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鼎革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2章 斷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2章 斷後

現在正值深秋,天氣還非常炎熱,戰死將士遺體與重傷將士一道用獨輪車一道運回府城,或進行安葬,或進行治療。

由於大西軍戰死者眾多,基本上就地安葬,讓俘虜們挖幾個大坑,然後將屍首一個個扔在大坑裡面,填上泥土。

這些都已經寫進條例之中,各營自行落實,不需要特別督導。

坐在大帳之中,不時遠眺對岸,太陽偏西,大西軍毫無反應,這是不是有點異常?

站在前面地圖上,楊麟與眾將一起商討大西軍可能的動向,眾人也顯得頗為疑惑,按照大家的想法,如今王家橋已經被摧毀,要想渡過曲水河,大西軍只有繞道到上游、下游淺灘。

但讓人奇怪的是對岸毫無訊息,這,這就讓人感到奇怪了。

就在這時,一個水鬼來報,大西軍大營喧鬧不已,看樣子大西軍準備拔營而起,向上游開拔,看來流寇受阻,準備另闢蹊徑,從上游渡過曲水河。

接著,派往上游的探馬來報,大西軍現在開始渡河,看來準備從上游出發,夾擊義勇軍。

眾人一聽,大家紛紛請戰。

楊麟戰略就是以曲水河為界,先阻止大西軍數日,若對方自動退兵,如此甚好。

若交戰不利,然後利用順慶城下壕溝與對方打攻防大戰。

現在看到前線只傳來上游流寇的訊息,楊麟反而顯得頗為猶豫。

前世大西諸將之中,最熟悉的除了屠四川的張獻忠,歷史上李定國兩厥名王,最後死於異國,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現在與這樣名將對壘,楊麟當然倍加小心,但現在觀其用兵,怎麼如此稀鬆平常,難道古代名人不過如此爾爾。

眾人見楊麟顯得頗為猶豫,有的還以為書生之氣又犯了,就像昨天本來可以對河道之中流寇進行射殺,但居然放棄這樣千古難逢的好機會。

就在大家準備開口,突然從北邊跑來兩騎,一個騎士邊跑邊嚷,口口聲聲乃知府大人故人,有十萬火急軍情相告。

來者是一個青年書生,親衛將其扶進大帳之中,自稱張琅,是一個秀才,遂寧縣人士(當時屬於潼川州下面一個縣)。

為了躲避強徵讀書人進入CD,張琅與幾個朋友聽到義勇軍崛起,其首領楊麟也是副榜舉人,在科舉考試的時候大家也曾相識。(年前參觀閬中古城的四川貢院,聽聞每次鄉試應試秀才達到萬人之數,大家早早的離開家鄉,或者結伴而行,或者同住一個旅館,同年高中的都有一份特殊情誼,就像同年中舉的稱為同年,頗為親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日大家寄住北面三十裡的三清觀,到中午的時候看到一隊隊流寇騎著戰馬,騎著毛驢,衣甲鮮明從前面四五裡的山谷透過。

即便是過去巡撫手下親軍,也不如這支兵馬,全軍上下絕大多數人都騎著牲畜。

眾人大驚,張琅騎著僅有的馬匹,一路快馬加鞭跑來報信。

本來張琅不可能這麼早的趕到,在半道上戰馬奄奄待斃,但遇見義勇軍探馬,聽到軍情十萬火急,小隊長讓大家繼續打探訊息,而自己則與張琅一道騎馬來到軍營之中。

聽到北面三十裡出現大西軍大隊人馬,眾人議論紛紛,不敢相信。

義勇軍不但東岸派出多路斥候,更是派出三十餘個水鬼躲在河邊樹林、蘆葦叢中,以打探訊息。

若要不被義勇軍發現,大西軍需在河西二十裡秘密行軍,然後繞一個大圈子,走五十裡山路才能做到。

楊麟則眼前一亮,大順軍大西軍被朝廷稱呼為流寇,就像前世那支軍隊一樣,多次使用這種戰術。

還有,去歲大西軍攻打重慶,也使用這種戰術,當時明軍設重兵於銅鑼峽,張獻忠親率大軍襲擊江津奪得船隻,然後順流而下逼近重慶,致使明軍土崩瓦解,川東重鎮重慶就這樣輕而易舉的被大西軍攻佔。

暗自壓住內心的驚訝,楊麟先是聘張琅為幕僚,襄助處理文書。然後笑著對眾人說道:“各位,大家看看,若要不被我軍發現,即便張定國親自帶隊,即便所部都是能征善戰之士,但大西軍還需要多走三十裡山路,而且沿途道路崎嶇不平,非常不好走。

正如張琅所說,在未時發現大西軍蹤跡的,一路快馬加鞭,足足用了一個時辰趕到軍中報信(兩個小時)。

現在兩軍處於同樣水平,所不同的對方以騎兵為主,而我方不需要繞道節省三十餘裡而已。”

眾人大驚,特別是順慶府左守備,第7司把總馮有慶,兩條腿的怎麼能夠跑過四條腿?

其他人信心慢慢,與其他軍伍不同,義勇軍最初幾個營兵丁都來自山野莊稼漢,入伍前不但要求日行軍八十餘裡(袁世凱新軍要求百里),入伍後更是隔三差五的進行急行軍訓練。

大家堅信,在中長途丘陵地帶行軍,義勇軍不比流寇精銳相差太遠。

情況緊急,楊麟口述軍令,得令之後各部立刻執行。

向順慶府城派出快馬,讓各民團進入工事之中,讓義軍加強城防工事,防備大西軍偷襲。

向曲水河上下游,通往順慶府城沿途派出斥候,以打聽大西軍動向,免得被其伏擊。

親率護衛營、騎兵營斷後,令各部拔營而起,快馬加鞭,向順慶府城撤退。

命令剛剛下達,各部剛剛撤退,對岸坐營都督靳統武就率領數百水性極佳的大西軍將士跳入曲水之中,準備鳧過來以纏住義勇軍。

楊麟親率護衛營站在岸邊,對著河中放銃,雙方激戰半個時辰,雖然損失慘重,但靳統武根本沒有退卻的餓意思。

看到各部已經撤走,楊麟擔心孤軍為敵所趁,率領護衛營撤退。

靳統武大喜,指揮眾人鳧過曲水河,與從北邊繞道殺過來的千餘人一路鼓譟追擊。

追擊二十餘裡,在太陽落山之前,在八角莊附近卜寧、郭崇烈率領騎兵營前來接應,一路廝殺,斬殺十餘追逼太急的流寇,如此方不像最初那樣亡命追趕。

看到流寇退走,楊麟不敢耽誤,留下騎兵營斷後,親率護衛營一路強行軍,在子時時分回到順慶府城旁邊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