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我有一個洪荒空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85章 別生氣,我們還有晚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5章 別生氣,我們還有晚稻

“爸,你也要注意蔬菜留種,我們不能一直向外買。”

李勤剛好聽到這裡,不由心裡一動:以後,乾脆在李家坡劃一塊地專門育種,交給研究基地負責。對,就這麼幹,本來就是要建個研究基地,為空間打掩護,不如真的讓他們去研究好啦!

想到這裡,他便摸出手機:

“高勇,你人呢?讓你給我到省農大招技術團隊,這幾個月了,你也得露個面吧!不會是拿著我的工資跑路了吧!”

“老大啊!我都吊著黃老頭三個多月了,他還是不松囗呀!”

高勇的悲傷簡直逆流成海,這些搞技術的,對錢不在乎。黃老曾在水稻之神手下做過學生,自身也有真本事,在多方學術領域也小有名氣。

但他脾氣和本事成正比,真心又硬又臭,和所有人都不合群。

高勇盯上他,是因為他帶了一隊學生,足足十六個。勾走一個。能打包一堆,是多好的事呀!而且,黃老頭選學生都選的是貧困生,大三大四讀研的都有,高勇很佩服這樣的真導師,於是倆人槓上了。

“告訴他,在山村裡發現新稻種,我拍些圖片給你。”

李勤把水稻田、杆、葉、稻穀和去殼米粒,都拍了幾張發過去說:

“只要他來,隨便他研究,研究成果我們只要冠名權,不要署名權。告訴他想來就要快點,我們的秧苗要下田了。”

“好!”

高勇家是鎮上的,他對種田並不瞭解,轉身就去開始一日一纏的造訪。

黃老頭翻來履去看了幾十遍圖片,有些愛不釋手的感覺。嘴巴裡喃喃自語:有點像東北大米,又不太像,還真的沒見過,尤其是米粒,看不清楚但絕對不對勁。

“好!去看看,我們仨天后走,我這就去準備準備。”

答應了!

早知這麼簡單,我這仨個月白忙啦!

高勇生無可念地拔通李明華的電話:

“喂!李總,我是高勇,派車……”

雙搶是與季節賽跑,田地最少的天光村最先收割完早稻,小東風突突地開進李家坡。而李勤也開啟了常年鎖住的大棚,讓大家驚得目瞪口呆,下巴掉了一地:

“勤子的腦子咋長的,我咋想不到哩?”

其實,這只是外面玩壞了的摺疊空間水培技術,甚至根本不用技術,做幾層架子就能用。

此時,密密麻麻的青綠秧苗種了五排,長成了名副其實的水稻森林,這也是李勤第一次,正正經經地在外界育苗,看來還是不錯的。

“有多少田就取多少秧苗,不要浪費了,很貴的,對了,名字登記一下。”

這一批秧苗可是李勤私人的,各村只能老實地過來走帳,他戶頭上多了八十多萬,看著這點錢,讓他不由想起外婆講的故事:

話說,有一個小氣的人趕集,中午去飯館吃飯。他怕店家在飯菜上佔便宜,於是便買了一塊生豬肉請店家煮熟,自己單買一碗白飯吃。

店家見他身上補丁衣服,就答應了。

這人轉念一想:不對,答應得這般爽快,莫非是想貪墨我的肉?

於是乎,他進廚房親自切好肉,還數了數這才滿意地坐等吃飯。

一片好心的店老板生氣了:你啥意思?這麼不信人,今兒我偏和你槓上了。

老闆操起菜刀,在每片肉上割下來一小片後,紅燒送上桌。

小氣鬼沒說話,安靜地吃完走人,老闆這才得意地笑了:

“小樣,開店十幾年,老子什麼人沒見過?還治不了你了,哼哼!”

結果,收拾碗筷時,老闆發現桌上留有一首打油詩:

出兵三十六

鳴金十八雙

人馬都還在

個個有刀傷!

這個故事他幾乎是聽一次笑一次,這回,李勤覺得自己也可以寫首打油詩:

出資整五億

歸來八十一

鈔票都還在

只是錢包空

不過,任他自娛自樂,也改變不了村裡人忙成了狗的事實,沒空跟他閒扯。

高勇帶著黃老回村,幾乎沒停,就被派去給王志剛打下手。因為,總部的銷售部人去樓空,連個鬼影子都沒有,不是在直營店幫忙,就是在跟單的路上。

哎呀呀,這怎麼行呢?一個公司銷售部沒人,豈不是連飯都吃不上?

銷售,售個屁!

現在直營店裡,佳果福園的產品賣得火熱,一天送貨一次都全部賣光光。搞得店子裡存貨都沒有,不得已提前實名限購。這種銷售量,還用跑哪門子業務?

高勇彷彿看到自己,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

可本來就已經快退休的黃老,卻忙個不停。

本地種的早稻是本地埂米,細長微粘帶一點糯,米飯又香又軟,但是產量一直不太高。這次統計畝產量平均高達1154斤,超過往年近三百斤。

讓村民都拿到厚厚一疊票子,李勤敢斷定,這批梗米會更好吃。

龍門村種的金線香米也是梗米,畝產量更高達1258斤,總產量足足236萬斤。此時,桌子上躺著一粒粒圓圓胖胖的大米,半透明,中心一根金線特別明顯。讓黃老頭看得痛心疾首,不停地怒罵:

“該死的高勇,他早怎麼不說,不然我早來了,氣死我了!”

“別生氣了,黃老,我們還有晚稻和明年·····”

李勤還是和他第一次見面,對於這種老學究,他說話客氣有禮。沒想到,黃老頭更生氣了,手抖個不停,大聲地打斷他的話:

“什麼?你們早稻晚稻選同一個品種?氣死我算了,你們村……”

“我們一直這樣呀,還是先吃飯吧!今年的新米真的香,隔著一里地,都聞到香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爸不解地神助攻兒子。現在買種子很貴,而且村裡土質含沙量大,有些稻種引進來,長得不好,還出了各種問題。

好吃的米,不好種又產量低。產量高的秈米,粗硬得難以下嚥還賣不出去。村裡折騰了幾次,就放棄了,一直用的是自家留的本地埂米作種。

早稻晚稻都種,只是晚稻產量微微低那麼一些。

“無知,不懂科學!”

黃老不會罵人,翻來翻去也就重複這兩句,李勤聞著飯香肚子“咕咕”叫著,聽著這話不耐煩了:

“科學?我們都種了百把年了,沒見出什麼問題啊!”

“是的,我爺爺在的時候,就是種這個稻種,嘿嘿!這個種子還只有我們這裡有,連金竹村和龍泉村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