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我有一個洪荒空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章 不走了,要在村裡長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4章 不走了,要在村裡長住

陳小藝再一次來到龍川鎮,熟門熟路地駕車向東而去,剛出鎮口,就看到遠方的山腳下,粉紅的兩條櫻花道,有些夢幻的感覺。

櫻花常有,但透過櫻花看到青巒綠翠,那感覺就和在小小公園看花不同,像是穿越到綠野仙蹤,美得好似遺失在鄉野的公主!

近了,櫻花大道上正飄落著櫻花花瓣雨,仿若沒人欣賞她的美,委屈地哭了。陳小藝這回是帶父母親戚們來的,浩浩蕩蕩二十多個人,開了二輛小客車,本來大家都嘴上碎碎念,現在都不自覺地舉起相機、手機。

轉過彎,一條廣告牌掛在樹幹上,那是那麼土:

“前方行駛500米,龍門旅遊公司歡迎您!”

“連櫻花都不能掩飾你的土呀!”

陳小藝默默吐嘈著,心裡卻頗享受這種簡單直白的土味!

“歡迎歡迎,小姑娘第2次來了,這一次有更多的風景看喲!”

“是不是真的?”

“騙你做啥子,我們農村人向來不說假話,不信你去看看!”

接下來的幾天裡,陳小藝一家,在櫻花下自拍、石龍洞探險、紅楓林聽雨、龍頭廟賞花、龍溪湖泛舟、蛤蟆山摘映山紅·····

原本三天的行程,被拖到六天才不得不回去,幾個娃娃撈蝦米、捉小魚玩得都不想回去了,哭得那叫一個悽慘,而老一輩的人則直言:

活了大半輩子,從沒哪個地方像這裡這樣好,蔬菜好吃,茶香水甜,連空氣都是甜的,吸一口氣全身舒服,彷彿年輕了好幾歲,以前腰痠腿疼、失眠多夢等種種不適,在這裡都沒了。

老人們紛紛表示,不走了,要在村裡長住!

聰明的人往往不少,大多數是年紀大又退休的老人們,可是,他們不走佔著房間,那後面訂了房的人怎麼辦?

農村裡,哪家會有很多空房間嘛!

潭志快急暈了,龍門公司的所有人都動員起來,抓破頭皮地想辦法。劉紅兵小眼睛左瞄右瞄,看到停在村委的校車,“叮”地想到一個好辦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志哥,我有辦法啦!你看三龍小學那片老校區,是不是可以拿過來用一下!”

三龍小學新教學大樓建成不到10年,位置在龍皮村的公路旁,一座不高的土丘上。劉紅兵說的老校區,則在教學大樓後面,這是當年肖大地主的別院。

面積很大。

前院是以前的花園,現在改成了菜園子。三棵巨大的老楓樹站在門口,進門是青條石老天井,正東石影壁下有一囗名叫師孃井的老古井。

東西廂房和門房,改成了足足有十四五間的教室,正廂房是老師的辦公室和住處,還有一個大大的公用廚房。

當年,李勤在這裡上學時,因為有的學生走路太遠,沒辦法中午回家吃飯。於是,從家裡帶米,師孃會幫孩子們統一蒸米飯。

每當第四節課上到一半,李勤聞著飯香都能流出囗水來。

冬天的時侯,每個孩子會拎著竹編的小炭爐上學,可以把裝著冷菜的八寶粥瓶子,放在爐子上熱熱,教室裡飄散著各種菜香豬油香味,引來肚子咕咕一片響!

老師知道孩子苦,一般只重重地敲敲桌子,不會罵孩子們。

打個比方,家住在李家坡的李勤,早上六點就出發,才能趕上8點鐘上第一節課,小小年紀走了七八公裡路,能不餓嗎?

不過,苦中作樂的是,李勤每天一個煎得金黃的荷包蛋,讓他成為三龍小學最土豪的仔。

沒辦法,李家當年窮,但是比同村人又好了許多。比如唐冰就永遠帶的老三樣:

南瓜、白菜、罈子菜(各種鹹菜,如:豆腐乳、黴豆、蘿蔔乾、鹹菜頭、豆腐渣)

寫到這,有點流口水了,當年吃到哭的罈子菜,現在卻覺得味道好極了。李勤時常懷念當初用煎蛋交換的唐氏罈子菜,唐媽炒的那個豆腐渣真的一絕!香!

寫著寫著又偏樓了,回到正題來!

“對呀!那裡可是個休養的好地方,前面一片菜地,後山是松濤林海。不過,如果我們拿下,肖老校長住哪去呢?”

譚志一拍大腿,首先贊同。

“肖校長住在那也沒關係,至從師孃走後,他一個住著空蕩蕩的大房子,也孤單得很!”

“說起來,真想念師孃呀!師孃井的水,一定是因為師孃心好,才那麼甜,你們知道嗎?我這還有件趣事!上初中時,我用那個大自然搬運工的空瓶子,真的當了一次師孃井的搬運工,說是買來的,送給同桌喝。他還說,嗯!不愧是名牌水,又甜又好喝!”

譚高明學著當年同桌的腔調說話,引來大家鬨堂大笑,和笑聲過後,對老學校的無限想念。

農村最窮的永遠是教育,村裡咬咬牙,勒緊褲腰帶買來紅磚建小學,往往好景不長,老師來了走了留不住,最後更是撤消了教學點,全部併入三龍小學。

三龍小學是六個村唯一的一所學校,學前班至六年級共十四個班,而學校至今沒有被撤消,肖校長可謂是最大的功臣。

肖校長六十有五,老妻己逝,兒女己在外成家立業,村裡把退休後的他返騁回學校,幾個村裡湊錢付他工資。

但他本身並不是龍皮村人,祖上曾是縱橫金竹鄉的超級大地主,三龍一帶肥沃的良田,也曾大多是他肖家的產業,舊校區更是他肖家的別院。

和別的大地主不同,肖家在金竹鄉是富有善名的地主老爺。肖校長他爹肖老校長常住在龍皮村別院,時不時漏點租子,抹平糧鬥,三龍人都打心底承他的情。

肖老校長還效仿太浦堂,閒來無事改建了三龍學堂,自己當起了老師,也這就這一善舉讓老肖家,在動盪中留了一條根。

那個年代,只有別院裡的肖老校長一家,被龍皮村人死死地護住了,和李家坡人數稀少不同,龍皮村人囗在當時就有一千多人,不分老少堵在院子裡,黑壓壓一大片人頭,都不曾離開。

龍囗村龍門村的人收到訊息趕來,而當年為了保住三龍別院,村裡人都去了,這才讓百年的太浦堂付之一炬,李爺爺被抓走。

事態平息後,肖老校長成了真正的校長,兢兢業業教書育人以報鄉恩,肖校長子承父業,也當了老師,把一生都獻給了這座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