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鼎革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0章 修水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0章 修水庫

雙輪馬車改進雖然可喜可賀,但張獻忠戰死陰影還是揮之不去,若是記憶不錯的話,在明年(公元1646年)張獻忠死於北面的西充,而在張獻忠戰死之前,很有可能率部攻打順慶府。

如何保衛順慶府城,如何阻擋蠻清韃子入侵如同一塊巨石一樣壓在楊麟心頭,雖然現在還沒有想出對策,但擴軍備戰,增加軍備是必然選擇。

如何建立軍制,這可讓人大傷腦筋。最權威的方法就是按照《周禮?夏官?序官》的編制:

五人為伍,伍長統之;

五伍為兩,以兩司馬統之;

四兩為卒,以卒長統之,

至卒始有屬吏,一卒有一百零四人;

五卒為旅,設旅帥,一旅有五百二十五人;

五旅為師,設師帥,一師計二千六百三十人;

五師設軍,全軍共計一萬五千一百五十六人。

也就是在上古時代,軍隊編制包含軍、師、旅這種上層編制,若是未來也建立軍師旅這種編制,想來大家不會反對。(有人考證,太平天國則完全按照這種編制進行軍旅編制)

除此之外,在研究之餘,興奮的是各個時期編制都完全不同,就像南北朝,隋唐就有團這種編制。

北周,隋朝時,就有團這樣的編制,以100人為隊,步兵20隊為團,騎兵10隊為團。

而在唐朝,府兵每團300人。

在明朝施行衛所制度,如百戶所、千戶所、衛所。

明朝中葉,戚繼光在編練戚家軍,則透過小旗、總旗、局、司、部、營。

過去義勇軍沒有完全仿照明朝兵制,編制為營、大隊、中隊、小隊,現在自己可以完全如同隋唐一樣,在營上面建立團這種編制,在營上面設立團。

考慮到三輪車的應用,現代後勤輜重保障制度建立,計劃對現有的小隊、中隊、大隊、營的編制進行調整,按照現代兵制建立軍隊。

雙輪馬車改進成功,正如同前世的汽車一樣,可以增加部隊機動性。

基於這種想法,借鑑戚家軍、湘軍編制,在軍中建立幕僚機構。

決定在軍中成立後勤處,委任水軍把總陳懷西為處長,以保證糧草輜重運輸。

成立軍政處,由監軍錢邦芑兼任處長,負責軍令,執法等工作。

成立參謀處,由殷承柞任處長,主要負責情報,軍隊訓練,與作戰參謀。

成立裝備處,由樊明善任處長,主要負責槍炮刀劍器械的製造。

成立野戰醫院,由名醫黃學懋任總醫官,何希登任副總醫官。

………….

目前義勇軍共8個步兵營,1個騎兵營、1個水軍營,全軍上下不到六千人,雖然都施行精兵戰略,但人數實在太少,難以組織力量收復被流寇侵佔失地。

思慮再三,楊麟決定進一步完善軍隊建設。

借鑑明朝親軍與一般部隊,流寇主力與一般部隊的做法,更借鑑前世做法,建立野戰部隊與地方保安部隊。

毫無疑問,早已經成軍的8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1個水軍營為野戰部隊,主要負責外圍作戰。

而地方保安部隊則主要包括:

基本上每個鄉一個保安大隊,由地方鄉長與負責治安的衙役統率。

由兵房主事控制,抽調地方保安大隊精兵強將組成的一個保安中隊,主要協助壯班守衛縣城。

由壯班(如同現代普通公安人員)快班(如同現代刑事警察)組成的武裝公差,在戰時則充實到各個地方保安大隊中。

(以此推算,每個縣有一個中隊守備部隊,再加上武裝公差,如此常備部隊有百餘之多。

戰時防守,即便按照七個鄉計算,共有7個中隊,如此守備部隊也達到三百餘人,可以保衛安全。)

各步兵營分別擴充1-2個補充大隊。

從護衛營抽調出一個大隊,與地方保安團合併,組建2個新的步兵營,分別為:

