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鼎革最新章節列表 > 第87章 鄉民結寨自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7章 鄉民結寨自守

爭天王袁韜坐在馬首上,整個人顯得趾高氣揚的,顯得信心百倍。

楊麟設伏生擒土暴子大當家的姚天動,川北震動,眾人一個個驚秫不已,但只有自己沉著冷靜分析雙方局勢。

義勇軍雖然兵強馬壯,但是人數甚少,先前不過四營兵馬,現在也不到兩千人,比起義軍(姚黃)差之甚遠。

如今大西軍已經入川,官軍最大威脅是張獻忠是大西軍,而不是姚黃,這也是楊麟雖然設伏生擒大當家的姚天動,但不敢率軍深入境內圍剿作戰。

義勇軍主力駐防相如縣,離曾口縣四百餘裡,尋常兵馬救援需要十餘天時間,義勇軍雖然兵強馬壯,也不可能不顧大西軍這個主要敵人全力防備自己,更不可能神兵天將的趕來。

五天前才進入曾口縣,楊麟即便率部來救,也在三五天之後,而現在這段時間正好自己行動。

昨天姚黃攻佔九龍鄉附近一個大的山寨,雖然殺害了四五十人,但也劫掠了幾百擔糧食,足可以暫時緩解糧食壓力。

當兵吃糧,有糧就有兵,袁韜想再打劫兩天,再劫掠兩個山寨。

如果楊麟率部千里奔襲,或者正面迎戰,或者退回老巢。

現在大西軍咄咄逼人,眾人不相信楊麟敢與姚黃打持久戰。

前面人仰馬翻的,到處都是戰馬嘶鳴聲,人民的喊叫聲,看到這樣多人馬經過,周圍小的山寨一個個膽戰心驚的,男人紛紛如潮水般退回寨子,大家寨門禁閉,防止任何人靠近。

五更時分,大家趕到九龍鄉,斥候來報,寨子裡面有數百擔糧食,若再加上周圍十多家大戶人家的,如此足足有千擔之數。

若這次劫掠成功,大家就可以捱過這個寒冬了。

自從鬧姚黃之後,大家不事耕種,整天劫掠,如此坐吃山空,巴州、達州很多土寨子沒有什麼糧食可以搶劫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了解決糧荒,去歲大當家姚天動率領數萬人馬攻入蓬州,但為官軍所敗,所劫掠的數萬糧食根本沒有運走,便宜了官府。

今年趁著官軍增援CD府,大家本來以為可以一舉奪下蓬州,奪得城內的糧草,但官軍反撲,根本沒有佔什麼便宜。

兵以糧聚,沒有糧食,誰願意跟你成為流民?

為了解決糧荒,從去年開始姚黃就開始屯耕了,農忙時裹挾而來的流民下地種田,農閒的時候則追隨各個當家的出征。

兩個月姚黃大舉入侵,誰料到楊麟半路設伏大敗土暴子,到最後其大當家的姚天動都兵敗被殺。

如此挨了兩個月,大家實在挨不過,再加上為了彰顯武力爭奪大當家的寶座,袁韜方才率部來犯。

大家本來碰碰運氣,攻破兩個山寨居然發現數百擔糧食,需知這可是姚黃過去統御區域,想不到大家居然藏了這樣多糧食。

想想也是,國人節儉成性,為防備災荒年大家有備無患。

過去在姚黃轄下躲避土暴子,大家不敢往家裡存放糧食,現在義勇軍光復之後,大家不再在深山老林藏糧食。

袁韜一面分兵攻打其他山寨,一面威脅,若協助民壯守衛寨門,破寨之後,將不會劫掠大家財富。

袁韜鬼話誰願意聽,誰敢聽?

