瓦房,銀錢俸祿這些原本想都不敢想的待遇,比起原來受凍捱餓,簡直就是一輩子都嚮往不到的人間天堂了。

所以他們格外珍惜眼前的一切,幹起活來十分賣力,人手不夠,朱由榔就從市面上招了上千學徒工,加班加點,一個月下來,軍工坊不僅回爐鍛打出了八千柄嶄新鋒利的腰刀,還額外製作出了兩萬枚箭頭、四千枚鐵槍頭、修復合力弓弩二百五十餘張、千斤佛朗機火炮三門,虎蹲炮八門,造出火藥五桶,每桶一百斤。

可惜的是鳥銃,三眼銃等火器大多鏽蝕得難以使用,修復不了了,只能回爐重造,鳥銃、三眼銃等火器製作工序繁瑣,材質要求高,短時間內根本造不出幾桿合格的。軍中現存的一千多杆鳥銃、三眼銃大多是偷工減料之作,威力小,還容易炸膛,傷敵的少,傷己的多,簡直比雞肋還雞肋,所以朱由榔將它們全打包送到了鐵作坊裡讓老匠回爐重造了,造槍造的慢一點沒事,但一定要確保合格,這是朱由榔對那些工匠的要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