第8步兵營,副把總王樹極,大隊長達州民團把總王志耀。

第9步兵營,副把總廣安州民團把總馬鳴鑾,大隊長蓬州民團把總楊永泰。

在軍中建立幕府的同時,正式在軍中確立營這一編制。

一個小隊11人,含小隊長1人,伍長2人,兵丁8人。

一個中隊34人,含3個小隊,外加1名中隊長。

一個大隊116人,含3個中隊,1個炊事小隊(10人),外加大隊部(大隊長、司務長、旗手、司號員各1人)。

一個營520人,含4個大隊(116*4=464),一個營部(12人),2個虎蹲炮小隊(或1個10人虎蹲炮小隊,1個10人火箭小隊),2個護衛小隊(各24人),1個輜重中隊(共30人)。

其中營部包括把總1人,幫辦1人,情報作戰訓練後勤參謀各1人、醫官4人,勤務兵2人。

平原作戰參考鴛鴦陣,參考三段擊等方式在空心陣,線形陣等不同陣形方面轉換。

面對步兵一般採用線形陣迎敵。

前後兩哨為火槍大隊,各排成三排,如此形成六排,其中後哨一個排配備斑鳩腳銃進行遠距離射擊,其他另外五個排進行輪射。

而左右兩哨有火槍大隊,或者弓箭大隊,強弩大隊等不同形式,一般按照小隊不同排列成五排隊形的鴛鴦陣,呈散兵隊形遠距離射擊。

若面臨對方騎兵,前哨堅守不動,左右兩哨連同後哨迅速回撤形成空心陣迎敵。

斑鳩腳銃為明代內徑最大火銃,也叫扳鉤銃,銃身長5.5尺(每營造尺約31-32釐米,即178釐米),內徑0.6寸(折算約19mm),用藥1.3兩,鉛子重1.5至1.6兩(約56克),大斑鳩銃彈重1.8兩(68克,恐怖)。

普通鳥銃口徑為13mm,鉛子重量3錢(15克)。

子彈殺傷遵循高中衝量定律,即速度*質量=衝力*時間。理論上普通鳥銃4倍速度的殺傷效果與斑鳩腳銃(扳構銃)差不多。

斑鳩腳銃重達十餘斤,為普通鳥銃的兩倍,需要腳架支撐,形似鳥腳,威力遠勝普通鳥銃,與鳥銃和魯密銃管細彈小的風格全然不同。

一般挑選身強力壯,身材高大漢子戰場使用。

每個小隊配備一輛獨輪手推車。

每個中隊配備1輛二輪人力車。

炊事班配備三輛二輪人力車。

營部輜重中隊共配備10輛二輪標準馬車(驢車),每輛馬車驢車可拉運3.5-6擔貨物(250-450公斤),保證軍需4天軍需(每人每天消耗2升糧食,全營550人每天消耗11擔糧食。

按照每輛馬車運輸5擔糧食計算,輜重中隊單次運輸50擔糧食,可保證4天消耗。)。

在驛道、官道上,大家可以推著獨輪車、二輪人力車行走,若需要離開官道,抽出人來攜帶保護獨輪車,其他人則用扁擔肩挑背扛的。

若遇敵襲,則用繩索將獨輪車、二輪人力車,與營部二輪標準馬車(驢車)連起來,形成臨時工事以拒敵。

在楊麟整軍備武的同時,錢邦芑等人陷入煩惱之中,現在四釧巡撫馬乾、川東總兵曾英現在正受人海戰術之苦,各部沒有糧食吃,有的更是劫掠鄉民。

錢邦芑一再要求楊麟撥出糧草支援川東明軍,但對方施行人海戰術,即便支援也會杯水車薪。

楊麟劃出一個美好前景,現在土暴子佔據巴州與達州一個屬縣,初步擴軍之後,可先驅逐土暴子之禍。

驅逐土暴子之後,如果張獻忠答允聯合抗清,義勇軍將沿著米倉道進入漢中,只要奪下漢中之地,兵餉充足。

而若張獻忠不應允,楊麟將率義勇軍西征,驅逐張獻忠,佔領潼川州,保寧府這些地區,如此也糧食無虞。

指著地圖,楊麟顯得意氣風發,笑道:“現在正處亂世,只要能夠驅逐敵寇,糧餉無憂亦。”

錢邦芑沉思良久,恍然大悟道:“與其他各路明軍不同,大人先確定任務,然後考慮需要多少兵員,如此保證糧餉。

而其他明將,則是先瘋狂擴軍,如此當然出現糧草問題。”

