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水滸之英雄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8章 百姓追隨興仁府 柴進問計濮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8章 百姓追隨興仁府 柴進問計濮州…

南華縣城東北方的村坊離著官道不遠,嶽翻在酒肆與掌櫃的何老三閒聊一陣,就準備起身回家。

“嶽小哥,把這幾隻雞鴨帶回去給老夫人養養身子。”何老三一手滴溜一隻,爽朗的笑道:“大冬天的我也懶得伺候它們。”

嶽翻見狀連忙推脫。

“小弟一家多蒙何大哥照顧,哪裡還能拿您東西。”

這些日子他們已經熟悉不過,何老三也不管他,把雞鴨直往嶽翻身前湊。

“兄弟你這讀書人什麼都好,就是規矩多太見外,咱們自己人拿幾隻畜牲去吃有什麼打緊的。”

嶽翻見拗不過,只好接過雞鴨連聲道謝。

“最近怎的都不見楊掌櫃?”

何老三聞言打趣道:“他老人家忙得很,這一時半會怕是不會來。兄弟你應當更想見我家大官人吧?”

嶽翻雖然少年聰慧,可畢竟沒多少閱歷。見被他識破,汗顏笑道:“什麼都瞞不過何大哥。”

“大官人家大業大,可能一時走不開,兄弟儘管安心在這住著,有任何事情都可以跟我說。”

嶽翻笑著應下,便向他告辭。

何老三給他打開門,卻見遠處寒風中黑壓壓一片騎兵正不急不慢的往這邊來,那氣勢把嶽翻嚇得一陣慌亂。

“對面乃臨濮地界,這些是梁山人馬還是大宋官兵啊?”嶽翻下意識停下腳步不敢出門。

“從梁山地盤過來的,肯定不是大宋官兵了。”何老三見他模樣,不禁安慰道:“兄弟莫要慌張,梁山士卒軍紀好得很,從不欺壓良民百姓。”

手往南邊一指,繼續說道:“你應該發現了現在住的村子裡,很多人家都搬走了,你猜搬去哪了?”

嶽翻聞言一驚。

“都投奔梁山當反賊了?”

“哎,打住打住!”何老三連忙道:“看你這話說的,什麼當反賊,興仁府的百姓還巴不得被梁山佔了呢,留下來的還得成天受貪官迫害……你知道這梁山人馬是去幹嘛的麼?”

“莫非是去打南華縣?”

“一個隔著臨濮幾十裡的屁大點地方,哪裡值得去那麼多人。”何老三滿臉崇拜的小聲道:“他們是奉了梁山寨主的軍令,去擋住滑州往東的要道,不讓金人去殘害河北東路的百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嶽翻本來就對梁山的事好奇,心頭是又驚又喜連聲詢問。可何老三受過楊林囑託,而這少年雖然涉世不深,可腦子卻靈活得很,不想言多必失被他套出話來,隨便應付幾句就不同他說這事了。

何老三等嶽翻回了家,喚來僅有的一個小廝。

“這大冷天的也沒啥客人,你看著點,我去後面貓會去。”

可腳剛邁出,又聽見外頭有人在喊。

何老三聽聲音有些耳熟,連忙開門去看。原來是南華縣城西門外一家肉鋪掌櫃,也是自己人。

“你怎的跑這來了?”何老三笑著拉開門,打趣道:“若是讓幾個頭領看到,定給你一頓板子。”

那屠戶長得肚子肥圓一臉橫肉,大咧咧的進了門。

“俺有事才特意過來的,哪裡敢隨意亂跑。”

何老三見他眼睛對著裡屋一眨眼,立馬會意。

“沒外人,有事儘管說。”

“是不是有家姓嶽的人家安置在附近?”

何老三點點頭回道:“嗯,楊林哥哥親自帶過來的,有何問題?”