土暴子為惡多端,過去都是幹的打家劫舍的勾當,常常頭戴著面具混入人群中,劫掠鄉人財物,或者公開勒索,稍有不從,殺人不眨眼的。

看到土暴子殺來,鄉長卜大經一面派出快馬向縣城報告,一面敲鑼打鼓讓男人上寨,防止土暴子偷襲。

與別的地方不同,這川北丘陵眾多,大家為了防備猛獸強盜常常結寨而居(這也是清軍十餘年未奪佔四釧的原因)。

現在看到土暴子來攻,大家雖然膽戰心驚的,那些糧商拼命的招呼夥計,務必保住糧食,若是被搶了,自己那真的傾家蕩產了。

再說了,家裡剛剛收的幾擔糧食可是一家老少命根子,來年都全靠他們了,若是被土暴子搶了,那麼來倆一家老少不是沒有活路嗎?

為了活命,大家一個個高聲吆喝著,奮起反擊。

鄉長卜大經一個勁安慰大家,官府離此不過五十裡,援軍快馬加鞭,到時候土暴子要想劫掠財物,必然比登天還難。

看欺騙不行,袁韜令親自帶隊打頭陣,千餘人,有穿著鎧甲的,有披著棉被的,有裹著頭巾的,呼嘯著衝了過來。

爭天王袁韜給大家許諾,若是開啟寨門,一人獎賞鬥糧食,一個人節約下來吃,可足足吃幾個月的,為了糧食,大家拼命了。

而寨子裡面的更是同仇敵愾,糧食是大家的命根子,為了保護糧食,只得奮起反抗,大家將石頭往下面砸。

你來我往,雙方廝殺在一起,土暴子雖然勇猛,但山勢險要,民壯們居高臨下,拼命的將石頭,將柴火往下面扔,土暴子雖然人多,但一時半刻之間,難以討到什麼便宜。

袁韜站在前面,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山寨內民壯一個個雖然血氣方剛,但根本沒有作戰經驗,大家拼命將石頭、火把等往寨子外面扔,如此下去,早晚會扔完的。

東西扔得差不多後,自己可率領親兵衝過去,撞破寨門,殺進去劫掠糧食。

但慢慢的,袁韜臉上的笑容慢慢的消失,城寨上的滾木、壘石太多了,難道訊息暴露,對方有了準備?

袁韜著急,鄉長卜大經更是著急,方圓百里駐紮的不過是楊威第2營而已,而土暴子人多勢眾,勢難力敵。

要擊潰土暴子,需等到援軍,但現在最大威脅是張獻忠,而不是小打小鬧的土暴子。

眼看著壘石,越來越少,土暴子如螞蟻一樣不斷往上面湧,如下下去,寨子遲早要被攻破。

想了想,卜大經讓大家節約壘石,免得石頭用完了,到時候刺手空拳的,根本對付不了土暴子。

看到山寨扔下的擂石減少,袁韜不知是計,隨即讓當炮灰的流民退下,親自指揮兵馬殺過去。

中國人口眾多,自古以來流寇不缺人,更不缺用作炮灰的流民。

為了增加部隊戰力,這些草莽多挑選少數年輕力壯作為親兵,以保護自己安全,在關鍵時刻克敵制勝。

而其他流民則作為炮灰,消耗對方火力,或者阻擋對方進攻。

如果說最初那幫土暴子還是叫花子部隊,現在土暴子親軍那可以說鎧甲鮮明,士氣旺盛。

看到來了一批更加兇猛的,卜大經大驚,大家一時慌了手腳,拼命的將壘石往下面扔。

但這一批人一個個穿著厚厚的鎧甲,頭戴頭盔,除了直接被砸中的,很難受傷。

有的更是特別兇殘,迎著滾來的壘石,不斷往上面衝。

站在陣後袁韜內心滴血,與普通炮灰不同,這親軍可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但若傷亡過多即便攻下山寨搶得糧食也得不償失。

為了避免傷亡,袁韜下令鳴金收兵,將親軍撤下來,然後再派上炮灰部隊攻山。

如此前線情勢稍稍和緩,鄉長卜大經等人也趁此機會多備擂石以待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