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鼎革最新章節列表 > 第63章 充軍發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3章 充軍發配

第二天正在牢房裡面發呆,牢子點頭哈腰的說有人相見,不像去年那樣凶神惡煞的,一個勁聲言這個朋友也實在太闊綽了,一出手就2兩銀子。

楊麟正奇怪何曾遇到如此富公子,令人稱奇的後面居然跟著何公子。

看了看對方那副容貌,想到明朝盛行男寵,楊麟雖然感到噁心,但前世什麼風浪沒有經歷過,趕忙起身表示感謝。

何公子拱手道:“楊兄,你,你官司應該沒事,不說昨天聽審村民都高聲為你喊冤,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大事啊。”

楊麟神色黯淡,搖頭道:“大不了罷官,這些御史一個個自認為寫得兩篇八股文,表面上道貌岸然,其實根本不瞭解世事,更可惡的還與貪官汙吏勾結,成為別人的打手啊。”

對方一怔,繼而笑道:“楊兄所言有理,很多御史就是捕風捉影而已。

以小弟看來,你不但無罪,而且還有功,不要怕他們,一個千總丟了有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楊兄願意,我可以為楊兄謀一份天大的前程。”

省城藏龍臥虎,這何公子雖然沒有明言,但一看其衣著出手就知道官宦人家,楊麟連聲感謝。

雖然暗地裡男盜女娼,但表面上明朝官員都給人感覺正氣凜然,在地方在官場上獲得聲譽,只要有聲譽就能做大官,就像明朝嘉靖年間海瑞一樣。

去年坐牢只有王光先偶爾探監,送一點銀兩,但出獄之後楊麟奇襲古城得手,襄助官軍收回蓬州,戰後論功第一,打出名號,地位完全不同往日。

何公子剛走就有人來拜訪,牢子就堆滿笑容趕來聲言四釧解元鄒簡臣來訪。

當年雙方有一面之緣,但畢竟同年參加鄉試,一個高中解元,而另一個名列副榜貢生,這在前世算不得什麼,但在明末那可是天大的交情。(同年會試中第的稱為同年,相互之間在仕途上互相提攜,與前世同學差不多。)

現在聽到楊麟因為反對官府橫徵暴斂而吃了官司,作為當年鄉試第一名當然過來探監。

論完革命友誼之後,馬上共同抨擊時政,明朝言論非常開放,只要不抨擊皇帝都沒有多大事情,明白這次純粹是為了革除弊政得罪官員坐牢,鄒簡臣大聲稱是,直言大丈夫於世當如此亦。

這天傍晚按察使衙門長史宋文翼有意無意的來到牢房旁邊,嘆息道:“胳膊拗不過大腿,你這樣做又何必呢?

本來按察使諸大人有意寬赦,你這樣做不是與他們做對,到時候恐惹禍上身啊。”

看了看對方身材消瘦,顯得大徹大悟的樣子,楊麟笑道:“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你宋先生現在熱血不在,心已經死了,當然如此。”

摸了摸自己長鬍鬚,宋文翼哈哈笑道:“真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你少年得志年齡輕輕就中得選貢自然心高氣傲的。

潛規則?這個形容非常好,但既然知道是潛規則你又何必說出來呢?既然潛規則,你又何必一意孤行得罪這樣多人呢?”