那屠戶嘆了口氣,抱怨道:“前些日子楊林哥哥來俺那瞅了一眼,也和俺提起過這事,可他老人家卻沒說他們還有好多百姓要來相投啊……”

“岳家的親戚?”何老三驚訝道。

“怕不是親戚,開始只有幾十個人,這年頭兵荒馬亂的,又在大宋的地盤上,俺都沒在意。”那屠戶說道:“可後來越來越多,現在怕是有好幾百了,到處打聽啥楊掌櫃和一戶姓岳的人家,我才把這事給記起來……”

“你他娘的怎麼不把人都領過來?”

那屠戶無語道:“楊林哥哥又沒說把岳家人安置在哪,俺可是在這附近問了一圈,馬腿都跑斷了。若是你這沒有,我打算送信回山的……你莫忘了這可是興仁府地盤,不是咱們梁山地界!”

何老三聞言微微點頭。

“我現在去把那嶽小哥請來同你一起去。”小聲囑咐道:“別人沒投山的,暫時莫說漏嘴了。”

那屠戶點頭道:“可那幾百號人若是不送進濮州,咱們哪裡接濟得了啊?”

何老三見說不禁一陣頭大。

“我派人回山問問幾位頭領,你先把人領過來,免得餓死在城門外邊。”

……

當楊林得了訊息,心頭也是一驚。

他倒不是把這事給忘了,而是嶽翻一家是特意按柴進囑託安置在南華縣外的。若是百姓從相州來,離濮州更近,去南華縣反而繞了好遠一段距離。

現在黃河岸邊到處都是百姓,楊林也就理所當然的以為哪怕湯陰有百姓跟著來了,也已經在濮州等著接濟呢,哪裡會想到他們居然走遠路進了興仁府……

“大官人不想讓岳家知道他的身份,我得先去稟報他知曉才行,何況臨濮縣內的糧食,若沒山寨軍令我也調不動。”楊林對那下屬說道:“你先回去告訴何老三,讓他想辦法先接濟著,最遲明天我就趕過去。”

等那下屬接令走了,楊林連忙上馬去濮州尋柴進。

……

濮州城的知州衙門內,柴進剛剛聽完知州杜謙的彙報。

這次兵禍,光濮州一地就湧進了不下萬人,而聽哨探營士卒帶回的訊息,那沿途還有無數難民正往這邊來,路上餓死的凍死的更是不知凡幾……

“大官人,濮州一地怕是容不下那麼多人,還得早些往東邊分攤一些為好!”聞煥章建議道:“以前您在沂州建了些村坊準備安置江南百姓的,現在倒是能派上用場了。”

柴進苦笑著點點頭。

他原本以為趙皇帝重開蘇杭應奉局,會有很多百姓過來相投,可後來卻發現根本寥寥無幾,雖然當時失望,可現在正好能解決下燃眉之急。

一直護衛在旁的王進忍不住說道:“只可惜這些百姓皆為躲避兵災而來,說不定等金人退去,就怕都得跑回去……”

“哈哈哈哈。”聞煥章輕笑幾聲。

說道:“大官人這次雖然做了些虧本買賣,可對將來而言,卻會受益無窮的。”

他們已經在幾個渡口看過了,各地官府也在儘可能的加快進度,至於到底能救多少人,柴進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誰讓金人南下的時節,是這害死人的大冷天呢。

“稟大官人,楊林哥哥在外頭求見。”門口有士卒拱手道。

柴進對其點點頭,沒等多久,就見楊林進來直言未照料好一眾百姓,向大官人請罪。

等他把事情說了,柴進揮手道:“這次就算了,哪裡有什麼事情都料得那麼準的,何況還在人家興仁府的地盤上。”

“看來這岳家在當地還是頗有名望的,不然哪裡會有那麼多百姓因他一句話,而追著到興仁府去……”

柴進對聞煥章點點頭,忽然眼睛一亮。

“辛苦先生與我一道去走一趟如何?”柴進笑道:“看您能不能替我解開那位老夫人的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