到了11月中旬,經過近一個半月修繕,至少在外表上看順慶城已經走出戰火的陰影,很多殘埂斷壁都得到修復,大街上也乾乾淨淨,為了抵抗流寇進攻的木刺陣已經撤除,流寇攻城的慘景除了還停留在一些人腦海裡面之外,大家都開始淡忘當日的慘烈景象。

而在這個時候,另一種足以改變歷史的事件在順慶府各縣正緊鑼密鼓的進行,為了改變靠天吃飯的現狀,為了避免各地出現的旱災澇災,開始修水庫運動。

按照報上來的材料,各縣計劃用2年時間先在最容易出現旱災澇災的丘陵地區先修3~4個水庫,以起到示範作用,讓大家看到水庫巨大的價值,在那之後方大規模的修建水庫,修建水渠,如此逐步改變那種靠天吃飯的局面。

考慮到修築水庫的複雜性,楊麟要求在修建水庫期間知縣、縣丞、主薄等官員必須長期駐紮到現場調整各種問題,要求當地縣議員協助官員處理有關糾紛,以調整各種矛盾,指導水庫修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然發出這樣那樣的指令,但楊麟還是頗為擔憂,害怕下面胡作非為,將修建水庫這種好事變成壞事,這不,在順慶保衛戰後一個半月楊麟就帶著一個騎兵大隊到下面各個縣巡視。

根據手中的簡易地圖,楊麟按圖索驥巡視各個水庫修建情況,到第三天趕到渠縣,看到知縣劉萬坤正與幾個鄉紳發生爭執。

看見楊麟騎馬趕到姚坪水庫,看到水庫周圍有4,5百鄉民,大家10多個人圍成一堆,有的正用獨輪車推運泥土,有的幾個喊著號子,抬著200多斤的石頭打夯。

看著旁邊的轎子,四個抬轎的威風凜凜站在一旁,楊麟有點不高興,批評道:“老劉,走點路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過去讀書的時候,還沒有出仕的時候不是經常走路嗎?

我在上個月不是說了嘛,這幾年天災**的,民眾生活都非常辛苦,土地出產也非常少,大家生活補助包乾,雖然給你們每個知縣108兩養廉銀,但能省就省啊。

就像嶽池的王知縣這樣就很好啊,減少僱傭人員,家裡面2個老媽子看家,外出1個師爺1個長隨。

走哪裡就騎著馬帶著1個師爺1個長隨與幾個衙役,雖然排場小了,但行動方便。

更重要的是,這樣減少4個轎伕的開支,一年下來,足足可以節省百餘兩銀子。

我不是看這百餘兩銀子,省下來的銀子也完全歸你們,知府衙門一文也沒有要啊。

過去那些知縣走哪裡都坐著轎子,衙役在前面開道,在老百姓面前威風凜凜的,看似威風,但根本沒有關心到普通老百姓,這樣算什麼父母官。”

劉萬坤汗如雨下,解釋道:“大人,我的為人你也知道,過去簡直是想將1文銅板當兩文花,知府衙門說了,不請轎伕節省下來的都歸官員,這些大家都非常感激。

你知道我僅僅是一個小秀才出身然被大人破格提拔為知縣,下面的鄉紳根本不理我,我迫於無奈才咬牙僱傭幾個轎伕,帶著全班人馬來到姚坪修這個水庫啊。”

楊麟搖了搖頭,嘆息道:“劉知縣啊,這個人威望並不是排場決定的,威望是長期幫助民眾做實事而來。

你看我每次出行,身邊就只有兩個文書,為了安全才帶著這個大隊的騎兵啊。”

看到楊麟有點怒氣,劉萬坤一面口頭稱是,連連認錯,一面轉移話題,抱怨道:“大人,修水庫,明明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嘛。

這姚坪水庫雖然要佔4,5畝面積,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果修建好了,他們不是可以利用水庫養魚,不是可以灌溉下游400多畝水田,下游200多畝旱地也可以改造成水田,但即便這樣好的事情,那幾個鄉紳就不幹啊。”

楊麟笑道:”老劉,我知道當然會遇到困難,如果不遇到困難,我一紙命令就可以了,為何還要跑下來巡視?為何還要各縣做幾個範本?

在這個世上太多人只想佔便宜,他們如果看到好處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會修建的。”

當即讓那幾個鄉紳叫過來,大家畏畏縮縮的見過禮,拱手站在一旁。

楊麟笑著說道:“各位先生,看大家都是讀書人,在方圓數十裡德高望重,當然遠非一般民眾所可比擬。

這幾十年大家都見過天旱的情景,大澇的情景,如果出現這種狀況,每個村每個莊都會餓死人啊。

現在修建水庫,大家有什麼疑慮呢?”

