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鼎革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5章 三心二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5章 三心二意

李國英接連派出使者請求援兵,現在對方已經殺紅了眼,而看到義勇軍攻佔西門之後,綠營士氣大洩。

就在在這時,後面出現一陣喊殺聲,大家轉頭望去,遠遠的望去,不知道什麼緣故東面濃煙滾滾,喊殺聲震天。

在前方督戰的尼堪大驚,讓李國瀚前往探視,原來楊麟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表面上集中主力攻打西門,吸引清軍主力全都調往西門之際,令楊成率領所部秘密繞道到東門,趁著夜色掩護突擊到城牆下面,搭好雲梯一個接一個往城門上爬。

這幾天義勇軍一直攻打西門,在義勇軍攻上城牆之後更是派出多路兵馬前往阻擊,如此留在東門的多是老弱病殘。

遭到突然襲擊,看到義勇軍如螞蟻一樣依附在雲梯上,然後不斷的將一枚枚點燃的震天雷往城牆上扔,守城的兵丁猝不及防,所部迅速被擊潰。

揚塵趁機開啟城門,守候在城外的兵丁蜂擁而至殺入城中,現在正從後面殺來。

東門失守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清軍士氣大洩,大家亂成一團無心應戰,紛紛向北逃。

滿清貝勒尼堪逃跑不及,為義勇軍所困,最後逃跑無望,為第1協義勇軍將士所殺。

滿清四川總兵李國英也想逃命,但其驅趕民眾為人牆實在太過可惡,現在看到其逃命,早已經惹惱地方民眾,最後被民眾亂棍打死在漢中街頭。

屯齊塔滿清正藍旗固山額真屯齊塔、正紅旗梅勒額真哈寧葛、蒙古正藍旗固山額真馬喇希、綠營總兵馬化豹、高明瞻等人剛剛出城,就與卜寧、姚崇烈所率領的兩個協的騎兵相遇,雙方一番廝殺。

廝殺過程中,滿洲正藍旗固山額真屯齊塔中彈落馬,混戰中被戰馬踩踏而死。

韃子不敢戀戰,紛紛北撤,楊麟率部一路追殺,直到在河洛渡口方才停下。

此戰李國英相繼被殺,馬喇希、李國瀚等人率領兩萬清軍一路逃竄,直到兩百裡開外的洋縣方才停頓下來。

馬喇希、李國瀚緣何退保洋縣,實在因為儻駱道所致。

漢中陝西之間,可透過岐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這些棧道連線,如今義勇軍已經攻佔陽平關、鈣縣、褒城,完全控制岐山道、陳倉道、褒斜道,清軍要退出漢中,只有儻駱道、子午道兩條道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中儻駱道三次跨越秦嶺,為最近的,也是最艱險的棧道。

清軍退保洋縣,主要是想控制儻駱道,以待吳三桂援軍。

佔領漢中府城之後,楊麟本想繼續追擊清軍殘部,斥候來報,滿清平西王吳三桂星夜兼程現在已經到達關中,現在透過儻駱道源源不斷的進入漢中。

眾人紛紛懇請快速進兵,無論如何也要在吳三桂關寧兵馬進入漢中之前將韃子驅逐出漢中境內。

楊麟笑而不語,總參議殷承柞起身說道:“各位不慌,當年劉備曹操漢中之戰,蜀漢佔據漢中大部之後,曹操率部來爭,劉備堅壁不出,曹軍糧草不濟最後無功而返。

今日我軍連連獲勝,其聲勢遠在當年蜀漢之上,現在控制漢中大部,即便吳三桂關寧兵馬號稱無敵,但要想擊敗我軍,難上加難亦。”

眾人恍然大悟,一個個若有深思狀。

楊麟站起來指著地圖道:“各位,自起兵以來,為何不顧大家反對本督一定要推行新政,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剷除貪汙**土壤,主要因為打仗實際打的是錢糧而已。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五萬大軍遠征,僅糧食以上就日耗千擔以上,即便如我義勇軍主要透過水路運輸,千里饋糧,向前運輸一擔糧食路上消耗的也在2鬥以上。

如今我軍剛剛大敗韃子,現在韃子已經失去南鄭根本,主力渡過漢江退守其北,我等可先平定漢中大部分州縣然後舉兵北上。

到時候韃子以漢中之北狹隘土地,斷難補給其軍,糧草必然取之關中。

自今歲我義勇軍大敗訊息傳出之後,關中豪傑四起,如此韃子必然糧草難以維繫退兵。

我等到時候再舉兵北上,盡收秦隴之地,然後以此為基地北伐,韃子沒有不敗之理。”

眾人一聽大笑不已。

楊麟率部追擊,相繼克服城固縣、鎮巴縣等縣城,逼近儻駱道所在的洋縣、子午道所在的西鄉縣。

楊麟任命隨營的總參議殷承柞為鄖陽布政司,選派地方官員,重建地方衙署,以作為北進的前進基地。

十一月中旬,吳三桂率領三萬關寧兵馬經過子午道進入漢中。

聽到義勇軍連戰連勝,連敗清軍,奪取漢中府城南鄭、城固縣諸地之後,吳三桂有心退兵,其幕僚方光琛勸誡道:“大王本為降將,本來不見容於清廷,前年剛剛剿滅流寇李自成,多爾袞就將大王從前線調離出鎮錦州,擔心大王立下不世功勳。

現在我軍長途爬涉進入漢中,雙方未曾接敵就退回關中,如此朝廷必然流言四起,恐於大人不利啊。”