最初宋文翼認為對方不智,但聽楊麟一番解釋方知道可能激起民變,若發生兵變裡兵不能鎮壓的道理。

兩人你言我一語聊到掌燈時分,宋文翼想不到這樣一個年輕後生居然如此見多識廣,很多東西一點就明,而楊麟也為對方折服。

在那之後,探監的越來越多,有人純粹探監結識朋友,有人聽聞楊麟能言善辯,想要辯倒對方,但常常鎩羽而歸。

但不論最先氣勢洶洶而來的,還是虛心請教的,到最後都知道楊麟因為反對橫徵暴斂反對胡亂攤派而得罪官府。

伍大柱最初還愁眉苦臉的,三五天過後則雨過天晴,坐牢期間楊麟名聲大震,外面很多書生連番上書巡撫衙門、按察使衙門。

除此之外,最憂心的不過外面形勢變化,李自成現在盤踞陝西,閒雜正興兵北伐北京。

張獻忠率部入川,現在為官軍所阻止。

特別是今天何公子匆匆趕來,聲言朝廷聖旨罷黜陳士奇四釧巡撫之職,所遺職務則由川北兵備道龍文光代理(署理)。

楊麟心急如焚,但無可奈何。

如此在牢房裡面呆了半個月,四月二十這天再次被拉到堂上,根本不談案情,汪御史當庭宣判。

聽到打板子三十,被判械往雲南充軍十年,楊麟大聲疾呼不服。

御史冷笑道:“大膽罪官楊麟,你公然違背太祖令旨,你違背大明律,論罪本當問斬,但念地方鄉紳聯名求情,劉佳印、楊展、趙榮貴、曹勳等將領更聯名相保,方才只打你板子,剝奪你的功名,判你充軍流放。”

楊麟吼道:“你這法匠,只知道捕風捉影殘害好人,你有本事處罰那些貪官汙吏,你這個欺軟怕硬的東西,你勾結貪官汙吏,你今天判罪於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不服。”

堂下眾人也高聲叫喊,即便楊麟為官跋扈干涉有司,但最多剝奪功名罷官了事,但這御史不但剝奪功名罷官,而且還打板子流放千里之外,如此判罰也實在太黑了啊。

古代衙門那管服不服,一番棍棒下去就打服了,十多個衙役衝了過來將楊麟按在大堂之上,一陣棍棒下去,被打得皮開肉綻的,整個人奄奄一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打完之後,幾個衙役用棍棒架著重新拖回堂上,瞪著奄奄一息的受刑人,汪御史猛拍驚堂木道:“犯人楊麟,本老爺判罰,你服還是不服?”

楊麟叫苦連天,大刑之下之下怎敢高呼不服?內心本想認栽,但明朝人特別注重氣節,若服軟這種名聲傳出去世人將如何看待?

想到這裡,楊麟冷笑不已,但對方根本不肯放過,連拍驚堂木厲聲問道:“犯人楊麟,本老爺判罰,你服還是不服?”

強壓著內心怒火,楊麟怒道:“汪御史,你不愧姓汪,你身為御史,難道連秀才遇到兵就不知道嗎?”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聽對方如此一說,汪御史大怒道:“大堂之上你還巧言辯解,看來你確實劣質斑斑。”

強壓住內心怒火,楊麟冷笑道:“大人,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你進士及第,代天巡行地方,你只要不怕老百姓戳你脊樑骨,你想怎麼斷難就怎麼斷案。

若要讓本人信服,或者讓堂下諸公認為你公正無私,那就撤掉衙役打手,由老百姓自己判斷。

若你不怕丟臉沒面子,到CD個大學堂也可以,讓大家評評理理,看到時候我不撕掉你身上的道德偽裝,讓人知道你實在齷蹉不堪。”

汪御史早已見識對方口舌功夫,若非如此斷不會一上堂就直接照本宣科宣判,現在聽到對方要公開辯論,內心頗為惱火,口中只是推說對方巧舌如簧,善於蠱惑人心人而已。

楊麟雖然頗為憋屈,但也不敢激怒對方,見對方如此,只是強行站起來,輸人不輸陣。

汪御史喚來衙役王三狗,要其帶著兩個人將楊麟解往雲南充軍。

被兩個衙役架著扔回牢房,楊麟滿面汗水,傷口疼痛不已。

獨自待在牢房裡面半個時辰,彷彿整個世界重新將自己遺忘似的,好不容易等來伍大柱,貼上膏藥傷痛稍稍緩解一二。

到下午時分何公子方送來金瘡藥,聽說其哀求朋友從蜀王府求來的膏藥,楊麟最初不信,膏藥貼在屁股上痛楚減輕甚多。

自己即將充軍流放,歷史也將回到其原有軌道,想到明末清初四釧大屠殺,楊麟苦笑道:“今日之恩,若有機會小弟將當湧泉相報。

如今李自成大軍逼近北京,張獻忠更是覬覦四釧之富庶,CD雖是天府之國,未來慘況當甚於南宋末年蒙古人大屠殺。

何兄,如今四釧乃是非之地,聽我一言可舉家遠遁,斷莫留在川中受難。”

明顯一怔,不敢置信,何公子連連搖頭道:“這,這怎麼可能?我大明在川有勁旅十萬,兵精糧足,將帥用命,豈是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所能荼毒的?”

楊麟連番相勸,但對方就是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