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學霸從數學建模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從換題到放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 從換題到放棄

王斯達在剛見到兩位男隊友之前,想象的場景是,兩位男隊友一個對需要建立的模型信手捏來,一個對需要用到的程式設計如探囊取物。

而自己,最好只是作為一個花瓶,在隊伍裡簡單打打下手,在論文的寫作上出那麼一小丟丟的力氣。

就足夠了。

但是看到兩位隊友之後,高興了不過五分鐘。

之前在網上聊天,兩人說到自己之前參加過類似的建模比賽,所以想參加一下校賽,進而進入國賽。

沒曾想,兩人說到的類似比賽,一個大一高數課上,老師對MATLAB課程佈置的課後練習內容,一個是學院內部老師舉辦的建模比賽,沒有格式要求,題目也很不規範。

這也就罷了,既然組成隊伍報了名,總得參加下去不是,待比賽結束,總要寫出個東西,交給老師看。

在第一天的見面後,數學系官網還未公佈題目,三人信誓旦旦的想要把三個題目全部做一遍,為參加國賽積累更多的經驗。

於是公佈題目之後,鑑於三個題都是非常經典的往年例題,三人在簡單分析過後,決定從A題開始做。

預測,評價,最佳化三種問題是建模題目中非常常見的題型,只是根據數據量和對應關係,難度會有稍許的不同。

在這三種題型中,最佳化問題,類似線性規劃問題,線路問題往往是其中偏難的那個。

王斯達還好,因為本身是數學專業,有一定的基礎,所以能夠在紙上簡單把十幾種變數劃分一下,然後根據關係初步建立模型。

而另外兩個人,雖然都是工科,數學基礎不差,但這數學基礎,有的人在代數求解,有的人在空間幾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會兒因為題目問題爭論公交線路走向問題,一會兒因為正常的公交車需要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而爭論。

好不熱鬧。

這讓夾在中間的王斯達無比尷尬,只能默默的發個說說,祈願本次比賽勝利。

但是,第二天三人再次見面,爭吵依舊沒有停止,這一次王斯達也加入了其中。

在學術問題的討論上,常常會出現鑽牛角尖的行為。

也有的人會因為對方不認可自己的觀點,而上升到人身問題上面。

為了維持這可憐的局面,王斯達不得不放棄了划水的念頭,專心致志尋找破題的思路。

結果遇到了和方舟他們同樣的問題,看起來最簡單的題目,實際想做好它卻無比困難。

題目中給出的變數資訊不全,只得隊員們自己主動加變數,而這些變數在缺乏資料的情況下,難以和已有資料的變數建立聯系。

無奈選擇換題,進入B題太陽影子定位後,更是傻眼。

這是三個人完全陌生的專業方向。

面對題目中提到的幾個變數,三人完全不知所以。

而且B題附件只有一段在太陽下旗杆的影子45分鐘變換影片。

只能再換,C題雖然也有一定專業性質,但好在給的數據量大,自變量和因變量都很明顯,不需要再找多餘的資料。

這才剛開始,他們已經快要進入建模的第二階段,從換題到放棄。

方舟這邊,在真正開始B題的研究之後,發現B題的解題思路和結構並不複雜。

根據影片中的太陽影子定位,即提取太陽影子的變換資料,將資料轉換為可用的變數,然後根據這些變數建立模型,最後再將提取到的資料代入到求得的模型,得出太陽影子所處的經緯度。

於是,二人分頭行動,方舟負責去圖書館查閱光學有關資料,並提取相關的光學參考變數,周天星負責查詢圖像處理的相關軟體和程式。

之前的方舟只在一樓的自然科學閱覽室讀書,所以對其中的書籍分類了然於胸,知道其中並沒有光學分類的書籍,所以在一樓的自助電腦查閱後,直奔了四樓的自然科學閱覽室。

七層樓高的圖書館,包含了新華大學數百萬冊藏書,其中,自然科學類藏書就佔據了一半,每層樓的西邊,都是自然科學閱覽室。

光學的書籍,即便是在物理學中佔據的體量也非常的小,所以當方舟進入閱覽室時,包括管理員在內沒有看到一個活人。

因此,如果想儘快吃透光學原理必須先選一本儘量基礎的書籍。

左找右找,自己在樓下查詢的《傅立葉光學原理與系統設計》明明顯示在館狀態,卻不知為何找不見。

根據書籍在圖書館內的注冊號,書籍原有的位置上有一個淺顯的三角形。

莫非是管理員不在被人偷了?

不會吧,這麼倒黴。

順著書架,從入門的過道,找到了靠窗的過道上。

一個將臉埋在胳膊裡的女生正趴在窗邊的桌子上熟睡,黃棕色柔順的長頭髮覆蓋在背後,與落日灑下的餘暉融為一體。

在如此靜謐的環境下,方舟甚至還能聽見對面呼吸時附帶的細微鼾聲。

如果是淑芬在他面前打鼾,方舟必然會直接掏出手機來錄一段,並拍照加文字嘲諷一番。

但是,陌生同學的話,就算了。

方舟放慢了腳步聲,就在光學附近的兩個書架來回搜尋,每次到頭時都忍不住瞟了一眼趴睡的女生。

終於,在無數次側目的情況下,方舟終於發現,被對方墊在胳膊的那本書,就是自己想找的那一本。

此情此景,雖然有些尷尬,但除了叫醒對方並沒有別的選擇。

除非能在不驚動對方的前提下,將這本書取出。

試試就試試!

方舟在腦海裡構思出對面趴睡的力度和所墊書籍的高度,借用小學二年級就學到的工程力學知識,定製出了一份合適的方案。

隨手找到一本同樣厚度的書籍,左手將對方的手輕微抬起,右手將替換的書籍在桌上輕微頂出被墊的書籍。

一切都進行的很完美,對方完全沒有醒來的跡象。

可能是剛陷入深睡沒多久。

只不過最後一點距離出了些小小的意外,方舟心心念念的書籍終於從女生頭下取出,而即將被墊的書籍在移動最後一點距離時,因為女生睡覺時無意識的翻臉,導致只被壓了一半。

女生另外一半的頭寬處於懸空的位置,在結構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力學,橋樑力學,固體力學的保佑下,形成了一個詭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