一個鄉紳嘆息道:“大人,這次修建可足足佔了我家1畝多水田,官府是按照1畝水田6兩紋銀,1畝旱地進行補助.

但聽說大人也是苦寒出身,在農村真正要購買別人家的土地,那可不僅僅是賬面上的銀子啊。”

楊麟微微一笑道:“這位鄉紳,你不能太小氣了吧。

過去官府修築什麼水利,全部都是地方自己募集款項,今年各縣大概都撥了銀兩,但分攤到各個水庫,也就百兩銀子。

修建水庫利國利民更利己,官府按照市價收購土地,怎麼還不滿足?

今天要你多要銀子,明天他再多要,如此下去,即便官府將來撥付更多銀子,也難以應付啊。”

眾人微微一怔,良久另一個鄉紳答道:“大人,聽說這個水庫將承包給他人管理,這,這能不能夠承包給我?

到時候可在水淺的地方種蓮藕,然後在冬天挖出來賣,如此收入不菲。”

楊麟搖搖頭道:“這位老兄,這屬於地方自治,我雖然是川北參政、知府,但不能干預地方鄉里長權利。

官府規定,要是本村人,只要保證在旱災澇災的時候透過水庫調節水量,允諾周圍村民使用水庫這幾天條件就可以。

各位,大家不要看這水庫淹著,但未來用途多著呢,除了種蓮藕,還可以養魚什麼的,只要經營得好,比起水田可差不了啊。”

另一個鄉紳顯得非常猶豫道:“大人,修路築橋,興修水利,這些都是仁政,不要說我們這些讀書人,普通老百姓都感激不盡。

但我們是讀書人,現在要我們這些讀書人像泥腿子這樣打夯,實在有點不太好吧。”

楊麟微微一笑,掃視眾人一眼,面色嚴峻道:“各位是讀書人,這一點沒錯。士農工商兵,無論如何大家都不能被這些泥腿子比下去,大家說是不是?”

這個身材瘦下的鄉紳搖了搖頭,面露難色道:“大人,我等過去飽讀詩書,沒有怎麼幹活,要像這些泥腿子這樣幹活,真的不行啊。”

沉思片刻,楊麟點了點頭,說道:“俗話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這句話之後,我認為還應該加一句,那就是讀書人更應該出智慧,大家說說,與這些泥腿子比起來,你們難道比他們笨了嗎?

不要像鄉下來笑話那樣,文不行武不行,那樣不是廢物嗎?”

眾人臉色黯淡,良久有人點頭道:“大人,俗話說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我等也是飽讀之士,只要不讓我等幹農活,我等就心滿意足了。”

想了想,楊麟說道:“不要瞧不起力氣活,很多進士,很多名人,那像你們這樣排擠力氣活。

你們可以去幹一些輕鬆的活計,在幹活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想辦法如何讓活計更輕鬆,讓民眾做起來更安全。

你看看,大家從那邊擔土過來,大家想想,有沒有更輕鬆的方法?”

眾人眉頭緊鎖,有的更是連連搖頭,怎麼可能更輕鬆呢?

楊麟笑了笑,指著擠在一起的人群道:“你們看看,大家擠在一起,可不可以調整一下?

在那邊開一條道,推泥土的走近道,而空車的則繞過去,稍稍走遠一點,這樣大家就不這麼累了?”

眾人恍然大悟,有的更是連聲稱奇,直言這樣簡單,怎麼自己過去沒有想到呢?

楊麟笑道:“很多東西不是憑空想象,而是要真的這麼做,做得不順暢,再想辦法。

我們讀書人與其他的可能稍稍不同,其他的可能一條道走到黑,而我們讀書人應該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此別人才不會說我們文不行武不行,如此老百姓才可能真正服氣啊。”

大家看楊麟尚且如此,一個個連連拱手稱是。

為了給這幫秀才做一個榜樣,楊麟在工地上幹了半天。

眾人看楊麟尚且如此,大家士氣更高,喊號子的喊號子,不一而舉。

幹完之後,楊麟將劉萬坤拉過來,指出工程調配的不足。

由於來自現代,眼界當然不一樣,聽楊麟提起,大家滿臉佩服,連連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