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學霸從數學建模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圈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圈子

走了許久,四人來到了一處非常低調不起眼的小院,走進去才發現內部的裝修典雅。

裡面也僅有一張餐桌,所有的食客都要提前進行預定。

方景潤很習慣的坐在了主位,王建業做次位,胡定國和方舟則依次挨在老師的面前。

飯菜還未上來,兩位大佬開始敘起舊來。

“老弟啊,自從二十年前那場會議開完,咱倆有多少年沒有像現在一樣坐在一個桌上吃飯了,每次聯絡你都是在手機影片裡。”方景潤滿臉懷念的說道。

“您老大忙人哪有時間見我,我進京次數也不少,哪次找你不是在閉關,就是在專案上。”

方景潤苦笑了一聲。

“哈哈,你不也一樣嗎?我去仙市開會的時候你不也不在嗎?多年不見,你比之前黑了許多。”

“在沙漠裡待的久了,自然而然就曬黑了,老哥你倒是在帝都的學派裡挺滋潤,大肚子都吃出來了。”

“要不要我和上面說說?把你從仙市調回來,軍區專案強度大,咱們這身子骨太脆弱,還是交給年輕人來吧。”

王建業搖了搖頭,並不想調走。

“你的兒子兒媳不都在沿海一帶嗎?老是一個人住,我怕你憋出什麼毛病來。”

“淨瞎扯,咱們老師九十歲都在全國到處飛,我現在才七十幾,能有什麼毛病。不用勸我了,等我孫女畢業了再說吧。”

“行吧,你在那邊生活上...”

兩位老人一邊懷念過往一邊相互關心對方的生活,方舟也不瞭解其中的實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什麼會議,什麼專案,什麼學派...

這些都不是他能接觸的內容。

他現在就等著餐廳能夠早點上菜。

幾分鐘之後,十幾份份小菜被服務員依次送了上來,這是餐前開胃菜和冷盤的部分,每個盤子裡的份量都很少。

眾人也開始動筷,圓桌從胡定國那邊開始,第一盤菜胡教授一筷,方景潤一點,王建業一筷,方舟一口,便成了一個空盤子。

剩下的菜情形也基本差不多,方舟每次都能在最後一步夾起一剩下的所有菜放入口中,略加咀嚼,然後一口沒。

王建業在一旁輕輕拍了下方舟的胳膊,小聲說道:“我說你慢點吃行嗎,你能不能給方老留點兒,你這吃相太丟人了,雖說也不是宴會,大家都是文明人,多丟人吶你。”

胡定國聽到這話,捂住嘴噗嗤笑出聲來,見三人看向他,很快恢復表情說道:“我想起高興的事情。”

方舟也捂著嘴笑了一聲:“我也想起高興的事情。”