吳三桂嘆息道:“孤與多爾袞本來是相互利用而已,這些我當然知道。但義勇軍兵強馬壯,迭連大敗豪格、尼堪諸部,聲勢熏天。

我若與其交戰,恐作戰不利,反而傷了元氣。”

方光琛笑道:“大王勿憂,義勇軍雖然兵強馬壯,但不過以步兵為主,騎兵不過寥寥兩千餘人而已。

大王所部關寧兵馬三萬餘人,光騎兵就達萬人之眾,這些騎兵多為王爺所收羅的蒙古勇士,或者遼東民眾。

其中大王親率的三千精騎,乃由遼東子弟組成,大王與他們同衣同食,推心置腹,其戰力更不在滿蒙八旗之下。

大王可駐兵子午鎮饒峰關,與洋縣城內的清軍互為犄角,如此可保萬無一失亦。”

吳三桂搖頭道:“話雖不錯,但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我三萬關寧兵馬進入漢中,恐糧草不及為對方小敗亦。

我欲做司馬公,退兵關中,屯耕自守,如此楊麟即便諸葛在世,奈我何?”

方光琛拱手道:“恭喜大王,大王所為乃正道亦。但如今多爾袞對大王猜忌甚深,再加上滿蒙漢軍八旗近在咫尺,大王若要自專,需要滿清朝廷信任啊。

大王駐兵子午道谷口,進可攻退可守,只要堅持數月糧草不及,大王可從容退兵,然後可如司馬仲達屯耕關中亦。”

吳三桂大喜,率兵進駐子午鎮饒峰關,派出信使前往洋縣與馬喇希、李國瀚等人聯絡。

尼堪死後,徵西大軍公推為李國瀚為定西將軍,聽方光堔說完,李國瀚大失所望,長嘆道:“自年初以來,我徵西大軍與義勇軍連戰連敗,損兵折將,全軍上下士氣低迷。

我等一夜盼望大王能夠率部前來,兩軍回合,如此方可可與對方形成對峙之局。

現在雙方分兵,兩軍相距達二十裡之遙,若義勇軍攻我洋縣,雙方斷難南北呼應亦。”

方光琛搖頭道:“自關中到漢中,如今陳倉道、褒斜道尚在敵手,我軍能夠控制的不過儻駱道、子午道。

若儻駱道、子午道一失,我數萬大軍斷無歸路亦。

王爺駐軍儻水谷,進可攻退可守,可立於不敗之地亦。”

馬喇希、李國瀚等人雖然明白吳三桂要將自己擋在前面,將徵西大軍當槍使而自己坐收漁人之利,但根本奈何不了對方,除了生氣,徒呼奈何。

在城固縣,聽到吳三桂所部主力進入漢中訊息之後,眾人議論紛紛,錢邦芑分析說道:“吳三桂少年成名,自以為天下無敵,我料定對方必然率部來攻,大家只需做好防備,擋住對方三板斧,如此對方必敗無疑。”

楊麟笑道:“按察使,你大概給吳三桂想得太忠義了,吳三桂貪婪無度,狡猾異常,豈可為了清軍真心賣命,現在不過相互利用而已。

如果我所料不錯,吳三桂大概會養寇自重,斷不會率部進駐洋縣,更不會與馬喇希李國瀚等人匯合與我等決戰。

吳三桂大概會養寇自重,透過與我軍對峙發展自身實力。”(歷史上清廷任命吳三桂、李國瀚徵川,吳三桂與南明軍隊在漢中、四川對峙十餘年,方在1659年孫可望投降清廷,南明政權虛實盡知的情況率部進入雲南,建立自己藩國。)

錢邦芑不信,楊麟想了想,令廖啟芳率領第3協進攻儻水谷以作試探。

聽到儻水谷遇襲的訊息,李國瀚大驚失色,對蒙古正藍旗固山額真馬喇希道:“將軍,漢中到關中,如今尚在我手的不過儻駱道、子午道而已,若儻駱道一失,我數萬大軍幾無歸路啊。”

馬喇希長嘆道:“如今義勇軍連戰連捷,氣勢正旺,我軍連戰連敗,傷號甚多,如今蒙古正藍旗能夠上馬作戰的不過千人之數,即便加上滿洲正藍旗、正紅旗鐵騎,也不過三千餘人而已。

為今之計,當放棄儻駱道、我徵西大軍與平西王匯合,如此看似險峻,但雙方擰成一根索子,義勇軍斷難攻滅啊。”

眾將膽顫心驚的,不願再戰,李國瀚沒有辦法,只得下令全軍退往石泉縣,與吳三桂連成營寨。

聽到清軍退走,楊麟率部相繼收復洋縣、西鄉縣,與清軍形成對峙局面。

其時,清軍退保子午道,吳三桂關寧兵馬分駐饒峰關、子午鎮、腰嶺關,李國瀚徵西大軍分駐石泉縣、漢王城,與義勇軍形成對峙之局。

眾人紛紛請戰,楊麟內心頗為心動,如今清軍盤踞在子午道周圍數十裡周圍,若一擊得手,對方定然亂了方寸,數萬兵馬擁擠在子午道周圍,必然死傷慘重。

為了慎重起見,這天楊麟帶上二三隨從遠遠趕赴子午鎮檢視地形,發現其地地近秦嶺地區,高山峻嶺,高山深壑,雖然義勇軍步軍實力遠在對方之上,要想攻取定然頗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