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鼎革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章 古代衙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章 古代衙門

戰鬥到中午時分基本結束,楊麟帶領一幹裡兵清點俘虜,經此一戰共俘獲俘虜四百餘人,其中青壯不過百餘人,真正算得上六隊馬潮、混天星王高親軍的不過二十多人。

正如前世瞭解那樣,流寇人多勢眾,但其主力不過是各將領手下少數親軍,絕大多數不過是裹挾而來的難民。

這些親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而那些裹挾而來的流民不過是炮灰而已,戰場上常常這些流民搖旗吶喊牽制官軍為親軍製造機會,戰事不利則作為潰兵阻礙追軍為主力創造條件。

經此一戰,楊麟所率領地方民團共繳獲白銀四千兩,黃金三百兩,繳獲糧食兩千擔,可以說大獲全勝。

官軍雖然力挫土暴子,但其親軍精銳損失甚少,這不能不說一大遺憾。

大家最初不信,經過半天查核基本清楚了,土暴子雖然常常擁眾數萬,但真正能征善戰之輩常常不到一成,其他絕大多數是裹挾而來的流民。

正如官軍遠距離作戰需要僱傭兩倍三倍的勞役運輸糧草保障軍需一樣,流寇所徵用的徭役是現成的,那就是流落鄉間以乞討為生的流民。

亂世之中很多小耕農、佃農破產流落地方,但官府根本不救濟,為了生計有的賣兒賣女的以免餓死路旁,其他的只有等待官府或者乞討生活。

官府救濟糧大多被被貪墨掉,真正用於救濟的糧食非常少,很多人被活活餓死,有的乾脆自己上吊結束生命。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鋌而走險佔山為王,或者橫行地方的流寇就成為大家唯一救星,與官府不同,土匪流寇多由一些膽大的流民組成。

遠距離作戰官府常常需要3倍、4倍的勞役運輸軍糧保障軍需,而流寇後勤隊伍則顯得更為龐大,常常需要十倍人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劫掠大戶官府獲得糧食之後需要大量流民幫忙運輸,在戰場廝殺時需要流民打著旗幟來回奔跑作為疑兵,在逃竄的時候有人成為炮灰擋在官軍前面掩護主力逃竄。

現在土暴子大敗數百流民被俘,一個個點頭哈腰的大家唯一要求就是給口飯吃。

看大家一個個穿得破破爛爛的連乞丐都不如,楊麟顯得非常心軟,先將大家分為六個大隊,然後挖好行軍鍋熬粥吃,以待戰事平息之後分到各鄉屯耕,解決拋荒問題。

第二天一大早,楊麟正準備點齊兵馬前往龍角山,斥候來報,聽到官軍偷襲運山古城成功,姚黃大當家的姚天動知道大勢已去,率部連夜向營山方向逃遁。

官軍全面反擊,四川總兵劉佳胤、參將曹勳率領主力一路追擊佔領營山縣城,期間雖然俘虜流民千餘人,但土暴子大當家姚天動等人率領主力遠遁老巢巴州。

參將王朝陽率部追擊土暴子袁韜部,其部主力在三天前撤離相如縣城,現在正向儀隴方向逃竄(明朝儀隴縣城在今日金城鎮,不在嘉陵江邊,距州城170餘里)。

由於蓬州知州李憶田為土暴子所殺,官府還未委派正經知縣,楊麟作為蓬州判官這種佐貳官署理縣政,率領兵馬進入城內維持秩序,為大軍籌集糧餉。

其時土暴子早已經撤走,城內雖然有一些散兵遊勇的,但聽到官軍殺到早已經遠遁,當楊麟率部來到縣城的時候地方已基本安寧。

舉人李時開率領一幹鄉紳候立在東門,見楊麟趕到之後紛紛出來迎接,大家簡單寒暄之後一起來到縣衙。

中國城鎮建設非常喜歡講究風水,千里嘉陵江滾滾在此拐了一個大彎,相如縣城則在江北面。

縣城沿江而建,東西長約三里,南北超過半里,滾滾嘉陵江如同一根玉帶似的纏繞在縣城南面。

從東到西是一條貫穿東西城門的大街,街道足足有3-4米寬,在街道兩側則是商鋪、店家,以及長長的甬道。

經過土暴子之亂後,市面比過去蕭條多了,現在聽到署理知縣上任大家都湧上街頭,品頭論足的。

衙門非常大,四四方方的,是六進的院子,周圍都建有圍牆,前面宣化坊,也就是俗稱的南牆,為縣衙政令、佈告、公文張貼之所在。

衙役開啟大門,一行人從大門進去,而在大門兩側則是另個小門,由兩個皂隸看守,供平日普通民眾出入。

進入大門,沿著長長的甬道,兩側則是兩個四合院,左側為膳堂與監獄,右側則是三班衙門,即傳說中的壯班、皂班、快班辦事的四合院子。

甬道盡頭是儀門,聽到新任知縣上任,或者上級官員巡查方才開儀門。

在儀門兩側則是兩個小門,平時知州、判官與一般衙役多從小門進出。

看管儀門的門子早已經大開儀門,迎接一行人進入儀門,兩側則是六房辦事之所在。

兵刑工三房在左側,吏禮戶三房在右側,都有書吏在裡面辦公,現在相如縣城重新光復,蓬州判官縣上任,一個個都站在門邊拱手行禮。

經過一個刻有古代歷代先賢事蹟的戒石坊,前面就正中間就是大堂,左側是承發房,右側則是帳房。

先經過大堂月臺(一般民眾觀看審案的場所),來到大堂,為知縣大人發號施令之所在,亦為縣衙權利象徵。

穿過大堂後面的小門,來到一個院子,院子後面則是二堂,為知州日常辦公場所,平日師爺、長隨、皂隸常侍左右,協助知縣處理公務。

在大堂兩側,分別有一個小院子,為判官、吏目辦公場所,蓬州作為散州不但協調營山、儀隴二縣之事,還直接管理相如縣事務。

穿過二堂,有兩個夫子房,為師爺辦公的房間,在其後面,則是判官、吏目、師爺、長隨休息之所。

經過一個園形拱門,有皂隸把守,一半人禁止入內,這就是三堂,也就是知縣休息場所,在兩側則各是一個四合院,大概古代三妻四妾的,供知縣不同內眷居住吧。

三堂後面則是一個後花園,後花園裡面有假山,有各種珍稀樹木,以供知縣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