“行了行了,小方正長身體的時候,身體缺營養,吃得多很正常,我年輕的時候哪頓飯不吃個三五碗?”方景潤拉著王建業的胳膊說道。

“小胡,你去叫服務員拿些酒來,這老朋友來了,不喝酒總感覺有些不太盡興。”方景潤笑著說道。

隨著美酒的加入,兩位老人的聊天內容越來越開放,從對外戰爭聊到境內衝突,從國際形勢聊到國內數學界進展,甚至時不時拿書一些對世界級數學猜想進行研究的內容來進行探討。

那就屬於另一次層次上的數學了,方舟暫時對其十分陌生,另一旁的胡定國倒是聽的津津有味,時不時加入其中進行討論。

熱菜一道接一道的上來,先是好做的熱炒菜、炸菜,後是難處理的燉菜、滷菜。

來之前多叫了幾個廚子之後,桌面上的菜系也豐富了起來,川魯粵淮揚各系菜都能看到。

方舟徹底化身不說話的乾飯人,默默的消滅著一盤又一盤的食物,沒吃完一份,旁邊的服務員就會將空盤撤走,然後叫後廚多備些菜。

做菜本就是一項需要很多準備功夫的事情,本來很輕鬆的一個私廚廚師的工作,因為方舟的存在後廚的工作量頓時翻了好幾倍。

方景潤和王建業兩人全程沉浸在飲酒敘舊的氛圍中,胡定國看了一眼方舟,雖然驚訝於方舟的飯量,但是見方舟並沒有任何不舒服的臉色,便也沒有過問。

直到酒足飯飽,兩位老人喝的不省人事,背靠在桌子上,兩手在空中虛畫,似乎依然在計算著什麼。

胡定國和方舟各自負責幫助自己的老師扶上車。

胡定國一人攙扶,難以保證方老的平衡,唯恐老師摔倒,便想叫來一名男服務員一左一右幫忙扶起身。

真巧想幫方舟也叫一位時,只見方舟伸手穿過腋下和膝蓋,直接將自己的老師抱了起來,腳下四平八穩的向著門外走去。

胡定國的臉微微一紅,不過也很快在服務員的幫助下,將老師扶到了車裡。

胡定國開車首先將王建業送回了酒店,臨下車的時候還和方舟互換了聯繫方式,客氣的說道:“咱們倆老師的關係可以說情同手足,咱們兩個做學生的也不要見外,以後有什麼難事了給我打電話,起碼在數學界能力範圍之內我還是能幫上一點忙的。”

方舟鄭重的點了點頭,將對方的手機號存入手機裡,隨後便下車到後排座位前再度抱起老師向著酒店走去。

可以說參加這次會議表面上並沒有什麼收穫,但實際上方舟得到的隱形資源要比想象中豐富的多。

因為懷中的這位便宜老師,突然就有了一個華國數學學科理事會長的師叔,結交了一個剛從海外歸來前途無限的師哥。

一下子在學術的領域裡,背景通天。

但方舟也清楚的知道,這些人脈資源看起來無比強大,最重要的還是自身。

高等級的圈子所帶來的不僅是生活和學術層次的提高,還帶來了向上的動力,你必須要努力努力在努力,才能趕得上同在一個圈子裡的其他人。

如果你在這個社交圈裡長期處於底層,不用別人說,自己也會羞於和其他人相處。

2021年12月3日,天格計劃的GRID-02天文立方星載荷觀測到的宇宙伽馬射線暴事例GRB 210121A及其物理分析的論文線上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報》(The Astrophysial)上。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天格團隊合作完成了這次天格觀測資料的處理和物理分析。這是天格計劃首篇正式發表的伽馬暴科學觀測結果,也是國際上同類微納衛星(指質量小於10千克、具有實際使用功能的衛星)伽馬暴探測專案中,首例取得科學發現和論文發表的伽馬暴事例。這項工作表明該類微納衛星在空間天文粒子探測、前沿天文科學觀測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天格計劃“是一個以本科生學生團隊為主體的空間科學專案,其主要科學目標為尋找與引力波、快速射電暴成協的伽馬暴以及其它高能天體物理瞬變源。其特色是利用立方星(分米級別的小衛星模組)平臺,搭建由多個小衛星組成的全天伽馬射線暴監視網路,用以探測和定位伽馬射線暴等天體瞬變源。相比於綜合型、高功率的大型衛星,如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將於2021年底發射的質量高達6.2噸、成本已逾數百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JWST),立方星具有模塊化、低成本、短週期的特點,能夠實現大衛星無法實現的快速發射、多顆組網、全天覆蓋,還可以降低風險與成本。天格計劃預計利用10-24顆立方星在500-600公里的近地軌道進行組網,在2018~2023年內逐步完成。這一方案能夠實現對短伽馬射線暴真正的全天覆蓋探測,並可透過時間延遲和流強調制的方式實現有效定位,可保證不錯過任何一次與引力波暴發成協的短伽馬射線暴,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

2016年,天格計劃由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和天文系共同發起,目前有南京大學、中科院高能所等20餘所高校和研究所共同參與合作。南京大學、BJ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天格團隊也將完成衛星載荷的研發除錯。截至目前,天格計劃已於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和12月分別發射了三顆天格衛星。天格02星(GRID-02,見圖2)已積累了5個月的科學資料,其首批科學資料已被國家空間科學數據中心接收,未來將對科學界保持開放共享。

南京大學天格團隊自2018年成立以來,在江蘇省雙創計劃、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南京大學雙創辦公室等的有力支援下,成立了創新團隊,充分發揮團隊的天文專業優勢,開發了科學資料產品分析的流程管線(pipeline),設定了富有特色的科創融合課程,展開對小衛星探測器的研發。目前,南大天格團隊已經成功完成了首顆南大-川大合作天格立方星——天寧星——載荷的地面試驗,預期於2022年3月發射。同時,南京大學天格小衛星團隊經過1年半的研發、設計、實驗論證,於2021年10月最終確定了自主設計的第二顆立方星——應天星——的載荷設計方案。該方案使用可編程邏輯門(FPGA)晶片替代原有的微控制器(MCU)晶片,充分利用可編程邏輯的並行性、高性能和靈活性等特點。這個方案在本領域內具有前沿創新性和獨特性,充分體現了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型專案的靈活性和創新性。

天格計劃的主要科學觀測目標是伽馬射線暴。宇宙伽馬射線暴是人類已知最劇烈的天體物理過程之一,是天體物理領域的研究前沿。2020年11月清華大學天格計劃團隊研製發射的天格02星載荷成功開展持續科學觀測,已獲得首批幾十例伽馬暴事例的候選體。2021年1月21日,天格02星觀測到GRB 210121A伽馬暴事例(圖1),該事例也被我國懷柔一號(GECAM,極目)衛星、慧眼(HXMT)衛星和美國費米(Fermi/GBM)衛星所確認。有趣的是,GRB 210121A在近萬個伽馬暴樣本中的統計分佈中處於很特殊的地位。其持續時間大約為13 秒,具有明顯的長暴特徵(長於2s 的伽馬暴被定義為長暴)。透過使用截斷冪率譜(CPL; cutoff power-law)模型對觀測資料進行擬合,研究團隊發現GRB 210121A的譜指數偏硬,高於同步輻射限制的低能譜指數上限,此外其峰值能量(Ep)很硬,在第一個脈衝的時候由硬到軟,但是即使在最後的爆發階段也始終居高不下。高能量伽馬射線光子總是比低能量光子更早到達,這一現象被稱為譜延遲(Spectral lag),在GRB 210121A中同樣觀測到這一現象,並且在相對於ΔE 的影象中顯現出一個拐點,這一現象有可能用於對洛倫茲破缺效應的限制。

研究團隊進一步透過該伽馬暴的譜指數初步判斷其屬於光球模型,利用多色黑體的模型進行擬合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理論上伽馬暴的峰值能量應小於等於黑體所釋放的最大能量,透過這一限制可以求出光球模型的半徑範圍,利用物理的光球模型對GRB 210121A進行擬合,得到其半徑為幾百千米,正好處在光球模型的半徑限制內,同時這一模型也限制了該伽馬暴的紅移位於0.14到0.46的範圍內。透過Ep-Eiso的統計相關關係,研究團隊限制了其紅移應位於0.3到3.0的範圍內。此外再結合GECAM、HXMT、GRID等衛星以及IPN所給出的定位資訊,在星表中對GRB 210121A的宿主星系進行了證認,僅有SuperOS星表中的J010725.95?461928.8星系能夠滿足上述限制,其紅移為0.319。研究團隊隨後使用LasCumbres天文臺全球望遠鏡網路對該宿主星系進行了後隨觀測,在觀測影象中該宿主星系候選者清晰可見,從而進一步證實了本文的結論。

本研究工作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王翔煜領銜完成,清華大學天格團隊鄭煦韜同學、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肖碩同學等分別帶領研究團隊合作完成了GRID-02、GECAM、HXMT等科學資料的分析處理。南京大學多個院系的多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與了相關的科學分析,包括楊俊(天文學院博士研究生)、劉子科(天文學院碩士研究生)、楊雨涵(天文學院博士研究生)、鄒金航(天文學院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陳國銀(天文學院本科生)、倪陽(天文學院本科生)、張子鍵(天文學院本科生)、吳雨暄(天文學院本科生)、鄧雲未(天文學院本科生)、馬永昶(天文學院本科生)、蒙延智(天文學院博士後),王培源(匡亞明學院本科生)、許晟(天文學院本科生)、尹一涵(物理學院本科生)、張廷鈞(匡亞明學院本科生)、張釗(天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等。南京大學張彬彬老師、清華大學曾鳴老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熊少林老師為該文的通訊作者。清華大學、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河北師範大學、廣西大學等多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了這一研究工作。本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江蘇省雙創計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雙一流大學建設經費,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以及南京大學雙創辦公室的多項基金和機構的支援。